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文释例》(以下简称《释例》),清王筠著,是研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的专著。王筠作为“说文四大家”之一,《释例》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这部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而对说文学与文字学的贡献尤为巨大。本文仅论述此书对文字学的贡献。 王氏《释例》对文字学的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贡献也主要在这三个方面:一、关于文字的发生,二、关于文字的发展;三、关于文字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五蠹》:“楚之有直躬,其父窃羊而谒之吏。令尹日:‘杀之。’以为直于君而曲于父,报而罪之。”报,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课本注为“判决”。此注似可商榷。课本的注源自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文》:“报,当罪人也。从幸从报。报,服罪也。”报和当的“判决”意义是汉代才产生的。证据是以“以经证字”自许的段玉裁并没有引用先秦的经籍来证明报的判决意义,而只是引用《汉书》为证。许慎是根据汉时的词义去套合隶书的报字,因而是  相似文献   

3.
《说文》释“若”为“择菜”,于典无载,段玉裁为足成许说,据《国语·晋语》一例,强分“若夫”,认为“若”之本义为“选择”.“择菜”为其引申义,文章试从段注所引书证内容和“若夫”在文献中实际用例以证段注之失。  相似文献   

4.
“(力力力口)”字屡见於殷虚卜辞,据上虞罗氏所见,已有二十八条(《增订本殷虚书契考释》卷下,第5页),其在金文见诸宋人款识之书者有《已酉方彝》、《克癸卣》诸器。由形声审之“(力力力口)当释“(力力力)”。《说文·十三篇下》:“(力力力),同力也。从三力。”同力谓众力以为力,在六书为会意。许隶(力力力)部有协、勰、协三字,协云:“同心之和”,加旁从心;勰为“同思之和”,加旁从思;协为“众之同和也”,加旁从十,皆会意兼谐声字。古字以心表义者,每有更旁从口。《集韵·入声·三十帖》慊、嗛同字。《荀子·大略篇》:”惟惟而亡者,诽也”。杨惊注:惟法读为唯”。《说文·二篇上》:“哲,知也。从口折声。(折心),哲或从心”。协之与(力力力口),其例亦犹是也。  相似文献   

5.
《六书本义》是一部由我国明代文字学学者赵撝谦所著,以阐释"六书"理论为导向的字书。赵撝谦是明代文字学研究的第一人,《六书本义》较为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六书"学思想。本文把《六书本义》与《说文》作比较研究,综合考察宋元时期文字学理论研究成果对赵撝谦《六书本义》的影响,以期探寻赵撝谦《六书本义》关于文字学研究的规律特点和优劣得失。  相似文献   

6.
《说文》是中国文字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但它也是“一部具有系统思想汉字学字典,又是文化学百科全书。”许冲《上〈说文〉表》云:“六艺群书之诂,皆训其意;而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世,莫不毕载。”这样一种著作无疑只能产生于对诸种文化传统的综合。当然,它少不了当时的饮食文化尤其是酒文化对它的影响,而它反过来也反映了这一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广雅疏证》十卷,清王念孙著。王念孙,江苏高邮人,清代著名的训诂学家,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开始致力于《广雅》的疏证,每天疏证三字,寒暑无间,至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冬,完成前九卷(第十卷用儿子引之的稿子)。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正月,写成自序,作为疏证《广雅》的小结。《广雅疏证》是王念孙潜心研究的结晶,是他毕生学术思想的体现。学者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段玉载誉之为“不朽之作”。《清史稿·儒林传》:“(念孙)以邵晋涵先为《尔雅正义》,乃撰《广雅疏证》。日三字为程,阅十年而书成,凡三十二卷。其书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扩充于《尔雅》,《说文》,无所不达。然声音文字部分之严,一丝不乱。盖藉张揖之书以纳诸说,  相似文献   

8.
《比较文字学》是国内第一部关于比较文字学的概论性专著,它不但系统地架构了比较文字的学科体系,而且对世界各文字系统的共性和个性也都作了较为成功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辞书之有书证,当系(讠乇)始于《说文解字》,原本《玉篇》用之甚广,到现代的《辞源》和《辞海》的语词部分,几乎无书证则不行了。《说文》之用书证,有的用来证明字的本义;如:“镈,……一曰:田器。《诗》曰:  相似文献   

