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特征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根据最新汇编的热流数据,对我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进行了研究,编制出我国东部大陆地区大地热流图、中国东部大陆莫霍面温度图以及中国东部大陆"热”岩石圈厚度图.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东部岩石圈划分出5个\\"热-构造区”:华南、扬子、华北、西伯利亚和松辽.自南向北,它们冷、热相间,并具有各自独特的岩石圈热结构特征.从整体上来讲,我国东部地区热流变化范围大,在30~140mW/m2之间,均值为(61.9±14.8)mW/m2.莫霍面温度多在500~850℃之间,"热”岩石圈厚度多在60~100km左右,岩石圈热结构总体上属于"冷壳热幔”型.中国东部大陆地区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明显受中、新生代不同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所控制.  相似文献   

2.
西秦岭地区晚中生代OIB型玄武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秦岭地区发现一套晚中生代玄武岩,其地球化学成分类似O IB的特征,暗示该地区晚中生代岩浆源区来源于软流圈,其起源可能与岩石圈拆沉作用、软流圈地幔上涌和岩石圈伸展减薄有关,这为全面秦岭大别造山带中生代岩石圈演化提供了有利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3.
寻找青藏高原岩石圈热流物质向东流动的准确地震学证据及其动力学机制解释难点在于精确岩石圈厚度的求取.本文利用S波接收函数方法计算得到四川地区51个宽频台站的211个远震事件叠加接收函数,通过时深转换获得了该地区准确的地壳和岩石圈埋深分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四川地区地壳厚度变化范围为40~72 km,西藏的东部到四川盆地逐渐变薄,最厚的地方在雅江(YJI)地区,约为72 km,最薄的地方在盆地内部西充(XCO)地区,约为40 km,松潘-甘孜地块、川滇块体及滇中以北较厚,平均厚度为52~68 km,龙门山断裂西侧为55~60 km,四川盆地为40~50 km,存在10~15 km地壳厚度变化梯度;岩石圈埋深变化范围为100~180 km,整个四川地区表现出厚的四川盆地被薄的岩石圈环绕,外缘厚度为100~130 km,盆地内部为140~180 km,最厚的地方在"X"型断裂附近,呈现出"一凹两隆"的特征,最薄的地方是约100~120 km的龙门山断裂西侧及盆地西南部.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为青藏高原东部热物质在向东流动的过程中被冷的、厚的、坚固的四川盆地阻挡,进而向东北和东南两个方向逃逸.  相似文献   

4.
西昆仑北带早志留世构造作用及其区域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西昆仑北带的早古生代构造-热事件信息,为北昆仑的碰撞造山作用时限提供新的证据.方法 对原划为古元古界的埃连卡特群片麻岩中的白云母进行40 Ar/39 Ar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分析.结果 埃连卡特群片麻岩中白云母40 Ar/39 Ar 坪谱年龄和等时线年龄分别为434.9 Ma±4.6Ma,436.1 Ma±4.8 Ma.结论 早志留世的这次构造-热事件应该是库地-其曼于特新元古代-奥陶纪洋盆闭合之后中昆仑地块与塔里木地块之间的碰撞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5.
四川盆地古地温梯度和中-新生代构造热历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7口井的镜质体反射率剖面,恢复了四川盆地早白垩世末—古新世时的古地温梯度.结果表明,古地温梯度介于20~25℃.km-1,总体呈南部略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的分布特征.根据古今地温梯度的对比,川西坳陷新生代早期以来地温梯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川东和川东北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地温梯度下降,而川中和川南地区晚中生代以来地温梯度升高.结合构造演化背景分析,盆地中新生代热历史主要受二叠纪末期的构造热事件、中生代晚期以来岩石圈厚度演化以及现今活动构造的影响.其中,二叠纪末期的构造热事件波及盆地大部分地区;现今活动构造对川南地区有明显的影响;中生代晚期以来的岩石圈厚度演化,可能是控制中新生代盆地大部分地区热历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西昆仑造山带山前叶城地区柯克亚剖面新生代砂岩样品中重矿物及碎屑金红石的微量元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重矿物含量及其组合特征具有明显分段性, 上新世阿图什组(N2a)底部以下为较稳定重矿物阶段, 以上为不稳定重矿物阶段, 反映西昆仑在上新世经历过一期快速隆升过程。碎屑金红石微量元素特征表明, 剖面从下至上, 源岩为泥质变质岩的比例逐渐降低, 基性变质岩的比例逐渐增高, 反映西昆仑快速隆升导致基底被抬升剥蚀, 基底岩石对物源的贡献增大。金红石母岩类型主要为角闪岩/榴辉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岩, 可能由于西昆仑西部快速隆升, 形成西高东低的地貌格局, 西昆仑西部成为该区的优势物源区。  相似文献   

