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刘小春  张蕾  李丹 《华东科技》2022,(3):113-115
"1+X"证书制度的颁布,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必将推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催化课程体系重构.本文介绍了"1+X"制度实施背景、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证"对接现状,并以轨道交通电气设备装调"X"证书为例,剖析了考核标准要求,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重组方案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1+X"证书制度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掌握BIM技术初级应用层面的人才缺口较大,对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是急迫和大量的。目前高职校的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师资能力不足、不适应"1+X"BI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要求、专业特色不明显和不满足培养BIM复合型人才的要求问题。在对建筑产业BIM人才需求和"1+X"BIM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标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主导,多证并取拓展专业发展方向,基于"1+X"证书制度优化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专业融合重构实训课程体系,并以"微订单"模式提高就业对口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高校电子信息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3个"3+1"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3+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总体设计;提出了基于3个"3+1"模式的培养体系,重点阐述了"3+1"课程体系、实践创新体系和培养时间设置方法;最后,对该培养模式的可实施性进行了论证。结果表明,3个"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提升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牡丹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例,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公司+科研院所+农技推广体系+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模式以及积极实施政府推进型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战略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依托我校气象行业优势,把物联网技术与气象应用领域结合起来,提出了"培养气象物联卓越人才,跟踪产业发展前沿"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了"以完全人格教育为统领、专业理论教育为基础、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精神培养为核心"的培养气象物联新型工程人才的实践教学理念,坚持"中心+基地"的模式,加强"专职+双聘"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分布+集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结合"工程+创新"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工程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自动化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工科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在其本科培养方案中应占有重要地位.针对目前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强的现象,结合我校实施的"3+1"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自动化专业教学应在坚持控制理论特色的同时,注重加强工程实践教学和建立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模式,以增强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建设一支符合社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理论知识扎实的高素质自动化专业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传统的教学体系改革,以安徽省计算机网络省级示范教学团队深化教学体系改革实践为基础,提出了以项目式教学体系为核心,"1.5+0.5+1"的"三元式"人才培养方案,组建专业项目教学团队,明确项目开发流程,学生根据团队项目实践中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到相应的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从而可以快速的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完成以项目式教学体系为核心的"三元式"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相似文献   

8.
坚持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指导思想,结合专业特点,发挥党建优势,构建"党建+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实践教学、服务社会方面的引领作用,深化党对人才培养、地方政府决策和企业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当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状况,结合专业特点,对"2 1"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确定了2 [0.5 0.5]的应用模式,并提出了具体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是探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应用型、国际化本科人才为目标导向,以"四双"人才为培养特色,以海外实习就业为建设亮点,以文化传承为历史使命,尝试通过"三联式"为途径的"E+T"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理工科为主体办学环境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四年制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重技术和强适应性两个方面,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从事中小型工程的建筑设计.“3+1”人才培养模式能强化工程实践,强化课程设计,强化实验教学,体现了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重新构建机械类本科教学课程体系;提出了进行相关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改革的举措。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是对现有的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以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研究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3+1”人才培养方案。并从“3+1”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两方面研究了“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后通过对比得到了“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作用及优点。  相似文献   

14.
动物医学专业"3+1"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破现有的大学生完全在校学习的培养模式,极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了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了学校、学生和企业的三赢,初步证实了该模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陈琳 《科技信息》2012,(11):222-223
CDIO工程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模式,它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从工程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随着时代和行业的飞速发展,作为中国民航特色专业的交通运输专业,迎来了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痼疾,建立更加适应现代民航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关键期。本文以CDIO工程教育的核心任务为指导,将四个教育和实践的训练环节与放行评估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相结合,以期建立"本科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的交通运输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加强培养对象的专业底蕴,缩短未来就业岗位的适应期。  相似文献   

16.
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和双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过去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的困境.针对上述困境提出并实践了四个1/3人才培养模式,即1/3的学生在校内接受实训;1/3的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1/3的专业课教师来自企业一线;1/3的教师去企业顶岗.实践表明,这一模式效果良好: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实训条件大为改善;双师队伍明显增强;学生技能和就业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在职业教育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高等工科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应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整合学校有效资源,建立工程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建设,经过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特别提出了"双证书制"、"本科+技师"和"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结合基地特色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英语v+to+infinitive与v+to+v-ing结构极易发生混淆。在句法上,v+to+infinitive结构中的to+infinitive要么是CP,要么是TP,而v+to+v-ing结构中的to+v-ing是介词短语PP。从语义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用主动词提示的时间做参照,to+infinitive所蕴含事件的时间要么发生在主动词时间之后或是与之同时发生,而to v-ing所蕴含的事件可以发生在主动词时间之前,之后或同时发生。另外,与to+infinitive结构不同的是v-ing结构更加倾向强调所发生事件的内部组成成分,所持续的时间和展开的方式等。  相似文献   

19.
文章阐述了基于DFDT(双融双轨制,Double Fusion Double Track)人才系统培养模式的设计过程。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DFDT人才系统培养职业能力标准、职业能力层次结构目标及规格的研究设计,确立在人才系统培养的高职阶段以"学业与职业融合,课程与岗位融通"的"双融型"人才系统培养为理念,实施"实践渗透型学院课程"与"实际工作型企业课程"并行开设的双轨制教学组织模式,通过该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进一步夯实学院质量工程建设基础,深化学院教育教学组织模式改革,同时也为相关专业人才系统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保障其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就目前高职院校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校企作合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