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方苦豆子(CK)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42只SHR大鼠随机分为5组,SHR空白对照组(SHR组,n=8),CK高剂量组(CK-H组,n=8),CK中剂量组(CK-M组,n=9),CK低剂量组(CK-L组,n=9)及卡托普利组(Cap组,n=8)。另取8只Wister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Wister组)。每日灌药一次,连续8周。根据体重随时调整给药量。观察药物对模型动物收缩压及血清NO含量的影响。结果:CK对模型动物有明显的降压作用,CK-H、M组与SHR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CK能升高模型动物血清NO含量,与SHR组相比,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CK具有抗高血压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血清中的NO合成与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太溪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on,SHR)大脑延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探讨其降压的作用机理.方法:以SHR为原发性高血压模型共45只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非穴组,正常血压wistar大鼠15只作为对照组,太溪组、非穴组分别予针刺治疗,模型组、对照组不予处理,治疗前后分别测量其血压,治疗结束后第2天分别随机取7只大鼠大脑延髓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大脑延髓组织切片TNF-α、IL-6的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率.结果:针刺太溪穴及非经穴位均可以降低SHR大脑延髓中TNF-α、IL-6的表达水平,并降低SHR的血压,且针刺太溪穴效果更为明显.结论:针刺太溪穴能有效降低SHR血压,而调节SHR大脑延髓中TNF-α及IL-6蛋白表达可能是其降压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红花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影响及其毒性。方法采用原发性大鼠进行药物灌胃,用大鼠血压测定仪进行定期血压测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复方红花降压胶囊对原发性大鼠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实验证明其降压作用显著,并对机体无毒性作用。结论复方红花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大鼠有降压作用,为应用于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发现,体元模型法三维重建技术比二维超声心动图更能准确定量左室心肌重量.通过肺静脉血流频谱ARD、ARD/AD等指标与心导管测量的左室最大dp/dt值相关性研究,发现高血压病人心脏向心性肥厚、偏心性肥厚组较向心性重构组的左室舒张功能损害更为明显,从而建立于半定量评价高血压左室舒张功能的新方法.对SHR治疗12周结果表明,苯那普利、losartam可明显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消退心肌纤维化,而安体舒通仅对心肌纤维化的消退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的关系及阿替洛尔对其影响.方法 102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超声心动图划分为左室肥厚组68例,无左室肥厚组34例,与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QTd,QTlcd测定.随机选出50例行常规降压治疗,另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替洛尔,血压降至理想水平4周后复测QTd,QTlcd.结果 1)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d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及健康者;2)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程度与QT离散度呈正相关;3)阿替洛尔治疗后QT离散度明显缩小;4)阿替洛尔治疗4周后心肌肥厚无明显逆转.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与QT离散度增加有关;阿替洛尔可明显缩短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的QT离散度,而减少心脏病事件发生率,长期应用可能因逆转左室肥厚而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探讨圣脑康丸(SNKP)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压、血脂的调节及对主要器官的保护作用,增加该组方的适应症以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给予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NKP,连续治疗8周,用无创血压测量仪经鼠尾测量血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T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TC);采用玻片法测定凝血时间,用吸收分光光度法血清离子,并统计脏器指数。自SNKP治疗5周起,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对心率有一定调节作用;8周后TC,LDL-TC及TG的含量明显降低,HDL-TC显著升高,凝血时间延长,血清钠钾比和钙磷比均降低,左心室重量指数和左心室厚度降低,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心脏指数升高。SNKP能明显降低SHR大鼠血压,调节血脂,提示心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肾实质性高血压患者应用卡托普利和厄贝沙坦的疗效,并研究两者联合用药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丹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并被确诊为肾实质高血压的患者160例,随机分成厄贝沙坦治疗组(A组)、卡托普利治疗组(B组)、厄贝沙坦+卡托普利减半剂量联合治疗组(C组)、厄贝沙坦+卡托普利同等剂量联合治疗组(D组)。治疗12周后对比四组患者的血压、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尿β_2-微球蛋白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24 h尿蛋白、血肌酐和尿β_2-微球蛋白在治疗后都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治疗组均比单药治疗组对血压和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显著。