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根据河岸带结构特征,分析河岸带水文、水动力、生态及溶质迁移等主要动态过程,提出河岸带最小、最大和最优的不同宽度要求。综述了目前国外确定河岸带宽度的定量计算方法,归纳了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在河道管理中河岸带宽度的参照值。据此,提出我国在河道建设和管理中河岸带宽度确定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郑州市花园口黄河河岸带为例,分析区域内人类需求和河岸带的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物质产品生产和景观游憩是影响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因素;按照综合评价值将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5个等级,即优、良、中、差、很差,研究区综合评价指数为0.69,处于中等.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场调查内容,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坝对河流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分析河流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从河流生态系统的非生态变量和生态变量角度研究了大坝对河流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认为大坝在发挥调蓄区域水资源、降低洪涝灾害、获得清洁能源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河流系统水文情势、形态、地貌、水质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利影响,并建议大坝建设者和管理者通过应用现代技术、深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制定利于生态环境的大坝运作模式等手段来减轻大坝对河流生态系统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企业生态系统的涵义和特征,分析了新经济环境对现代企业的影响和知识经济下企业生态系统的特点,从企业生态战略管理、技术创新、动态企业管理等方面阐述了企业应对知识经济生态环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生态恢复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恢复生态学是生态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受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进行评价是当前恢复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对生态恢复进行评价,可以及时了解生态系统状态、生态恢复程度等信息,用以指导生态系统管理并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概述了生态恢复评价以及对生态恢复评价有重要借鉴意义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以期从多角度、多途径判断和分析生态系统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6.
在对河岸带特性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北方河岸带的特点,从河流健康状况、岸坡稳定性、河岸带土壤条件、河岸带植被条件等4个方面选取16个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河岸植被缓冲带综合评价体系,并将河岸带生态系统的状态分为4个等级:理想状态、良好状态、一般自然状态和较差状态。运用该体系对山西省沁河的一级支流赤石桥河和紫红河的河岸植被带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赤石桥河处于"良好状态",紫红河处于"一般状态"。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恢复进程中的胁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恢复技术是通过现代技术和传统技术的手段 ,保持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正常状态 ,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但是 ,在生态恢复中存在胁迫作用 ,包括系统滞后、受损还原、衍生危害、生态异常和异地胁迫等 .为了控制或减少这些压力 ,本文提出若干对策 ,即应当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作用、适度进行生态置换、确定与生态保护相适应的发展速度和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等 .  相似文献   

8.
随着湿地面积减少、结构退化和功能减弱等问题的出现,近年来有关湿地生态系统健康备受关注,已成为湿地科学的研究热点.笔者对近十几年来国内湿地生态健康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综述表明: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概念逐渐成熟,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湿地生态健康评价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经涉及湖泊、河流、沿海等多种湿地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趋于多样化,由传统的指示物种法、指标体系法至运用3s等新技术多种方法相结合,使得研究过程更简便,评价结果更加精确.湿地生态健康的研究对湿地管理和保护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在健康评价中需要更加紧密的结合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受威胁状况,选择和构建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借助于遥感资料和GIS方法,研究了近20a来艾比湖沿岸的生态环境质量演变,为研究该地区水土开发与生态环境演变提供了依据。方法在GIS/RS技术支持下获取基础数据,根据研究区的区域特点,将Costanza等人的研究与国内相关研究结合,建立价值模型对艾比湖沿岸的博乐、精河绿洲进行不同历史时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测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角度对博乐、精河绿洲近20a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呈下凹曲线变化趋势。结论博乐、精河绿洲近20a的生态环境演变基本上以1991年为界,前期呈现劣变,后期则渐趋好转。(1.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西安710069;2.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相似文献   

