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沈从文不仅是优秀的小说作家,而且是民族文化的探索者,其对民族文化的探索主要表现在用文学改造中国社会现实、重构民族文化上。张扬人性,抨击儒家文化对人性的禁锢及西方殖民文化、现代文明对人性的侵蚀,是其民族文化探索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不仅是优秀的小说作家,而且是民族文化的探索者,其对民族文化的探索主要表现在用文学改造中国社会现实、重构民族文化上。张扬人性,抨击儒家文化对人性的禁锢及西方殖民文化、现代文明对人性的侵蚀,是其民族文化探索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从泰戈尔莫言现象看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戈尔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东方乃至世界文坛有着深远影响。他们文学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在本土文学话语处于弱势地位的背景下坚守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的关键是在文化杂糅时代对本民族文学的扬弃和对外来优秀文化的认同,本土与外来的结合,使他们作品以全新的面目出现在读者面前;而具有普世价值的人性书写则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对其民族文学拔秀于世界文学之林具有非凡的意义。泰戈尔和莫言现象为我们重新思考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文化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日文学的影响是双向的,近代以前主要是中国影响日本,近代以来主要是日本影响中国。日本的神话传说就有中国的成分,汉文学成为日本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游仙窟》是对日本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唐代传奇,自居易是深受日本文坛欢迎的唐代诗人,日本江户小说的繁荣是中国明清小说影响的结果。历史上著名的遣唐使既学习中国文学和文化,也带来了日本的文学和文化。明代有了日本和歌的翻译,明清时期中国出现日本题材的文学创作。明治维新以后,中国文学在文学观念和理论、文学思潮和运动、文学形式和表现技巧受到日本文学全方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文坛对沈从文等京派作家曾经一度忽视甚至批判,很大程度是因为以历史现代性解释文学现代性.对二者进行了同构性理解。实际上,二者呈逆向结构,于现代性内部形成一种张力。京派作家描写健康优美人性人情的同时,面对物质文明的进步与道德伦理的退化作出反向思考,表现出对物质化的对峙与质疑,具有文化反省的内容。这也正是文学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由此使中国新文学获得现代性品格。  相似文献   

6.
“自我小说”与“乡土小说’嘟是活跃于二十年代中国文坛的小说流派,它们各自以对中国现代社会独特的人生体验、情感模式、文化意识和艺术创新,丰富和发展了新文学的诸多元素,并都以自己的创作成就奠定了抒情文学和乡土文学的表现形态,对叨世纪中国文学的流向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前苏联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了对独立的精神和文学传统的持续探索的热情,表现了俄国一部分知识分子以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来反思意识形态霸权所施加的制度化及对人的内在人性的影响。这是中国当代文学所缺乏的。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这样的文学现象,无疑和中苏作家各自所在的精神人格传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人性是文学表现的对象,离开了对具体人性的反映,文学就没有生命。因为文学反映社会生活,重点反映人的精神活动;文学是作家情感的表现;从欣赏角度说,没有情感的共鸣就没有文学欣赏。而人的情感和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特有的本质,是人性的表现。人性是个具有多层次的,多因素的,具体的发展变化的概念。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它的基本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性又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性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变化,反映各种社会关系的社会意识则处于最高层次。人性中有"共同人性"和"差异性",这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带来的。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人性的表现是和他在社会中的地位相联系的。要真实地、准确地表现人性,必须深入生活,把握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的特点,塑造出栩栩如生、感人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身缺陷导致了传统文学中人性的缺失,在作家笔下性成了被压抑的对象,人成了道德化、畸形化了的人,人性在文本中得到扭曲。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渐趋渗透,许多文化先驱接受了这一理论,并指导他们的文本创作,打破了传统文本创作的禁区,以一种更理性、更接近人自身的方式书写人性,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性意识,从而使文学中对人性的探讨更趋于完善与全面。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坛上风格较为独特的作家,他一生的小说创作,大致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对人性美的赞颂和讴歌,这主要表现在他已获得世界声誉的“湘西世界”小说的创作上;二是对摧残、破坏人性美的种种社会阴暗面或罪恶势力的揭露和鞭挞,这主要体现在沈从文的都市小...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世纪60年代,黄佐临深切感受到中国话剧完全按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进行艺术创作并不完善,因为中国的文学艺术有着写意的传统,因此他提出"写意的戏剧观",主张在中国传统的写意戏曲的基础上创造话剧,同时吸取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的戏剧理论,使话剧既能继承民族优秀遗产,又能吸取世界各国戏剧精粹,使之能成为相当完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2.
许锬 《长春大学学报》2014,(11):1543-1547
在美国华裔文学的创作中,华裔的族裔性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主题。在雷祖威的短篇小说《生日》中,作家展现了华裔男青年华莱士·王在一场毫无浪漫色彩的跨种族恋情中的种种遭遇。恋爱过程的艰难以及华莱士爱情理想的破灭,既昭示着华裔被漠视的边缘化处境以及该群体对自身族裔性认识的偏差,更指明年轻华裔在明确自身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不仅介绍了鲁迅在提倡和发扬现代戏剧艺术方面曾作过的大量工作,同时阐述了他对戏剧艺术的独特见解,涉及到戏剧的许多根本问题,如戏剧的社会功用,戏剧和生活的关系,表演和欣赏等,至今仍可以给人们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人文以文言为基础 ,但言文比文言质朴 ;文言与质言相对 ,而文化与文质相通。文明的言语既具有文言的质性 ,又具有文学的性质。文言的质性既与文言话语互为里表 ,又与文学语言相互依托。文言的性质既关联着语言文字的工具属性 ,亦关联着文学艺术的审美属性。在文言文里充当了几千年文学内容的“文言” ,至“五四”运动终于被白话文所代替 ,但“文言”作为中国语文的本根所包含的丰厚营养却一直滋润着容易趋于浅薄的“白话”。  相似文献   

