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1):113-118
选取河南省五所地方高校的52个科研团队进行问卷调查,从知识共享的角度,探索创新氛围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团队创新氛围既直接影响团队创新绩效,又通过知识共享间接影响团队创新绩效,因而,知识共享在团队创新氛围影响团队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用。本研究的发现,为高校管理部门提高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绩效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干预路径和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4):100-104
对河南省5所高校的52个科研团队进行问卷调查,从组织文化和团队知识共享的角度,探索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组织文化既直接预测创新绩效,又通过知识共享间接预测创新绩效,知识共享在组织文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为高校管理部门提高高校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体系中的人才优势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科学管理研究》2016,(6):48-51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各模块中起承前启后的作用。团队绩效管理是保障团队按期完成目标的有效方式,但当前诸多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的内涵不明晰,更将其与绩效考核混淆,以至于丧失了绩效管理的意义与效用。通过对团队绩效管理的内涵及意义的阐述,从团队资源、团队氛围、成员感知及其他因素等方面分析了创新型科研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并从团队建设和绩效管理过程两方面剖析了当前高校创新型科研团队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许多高校都组建了各种形式的创新团队,包括跨学科、跨院系的科研团队。如何加强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完善团队运作机制,提高团队绩效,已成为高校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要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杜洋 《科技信息》2009,(3):205-206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是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部分,对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如何进一步加快建设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团队管理,提高科研绩效是紧迫而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我国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关键要素归纳为:科研环境、人才聚集、学术带头人、内部凝聚力、激励机制,并深入分析了它们在科研创新中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团队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团队绩效考评和薪酬奖励机制。随着高校科研团队的El益壮大,迫切需要针对其开展“团队奖励计划”研究,建立明确的团队目标,关注团队的整体绩效,根据各团队的具体特征和任务目标设计不同的团队层面的奖励方案和团队奖励的二次分配方案,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推动我国高校团队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取有效的激励方式来提高高校创新团队成员的绩效,是关系到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效果的重要问题。结合高校特点,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感情激励三类激励方式进行激励因子细分,通过实证方法验证三类激励方式及各激励因子对创新团队绩效的实际影响。研究结论为高校创新团队有效使用激励措施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93名高校一线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开放式调查以了解目前高校体育教师科研工作现状及问题,结合词频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分析其科研工作影响因素,给出高校体育教师科研绩效提升策略。研究发现,教师工作兴趣和对工作成果的认可更多在教学而非科研;“评职称、学校任务及组织规定”等外部动因与“兴趣爱好、自身能力提升”等内部动因是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主要原因;“职称、工作、自身发展”等个体需要因素激励着教师科研绩效提升,“时间-精力不足、科研资源匮乏”则阻碍着教师科研绩效发展;国家-学校-教师应三方协同提高教师科研绩效,国家应健全公平绩效考核体制,构建健康科研生态环境;组织应优化校内人才结构,重视团队建设;教师应加强科研素养,广用资源实现成长。  相似文献   

9.
科研团队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国家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科研团队作为高校科研的核心力量,其自身能力建设对促进学科建设、科技发展、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而言至关重要。当前高校科研团队建设由于历史问题、理念滞后、文化因素等原因,存在着团队人员构成单一、团队凝聚力不足等问题,可以通过推行目标与过程管理流程、建立完善的团队管理机制等策略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高校科研工作绩效集中反映为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高校科研绩效可以从高校科研资源自主投入能力、科研产出能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纬度来测评;以创新追求为基础勾画出高校科研绩效管理的战略地图,进而从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科研管理系统两个方面构建高校科研绩效管理系统;并从提高科研主体和管理部门的绩效,以及提高高校外部科研影响力等三个方面,实现高校科研绩效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球杆系统机械模型、角度模型和电机模型,得到这个球杆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PID控制器,通过在线整定控制器参数,提高球杆系统的控制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证明:PID控制效果良好,适应能力较强,具有算法简单、参数整定容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一种带重采样控制器的IMM-AUPF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轻粒子滤波计算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IMM)架构的自适应Unscented粒子滤波算法(AUPF)。IMM-AUPF算法在粒子滤波重采样步骤中设计了一个重采样控制器,根据滤波性能在线调节重采样粒子的数量。并将自适应粒子滤波算法应用于交互式多模型估计方法中,有效地解决了地面机动目标跟踪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粒子滤波的多模型滤波器在估计精度方面优于标准的交互式多模型滤波器,且IMM-AUPF算法在计算复杂性方面优于交互式多模型Unscented粒子滤波算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一类时不变或慢时变的离散时间非线性系统,首先在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的稳定性证明,并得到了系统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的充分条件;继而将其引入到多模型切换控制中,经证明该条件可以保证间接多模型自适应切换控制的稳定,较好的兼顾了系统的稳定性和瞬态响应,从而为间接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以模糊大脑情感学习(fuzzy brain emotional learning, FBEL)模型作为自适应噪声抵消器的噪声抵消方法,应用于信号处理问题。该方法通过FBEL模拟经非线性通道传输后的噪声信号,将噪声信号从含噪信号中过滤掉,达到消噪的目的;根据自适应学习算法,利用奖励信号和梯度下降法对FBEL模型的权重及参数进行在线更新,以适应噪声的变化。选取均方根误差和计算时间2个性能指标,采用自适应噪声抵消方法在不同网络中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获得更好的滤波性能。  相似文献   

15.
混合坐标系singer模型跟踪突发机动目标改进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混合坐标系下singer模型对跟踪弱机动目标初期误差出现跳变现象,且对突发机动跟踪自适应能力较差的情形,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算法,通过引入渐消因子,实时调节一步预测协方差,以此调节滤波器增益,增强了滤波器跟踪突发机动目标的适应能力,同时改进了混合坐系下singer模型跟踪算法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突发机动自适应跟踪能力和弱机动目标跟踪精度都有提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球杆系统机械模型、角度模型和电机模型,得到球杆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根轨迹控制器,通过在线整定控制器参数,提高球杆系统的控制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根轨迹控制效果良好,适应能力较强,具有算法简单、参数整定容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球杆系统机械模型、角度模型和电机模型,得到球杆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根轨迹控制器,通过在线整定控制器参数,提高球杆系统的控制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根轨迹控制效果良好,适应能力较强,具有算法简单、参数整定容易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结合感应电机这一非线性控制对象,设计了感应电机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速度控制器。该控制器具有传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构架,传统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中的反馈控制器和常规自适应机构分别由主模糊控制器、模糊自适应机构替代,模糊逆模型结合自适应调整算法构成的模糊自适应机构对主控制器参数进行实时调整,以达到快速适应对象参数和状态变化的目的。基于模块化建模工具Matlab/Simulink建立感应电机控制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运行平稳,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的伺服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滑模控制(MRAC-SMC)作为PMLSM速度环控制方案,通过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仿真,系统可获得较高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能,并能有效减小滑模控制引起的抖振.  相似文献   

20.
建立车辆侧向动力学模块、车辆传感模块、道路曲率预瞄模块.在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PC)算法的基础上,利用辛普森法则,结合车道保持优化性能指标和系统约束,设计基于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的车道保持控制策略.在Simulink环境下,将其与基于传统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模型预测控制,自适应MPC能够在各控制周期实现车辆模型更新,在强非线性工况下具备较好的鲁棒性,进而能够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获取较好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