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工作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目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低下已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造成这种道德教育低效的最主要原因是道德教育的价值无根性,拯救无根性德育的得力之举是建立道德信仰。高校应从激发学生道德直觉和建立科学的道德教育体系出发,建立学生主体的道德信仰。  相似文献   

2.
培养道德情感:高校德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注重道德认知教育,忽略了道德情感的培养。通过论证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结合多年的高校德育实践经验,对如何在德育课堂教学中培养道德情感,增强德育实效性进行深入地探讨,这对提高高校德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校道德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首先要丰富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式;强调德育实践性,提高学生的道德鉴别能力;德育管理可以与学生评先、奖励等现实利益挂钩,增加约束性;德育过程要强化教职员工的全员师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对江西省部分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实证调查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政治信念迷茫、诚信品质缺乏、知行不一等问题,大学生道德水平急待提高。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道德教育“无能”,应当重新确定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优化道德教育环境、改革道德教育方法以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构建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的社会传播环境、建立健全政府对网络行为的监管机制及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高校德育体系等措施,对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赫尔巴特的德育论是建立在他的心理学和哲学思想的基础上的。他关于道德基本要素、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因素和道德培养的方法的论述 ,是西方传统道德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尔巴特的德育思想对中国道德教育的开展亦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章华 《科技资讯》2007,(9):190-191
网络给大学生道德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应采取构建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的社会传播环境、建立健全政府对网络行为的监管机制及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高校德育体系等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8.
构建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的社会传播环境、建立健全政府对网络行为的监管机制及建立适应网络时代特点的高校德育体系等措施,对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德育与生活世界的剥离是20世纪道德教育的主要特征。生活是人类道德生成的基础,生活本身是学生道德生成的源泉。因此,现代德育呼唤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找回失落的主体。同时还强调,德育回归生活是为了学生过更美好、更善地生活。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大学生道德败坏,不分善恶,不辨美丑,解决这些问题应着重优化德育过程,提高"两课"德育的实效,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道德评价体系,正确应对网络时代向高等教育提出的道德教育要求,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严峻的困境:因重道德认知,轻情感培养,导致高校德育空洞,缺乏实效.而中国古代文学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道德教育资源,在文学审美过程中这些道德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严峻的困境:因重道德认知,轻情感培养,导致高校德育空洞,缺乏实效。而中国古代文学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道德教育资源,在文学审美过程中这些道德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德育是大学教育的一部分。德育,即道德教育,所涉及的是道德问题,研究道德问题的学问是伦理学。大学德育的实施首先需要了解道德心理,道德心理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践行四个方面。此外,还需要了解道德与哲学、道德与法律、道德与经济和道德与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而道德冲突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必经环节和内部动力。当前学生道德教育中漠视道德冲突主要表现在:知性道德教育目标导致道德冲突的僭忘;灌输性道德教育方式导致道德冲突的滞留;单一性道德教育途径致使道德冲突解决的断裂。本着"以人(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观,道德教育目标应由知性化到生活化;道德教育方式从灌输走向交往对话;道德教育途径由单一性走向整体性,以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道德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工作应与时俱进,树立新道德教育思想,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中走出来,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获得有效的道德体验,切实做好大学生的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16.
信息网络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既有深远的积极作用 ,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一系列道德问题 ,针对当前网络对大中专学生的道德产生的负面影响 ,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运用常规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同时 ,学校也应发挥互联网的正向功能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素质型的道德教育旨在培养以人的自律精神为基础的道德;又以考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依据,设置了在课堂教学环境中配合学生道德心理发展水平实施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道德“知”“行”是德育过程的两个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学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性,就不能不关注第三个因素———道德情感追求的研究。基于大学生道德知行现状及问题,提出以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构建学生的自我概念、建立道德的正向效应的情感追求的德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周允  郑思亭 《皖西学院学报》2009,25(4):13-15,91
道德信仰是道德建设顺利进行的精神基础。我国当前的道德建设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同时,道德生活与道德建设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反思这一现状,其客观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从主体角度看,则缘于人们道德信仰的缺失。道德信仰缺失的原因虽不是单质的,但现代性危机造成的信仰与精神的失落、我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伦理秩序的失衡与道德资源的不足以及道德教育目标上终极价值关怀的缺乏,却是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道德责任:高校道德教育内涵的倾斜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道德责任感是大学生道德品质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知行脱节,践行能力弱;崇尚自我,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困惑,道德评价失衡三个方面。大学生道德责任感薄弱的直接后果就是道德行为失范,为增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高校应在道德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实施途径等方面有所突破。笔者认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应把倾斜点放在道德责任的培养上.因为这是贯彻“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增强德育实效性,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