15.
“世俗化”是“转型期”中国文学“欲望化写作”盛行的总体社会文化根源。文学可以写“性”,但应该停留在“人性”、停留在“美”上。在极大地满足了物欲的需求之后,该怎样为人类继续保留和创建一方精神空问,抵制心灵物化,使人类幸免于物质环境下新的沉沦与麻木,挽救“人”于新的“非人”境遇,这是当下作家创作所面临的时代新课题,解决不好这样的课题,算不得真正的时代作家……  相似文献   

16.
华亮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421-1423
中国家庭伦理剧电影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已经成为中国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主流电影类型。本文认为,中国的家庭伦理剧电影是中国文化作用下的特定产物,它以中国的文化精神为其内在精神,以中国的文化规范为其内在规范,因此从中国的家庭伦理剧电影本身能够找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切印记。其中鲜明民族特色的叙事特征和叙事手段不仅造就了中国家庭伦理剧电影丰富多彩的外在形态,同时也使它拥有了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同类型电影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文学、作家总是与时代息息相关,与当地的经济、文化状态密不可分,作家只有沉潜到生活的最深处,感受到时代的强有力的脉动,才有可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作家张廷竹和他的“大时代三部曲”(《大路朝天》、《盛世危情》、《清平世界》)以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态度,深刻介入社会问题,展现社会众生相,揭示人本性中的善与恶在非常状态下的激变,着力于对人的灵魂的探索与改造,探索未来发展之路,不失为一个时代的“醒世恒言”,也为改革文学提供了新的范本。  相似文献   

18.
"圆满之趣"是元代戏剧在剧尾处理上呈现出的一道极为普遍的文化景观。其审美生成是我们民族传统审美意向的外化,是创作主体和消费主体审美意向无限趋同的结果。一方面,它是创作主体在"自娱"和"娱人"取向下审美意向行为的主观呈现;另一方面,它还是消费主体在市民口味消费期待下审美意向行为的一种潜在诉求。元代戏剧"圆满之趣"的呈现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审美情趣的一次重大转型,极具民族特色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行健是中国现代戏剧理论的先行者和实践者。在新时期戏剧的探索思潮中,他打破了封闭守旧的传统戏剧意识,确立了开放的宽容的现代戏剧意识,并在创作实践中进行了具体的多方面的探索。1985年高行健创作话剧《野人》,复调、多重主题、多种技巧形式的应用都突破了以往僵化的戏剧理论的束缚,开拓出一片新的戏剧天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在当代的语境下重构传统,而我们正是需要钱穆“温情与敬意”的宏大的文化视野来面对传统与未来。钱穆视野中的文化民族主义和融合的人文主义正是传统自身的核心,正是传统生生不息的原因,中国社会正是在这种文化观的观照下延续发展的,而且中国文学艺术正是这种文化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这种文化观的发展延伸。所以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中,温和的民族主义立场,雅化的发展逻辑,融合通达的人文主义精神必将成为中国文化传统的某种指归。钱穆正是基于此而建立起一套以儒家精神为核心的民族文艺观。这种文艺观必将成为中国未来文化建设的某种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