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楚辞》在中国文体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结构,加之辗转流传,迤亘千年,章句很多讹脱。古词古义,理解起来,不免分歧。早在汉代,淮南王误以五子为伍子胥,乃因当时“伍”字没有固定的写法;太史公论《天问》,多所不逮,也是因为《天问》的讹脱太甚了;下至班固、贾逵,皆以“壮”  相似文献   

2.
自明末以来,清太祖名讳的汉字写法至少有6种,依时代之不同和政治局势之不同多有变化,如何规范书写清太祖名讳,时至今日认识仍然未能统一。今人多写作“努尔哈赤”或“努尔哈齐”,且流布甚广,殊不知清朝时即有官定写法,即“弩尔哈齐”,此三种写法并非仅一字之差那么简单,其中蕴含了民族的、时代的、政治的多种因素,故如何正确书写清太祖汉字名讳,不仅是一个如何正确对待史实的问题,更是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提出了以“弩尔哈齐”为正规写法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史记》的不同版本中存在着“刁斗”与“刀斗”的两种写法。究其原因为所依据的底本不同;其根本原因为“刀”与“刁”是古今字、通假字。提出在同一《史记》的文本中,无论使用“刁斗”还是“刀斗”均可,但混用是不科学的、不妥的。  相似文献   

4.
××同志:你来信问在数学中 A=B 与 B=A 是一样的吗?你谈到有人认为 A=B 与 B=A 没有什么区别。你感到这样看法不完全对,但也找不出充分的理由说服对方。下面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的肤浅看法,供你参考。首先,我感到你提的问题很好,说明你们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为使我国在本世纪内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刻苦学习业务知识已成风气。这是以实际行动对“四人帮”破坏教育革命的有力批判。A=B 与 B=A 这两种写法,从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这两种写法既一样又不一样。说它一样,是这两种写法反映出来的数量大小是一样的;说它不一样,是它们反映的矛盾主要方  相似文献   

5.
花园庄东地甲骨刻辞本身的一些写法具有特殊性,反映了该批甲骨刻辞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在《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前言》“花园庄东地H3甲骨刻辞常用字字形表”中所列一些常用字字形的基础上,对其中没有涉及到,但亦见于花东刻辞中的其他写法进行了补充和说明。  相似文献   

6.
1.篇幅简短·一般在200~300字,有的更短·摘要篇幅过长,超过500字,将影响其效果·2.内容精炼·应集中文章的精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些摘要虽然写了几百字,但介绍背景过多,缺少主要结果和结论,没有实质性内容,这是不符合摘要编写要求的·3.结构完整·摘要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脱离原文独立存在,便于检索刊物或检索系统收录·4.第三人称·摘要必须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得用“本文”、“我们”等字样·现在有相当多的摘要还使用第一人称写法,仍在摘要中使用“本文”字样,这是编写摘要的一忌·5.不分段落·摘要一般都是一气呵成·不分…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打破了传统的写法,在叙述人的设置上,将单一的、集体化的小说叙述人,发展成为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个性化的、立体化的系统,其独具匠心的叙述人设置艺术,可概括为四点:“说书人”、“曹雪芹”、“石头”之间的相互置换、交叉叠合与各有侧重;“二度叙述人”之间的相互印证、相互指涉和相互渲染;“石头自叙”向说书人和“人物视角”浓淡相宜的转换;叙述人在叙述时又不断被叙述,构成最可靠和最不可靠叙述的双重声音。当《红楼梦》叙述的主旋律响起的时候,不同和声构成的多声部、立体声的乐章,使小说摇曳多姿,意味盎然。  相似文献   

8.
达夫妮·杜穆里埃在哥特式小说《蝴蝶梦》中通过大量植物、景物描写,运用象征手法恰到好处地刻画了3个主人公的形象:芬芳的紫丁香象征了单纯善良的“我”;美丽红艳的石南象征了双重人格的吕蓓卡;秀美的“幸福谷”象征了追求完美、实现自我的迈克希姆,这样寓情于景的写法更好地使读者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与“做”的用法问题早在50年代就有过不同意见的争论。有人主张区别使用这两个字。可是又有人主张遇到没有把握从用法上区别的时候,宁可写“作”,不写“做”。理由是,把该写“做”的写成“作”只不过人家说这样写法有点“古气”。因为:“作”与“做”本来是一个字,最初只有“作”字,是个人声字。后来在说话中变成去声字,可是读书音还是人声,就有人造出个“做”字来代替说话的去声字音。这是当时“文白异读”  相似文献   

