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松材线虫携带细菌数量的测定及无菌松材线虫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来源于自然条件和常规培养条件下的松材线虫携带的细菌数量进行了测定 ,并采用黑松愈伤组织对松材线虫进行了纯培养。结果表明 ,自然感病的黑松病组织中的松材线虫携带活细菌的数量平均为 2 .9× 10 2 个 条 ,灰葡萄孢菌丝上培养的松材线虫携带活细菌的数量平均为 3.0× 10 3 个 条 ;来源于自然感病的黑松和马尾松上的松材线虫 ,经无菌处理后 ,在黑松愈伤组织上生长良好 ,用 3g新鲜愈伤组织培养 9d ,虫口数量可达 10万余条。  相似文献   

2.
外生菌根真菌对不同松树出苗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7种外生菌根真菌对马尾松、黑松和湿地松出苗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时接种外生菌根菌可提高种子的出苗率,并使出苗时间提前.菌根菌能显著提高松苗的苗高、地径、侧根数和干重.3种松苗中,菌根菌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其次为黑松,再次为湿地松.就各种菌根菌而言,以504菌株的接种效果最好,其次为EG;Pt2对马尾松和黑松的促生效果较好;Pt1和ZJ对3种松苗促生效果相对较差;505和HX仅对马尾松的促生效果较明显.菌根菌对松苗促生作用的大小与菌根形成状况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树木元素富集与树种及土壤类型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富集系数研究了相同土壤类型上生长的不同树种,不同土壤类型上生长的同一树种,及不同土壤类型上生长的不同树种对18种元素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黄棕壤上生长的悬铃木对元素P的富集系数最大,而马尾松对元素Cd的富集系数最大;对于生长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的马尾松,则由于土壤本身偏酸性而造成黄棕壤和红壤上生长的马尾松对大部分元素有较高的富集系数;从不同土壤类型上生长的不同树种对元素的富集系数来看,元素P的差异最大,红壤、黄棕壤上生长的马尾松对元素Cd的富集系数远远大于其它土壤类型上生长的各树种(本文所讨论范围内),过渡元素及原子序数较大的Ba、Pb两个元素的富集系数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两种类型薏苡及F1在拔节期和抽穗期的同工酶分析看出,川谷和薏苡的酶只有一种同工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较丰富,在抽穗期多于拔节期;在叶片组织中比节间和雌穗中多,并且在双亲及F1间差异明显。在F1植株中未出现杂种酶带,双亲的一些主要酶带在F1中受抑制未表现出来。利用过氧化物酶可进行薏苡属的亲缘关系,系统演化及遗传特性差异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黄河鲤和德国镜鲤及其杂种F1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以亲本黄河鲤(CyprinuscarpioL.(YellowRivercarp))和德国镜鲤(SeatteredCyprinusCarpio.L.mirror)及其杂种F_1的肝脏、脾脏、心、肾脏、脑和肌肉为材料,进行了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和酯酶同工酶(EST)电泳图谱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同种鱼不同组织的同工酶谱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亲本及F_1的同种不同组织同工酶谱也有差异,亲本各组织的大多数同工酶在F_1代得到表观,杂种F_1的同工酶谱的表现又可分为三类:1)与双亲完全互补型;2)部分互补和少数亲本酶带消失型;3)产生双亲均无得以出现的酶带或杂种酶带型.本文还讨论了黄河鲤、德国镜鲤及其F_1的同工酶的遗传基础和亚基组成.  相似文献   

6.
选用6 个不同生态类型小麦品种,采用完全双列杂交法,对亲本及杂种F1 的幼穗分化特点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不同生态类型穗分化进程存在明显差异,单棱期和二棱期的持续长短可作为衡量小麦冬春性的一个内部发育指标。杂种的穗分化进程介于双亲之间,但存在“倾早现象”;正反交间存在显著差异。组合选配中要考虑品种的生态类型,并选择适当的正反交组合。  相似文献   

