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理论阐释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机制基础上,基于2013—2019年中国除西藏地区外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驱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揭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中介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显著,本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金融规模扩大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而政府干预过多则不利于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发展。数字经济能够通过与实体经济融合来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且数实融合的中介作用稳健。  相似文献   

2.
许春  林美渟 《河南科学》2023,(4):586-595
基于2013—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运用多种计量模型,探讨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存在结构性差异;(2)不同类型技术创新在数字经济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效果不同,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升突破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是数字经济无法通过提升渐进性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3)分地区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中部最大,东部次之,西部最小.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数字经济时代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区域竞争力持续提升的关键因素。在测度中国各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我国2011—2021年除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外的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投入的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结果表明:其一,2011年以来,我国各省(区、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中西部地区增速较快;其二,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投入的增加,数字经济指数每提高1%,将带动区域创新投入平均提高0.754%;其三,数字经济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大于东部地区;其四,数字经济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创新投入增加,还可以赋能周边地区的创新活动。据此,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加强区域协同联动、避免过度投资;中西部地区加快布局数字经济,发挥后发优势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招生规模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采用熵值法测算我国各省份2014—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指数,通过Moran’s I检验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对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两个维度的空间作用机制、溢出效应和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高等职业教育、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分布上都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关系,高等职业教育高-高集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著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在东部地区呈现显著正向直接效应,西部地区呈现显著负向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高等职业教育对本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邻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溢出效应,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均具有显著正向直接效应,在西部地区还具有显著正向间接效应。建议从宏观层面构建层次分明、有序衔接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从中观层面加强职业教育区域协同发展,从微...  相似文献   

5.
发展数字经济是新时代的战略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重大突破性技术的主要创新载体,其核心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明确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驱动创新的内在机制,才能有效利用数字经济赋能产业创新,引领未来经济高质量。本研究以2011~2021年度中国34个省份中的30个省份的数据为基础,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多维度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数字经济通过促进产业协同集聚的中介效应促进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的驱动效应相比中部和西部更大;数字经济的创新效应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数字经济能够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基于我国2011—2019年各省份面板数据,并利用面板阈值模型研究数字经济、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色技术创新对地区绿色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当数字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不仅能够促进绿色经济增长,还促使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和绿色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增长都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因此,为了促进绿色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激发绿色技术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并促进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直接回弹效应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差异,基于空间计量方法,改进直接回弹效应测算模型,并利用中国城镇居民电力消费空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镇居民用电直接回弹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忽略空间溢出效应会混淆本地区和相邻地区能效提高对本地区城镇居民电力消费的影响;局部空间溢出效应与全局空间溢出效应迥异,为充分发挥能效政策潜力,政府应关注能效政策的作用范围;城镇居民用电直接回弹效应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在东、中、西部地区差异较小,在区域层面具有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基于空间距离的成本视角,以2005至2018年全国278个非区域中心地级市为考察样本,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空间接近对区域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趋同性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间接近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溢出效应十分明显,城市之间空间距离的成本缩小能够有效地促进本地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同时空间溢出效应会提升邻近等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趋同性。同时,东部地区的空间接近更容易引起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趋同,而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在空间上较为独立。空间接近能通过劳动力流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趋同,通过金融集聚的方式可能会导致金融集聚对趋同性产生反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2009—2019年泛珠三角区域9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从基础环境、创新驱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四维度来衡量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从影响效应、中介机制、空间溢出、门槛效应各方面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其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发展数字经济能够缩小泛珠三角区域收入差距,并且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人力资本水〖JP2〗平来发挥作用,但当劳动力错配程度超过一定水平时,数字经济的红利已无法弥补高劳动力错配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提出需从四维度来促进泛珠三角区域数字经济联动发展,提高人力资本素质以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红利效应。  相似文献   

