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华武术中武德精神通过弘扬民族的道德规范,以其独特的功能来影响学生的行为,促进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高校武术教学是推动武术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武术课的学习和武术运动的开展,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应重视武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武术在大学生素质拓展过程中的作用,通过武术运动宣扬发展武德精神、民族精神,为大学生整体素质拓展作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讨论普通高校应更多地把民族传统项目武术散打纳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当作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的重要手段与途径,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武术散打课使大学生在欢快、健康、活泼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它适合于现代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对于发展大学生体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终身体育观,继承中华优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是民族的精髓。在大学开展传统武术教学,对继承中华文明传统,弘扬武术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对提升大学生的人格魅力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整体文化氛围,作为高校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武术教学既发扬了民族传统特色,又丰富充实了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对新时期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车坦 《科技信息》2011,(14):242-24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民族精神的振兴成为时代的强音。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中,融入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思想内容,因而中华武术便成为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高校是发扬武术的重要阵地,理应传承中华武术,但陈旧的课程内容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本文在对重庆多所大学武术选项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建立高校武术课程内容以及各武术类别的具体内容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别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探讨了武术文化回归的具体方法,为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我们要充分发掘武术的文化底蕴,逐步完成武术文化的回归,发扬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6.
白洋 《科技信息》2012,(21):128+155-128,155
为了研究武术精神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为了使武术能够更好的促进素质教育;改善课堂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几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武术中的诸多精神,对大学生的人格、心理有很大的影响。结论认为,重视这些精神的开发和培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到人格。随着武术教学的逐渐深入到当代大学生的选修课程当中,武术教学中的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就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别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探讨了武术文化回归的具体方法,为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我们要充分发掘武术的文化底蕴,逐步完成武术文化的回归,发扬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8.
中华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根基,提升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应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当代大学生实施文化养成教育,首先要帮助他们认知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强化大学生的文化养成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大学教育的使命,更是责任,有助于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弘扬和光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高校武术课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情况,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提供帮助,该文从武术精神本质、弘扬武术精神对高校学生人格品质的影响、公共体育课弘扬武术精神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现状从教师文化素养提升和落实武术精神研究两方面,为合理、有效地弘扬武术教学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素珍 《咸宁学院学报》2011,31(11):164-16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民族财富,精神根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是民族发展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高校教育中必须加强大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只有积极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大学生才能成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修养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未来与希望。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和精神血脉,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义重大。针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缺失的现状,应从打造优质的新媒体文化教育平台和资源,持续推出优秀的传统文化类节目和文化产品,增设中华传统文化相关课程、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等方面探索有效对策,培育和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中华武术的发展历程,讨论了中华武术的文化意义和功能。认为,中华武术是独具民族特色,集防身、健身、养生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武术运动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脏器官等能起到全面的锻炼作用,能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利于身体的柔韧、力量、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武术运动具有壮内强外的健身价值、防身制敌的攻防价值、技击美与技艺美相融合的审美价值、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陈思君 《科技信息》2012,(36):I0167-I0167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然而受国家政策干预、西方文化渗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价值观转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传统武术的发展正逐步被边缘化,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是我们当代武术爱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刘楠 《科技信息》2010,(20):287-288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然而在近代由于国家政策的忽视,东西文化的碰撞,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的转变等多种因素,传统武术逐渐流失,保护和发展传统武术是我们当代武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5.
刘宏生  罗刚 《科技信息》2012,(22):469-470
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灌溉的两朵奇葩,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理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发掘中华武术与中医典著的文化精髓,论述中华武术与中医在文化方面具有同源性且相互交融。  相似文献   

16.
马晓龙 《科技信息》2010,(34):I0282-I0283,I0285
中国武术的发展,保持特色,突出个性是必须的,但更新观念,求实创新又是中华武术的活力所在。而坚持科学和谐发展观是有利于中华武术发展的最好方略。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检索、比较分析等方法,以当代中国价值哲学的理论为依据,探寻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体育文化、中国武术文化的深层结构。通过与西方相应层次文化的比较,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寻找中国武术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相似之处;分析中国武术进奥及进奥未成的利弊,促进中国武术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奥运之旅的武术文化传承与传播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西方体育文化差异,中华武术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东西方体育文化交流中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中华武术的技术层面国际传播与文化层面的国际传播等问题加以论述.以期在中华武术奥运之旅中,将中华民族武术深层的文化展现给世界。进一步促进民族武术文化的深层交融。  相似文献   

18.
顾桂丽 《科技信息》2007,(31):239-240
文章通过分析武术对大学生的全面教育功能,论证了武术教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意识、竞争意识、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意志品质等各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可以有效的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整体素质,进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武道人生     
<正>在如今弘扬传统文化的浪潮中,中华武术却并不如其他传统文化那样大放光彩。中华武术不同于跆拳道、空手道等外国拳术的一大特点是,武术糅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注重的是修身养性,而其他拳术却以克敌制胜为主要目的。可以说,武术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本文要介绍的采访嘉宾——上海尚体武苑实业  相似文献   

20.
赵姗姗  王龙飞 《科技信息》2011,(12):I0265-I0265,I0266
自《李小龙传奇》上演以来,李小龙的武术精神得到很多人的赞赏。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李小龙武术中蕴含的武术思想进行了阐发,并在此基础上对李小龙武术精神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李小龙武术精神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全面且积极的作用。本文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中国武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