7.
东昆仑山脉属中央造山带西段北带,自元古宙至今,板块间经历了多期裂解拼合演化及岩浆活动.区域内金属矿床主要在两个洋—陆转化过程中形成,前寒武纪的区域动热变质作用是金属矿产成矿的物质基础.东昆仑地区金矿主要发生在晚华力西—印支期内造山作用的晚期,成矿过程中对地层没有选择性,构造控制为主要因素.金矿控制因素中韧性剪切带作用最强,因此金矿找寻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两种方法对NW及NWW向韧性剪切带及侵入岩(晚华力西—印支期)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8.
西昆仑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塔西南盆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板块构造理论基础上,通过区内蛇绿岩、与俯冲有关的岩浆岩及相关沉积等综合研究,对西昆仑早古生代构造演化进行了重建:震旦纪-寒武纪西昆仑从塔里木大陆分裂出去,并在它们之间形成“昆仑洋”;寒武纪-奥陶纪“昆仑洋”洋壳向南俯冲于西仑之下,形成库地俯冲带、库地弧前盆地、西昆仑早古生代火山弧及麻扎-黑卡弧后盆地;志留纪-早泥盆世,“昆仑洋”消失,西昆仑早古生代火山弧与塔里木大陆碰撞,并形成塔里木前陆冲断带和泥盆纪前陆盆地磨拉石及塔里木大陆内泥盆纪的“红层相”  相似文献   

9.
自新生代以来,西昆仑地区发生强烈的构造变形和隆升,其初始隆升和末次快速隆升的时限仍是有待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沿西昆仑北缘采集一系列砂岩样品,利用裂变径迹分析方法探讨了西昆仑北缘新生代的冷却历史。结合裂变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将6个磷灰石样品分为2组。3个磷灰石样品的径迹年龄远小于所在地层的年龄。平均径迹长度为(12.0±2.3)~(12.6±1.3)μm,呈不对称单峰形态,反映样品缓慢地通过部分退火带;另外3个磷灰石样品径迹年龄与各自地层的沉积年龄接近,平均径迹长度介于(10.7±2.3)~(11.4±1.3)μm,呈现双峰或混合分布的特征,表明沉积后发生部分退火。热史模拟显示,自晚白垩世以来,西昆仑山北缘共经历了3期抬升冷却事件。晚始新世(40~30 Ma),受早期印度板块向古亚洲大陆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西昆仑山北缘已经开始隆升;晚渐新世―早中新世(25~15 Ma)是西昆仑乃至青藏高原重要的隆升时期;最后一轮强烈隆升则发生在距今5~3 Ma以来,冷却速率最高达15℃/Ma,剥蚀速率相当于600m/my。电子自旋共振测试揭示了早中新世(15 Ma)和晚上新世以来(2.6~0.63 Ma)两期强烈的构造变形和热液活动,更进一步限定了西昆仑最后一期强烈隆升在2.6 Ma以来。  相似文献   

10.
月球亚平宁山脉重力异常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月球亚平宁山脉位于雨海东南侧, 是月球上最大的山脉, 其高差可达3000 m以上. 月球重力资料显示, 跨越该山脉的重力异常剖面呈现明显的“深大断裂”特征. 本文利用嫦娥一号获得的月表地形数据和Lunar Prospector获得的月球重力数据, 通过模拟亚平宁山脉地区壳幔结构, 分析了其重力异常成因, 指出该地区有可能存在“岩石圈”断裂. 结合月球热演化和反演的壳幔模型推断, 距今38.5亿年前后, 月球岩石圈可能存在横向运动和挤压, 造成了该断裂的形成, 山脉邻近区域特别是雨海盆地的岩石圈变形和岩浆填充对断裂演化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龙洼尕当地区铁多金属矿普查区位于柴达木盆地东缘,昆仑华力西褶皱带北部上古拗陷带内。通过对龙洼尕当地区矿床所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矿床地质特征讨论,初步分析了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控制因素,认为该区是一个较为典型的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12.
在板块构造理论基础上,通过区内蛇绿岩,与府冲有关的浆岩及相关沉积等综合研究,对西昆仑早古生代构造演化进行了重建;震旦纪-寒武纪西昆仑从里木陆分裂出去,并在它们之间形成“昆仑洋”;寒武纪-奥陶纪“昆仑洋洋壳南俯冲于西仑之下,形成库地俯冲带、库地弧前盆地、昆仑早古生代火山弧及麻扎-黑卡弧后盆地。  相似文献   