10.
王婷  蔺洁  张超 《创新科技》2023,(7):13-28
基于2008—2018年我国31个省(区、市)科技创新平台的相关数据,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相关性分析等方法,测度我国科技创新平台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及协调发展不仅能有效促进当地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同时也因具备空间溢出效应而对周边地区创新有促进作用,且区内溢出效果优于区外溢出效果;(2)各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效果不一致,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区内溢出效果最为明显,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区外溢出效果明显。基于以上结果,提出促进科技创新平台协调发展、对不同类型科技创新平台设定不同评估周期、创新科技创新平台管理体制机制和进一步扩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开放共享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一体化日益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重要诉求,对驱动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深刻意义.本文基于2002—2019年中国21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检验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对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展开探析.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显著促进旅游经济增长,且经过PSM-DID检验、安慰剂检验等之后,结论依然成立;(2)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旅游经济效应具有即时性、异质性特征,在政策实施当期便能发挥效益,且对核心城市旅游经济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非核心城市;(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政策能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产业结构升级等传导路径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且通过旅游产业集聚影响旅游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最大,科技创新次之,产业结构升级最小.  相似文献   

12.
环境规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具有地区差异性,并不同程度地影响技术创新。基于多政策交叉影响效应的视角,采用2004—2017年中国省份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环境规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协同政策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环境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在全国范围,环境规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协同作用均与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环境技术创新显著正相关,且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增强。东部、西部地区环境规制和知识产权保护双重政策与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环境技术创新正相关,这种促进效应在西部地区对邻近地区发挥更强辐射作用。结合区域发展情况,提出及时动态调整多政策工具组合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长三角经济圈2011-2018年城市数据为样本,在测度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通过逐步检验回归系数法验证了数字经济的中介效应.结果 表明,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数字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技术创新通过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路径助推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研究结论,可为长三角及其他地区借助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有着显著影响,能够有效促进本地及相邻城市提升创新水平。基于2011—2019年中国278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综合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多维度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在控制宏观环境政策及运用工具变量方式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中介效应表明,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及财政科技支出是数字经济促进区域创新水平提升的主要影响机制;(3)数字经济对区域创新水平存在明显空间溢出效应与区域异质性,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区域创新水平的影响越大,且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影响更为显著。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完善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利用数字技术,合理配置资源要素;保持财政科技支出的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1—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并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数字经济对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升级,且存在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中部地区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从数字经济发展中获益更多,西部未获得显著红利。进一步发现,数字经济在通过驱动区域创新提升出口产品质量过程中存在显著的创新主体异质性,作用强度表现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最后,借助门限模型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存在非线性影响,即数字经济对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促进作用更强,存在后发劣势。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的发展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基于2011—2019年省域面板数据,探寻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及碳排放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性。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两极极度分化的趋势,并呈现出向经济圈集聚的空间特征。(2)碳排放水平的发展呈现出南高北低的态势;在碳减排形势上,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为严峻。(3)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显著降低了区域内的碳排放水平,而且对周边区域的碳减排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山东省2007~2016年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可视化分析进行初步探索,构建空间杜宾固定效应模型,对保险业发展对实体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保险业发展对本地市的实体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产业结构升级对实体经济具有正向作用,而银行发展、宏观调控会抑制当地的实体经济发展,空间溢出效应也不尽相同,为进一步提升保险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东省2001—2011年21个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物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大部分地区间具有正向相关性,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各地区物流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且还能通过溢出效应促进相邻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识别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演变规律与形成机理对建立绿色技术创新跨区域协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省际绿色专利授权量,在利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关系并构建空间关联网络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二次指派程序方法分析了其形成机理.研究发现:(1)2000年~2019年中国省际绿色专利授权量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省际间和地带间存在显著差异;省际间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的密切程度呈波动上升趋势,但仍有提升空间,空间关联网络具有严格的等级结构且网络效率值高,网络结构的均衡性与稳定性有待增强;(2)北京、上海、江苏、湖北、陕西、重庆在绿色技术创新空间关联网络中控制力强,是空间关联网络中的主导者,促进空间关联关系的形成;东北、西北、西南地区的省区在空间关联网络中影响力小,是空间关联网络中的从属者;(3)块模型分析表明,西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属于“净溢出”板块;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净受益”板块;西北地区属于“双向溢出”板块;环渤海和东北地区属于“经纪人”板块;(4)地区间地理位置邻近,具备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与研发投...  相似文献   

20.
推动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碳中和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基于2000—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以低碳技术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低碳技术创新对我国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了我国绿色经济增长;低碳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完全为直接效应,存在积极的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低碳技术创新对绿色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考虑细分类别低碳技术创新的影响,发现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是现阶段中国实现绿色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