7.
人工培养条件下松格线虫提取物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将来源于黑松、马尾松的松材线虫分别用单异活体法和无异活体法人工培养后,以不同方法和不同溶剂对培养物进行提取,并用粗提浓缩液对30d以上生的黑松和马尾松幼苗做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松材线虫无致萎毒素产生。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和假丝酵母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PEG促融剂使经硫酸二乙酯灭活的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W25原生质体与假丝酵母(Candidasp.)Y002原生质体融合,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获得能利用羧甲基纤维素作唯一碳源生长的杂种酵母FACC.经遗传特性、碳源同化及DNA含量等项目分析,表明杂种菌株FACC与双亲菌株有区别,并进行酶活与SCP产量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玉米伤流量及伤流中离子浓度均是夜间大于白天。杂种植株伤流量明显多于双亲,虽伤流液中的离子浓度均低于亲本,但杂种每株伤流中钾的含量却高于亲本。杂种伤流中钾的含量和与双亲相比钾的平均优势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关系。 杂种幼苗根系的水势低于亲本。杂种幼苗根端细胞ATP酶活性大于双亲或介于双亲之间。而RNA酶活性介于或大于双亲。 结果表明:杂种植株根系发达,根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元素的能力较强,这一表现是根系代谢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松树感染松材线虫后超氧自由基(O2)动态变化与寄主组织病变的关系,对黑松、马尾松和火炬松与松材线虫互作中的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松树在接种早期(接种后4 h)O2含量增幅和SOD活性大小依次为:火炬松、马尾松、黑松,且抗性松树上升幅度大,抗性松树受害较感病松树轻;至接种后期(接种后72 h至120 h)3种松树体内O2含量和SOD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火炬松、马尾松、黑松,火炬松病程发展较黑松和马尾松慢(马尾松慢于黑松),受害轻.这表明不同抗性松树感染松材线虫后其体内O2和SOD酶活变化与寄主组织病变密切相关,超氧自由基可能是松树受松材线虫侵染后介导抗病信号转导的重要信号物质.  相似文献   

11.
火炬松自然条件下感染松材线虫病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年江苏镇江出现的火炬松(Pinus taeda L.)枯死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检查,证实了这批枯死的火炬松系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 &; Buhrer) Nickle)危害所致,其在火炬松上的侵染特点为病害发展速度较慢;罹病木松褐天牛产卵刻槽多有脂点且较大;分离物中多混杂有其他线虫。这是江苏省自1982年发生松材线虫病以来首次关于火炬松自然感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人工培养条件下松材线虫提取物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将来源于黑松、马尾松的松材线虫分别用单异活体法和无异活体法人工培养后,以不同方法和不同溶剂对培养物进行提取,并用粗提浓缩液对30d以上生的黑松和马尾松幼苗做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人工培养条件下松材线虫无致萎毒素产生  相似文献   

