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词析句,指的就是揣摩品味课文中的重要词句,领悟欣赏其意义、精味和表达技巧。叶圣陶先生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指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借助文本中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词语、一句句精妙的句子,架起一座座桥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教学就会显得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所以,在阅读课堂中,我们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动”起来,让品词析句“亮”起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相似文献   

2.
赵舒妮 《海峡科学》2012,(4):92-93,97
该文选取了人教版四册的《笋芽儿》一课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恰当使用多媒体,以期实现渲染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品词赏句,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等目的,从而让学生在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中领悟语文学科所独有的文字魅力和人性美感.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一直是百花齐放,各种教学风格、教学思想层出不穷,但我认为,无论如何,语文教学都要有语文昧。要让学生在情感激发中感受语文味;在诵读揣摩中体悟语文味;在圈点批注中体现语文味;在品词析句中诠释语文味。从而将浓浓的语文味融入课的每一个环节,让浓浓的语文味充溢课堂、充溢每个孩子的心田。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个案实例说明利用品词析句,体会表达的精妙:前后对比,理解内在的含义;巧用补白,体会内在的情感等方法,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入境”,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使学生得到情的激发,智的启迪,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作品、品词析句、创设情境、分析人物、探索内含等方式,充分挖掘文学作品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能使学生具有美丽的理想、情操、品德,又能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采用ERP技术,通过2个实验来探究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的内在机制. 实验一通过控制文本阅读中事件场景持续时间,以时间词和回指词的N400波幅为指标,探讨时间信息转换后关键句阅读时间延长的原因;为了消除加工时间词本身对回指词加工的影响,实验二将重名回指词放在事件句句尾,进一步验证二阶段模型. 2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文本中时间转换信息引起关键句阅读时间延长的原因包括加工时间词与更新情境模型、通达先前信息与整合;文本阅读中时间信息加工符合二阶段模型,加工时间词和情境模型的更新为第一阶段,通达与整合先前信息为第二阶段. 研究结果为文本阅读中时间加工的二阶段模型进一步提供了神经生理方面的证据.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在关注学生的动手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著名教育学家斯腾伯格有句名言:"我们坚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标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如何加强小学科学探究教学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于无疑处巧设悬念,让学生思维"活"起来;于平缓处妙置障碍,让学生思维"趣"起来;于常式处善用迁移,让学生思维"变"起来;于停滞处挑起冲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于通达处促发体验,让学生思维"乐"起来.  相似文献   

8.
《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的一篇传统文言文。我连续多年教学这篇课文,好几次都是沿袭前辈和自己过去的做法,指导学生读背、析词、译句,和学生一起赏析桃林美景,依据参考资料分析桃花源中淳朴的风尚、幸福的生活,并且还引导学生得出桃花源的生活在阶级社会不可能实现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语文之美     
新课标的培养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教师合一的艺术表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析,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相似文献   

10.
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积极地把语段中的句与句、词与词联系起来理解,运用各种阅读技能(如回顾、预测、归并、排除以及释解非文字符号等)、辨认重要事实、确定中心思想、做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合理的推断、正确的推论以及综合概括等,从  相似文献   

11.
刘云洁 《科技信息》2011,(19):I0328-I0328
笔者认为要重视阅读教学中习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写的训练应该渗透于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在阅读课中对文本做批注,可通过"抓重点句、抓插图、抓空白点、抓中心思想"这四个途径。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挖掘文本资源,捕捉机会,适时地引导学生做批注,既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使阅读教学进一步深化,又能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背影>中"无言的父爱"是浓烈、深沉、厚重的爱,表现在父亲为"我"所作的小事里,行动中,深藏在做紫毛大衣和买橘子的艰难中.是成人难于察觉,学生难于理解的爱,意在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背影、"我"的落泪及情感变化、父子服饰的对比入手,去感受父爱的真切,去理解感恩的真挚,从而让他们走进作者,把自己感情融化于文本.  相似文献   

13.
黄彩霞 《海峡科学》2016,(4):113-114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疑,能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思索、探求。素质教育仅仅让学生会解决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而质疑习惯应从低年级着手培养。要让低年级学生学会质疑问难,主要因素在于老师的引导。该文以文本为依托,充分挖掘文本内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剑南 《科技信息》2007,(20):233-233
在英语的语法体系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语法现象,就是一个被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名词在句中作主语、宾语、表语、介词宾语时,我们可以把该名词(先行词)加引导词转化成一个wh-型的名词性的关系代词或副词,从而原句中从句的类别会发生变化,即可以把一个被定语从句所修饰的名词连同其后的引导词加从句转化成为wh-型名词性关系从句。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词典与语料结合的中文微博主观句抽取方法,通过判断句子中是否包含情感表达文本来判断句子是否为主观句.首先,从现有的情感词典中挑选出情感倾向较为固定的情感词构建了一个高可信情感词典,用于抽取句子中的情感表达文本,保证情感表达文本抽取的准确率;然后提出N-POSW模型,并基于2-POS W模型通过语料学习的方法较为准确地抽取句子中的剩余情感表达文本,保证了情感表达文本抽取的召回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基于大规模情感词典的方法,本文方法主观句抽取的F值提高了7%.  相似文献   

16.
遵循阅读教学的规律,挖掘教材本身的思想性,从阅读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把思想教育和段、句、词、字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已是语文教师的共识,本文举些例子作些分析。一、抓住课文的重点段《登山》这篇课文,教学的重点是分析课文最后一段列宁说的话:我所以还要走这条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我害怕它,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征服自己。咱们得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自己的意志。第一句主要的意思是列宁承认困难,毫不掩饰自己的弱点,正视现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在理解句子含义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为分析库斯图里卡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狂欢化"以及"怪诞"的寓意,让更多的观众能够对其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从美学思想及艺术表现的角度,解读库斯图里卡作品中文本特色、视听风格的合理拼接造就其影片张力的外在表现,为关注政治主题影片的学者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句子情感信息的理解和表达是初级阶段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以国家汉办公布的新HSK试卷文本和6套经典对外汉语教材为语料基础,以句子为单位,对语料的情感信息进行人工标注,计算情感句在不同类型语料中的分布,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句子中显示积极评价态度、表达"吃惊/怀疑"、"关心"情感类别的频率最高,分别为38.62%、10.18%、9.31%,在情感句中非常显著。此外,还从每个情感句中抽取了情感词、短语和句式,分析其组合方式以及分布规律,发现在表达消极的情感时,多使用"否定词+积极情感词"的表达方式,相关数据和结论可为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情感句研究以及新HSK备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语文能力的提高在于平时的语言积累.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读中积累、背中积累、学中积累、用中积累、生活中积累等.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课内的讨论、品析,要求学生不能浅尝辄止,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融会贯通,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背诵可厚积自身的文化底蕴,是对祖国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的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相似文献   

20.
孔见  景迅 《泰山学院学报》2013,35(4):115-121
仿句是依据原句或原词组的结构,更换其中关键性词语,仿造出新的句子或词组,以表幽默、讽刺、哲理等辞趣.仿句可以认为是仿词的扩展,因而内容也比仿词丰富.在鲁迅作品中,仿句虽然不像仿词那样普遍,但同其他作家相比,仿句却是鲁迅特有的修辞方式,它是鲁迅“峥嵘辛辣”(茅盾语)风格在语言上的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