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对于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前人更多注重对祥林嫂形象的分析,该文则侧重对"我"的形象分析,文章认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我"不只是祥林嫂故事的讲述者,也是一个对自己在祥林嫂面前敷衍塞责后深感内疚与不安的自我解剖者。  相似文献   

2.
基于原型批评的理论,从种族主义、暴力冲突方面探析莫里森《天堂》中的"替罪羊"形象,认为这一形象体现出莫里森对美国历史及其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的讽刺性模仿和颠覆,对种族优越论、暴力政治以及非裔美国人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  相似文献   

3.
《庄子·德充符》中,三个兀者(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三个恶人(哀骀它、政支离无服、瓮盎大瘿),外在或面貌丑恶,或肢体残缺,但内在品德美好,内外形成鲜明的对比,丑之极的外在和美之极的内在统一成为一体,相互映衬依托,互为延展补充,形成独特的畸人意象系列,成为《庄子》人物意象系列中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4.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认为,《聊斋志异?婴宁》中婴宁名字的由来取之《庄子?大宗师》:“撄宁者,撄而后宁者也。”此说甚是牵强。婴宁之“宁”,与庄子所说的智者染而后的“宁”不是同一种宁。婴宁是来到俗世之后被“撄”的,即:先宁而后撄。在异域幻境中,婴宁的“宁”,是一种生命的真、生命的纯粹;在俗世人间,婴宁的“宁”,是一种没有生命的死寂的宁;而庄子的“宁”,是一种智者的宁,是一种禅者的静。  相似文献   

5.
毕敬虎 《科技信息》2007,(22):129-129
吉祥图案是明清以来最为流行的一类图案,所占比重比较大。明清时期的装饰图案,大部分是"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这在中国传统中是一个绵延千年永恒性的主题。《庄子》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成玄英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相似文献   

6.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7.
聂世营 《科技信息》2008,(3):261-261
本文以《伤逝》、《孤独者》等范文为例,对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觉醒者”形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庄子》中塑造的一系列在黑暗社会环境下乐观生活的畸形人形象的分析,肯定了他们的生活态度。试图通过这些人物来阐发《庄子》重“德”的哲学观点,以及庄子哲学中的隐逸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尚书》、《左传》、《庄子》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分析典籍中“吾”与“我”的消长,认为其在语法功能、语用色彩上略有分工。“吾”的使用频率日渐超过“我”。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小说《儒林外史》一直被看作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本文认为,单纯地把该书看成一部讽刺小说是不够全面和准确的,不尽符合作者吴敬梓的原意和小说的实际。细察该书,“善善恶恶”应是吴敬梓的创作意图之所在,作品中既有不少讽刺、批判的内容,也有大量肯定、赞颂的内容,仅仅把注在前者而忽略后者甚至是不适当地夸大前者,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天时、地理、人和的因素,武汉服装工业已取得惊人的发展,武汉服装已开始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本文就汉派服装的定位及发展提出了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壮族铜鼓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众所周知:使用、拥有、收藏铜鼓的民族,不能说明其就是发明、创造、传承铜鼓的民族。经出土文物证实:万家坝型铜鼓,为“濮人”所造和使用,故称“濮人鼓”和“越人鼓”。而其出土地点的地名为“那波”,与壮族“那文化”有关。越人中的“巫成”就是最早的铜鼓制造者。壮学先驱者徐松石认为:铜鼓与壮族的起源有着密切的关系,壮族被誉为“铜鼓民族”。因此,壮族是最早发明铸传承铜鼓的少数民族之一。  相似文献   

14.
受善恶果报观影响,我国古代小说多有劝善惩恶的教化功能,尤其在明清小说中更是如此。大多明清小说比较直露地宣扬善恶果报观,而《儒林外史》却表现得相对"冷静",甚至还有嘲讽的文笔。这反映了吴敬梓较为复杂的创作心理:一方面受当时社会盛行的民俗文化影响,不自觉地在文中体现着劝善惩恶的立场;另一方面又对当时的社会文化持批判态度,对善恶果报观也进行着一定程度的怀疑与嘲讽。  相似文献   

15.
《风筝误》是明末清初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李渔的代表作品,此剧以"风筝"命名,"风筝"意象贯串全剧始终,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明确提出了"立主脑"的观点。他强调"弃旧图新",借用"风筝"为引子,给"借诗传情"这一陈旧的情节模式注入新意。在戏曲创作具体结构上,李渔对前代文学中"风筝",尤其是元曲中的"风筝"总结的基础之上进行巧妙创新。从总体原则和具体结构两个角度出发,"风筝"在李渔的戏剧创作中具有独特的叙事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尔德在欧洲几经演变的“莎乐美”的形象基础上成功地创作了悲剧《莎乐美》,成为了唯美主义的代表作。“五四”时期中国出现了对《莎乐美》译介、接受的热潮,从而对这一时期的戏剧创作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为是张洁长篇小说《无字》中的女主角,在爱的追寻中迷失了方向,最终自杀。文章认为,导致吴为悲剧的原因集中于两点:一是男权意识在当代社会的延续和冥顽不化,二是女性对男权的认同和内化。真爱的追寻要有男人的自觉,更要有女人的自省。  相似文献   

18.
唐甄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一方面要有法可循,随时制法,依法治国.在依法治国中,他特别强调要法而有实,刑自贵始.另一方面,他主张以德治国.在以德治国中,他特别强调德风于世.他从德治具有时空无限性等特性论证了"德外无治"的命题.他认为只有把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治理好国家.他从"众为邦本"的立场出发,围绕"民本中心论",揭示了法治与德治深刻的经济根源和深厚的人民性.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是前无古人的伟大的用典者。《毛泽东妙用典故精粹》是吴直雄从多学科多角度精心研究毛泽东在诗、文、联、书中妙用典故的丰硕成果。该书具有资料的原始性、广泛性、丰富性,探妙的多层次、多侧面性,逻辑结构的严谨性,使用的方便性等特色,是一部好读,好查,好用,适用于各类读者的资政育人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20.
"乌"文化是绍兴特有的区域文化。文章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乌"现象入手,系统梳理了"乌"文化的表现形态,并结合考古材料与社会调查结果,利用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发生学的理论,探究了绍兴"乌"文化的产生原因与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