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引用本文:白玉梅.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J].潍坊学院学报,2001(3).
作者姓名:白玉梅
作者单位:潍坊十四中
摘    要:对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讨论,由来已久,其间诸多大家之言层出,有尖锐批评语文教学过于偏重工具性而疏于人文性的,有温和表白自己倾向于“二元统一”的,也有的痛陈语文教学忽工忽文,走极端的,屡见报端,不一而足。勿庸讳言,过去的语文教学注重了工具性,力求使学生成为训诂家,对字词之类的基本内容深钻细研,穷尽其源。学生在如此“引导”之下,变得以知道一个多音字的几种读法而自喜,以区别“聚精会神”与“专心致志”的细微差别而自得。咬文嚼字渐成一种时髦,老师们也为体现这“工具性”而绞尽脑汁,为寻一字一词一句的出处与原意,遍查各类典籍,如同深井觅月,得到的与教给学生的都是一些在实践中基本无用的东西。 语文是一门科学,自有它的科学性。任何一门科学都有“泛性”与“特性”。“泛性”在于科学的工具性,“特性”就在于这一门科学所独有的社会应用范畴。语文作为传播文化的一个载体,它的人文性就是它的特性,每一本语文教科书都浓缩了母语文化的精华,它以各类文章的形式,源源不断地向学生展示祖国语言的神奇所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中领略到母语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他们畅游于优美的诗文中,乐而不疲。对于以字词为根,以典故为源,寻根求底的做法,只应是晚清训贴...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