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尚书》、《左传》、《庄子》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分析典籍中“吾”与“我”的消长,认为其在语法功能、语用色彩上略有分工。“吾”的使用频率日渐超过“我”。  相似文献   

2.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尚书>、<左传>、<庄子>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分析典籍中"吾"与"我"的消长,认为其在语法功能、语用色彩上略有分工."吾"的使用频率日渐超过"我".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一块瑰宝。然而,在不同的版本中,“悃”字出现了两写的现象:悃与囷忄。本文对其形体进行分析、考证,找出正确者,以便于正确地掌握其字形及查阅使用,也便于日常使用。  相似文献   

4.
“睛”字晚出,始见汉代典籍,《说文》不收,《玉篇》:“目珠子也。”其后之字典、辞书皆承用其说,即是新版《辞源》、《辞海》也不例外,似乎“睛”的本义就是眼珠子,然验诸书证,考诸词源,似觉未安。在古代汉语中,常用“眼”表示眼珠子,《史记·刺客列传》:“因皮面决眼,自屠出肠。”“决眼”即指抠出眼珠子。如果“睛”也指眼珠子,则“眼”与“睛”完全同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玉策纪》:“鹤瘦头朱顶则冲霄,露眼黑睛则远视。”文中“头”与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壮族典籍《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文本翻译的简要回顾,结合对其中某些译文的剖析和探讨,阐明了“总体审度”和“微观分析”在翻译中的至关重要性,并揭示出它们两者与“传神达意”之间内在的密切关系,为文化典籍文本翻译指明了一条成功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浙江省编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试用)语文第五册,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然是物也,负其异于众也,且曰:‘烂死于沙泥,吾宁乐之。若俯首贴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吾宁乐之”的“宁”字,课文注解释作平静之义;教参译此句为:“即使烂死在沙泥里,我也把它当作一种快乐”。我以为把“宁”释作平静,是不正确的。首先,此文是韩愈的自荐之作,文中他以有“变化风雨上下于天”之能,但一时不  相似文献   

7.
目录学,原来是在文献资料这一特定领域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隋书·经籍志·簿录篇》序说:“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在文化只为少数贵族据为私有的古代,史官负责记言记事,掌握一切文化资料,积累了大量典籍。为了便于咨询、检索和使用,采取了编制目录的方法,提纲挈领、简要系统地予以揭示和报导。所以,目录学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文化典籍不断出  相似文献   

8.
《论语》是我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上一部影响卓著的儒家典籍,它记载了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思想学说的精华。本文结合《说文解字》、《马氏文通》、《汉语史稿》对《论语》中第一人称代词"吾"、"我"的用法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完”字本义考蔡松年一《说文》“完,全也。从元声。”段玉裁注对许慎把“全也”作为完字的本义,既无疑议,亦无进一步的说解。自许出以降,人们对此皆信而不疑。然而,完字所从之形符“与“全也”之字义并不相涉。完字在上古典籍中所使用的字义及旧注,大致有如下几项...  相似文献   

10.
人称代词我你他的同义词,尊称不少, 有的超过一打,少的也有半打之多。 第一人称现在多用“我”这个字,而翻阅书本,除了同义词外,还有骄称与自称谦词之别。古书上的第一人称多用“余”和“吾”,如“余将老。”见《左传·宣公十七年》;又如“吾爱吾庐。”见陶潜《读山海经》。自称谦词有“仆”字,如“仆始生六七月时”。(白居易《与元九书》),“仆非敢如是也。”(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奴”原是  相似文献   

11.
“鸠占鹊巢”的“鸠”究竟怎么解释,一直存在争论,有人认为是布谷,也有人认为是八哥.可《诗经》所指的“鸠”肯定只是一种鸟,不会是两种鸟.文章从历代的典籍和今天的自然科学的角度考察,认为“鸠”应是指布谷.  相似文献   

12.
一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语法特点,是个比较复杂的语法理论问题。目前语法界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予”和“余”是在写法上有区别。它们自古就是同音词,因此不发生‘变格’问题。……吾和我的分别,就大多数的情况看来是这样,“吾”字用于主格和领格,“我”字用于主格和宾格。当“我”用于宾格时,“吾”往往用于主格,当“吾”用于领格时,“我”往往用于主格。(王力《汉语史稿》中册第260页至262页,中华书局1980  相似文献   