13.
邓爱华 《科技潮》2009,(12):30-33
方念乔巴黎居里大学理学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地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土资源部岩石圈构造和动力学开放实验室主任等。多次参加国内外组织的海洋科学调查,航迹遍及西太平洋、西印度洋、北大西洋、北冰洋以及南中国海、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等边缘海,在东特提斯岩石圈演化、中国东部地区层序地层学和海平面变化、印度季风区海陆对比、边缘海构造演化和油气资源效应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西北太平洋地震层析剖面及地球动力学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具有较高分辨率的日本海沟-长白山-东乌珠穆沁旗的地震层析成像剖面,显示了太平洋板块俯冲板片的形貌特征和长白山、大兴安岭下方的岩石圈结构特征,表明太平洋板块以26°倾角俯冲到660 km之后明显下插,在其西侧伴有一显著低速的热上涌体,不存在俯冲板块继续向西深入的迹象.根据太平洋板块俯冲时间及俯冲作用引起岩浆活动的时间差,可认为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活动与太平洋板块俯冲无直接的成因联系.同时还强调地震层析剖面反映的是现存的深部结构,它可以保留某些中生代的岩石圈结构特征,据此可推测华北中生代岩浆的演化与大陆板块内软流圈上涌体的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5.
岩石圈流变性取决于岩石圈的地热状态、物质组成和结构,并量化为岩石圈总强度。沉积盆地的沉降和抬升是地球最上层流变带形变的响应,岩石圈板块对构造应力的响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石圈流变性在横向和纵向上的不均匀一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甫沙—克里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和西昆仑造山带的盆山结合部位,其构造位置特殊、演化复杂,综合运用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及磷灰石热演化历史模拟方法,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资料,对该地区进行低温热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甫沙—克里阳地区中新生代发生5期构造事件,对应地质时代分别为晚三叠世、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早中新世和上新世;各期构造事件在本区及周邻均具有明显的地质响应,其中,晚三叠世的构造事件具有长期整体抬升的特征,该事件使得本区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延缓,为油气的晚期成藏奠定了基础;而上新世的快速抬升事件则使得研究区内烃源岩、断裂输导和圈闭等成藏要素相互耦合,促使油气发生晚期成藏,对该区油气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NGDC-720-V3地磁场模型,计算得到青藏高原岩石圈磁异常数据,经过滤波、微分化极后,根据径向平均功率谱反演法得到青藏高原居里等温面深度分布.结果表明,这一地区居里等温面深度在23~42 km.研究还表明,青藏高原居里等温面的深度分布与该区的地质构造和地壳热结构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8.
利用大地热流估算松辽盆地岩石圈深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地热流进行大面积岩石圈深度计算 .在利用地震波速换算岩石生热率和收集岩石热导率的基础上 ,计算了北纬 39°~ 4 9° ,东经 112°~ 131°范围的岩石圈深度 .结果表明 ,区内岩石圈深度变化较大 ,呈现北深南浅 ,西深东浅的特点 ,东西过渡带位于大兴安岭重力梯度带上 ,而大庆附近地区岩石圈局部变化较为激烈 ,变幅达 70km .  相似文献   

19.
西藏高原的构造单元及深断裂基本上汇聚在日土地区,是揭开青藏高原成因奥秘关键之地。笔者将该地区划分为6个亚一级和若干次级构造单元:昆仑海西、冈底斯早燕山两褶皱系和巴颜喀拉印支褶皱带具典型地槽性质,喀喇昆仑晚海西、喜马拉雅晚燕山两褶皱系和羌塘地块趋于准地台性质。各单元由活动转稳定过程、深断裂形成与封闭、岩浆活动等均具北老南新逐渐阶段性迁移特征;岩石圈固结有自北而南逐渐推移扩大趋势。巨大蛇绿岩带显示新生地槽的发展演化。  相似文献   

20.
生物圈和生态系统地球是一个围绕太阳运转的行星,它的内部构造与鸡蛋相似.地球的外壳类似鸡蛋皮,是由一层坚硬的岩石组成,称为岩石圈.岩石圈的表面有一层薄薄的土壤层.在岩石圈的外部还有水圈和大气圈.这几个"圈"里的土、水、气和来自太阳的辐射能,共同构成了地球表面的无机环境,在这一环境中广泛地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种群.这些生物种群同他们所生活的环境的总体叫做"生物圈".它是岩石圈表面的土壤层、水圈和大气圈的界面之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