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索县域科技创新发展路径,以“陕西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调查”数据为基础,重点分析了陕西省县域科技创新存在问题、主要特征及制约因素,提出了建立县域科技创新跃升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强化县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改造和提升县域传统产业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文以群落生态学和创新生态系统等理论为基础,将群落生态学应用于县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路径优化等领域,系统分析县域创新生态系统形成机理,并从创新人才环境、创新政策环境以及构建县域创新体系等3个方面,研究提出基于群落生态学的县域创新生态系统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兴旺产业.本文考虑到县域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由政府主导的特点,选取3个开展过创新活动的县域农业产业进行了多案例对比分析,并从产业创新层面探讨了关系嵌入、制度环境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县域农业产业关系嵌入的不同维度对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是有差异的,制度环境在关系嵌入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其中政府对农户的扶持政策正向调节关系嵌入与县域农业产业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的关系,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正向调节关系嵌入与县域农业产业知识创新、创新服务和产出绩效的关系.研究结论可完善现有农业产业创新理论,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县域农业产业的发展以及创新绩效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姜富忠 《科技信息》2012,(27):520-520
鲁西南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农民人口多、财政负担沉重、投入不足及地方政府没有发挥积极有效的组织、引导作用等诸多问题。促进鲁西南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更新观念,转变地方政府职能;需要加强地方政府政策引导与政策扶持加大力度,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需要因地制宜,招商引资,拓宽融资渠道;需要重点培育发展有鲁西南特色的民营经济;需要加快城镇建设步伐,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相似文献   

5.
运用分形理论,对县域层面上的无棣县城镇体系的随机聚集度进行了研究.通过聚集维数的计算,得出了无棣县城镇体系的随机聚集特征.结果表明,无棣县城镇体系聚集特征明显,以无棣镇为中心,呈扇形分布,而无棣镇并不位于县域中心,只是位于西南一隅;县域内各乡镇按照距离县城的远近,分为3个不同的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心城镇无棣镇的同时积极培育次级中心城镇柳堡镇,形成无棣—柳堡发展轴线;重点加强周边城镇之间的道路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打造黄河三角洲县域海洋开发基地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县域作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妥善处理人地关系,集约利用城镇土地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以异速增长模型作为统一可比的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测度标准,对2001—2014年浙江省54个县域城镇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展开评价与比较,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结果发现:异速增长模型适用于县域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测度,城镇化发展阶段、测度有效性和数据质量等对拟合优度具有约束性;浙江县域城镇土地利用整体集约,但也存在人地关系不协调和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财税与产业、自然条件与发展水平和经济区位是影响浙江县域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三大因素,各因素间有较强的非线性增强作用.最后,从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基本支柱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均衡协调发展是促进各省(区市)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强劲的势头下,县域经济之间差异不断扩大,这将导致浙江省整体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只有多管齐下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教育和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以及相关制度政策优化创新,才能为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提供制度支撑,从而促使浙江省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静  张浩  王千 《天津科技》2011,(5):104-105
分析塘沽在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上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扶持力度,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城区,完善政策、引导企业发展,大力开展低碳经济、低碳消费宣传工作等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郡县治,天下安”.规划区是城镇重点发展区,是县域经济的主要载体.以贵阳市北部卫星城修文县为例,以“同城化”为视角,以条件归纳为导向,从整体空间结构、工业产业布局、公建设施、综合交通体系、生态网络等五个维度进行了结构性优化,并针对性提出空间结构优化措施——加强空间发展的统筹整合、促进职能分工与协作、统筹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统筹重大公建设施建设、保护区域生态绿心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变异系数、聚类分析、空间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利用1990,2000,2010年河南省县域非农业人口数据,分析了1990年以来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90—2010年,河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大致为西高东低,西北部与京广铁路沿线部分形成一个"T"字形的县域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低城镇化率分布在开封—周口等黄淮地区.②城镇化发展较好的县域大部分分布在那些工业化水平高,资源丰富的地区,而那些传统的农业地区(如黄淮平原地区)城镇化率依然较低.③县域经济发展阶段、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是影响河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河南省重点发展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同时,注入更多的精力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完善县域产业结构,增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推进碳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改造经济发展模式,提出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调整现行资源环境政策,完善煤炭资源税征收机制、适时开征碳税,对碳减排项目实行补贴与支持政策,重点扶持碳捕捉和碳封存技术,并在长期稳步建立碳排放市场交易制度。通过系统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的机制体系,把发展低碳经济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相结合,推动经济向低碳化发展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牛艳华  黄向球  李赛 《河南科学》2013,(12):2269-227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是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关键因素,也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前提.为探索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利用近几年来河南省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抽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了县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特征、发展趋势及促动因素,并针对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落户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应重点推进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及城乡就业制度创新,同时提升各级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立城乡互通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这些措施促使县域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够真正融入城镇,进而使河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常山县高位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以创建省创新型县为目标,把铁了心抓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积极发挥科技关键作用,紧盯关键环节,找准突破性抓手,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常山县创新型县建设实施意见》《常山县科技创新发展十条政策》等惠企政策,不断擦亮科技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努力为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典范赋能.  相似文献   

14.
运用AHP-熵值法、修正引力模型及社会网络分析法,以镇域为研究单元,以“点-线- 面”的思路对新沂市城镇空间结构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1)县域高质量发展空间不平衡性突 出,极化现象明显,高质量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与城乡建设水平3个方面;(2) 城镇联系呈现明显的地缘偏向和层次差异,并体现出“东西向密、南北向疏”的特征,联系方向主要 表现出“中心城镇指向性”与“临近城镇指向性”的特点;(3)网络子群边界清晰,均衡性较差。建议 将城镇体系优化为“1+3+3+7”结构,空间结构优化为“一心+三轴线+五组团”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陈强 《科技资讯》2013,(29):232-232,234
本文以县域城镇体系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背景、发展潜力,探讨了布局规划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系统地评价芜湖县域自然条件、资源优势、交通建设等城镇发展的区域条件,阐明了生态环境因素与城镇发展的紧密关系。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对城镇建设的要求,分析城镇体系的现状特点与存在问题,提出芜湖县域城镇体系结构与规划布局。  相似文献   

17.
陈苏锦 《科技资讯》2012,(15):136-137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农村土地整理道路生态景观建设对新农村发展意义重大。农村低蕨道路交通规划应建立在县域城镇体系的规划基础之上,并发展公共交通规划,步行和白行车慢行系统规划,低碳停车场规划;低碳道路生态景观空间的建设虚从其空间形态的确定、文化的表达和照明设施的应用进行。低碳道路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从生态路面设计、道路绿化生境设计、道路涵洞设计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8.
分析认为基于区域外部的低碳动力协同创新机制主要来自国际趋势及国际呼声、社会舆论及低碳文化、低碳技术共享机制和低碳政策激励机制4个方面;内部的低碳动力协同创新机制主要是区域自身经济利益驱动及低碳竞争机制,它们为实现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源。  相似文献   

19.
以邕宁县为例分析城郊型县域城镇体系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城郊型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和动力,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浙江省67个县域单元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对其城镇化与服务业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得出结论:浙江省县域城镇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目前表现出严重两极分化局面。长期以来形成以杭州、宁波、温州为代表的三角形发展模式,使其在资源获得、政策扶持等方面优势显著,尽管以此3个城市为中心,实现了对周边城市的辐射效应,但范围有限,新城市群发展模式有待形成。另外,浙江省县域城镇化与服务业协调发展较高水平的城市呈现出明显的沿海分布特点。由此,如何实现浙江省域范围内沿海经济、城镇发展向内陆扩散,是实现全省经济、城市共同发展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