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及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心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有必要将STS教育融合到化学课程中,本文从STS教育内容组织方面论述我国化学新课程所体现的STS思想。  相似文献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在初等教育学院中,开展化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今后从事小学教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他们认识化学学习与自己专业化发展的关系,获得今后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应备的化学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中借鉴多元智力理论的目的,首先要在发现和发展学生的优势智力的前提下,因材施教,使化学教学能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风格,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化学学习方法.其次,是利用多元情景化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其深刻理解化学概念.第三,是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用化学原理去解释社会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初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化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徐丽 《科技信息》2010,(27):315-315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一)知识与技能(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指导我们研究和探讨人类认识过程的思想武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认识过程,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和发展认识能力、创造才能初步形成世界观的过程.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受一定哲学思想的统帅和指导,化学也毫不例外.我在教学中根据化学本身的特点,通过化学知识的传授引导学生逐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解释化学原理和化学现象的实质作了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化学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化学与自然、社会、生活的联系.研究性学习的选题是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化学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前提.课题的选择必须符合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遵循问题性、可行性和创新性原则.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从化学课堂教学,化学实验教学,化学与自然、生活、社会的联系以及化学学科发展前沿中选择.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生存及其一切生产经济活动都必须依赖生态自然环境,造成人口、资源、能源、粮食、环境五大严重问题的原因也是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了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我国公民的可持续性发展意识,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人类的生产、生存等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化学,与能源、资源、环境和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将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传输给每个学生,是当前每一个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工作。该文结合化学课程的教育教学,叙述了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资源、环境保护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方面所作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化学史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化学知识的系统的历史的描述,它是从化学发展的历史角度,在纵的方向上对化学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全过程的系统阐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生动形象的化学史教育,对学生掌握化学发展规律,启迪科学思维,训练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都有一定的意义.正如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所说:“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可以给人以智慧.”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和开放的社会。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他们除了在校园进行正常学习生活外,还要走出学校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学生具备生活所必需的化学知识和安全意识是必要的。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化学要为大众服务。“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化学的知识来源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自然界和化学实验等,并通过应用服务于社会。学生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教育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学校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现实世界的屏障。化学课程与生活结合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探究和认识化学。同时,通过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化学科学与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体现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待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去思考、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大国,从开始使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当然少不了有机化学的贡献.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制备、应用以及相关理论的科学.如今很多大学生认识不到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学习有机化学的有效方法.而现在针对大学生如何学好有机化学的专题又很少,鉴于此,该文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聂佳如 《科技资讯》2013,(35):208-208,210
边讲边实验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辅助手段,在化学教学中应用边讲边实验方法,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本文结合实例对化学教学中的几项边讲边实验方法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对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化学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物质造成的,很多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化学方法.作为化学教师,首先自己要树立环保意识,其次在化学教学中,要将环保教育渗透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有清醒的认识,对环保知识能牢固掌握,并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加以运用.抓好学生的环保教育,对防止环境恶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学能力是现代社会每一个成员的重要素质之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和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化学自学能力是化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化学自学能力,首先对其实质、结构、培养方法等作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笔者对化学自学能力的结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现实作文教学中学生拥有的生活作文并不需要,作文需要的生活学生又确乎没有,写作与生活相脱离的问题较为突出。作文教学应该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人生,真实地袒露自己的心声,个性化地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看法。国外教育界提倡并注重教师写作能力的提高,而我国则对教师的写作能力没有要求,这也是制约我国写作教学水平长期徘徊不前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6.
田政 《奇闻怪事》2009,(7):11-12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材料、能源、环境、生命、科学等现代社会问题,体现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以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果,这是新课改后初三化学教材编写的设计思想和重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7.
浅析具体和抽象相统一的原则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元辉 《科技资讯》2010,(2):207-208
具体和抽象相统一原则是指人类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的统一,是学生获得正确认识并不断深化的正确途径。结合物理教学特点,指出在教学中运用时需从三个方面努力:运用具体事例,丰富感性认识;在具体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加强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科学技术中的联系和应用,使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经常地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18.
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 ,毫无疑问 ,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但化学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的 ,又必然与工业生产相联系 .现在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工业实习是化学专业学生必须的教学实践环节 .本文就我系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在参加燕化聚丙稀事业部实习活动期间 ,对学工业的认识作了初步的总结 .  相似文献   

19.
STS教育是现代理科教育倡导的理念,在概念教学中进行STS教育既有利于对学生化学学 科素养的形成和培养,又有利于他们牢固掌握、灵活应用化学概念.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开展STS教育的基本策略是:与生活实际结合,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化学概念的欲望;实验探究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用化学史展示概念形成的阶段性以及概念的形成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小学常识是对儿童进行生活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常识》教学大纲要求:“使学生经历一些典型的认识事物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简单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探究问题、探求新知的能力和适应现代生活的能力;使学生从教学实践活动和实际社会生活中接受思想情感教育”。常识课的教学过程大多以观察作为学生认识的起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直接认识周围常见的社会和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