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品词析句,指的就是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精味和表达技巧.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教学就会显得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所以,在阅读课堂中,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动"起来,让品词析句"亮"起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个案实例说明利用品词析句,体会表达的精妙:前后对比,理解内在的含义;巧用补白,体会内在的情感等方法,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使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作品、品词析句、创设情境、分析人物、探索内含等方式,充分挖掘文学作品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能使学生具有美丽的理想、情操、品德,又能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积极构建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品读感悟”。其核心是“读”、“品”、“悟”。“读”就是走进文本、倾听文本;“品”就是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文本人物的情感历程,感受文本思想与自己生活体验的碰撞;“悟”就是发现文本的美点与亮点,由文本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5.
赵舒妮 《海峡科学》2012,(4):92-93,97
该文选取了人教版四册的《笋芽儿》一课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恰当使用多媒体,以期实现渲染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品词赏句,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等目的,从而让学生在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中领悟语文学科所独有的文字魅力和人性美感.  相似文献   

6.
执教《陌上桑》(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一文,通过第一课时读、译、析、品。学生基本把握了人物形象,理解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因笔者在一些资料中看到有关使君形象是“好色”还是“爱美”的争议,感到这应是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绝好时机,  相似文献   

7.
叶刚 《奇闻怪事》2006,(9):39-40
语文优质课优在哪里?一言以蔽之,便是须具有浓厚的“语文味”。那么什么是“语文味”?简言之就是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自三分地”,不折不扣地在课堂上体现“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勾画、批注书写”的“写味”和“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一直是百花齐放,各种教学风格、教学思想层出不穷,但我认为,无论如何,语文教学都要有语文昧。要让学生在情感激发中感受语文味;在诵读揣摩中体悟语文味;在圈点批注中体现语文味;在品词析句中诠释语文味。从而将浓浓的语文味融入课的每一个环节,让浓浓的语文味充溢课堂、充溢每个孩子的心田。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问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感染,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对话”在“感悟”中生成,“感悟”又在“对话”中升华。“悟说”训练就是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引发学生和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重积极的对话,以“感悟“激活“对话”,让“对话”促进“感悟”,巧妙地打开学生的“话匣子”,使“说”成为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语文之美     
新课标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教师合一的艺术表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析,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11.
1 汉语语法学的研究,从《马氏文通》算起已经八十年了。汉语的词类问题,作为语法学的基础部分,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长期以来,“依句辨品”占踞着统治地位。“依句辨品”等于“离句无品”,等于“词无定类”。一九五四年,高名凯先生根据这个必然的逻辑,进一步直截了当地提出“汉语无词类”  相似文献   

12.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的一篇传统文言文。我连续多年教学这篇课文,好几次都是沿袭前辈和自己过去的做法,指导学生读背、析词、译句,和学生一起赏析桃林美景,依据参考资料分析桃花源中淳朴的风尚、幸福的生活,并且还引导学生得出桃花源的生活在阶级社会不可能实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试论古书校读与名物考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何为“名物”“名物”一词在《周礼》一书中多次出现、有时是指名号物色:“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①有时是指名称和物产:“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握之名物。”②我们认为,名物的最初意义还是指的名号物色。“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③许慎所释“物”的字源义,其实是它的后起义。在先秦,“物”一度被用来称一种旗帜,是土大类这一等级的标志、④物从勿得声,匆本身就是一个象形字,象三条缨络的彩旗。这种旗帜是用不同颜色的绢帛拼凑起来的,故其色驳杂。后衍生了物字,就可…  相似文献   

14.
一、活动主题分析 (一)课题介绍 本课由“展示自我”、“自我探索”、“指点迷津”、“怦然心动”四个板块组成。“展示自我”中的各项活动侧重于学生的展示,表演,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动”起来;“自我探索”侧重于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自己,反省自己;  相似文献   

15.
《耆旧续闻》与《齐东野语》所载陆游《钗头凤》词本事,信者有之,疑者也有之,各言理由。未有确论。本文以为上述二书记事细节上或与事实有出入,然大体不差,尤其是陈鹄云其亲至沈园见此词题于壁间,更是不容否定。词中“宫墙柳”句,疑者云沈园之墙不得云宫墙,本文解“宫”指与沈园相邻之禹迹寺。  相似文献   

16.
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性,从阅读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把思想教育和段、句、词、字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已是语文教师的共识,本文举些例子作些分析。一、抓住课文的重点段《登山》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分析课文最后一段列宁说的话:我所以还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第一句主要的意思是列宁承认困难,毫不掩饰自己的弱点,正视现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自从伊朗扣留美国外交人员作人质以来,人们议论纷纷,谈古今中外人质问题的兴趣也浓厚起来了。人质,一般讲来是指拿人作押,以其生命来保证某种诺言或进行要挟、索诈;也可以这样说,人质是作为保证品或抵押品的人。在中国古籍中并无“人质”这个词,只有“质”,其涵义就是“人质”,相当于英语中的hostage。人质有些是有关双方经过商议后进行授受的;有些则是强行绑架、扣押的。这种情况不但存在于国与国之间,即在一国之内也时常发生。近世匪徒常绑架有钱或有地位的人作人质,  相似文献   

18.
对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讨论,由来已久,其间诸多大家之言层出,有尖锐批评语文教学过于偏重工具性而疏于人文性的,有温和表白自己倾向于“二元统一”的,也有的痛陈语文教学忽工忽文,走极端的,屡见报端,不一而足。勿庸讳言,过去的语文教学注重了工具性,力求使学生成为训诂家,对字词之类的基本内容深钻细研,穷尽其源。学生在如此“引导”之下,变得以知道一个多音字的几种读法而自喜,以区别“聚精会神”与“专心致志”的细微差别而自得。咬文嚼字渐成一种时髦,老师们也为体现这“工具性”而绞尽脑汁,为寻一字一词一句的出处与原意,遍查各类典籍,如同深井觅月,得到的与教给学生的都是一些在实践中基本无用的东西。 语文是一门科学,自有它的科学性。任何一门科学都有“泛性”与“特性”。“泛性”在于科学的工具性,“特性”就在于这一门科学所独有的社会应用范畴。语文作为传播文化的一个载体,它的人文性就是它的特性,每一本语文教科书都浓缩了母语文化的精华,它以各类文章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学生展示祖国语言的神奇所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领略到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畅游于优美的诗文中,乐而不疲。对于以字词为根,以典故为源,寻根求底的做法,只应是晚清训贴...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实质从审美角度来说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感知文本中了解社会生活,把握作品思想内涵,从中受到鼓舞和教育,进而得到美的享受。文学作品中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等等常常对读者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能使学生神潜其中,他们时而精神振奋、时而斗志昂扬、时而欢快愉悦、时而……异想天开。总之,其可以使人物我两忘达到思想升华的目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20.
《投针试验》是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第六章《频率与概率》中的第二节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能用试验的方法估计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难点是在试验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当试验次数很大时,试验频率渐趋稳定”。我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努力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力图为学生搭建体现主体性,实现自主、合作、探求、发现学习的平台,使课堂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学会知识的过程。实现师生、生生、师与文本、生与文本的多元对话机制,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知识、提升能力,让学生“动起来”、“笑起来”、“活起来”,实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