10.
青岛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明确区域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提供基础和前提。以青岛市域尺度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评价的基础上,综合了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青岛市生态系统叠加影响,形成了青岛市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青岛分为“三区一线”,24个生态功能亚区,为制定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太湖流域水岸生态防护林体系建设技术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引发的蓝藻暴发与饮用水源地污染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环太湖生态防护林带建设已作为重要的生态修复工程加以实施。笔者综合分析了太湖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及面源污染物来源;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水岸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生态防护林带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机理及影响生态防护林带生态效能的因素等;探讨了水岸带类型、分区与立地条件的划分依据,水岸生态防护林带营建宽度的确定方法,适宜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技术,并提出了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水岸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岸生态系统是介于陆地与河流、湖泊、溪流或水塘之间的过渡地带,是非常重要的典型的生态交错区。水岸带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经济和旅游价值。水岸带研究以生态学、水文学和地貌学为基础涉及多种学科和技术。我国城市水岸多使用混凝土等人工建筑材料,结果导致水岸植物群落丧失,破坏了水岸连接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纽带作用,其生态作用越来越小。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退化水岸带的生态恢复与重建较为复杂,我国水岸带及其退化生态系统重建理论与实践研究均较为薄弱。为此,笔者总结目前国内外有关水岸生态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对我国水岸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河岸带的边缘结构特征与边缘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岸带是一个典型的边缘区,根据河岸带纵向空间的镶嵌性、横向空间的过渡性、垂向空间的成层性以及时间分布的动态性等边缘结构特征,提出了河岸带边缘效应的概念.指出河岸带边缘效应是河岸带在结构、状态、行为和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独特性,这种边缘效具有过渡性、动态变化涨落、易超承载运行等特点,并具体表现为地理边缘效应、生态边缘效应、缓冲边缘效应以及社会边缘效应等.  相似文献   

14.
当下,洞庭湖区生态农业面临着一系列技术挑战。洞庭湖区生态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可以从生态农业环境改良技术体系、生态农产品标准化技术体系、电子信息技术体系、循环技术体系四方面构建。其发展思路应从加大对湖区技术项目研发及资金投入、加强对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完善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创新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生态农业技术采用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15.
对人工湖—郑州市龙湖的生态系统建设从湖滨带到龙湖水体分别提出了初步的生态系统建设方案,方案注重龙湖的防污及景观功能。湖滨带采用人工湿地技术,龙湖水体配置了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最后还提出了生态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生态河岸带综合评价与GIS耦合是实现精确评价的有效手段.介绍在耦合过程中所涉及的耦合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的设计、评价模型的存取方式、评价结果的可视化等.各种不同评价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分别采用图层结构和关系表的方式设计;描述性评价模型和计算性评价模型的存储方式分别采用关系表和模型字典方式存储;评价结果均以各种专题地图形式表现.应用GIS耦合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生态河岸带的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7.
以VB(Visual Basic)为开发平台,使用MO(MapObjects)集成开发技术,根据国家十五“攻关”项目(中国西部重点脆弱生态区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下的课题:喀斯特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的设计要求和前期成果积累,设计并开发了“花江示范区信息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生态环境信息、课题研究内容和项目推广应用四个模块。实现了对花江示范区数据的管理、共享和查询,为项目管理、决策和推广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是内蒙古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体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影响成果转化效率的主要制约因素有科研管理体制不合理、成果推广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实力不强、成果转化投入不足、农牧民现实生产条件薄弱等,提高成果转化效率需要从政策体系、经济策略、科技管理、资金投入、科技培训、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等方面来着手,这是保障内蒙古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9.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科学事企关系,促进科技产业发展是新时期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为样本,应用对比分析法进行综合评判,认为制约科研院所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对产业发展重视不够、产业规模偏小、管理体制不够合理和内部管理机制不够科学等。加快科研院所产业发展需要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强化管理职能、探索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转变成果转化方式、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创建自主品牌等。逐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运行规范和管理科学的产业格局,促进科研院所产业有序、健康、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以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江区域受库区蓄水影响的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确立能够反映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区域分异规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范围的指标,采用定量分析(系统聚类方法)和定性分析(图形叠置法)的方法,将重庆三峡库区划分为6大生态功能区.为重庆三峡库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初步的管理框架和尺度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