对比四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卡托普利和厄贝沙坦同等剂量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的效果较单药治疗更好,且两种药物减半剂量联用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化瘀清利合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测定给药后模型动物血液流变学。结果化瘀清利合剂治疗大、中剂量组均有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的作用,在降低低切变率血粘度时呈量效关系;治疗大、中剂量组可改善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和聚集指数。结论化瘀清利合剂可改善SHR血液流变学,对高血压大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血浆Hcy浓度、心电图及血压变异系数的影响。选取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H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那普利组(60例)和依那普利叶酸片组(60例)。治疗8周后比较2组的血浆Hcy浓度、心电图SokolowLyons电压指数及Cornell电压指数和血压变异系数变化。依那普利叶酸片组的上述观察指标在治疗前后多数有显著差异(P0.05)。依那普利叶酸片逆转H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可获生化检验、心电图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本研究室构建的小鼠高血压模型,研究了大蓟水煎剂对高血压小鼠的降压作用以及对心脏、肾脏等器官的影响,同时检测对凝血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大蓟水煎剂灌胃高血压模型小鼠,可显著降低血压至近正常值;大蓟水煎剂对心、肝、肾、脾、胸腺等的脏器体重比无显著影响,但高血压组肾脏和心脏组织细胞密度增大,肾小囊显著变小,治疗组肾脏中肾小囊恢复近正常值,肾脏和心脏组织细胞密度基本恢复正常;大蓟水煎剂治疗的小鼠凝血时间显著缩短。结论:适量的大蓟水煎剂灌胃高血压模型小鼠具有显著降压效应,对心脏和肾脏等内脏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大蓟增强凝血能力,而且与剂量成正相关性,因此用药量要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运动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胸主动脉胶原含量及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ERS)的调节作用,探讨运动对ERS与血管重构关系的作用.方法:8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进行连续16周的运动.每隔4周监测血压.分别于实验第0、4、8、12、16周时随机分批处死SHR(每次每组6只),取胸主动脉行Masson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计算主动脉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法测定SHR胸主动脉管壁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RP78和caspase-12的蛋白表达.结果:(1)实验第12、16周,对照组SHR主动脉CVF均较运动组高(P〈0.05).(2)实验第4、8、12周时运动组SHR主动脉TGFβ1的表达均较对照组低(P〈0.05).(3)SHR运动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GRP78和caspase-12蛋白表达较SHR对照组明显减弱.结论:运动可能抑制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的激活,也可使SHR胸主动脉胶原含量的增龄性变化减缓,而局部TGFβ1含量降低可能是导致其胶原含量减少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以鉴别高血压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假性正常。方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中,应用脉冲多普勒成像技术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各点舒张早期峰值数率(Ea)、舒张晚期峰值数率(Aa),计算Ea/Aa,并与PWD测量E/A相比较。结果(1)E/A〈1组,二尖瓣环Ea/Aa和二尖瓣血流E/A有较高符合率。(2)EVA〉1组,Ea较正常明显减低,二尖瓣环Ea/Aa和二尖瓣血流E/A相比有较显著的差异。结论DTI评价血流多普勒E/A“假性正常”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正常组14例为冠脉造影无异常发现者,冠心病组49例行冠脉内支架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4天行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测得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正常组术前与术后LVESV、LVEDV及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术后LVESV、LVEDV显著小于术前(P〈0.001),LVEF显著高于术前(P〈0.001)。结果表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冠心病患者PCI后左室收缩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摘要: 为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许多实验动物模型被研究和开发。本文介绍了与高血压症相关的4 个 大鼠模型品系,即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 、魏- 凯二氏大鼠( WKY) 、Dahl 盐敏感性大鼠( DSS) 和SS-13BN大鼠。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正常血压Wistar大鼠(Wistar rat,WR)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脑微动脉段平滑肌细胞电生理学及偶联力的异同,并观察2-氨基乙基二苯硼酸酯(2-Aminoethoxydiphenyl borate,2-APB)对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的影响。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方法,观察2-APB对WR和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膜电容(Cinput)、膜电导(Ginput)和膜电阻(Rinput)的影响。