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三区联动自主创新谱写杨浦持续发展新篇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设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的过程中,杨浦区、复旦大学提出了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其基本的涵义是:以大学校区为依托,以科技园区为平台,以资源在公共社区的集聚、共享、融合为抓手,形成“大学的城市、城市的大学”的环境和氛围,把杨浦区建设成智慧的港湾、科研的重镇,形成上海的中央智力区(CID)。“三区联动”理念在上海市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宏大布局中得到了升华和深化,目前已成为复旦等高校和所在区域构建新型创新区的重要理念,成为上海市提出的“三个联动”(三区联动、市区联动和产业集群互动)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大学科技园在承担高校科技成果和知识产业化重要功能的同时,不断担负起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重要战略,要求通过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涂建华 《科技信息》2011,(23):250-250,252
三区联动体育运作模式旨在整合校区、家庭、社区的资源优势,以三区联动体育运作模为平台,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促进祁东县城区域性体育发展,使全民健身计划在县城得到进一步落实,满足群众的体育需求。  相似文献   

4.
高职大学生走进社区,是将自身所学应用到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目前高职院校与社区和企业的建设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尽快解决。该文主要分析了三者共建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学校、社区和企业共建的意义。打破了社区、厂区和校区之间的围墙和隔阂,使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得到了有机的融合。实现社区、厂区和社区的三区联动,为区企校共建和共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区、企业和高校建设、发展与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江苏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对于充分放大科技园区的第三经济增长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科技园区转型升级既具备了多维度的坚实基础,又面临着较明显的瓶颈制约,应从聚集园区创新要素、加强园区的产业创新、促进园区企业创新发展、打造开放型创新模式等视角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加快科技园区转型升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关于"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理念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科兴国主战略正在全国范围内稳步实。上海市市委、政府在“科教兴市”要战略的指导下,提出“建设以复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实校区、园区和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发展”的战略要求,这对复旦大学发展和复旦的科技产业工作来说是次新的机遇和挑战。在  相似文献   

7.
魏阙  辛欣  张敬天  许骏 《创新科技》2021,21(7):11-18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探索新的科研范式是我国提高经济发展自主性和内生稳定性的必然选择,具有战略意义上的重要性.本文探讨了以"平台+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模式推动科研范式变革,通过分析数字化转型对新科研范式形成的意义,提出利用数字化转型推动科研范式变革的构想."平台+体系"的数字化转型模式既符合我国创新驱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长远构想,也符合数据作为创新资源赋能传统科研的科研范式变革趋势,相关工作将为充分调动科技创新各类主体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重要支撑,推动我国参与世界前沿科技攻关、解决科技创新的"卡脖子"问题.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长三角稀土产业概况和产业优势,并通过政府引导、区域分工合作、科研机构联合、上下游产业一体化联动等具体措施来加快推动长三角稀土产业一体化发展进入全新阶段,把产业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产业集群,以期让长三角真正形成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持续发展的实践区和创新驱动的先导区,打造成为中国的"稀土谷".  相似文献   

9.
滨海新区被国家赋予"第三增长极"的历史使命,承载着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率先转型的重大责任。本文在对国家战略和国际科技园区发展趋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滨海高新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定位和思路,即国际性的科技园区和响应技术与市场变化的全球性创新极。针对这样一种战略定位,文章最后为滨海高新区的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厦门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全国第三批建设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2011年启动建设,建设期为5年(2011-2015年)。厦门在建设同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过程中,充分发挥对台区域优势、凸显地方特色,坚持"两头在厦、中间在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以创新发展为手段,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全市现代都市农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共享发展。本文全面总结了  相似文献   

11.
 探索了长三角科创圈区域科技创新治理的路径。分析表明,以上海为龙头,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为骨干,加快打造长三角科创圈,共同构建技术转移服务机制、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创新资源共享机制、科技园区合作机制、创新环境保障机制等,有利于更好地形成科创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治理机制、更快提升长三角创新治理能力,为中国区域创新一体化率先探索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从在农业园区建立大学农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平台的视角,以南京农业大学和灌云县合作在农业园区建立专家工作站为例,实施江苏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研究和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技推广服务的新模式、新体系.提出了以面向产业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为导向,在园区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技创新与推广的综合平台,与现有“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互为支撑和补充,加强校县合作推广体系和机制研究,并为教育部实施“2011计划”和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动态聚类法的大学科技园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科技园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对其发展状况进行科学的评估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文中根据大学科技园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科技园发展要素评价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聚类分析法对我国大学科技园的整体发展状况作出综合评估.通过实例分析,证明本评价体系简单实用,对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能起到决策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园区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城市文化的更新与进步。东莞园区文化正处于蓬勃发展过程中,在创新文化上,重视创新理念,创新了金融制度和发展了创新产业;在生态文化建设上,强调生态城市理念,制定了相关生态保护机制和发展了相关生态产业;在社区文化上,加强了社区设施建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东莞园区文化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进行探索和创新,以促进园区文化和东莞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从煤炭企业的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两个方面分析煤炭企业进行安全投入的驱动因素,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安全投入驱动机制模型,并对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炭企业进行安全投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主导因素和辅助因素之分,煤炭企业是否愿意进行持续有效的安全投入,主要是看其主导因素是否具有持续的动力。在上述对驱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安全投入动力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煤矿企业安全投入驱动机制进行评价,以为煤矿企业提升安全投入驱动机制等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学科建设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原动力,高校的学科建设水平主要体现为科技创新实力。针对当前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影响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从经费投入、学科环境建设、学科交叉与融合及高新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适应科技创新要求的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机制构建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通过深入学习、研究“万里模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创新的精神(理念)文化是“万里模式”的坚强支柱;创新的制度文化是“万里模式”的发展保证;创新的机制是“万里模式”的核心功能;创新的办学特色是“万里模式”的生存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观博弈的高校“2011协同创新”共生稳定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对推动我国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引导高校加强协同创新的力度。然而高校与企业并非自发进行资源互动,现有成果对协同创新动态共生的变化机理等深层次问题研究不足。对此,运用主观博弈理论分析了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生成机制和内生演化机理,研究了引入“第三方指导”模式对博弈参与者的内生变化影响,探讨了博弈稳定状态和期望收益最大化的条件,进而提出对高校协同创新实现路径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运用经济学供需原理,通过分析创新驱动发展供需矛盾,认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作用,夯实创新根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构建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体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用市场的力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和动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其中标准引领、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创新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评价机制、弘扬创新文化、构建开放合作新机制,形成良好创新生态,并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