13.
松针过氧化物酶及其对松针褐斑病抗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用扫描电镜观察松针褐斑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菌根菌对宿主植物光合性能的影响,研究了6种经外生菌根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华美牛肝菌(Boletus speciosus)、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黄色须腹菌(Rhizopogen luteous)、紫金蜡蘑(Laccaria aemthystea)、黄豹斑鹅(Amanita pantherina))处理的马尾松、湿地松和黑松菌根苗针叶的叶绿素含量差异 和针叶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6种外生菌根菌能明显提高马尾松、湿地松和黑松菌根苗针叶中的叶绿素含量及其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ФPSⅡ、ETR)。各外生菌根菌处 理中,美味牛肝菌、华美牛肝菌、彩色豆马勃3种处理对松苗的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菌根苗的针叶实际光化学效率也较高。马尾松各菌根苗中紫金蜡蘑处理的PSⅡ电子传递速率较 高,湿地松各菌根苗中彩色豆马勃处理的PSⅡ电子传递速率较高,黑松各菌根苗中则以紫金蜡蘑、华美牛肝菌处理的PSⅡ电子传递速率较高。各松种菌根苗叶绿素含量与菌根苗实 际光化学速率(ФPSⅡ)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近自然化改造对桂南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结构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升人工林质量及培育珍贵树种大径材,研究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结构变化的影响,通过近自然化改造改变林分组成和结构,进而调整林木生长和林分稳定性。【方法】以广西凭祥地区1993年造林并于2008年开始近自然化改造的马尾松和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运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和角尺度参数分析近自然化改造后林分结构特征的变化。【结果】①对照林分的直径结构遵从正态分布,近自然化改造林分表现出向倒“J”形过渡的特征,对照林分的树高结构呈单峰型,而近自然化改造林分则呈双峰型; ②近自然化改造明显提高了林分混交度,马尾松和杉木对照林分的平均混交度由0.00和0.16分别提高到自然化改造林分的0.82和0.89; ③近自然化改造对林分角尺度影响较小,杉木林从均匀分布状态向团状分布转变,但马尾松林一直处于随机分布状态; ④近自然化改造增加了优势和亚优势的个体比例,对照林分总体处于中庸生长状态,马尾松和杉木近自然化改造林分的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40和0.46。【结论】从林分非空间结构角度看,近自然化改造林分提高了林分树种组成,径级结构向异龄林直径分布倒“J”形的特征过渡; 从林分空间结构角度看,近自然化改造林分逐步摆脱了人工纯林零度或弱度混交、水平分布均匀和中庸状态的结构特征。研究区补植树种和天然更新树种已成功地在林分中更新和生长,促进了林分混交度、树种多样性的提高和林分空间结构的优化,林分向异龄复层混交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鸡油菌菌根浸染对造林过程中马尾松生物量及净碳储量的影响,采用非灭菌接种法研究了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林分特征的影响,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生物量的影响,鸡油菌浸染对马尾松净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鸡油菌菌根浸染的马尾松生长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处理组马尾松全株平均生物量为2.555kg,比对照组多0.2kg(P0.05);处理组平均每株净碳储量为1.16kg/株,比非处理组高0.1kg/株(P0.05)。说明鸡油菌人工浸染马尾松后,能在新造林地的环境里与马尾松维持良好的共生关系,同时促进马尾松生长,可为困难地造林提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马尾松双列杂交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生长优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尾松6×6全双列杂交的不同组合,其11年生子代在生长性状及其杂种优势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亲本遗传距离与子代杂种优势的相关分析发现:亲本的ISSR遗传距离(0.266 0~0.467 0)与子代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及其杂种优势表现为显著的线性正相关,遗传距离与正、反交子代材积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01和0.597,表明随着亲本间遗传距离的增大,子代各生长性状的杂种优势将呈线性增加。马尾松亲本遗传距离与子代杂种优势的相关性明显高于遗传距离与子代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表明根据亲本遗传距离对子代杂种优势进行预测比直接预测子代生长性状更可靠。根据这一结论,优先选择树高、材积等经济性状优良同时遗传距离较大的杂交亲本,有望提高子代杂种优势幅度并获得材积性状优良的子代。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山松松针挥发性成分,并与马尾松松针对比,以期为黄山松松针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黄山松、马尾松松针的挥发性成分,并对两者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从黄山松和马尾松松针挥发性成分中分别鉴定出59种和42种化合物。两种松针中含有共有成分36种,占各自总峰面积的90.26%(黄山松)和96.09%(马尾松)。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均为α-蒎烯,黄山松松针中α-蒎烯含量(质量分数)为24.08%,马尾松松针中α-蒎烯含量(质量分数)为36.25%。黄山松松针中鉴定出23种独有成分,其中含量最高的为伞花烃(5.67%)。【结论】两种松针主要挥发性成分种类相似但含量差异明显; 黄山松松针含有更多种类的挥发性成分及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
在荣成成山林场采用不同林龄随机调查的方法,进行了黑松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形态特征及主要营养生长指标与其雄花穗数量间关系研究;在胶东半岛沿海防护林以及半岛内陆丘陵山区,进行了黑松和赤松雄花穗的成熟采收期和采集技术研究;通过实验检测手段,确定了黑松和赤松雄花穗不同年份实验室出粉率和实际生产出粉率;确定了黑松和赤松的雄花穗长度与松花粉出粉率的关系. 为松花粉的合理采集及产业化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