结果显示,(1)SHR收缩压明显高于正常W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和Ginput高于W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APB可以浓度依赖性的降低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和Ginput(或者增加Rinput)。(4)2-APB抑制WR和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Ginput的IC50分别为0.21μmol/L和0.8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APB浓度≥100μmol/L时,WR和SHR脑微动脉段上平滑肌细胞的Cinput、Ginput或Rinput与单个平滑肌细胞十分接近。由此可知,SHR较WR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耦联力增强,2-APB可以浓度依赖地抑制WR和SHR脑微动脉平滑肌细胞间缝隙连接,且对SHR的抑制效力较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芬太尼联合东莨菪碱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的心肌保护效应.方法 2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即C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F组(芬太尼组)、F+D组(芬太尼+东莨菪碱组).记录缺血前、再灌注即刻、再灌注30 min、再灌注120 min等的心率(HR)、左心室收缩压峰值(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最大压力变化速率(±dp/dtmax).再灌注120 min后,均取动脉血样3 mL,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丙二醛(MDA)浓度、一氧化氮(NO)的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血液动力学的各组时间节点间的HR和LVEDP无显著差异(P>0.05),LVSP、±dp/dtmaxF组在再灌注30 min、120 min时较C组显著升高(P<0.05),F+D组则显著高于F组(P<0.05).生化指标中F+D组的SOD活力与C组和F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F+D组的MDA浓度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F组和F+D组的NO浓度都明显高于C组(P<0.05).各组心律失常严重程度评分,F+D组最低(P<0.05).结论 芬太尼联合东莨菪碱比单纯使用芬太尼预处理具有更好的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对于轻度心功能受损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明确右室起搏的最优化位置,同时明确哪一类患者能够从最优化的右心窜起搏中获益。创新要点:首次明确相比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中位间隔部起搏明显改善轻度心功能受损,尤其是左室射血分数在35%-40%的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预后。研究方法:随机分配进入中位间隔部起搏或心尖部起搏的患者,在基线状态下记录N-末端脑钠肽前体、六分钟步行试验以及心超结果;随访18个月后观察上述结果变化。同时,根据射血分数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重要结论:相比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中位间隔部起搏能够改善轻度心功能受损的高度房窒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预后,尤其对于左窀射血分数在35%-40%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治疗组。观察组行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次,3次/d,30d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与心脏超声多普勒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3.3%,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治疗后治疗组较观察组明显增加,自身对照两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降低,但治疗后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采用酶法从乌龟皮中提取胶原蛋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检测龟皮胶原蛋白多肽产品分子量的分布,并将龟皮胶原蛋白和Ⅰ型胶原蛋白样品进行液相色谱分析(HPLC),比较其氨基酸成分和含量.SDS-PAGE电泳结果分析表明龟皮胶原为Ⅰ型胶原蛋白,分子量约为288ku.龟皮胶原蛋白中,甘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总量的24.69%;其次是谷氨酸、精氨酸和丙氨酸,分别为9.95%、8.08%和9.31%;天冬氨酸、赖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酪氨酸等含量在5.58%~1.28%之间;组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最低,仅占0.79%和0.09%.由于龟皮胶原蛋白的含量高于Ⅰ型胶原蛋白,且与Ⅰ型胶原蛋白的氨基酸含量差异显著,因此,龟皮胶原蛋白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皮胶原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病情分为3组,即单纯2型糖尿病组45例(A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38例(B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30例(c组),以3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空腹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3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患者3组中,B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时,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高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是2型糖尿病发生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