10.
王晓鹏 《科技信息》2007,(15):220-221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存在“四重四轻”弊端;部分学生勉强成文,甚至“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根据陶行知的创造理论,提倡对中学作文进行开放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开放空间、开放文体、开放写法和开放评改,是提高中学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介绍了荀悦的《汉纪》,认为荀悦《汉纪》中的史论不仅具有突出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具有文笔明朗,立论严肃,辞气激切,语挟风霜的艺术特色,这与当时的时风文风相关,更与他主张"平直真实"的见解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历史剧以抒情、瑰丽的浪漫主义为基调,但前、中、后三个阶段的创作风格却有一定的差异。前期的诗剧更近于同期的浪漫主义诗作,但有的短剧还不成熟。中期的《屈原》是浪漫主义的巅峰之作,《孔雀胆》则是一部具有转型意义的作品。其后,写实因素在郭沫若历史剧的创作中,不断有所介入并对创作风格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寻《白鲸》隐现的历史痕迹,分析《白鲸》创作的历史背景,再现历史现实,可以发现,《白鲸》深刻地表现了麦尔维尔对当下宗教现实的思考,并不遗余力地宣扬了自己忠实的加尔文主义宗教思想,已达到影响与改造纷乱的当下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西汉后期,随着对昏乱朝政的日渐体察,扬雄不仅觉察到大赋浮华文风与时代风气的明显不合,更深刻感受到大赋"丽以淫"的品质与自身个性志趣、人格追求的背离,于是心态由早期驰骋靡丽之词向更具长远价值与意义的学术方向转变。比之于为赋,学术著述代表一种更为扎实深厚的人生态度,更为平静自适的生存方式,也更符合其人生志趣与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15.
茅盾在革命文学论争期间鲜明地体现着“为小资产阶级写作”的思想,他的小说作品熔铸了大革命失败后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消极、悲观的情绪,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革命的梳理和反思,成为茅盾这一时期思想发展变化的一面镜子。“革命文学”论争后期,茅盾的创作视角不再拘泥于小资产阶级,而是向工人、农民和民族资本家等拓展,展示出更深广的主题和丰富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胡安国是两宋治春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者,他的学术渊源于孙复和程颐之学,为程氏私淑弟子.他的<春秋传>不仅对南宋理学战胜新学产生了重要作用,对后世<春秋>学以及湖湘文化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富兰克林写《富兰克林自传》的写作动因的分析,考察了富兰克林所要表达的思想本意或主张,认为写作动因凸显《富兰克林自传》的教育功能,并以此为出发点从两个方面——自我之"本"和本立之"道"进行分析,表明富兰克林的思想意图或主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文学要表现“深厚人性”的价值取向,李健吾在其话剧创作中表现了人性本善、人性向善、惩恶扬善的积极上进的人性理想,呈现出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和浓厚的文化意蕴,是对中国现代启蒙文学主题的继承与发展,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它既是对当时文坛某种文风一定程度的矫正,也是对主流文学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9.
南北朝诗人何逊在诗中大规模地运用“水”的意象来表达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和分别后的怀念之情,以及难以释怀的羁旅客愁,抒发了对遥远家乡的思念。利用“水”的意象来寄予这些情感是古人在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方式,而在何逊的诗歌里却更集中,更强烈地突出了“水”在表现平常情感上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胡瑜 《龙岩学院学报》2012,30(4):116-120
在清代戏曲家中,汤贻汾的独特性首先表现在他的武臣身份,其次在于他所作杂剧《逍遥巾》以“自我登场”而秉承的“写心”传统,以及剧作中别树一帜的慷慨磊落之气格。正是他所继承的忠孝家风、博雅家学造就了他人格气质乃至文风的慷慨磊落.而他之所以倾心于戏曲创作与家乐欣赏则与曲家间的广泛交游密切相关。汤贻汾的戏曲观在于将戏曲活动视作抒写心性、陶冶性情的途径之一,是为“游戏能工便是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