13.
一、迨及逮《说文》云:“及,逮也。从又从人。”徐铉曰:“及前人也。”“追上并抓获前面的人”大约是“及”的本义,由此引申出“至、到”义。“及”表时间,甲骨文中已有例:1.帝及四月令雨。(殷墟文字乙编3090)然而《诗经》中却未见到“及”表时间的用例。“及”在《诗经》中是表对象的,有两义:一为“与、和”;一为“至、到”。如:2.女,C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幽风·七月)3.问我诸去古,遂及伯姊。(那风·泉水)“及”字从人,所以表对象的功能与本义的联系较为密切。“及”表时间,在春秋战国时代记录国家、战争的典籍…  相似文献   

14.
“稼轩”是辛弃疾的别号。他取这个别号与上饶有关。1181年被弹劾前,他宦游上饶带湖,为其秀丽景色所吸引。曾在《水调歌头·盟鸥》中写道:“带湖吾甚爱”。带湖,位于上饶城北一里许,湖水清澈若“千  相似文献   

15.
拙作《介词“沿、往、望、朝”的产生》发表后,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怀,或赐书商榷,或提问质疑,颇有启发,引我深思。今先就“望”字作补充说明,以就正于方家和读者。古汉语动词“望”有“向远处看”的义顷,义素如下: ①面对着N方位;②向远处;③看。介词“望”之意义与“向远处看”的联系是可以寻求的。“望”充当连动结构的V_1,由来已久,然而直到南北朝时期,这种“望”仍然是动词,如: (1)陈以如意拄颊,望鸡笼山叹曰:“孙伯符志业不遂。”(《世说新语·豪爽》) (2)夷吾到县,无所验,但望阁伏哭而还。(《后汉书·方术列传》)“望”原属看视次类,  相似文献   

16.
屈辞涉及诸多欧亚大陆板块意义上的极地概念,《离骚·西极》与《大招·北极》即为其例.《天问》“何所冬暖,何所夏寒”,历来楚辞注家各逞其词,异说不断,但此问题在先秦文献典籍中并无歧义,概指北极与赤道.参之《招魂》与《大招》等相关描述,《天问》“何所冬暖,何所夏寒”之正确解答应为“赤道虽冬而暖,北冰洋虽夏犹寒.”  相似文献   

17.
一、释“降” 《离骚》:“摄提贞子孟(阝最)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注:“降,下也……庚寅之曰,下母体而生。”后世学者多因之。按此说虽通,然未尽其义。“降”见于屈赋者凡十次,皆与神灵相关,“百神翳共备降”(《离骚》)、“灵皇皇兮既降”(《九歌·云中君》)、“帝乃降观”,(《天问》)是其明证。“降”字的神秘意味甲骨文中早已屡屡出现,如“帝降食受又”(《殷虚文字乙编》5296),“帝降不若”(《卜辞通篡》367)等,帝即神也。先秦典籍更不乏其例。故钱澄之《屈诂》云:“原自序其生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作为写给陶俨等五个儿子的事实上没有成为遗嘱的遗嘱篇,因其篇旨的特殊性,不时引起论陶家的关注。探讨其系年,自然成为重点课题。千多年来,经过学者们的研判,基本有系年于51岁和56岁宋受禅之后,57岁、59岁两种观点。 系年于陶公51岁说之由,从陶渊明作品的内证看有两点。其一,疏文中有言:“吾年过五十”,按通常理解,定为五十刚过较为合适。其二,疏文中的“汝辈稚小家贫”,最小的儿子陶佟当不超过十五六岁,与《命子》、《责子》等篇之叙相吻合。从有关陶渊明史传的外证看,颜延之《陶征士诔》称:“年在中身,疢维痁疾”,指明陶渊明五十岁左右,有热无寒之疟病经常发作,这与疏文中“吾年过五十,……病患以来,渐就衰损”的情况相合。  相似文献   

19.
商《说文》:“商,从外知内也。”《广雅·释诂(一)》:“商,度也。”《广韵》、《集韵》亦曾将“商”释为“度”。这说明“商”字可以训揣测、臆度。“商”字这一义蕴由来已久,例如:《尚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祗复之,我商赉尔。”伪孔传曰:“众人其有得佚马牛、逃臣妾,敬逐复之,我则商度汝功,赐与汝。”《汉书·赵充国传》:“勤劳而至,虏必  相似文献   

20.
《周易》“中孚”卦二爻爻辞为:“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日:“靡,共也。”王弼注:“……故日我有好爵,与物散之。”孙星衍《周易集解》引干宝日:“靡,散也。”其中虞翻释“靡”为“共”,属随文注释之类,不可取,因为从“靡”的词义系统中无由引申出“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