10.
许慎的《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继《尔雅》之后最能从“小学”(文字、音韵、训估)上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不朽之作。在《说又》中,“许慎采史籍李斯、杨雄之书,博访通人,考之于逵,吸收了前人如贾逵、杨雄、杜林等人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在这当中,杜林的思想对许慎的影响是颇深的。据《汉书·杜螂传》载:哪子林,亦有雅材,建武中历位列卿,至大司空.其正文字过于邺、竦,故世言小学者由社公。”盛赞杜林文字学造诣超群出众。西汉宣帝时,“《苍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征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音乐家赵元任先生,于一九三○年发表了他的《广西瑶歌记音》(简称(《记音》)。这是一本从语言学方面来研究瑶歌的专著,记录了一百九十七首“正瑶”的瑶歌,并用《切韵》与瑶歌进行了比较研究,关于汉语和瑶语比较研究的问题,我打算用另文讨论,现在就《记音》提到的瑶歌是不是汉歌的问题,谈一些愚见作为引玉之砖,和大家共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编辑学报》2005年第6期《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规则及注意事项》一文谈及“可灵活处理的著录项目”时说“专著的引文页码也可不著录”,这一说法不准确,还有可能误导读者。  相似文献   

13.
《钟嵘诗品陆士衡条疏证》误漏颇多。对“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数句的《疏证》补正如下:1.《疏证》谓《诗品》“尚规矩”之评本于《晋书.陆机传》“士衡‘服膺儒术,非礼勿动’”。按当本于《抱朴子》佚文及《陆机别传》等。又《疏证》谓“尚规矩”是褒义,不妥。2.《疏证》校释“不贵绮错”,前后矛盾。3.《疏证》未笺“直致”语源。4.还分别补述了陆机诗“尚规矩,不贵绮错,有伤直致之奇”的种种表现等。其中,特别指出“尚规矩,不贵绮错”的实质,是只知“通”而不知“变”。  相似文献   

14.
《编辑学报》2005年第6期《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规则及注意事项》一文谈及“可灵活处理的著录项目”时说“专著的引文页码也可不著录”,这一说法不准确,还有可能误导读者。  相似文献   

15.
《钟嵘诗品陆士衡条疏证》颇有误漏。对“才高辞赡,举体华美。气少于公干,文劣于仲宣”数句的《疏证》补证如下:1.指出《疏证》所引葛洪《抱朴子》语有四处错误。2.通过疏释“才高辞赡,举体华美。气少于公干,文劣于仲宣”数句,补述《疏证》对陆机诗源出问题的疏漏;其中特别对比了曹植、陆机、谢灵运等三个同源诗人的六异十同;并指出《诗品》对陆机的这几句评语体现了钟嵘主“中和”的诗学理想及评诗时所用的所谓“圣贤”、“英雄”的标准和层次。  相似文献   

16.
敦煌遗书《刘子》残卷,笔者曾有《校证》之文,刊出二十五条。兹再迻录二十二条刊布之,纰谬浅陋之处,伏祈识者正之。 1.周鸡断尾,获免于牺;山狙见巧,终必招害。(伯3562《韬光》) “获免于牺”,罗本、吉府本“牺”后有“牲”字,余本并作“获免牺牲”,《集校》:“法藏敦煌(甲)本夺‘牲’字。” 按:牺犹牲也。《说文》:“牺,宗庙之牲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牺双觡抵之兽。”《集解》引《汉书音义》:“牺,牲也。”《淮南子·说山》:“生子而牺。”高注:“牺者,牲也。”《吕氏春秋·恃君览·行论》:“宋公肉袒执牺。”高注:“牺,牲也。”是皆牺、牲义同之证。《国语·周语下》:“宾孟适郊,见雄鸡白断其尾。问之,  相似文献   

17.
“折衷”是刘勰的主要论文方法,《文心雕龙》“变乎《骚》”一语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这种“折衷”思维模式。在刘勰看来,体“资于故实”、数“酌于新声”是文“变”之“势”、“理”,而《楚辞》则是对这两者的集中体现。“变乎《骚扩者,实指《骚》(概指《楚辞》)为文“变”之典范。  相似文献   

18.
<正> 我院学报1986年第2期曾首发了原品德教研室青年教师李水海同志的学术论文“《不毅》新解——《老子》用楚语考论之一”。该文以可靠翔实的史料,严谨慎密的考证论述,确立了《老子》用“不毅”一词之真义,即“楚方言说”,推翻了历来注家七种不切之旧释,博得《老子》研究学家的赞誉。近年他更历经艰辛,勤奋耕耘,先后又发表力作两部。一为个人研究专著《老子》‘道德经’楚语考论(下称考论),全书22万字,  相似文献   

19.
《左传·桓公二年》“其弟以千亩之战生”中的“以”字 ,学者大多解作“在”、“于”。笔者对《左传》中“以”字引介动作行为的时间的用法进行了调查 ,对“以 表事件的名词短语”的例句进行了分析 ,归纳其特点 ,论证了此处“以”的实际意义 ,进而从语义学角度对表事件的名词短语包含的时间因素与时间名词证明进行了区分 ,从而证明“以条之役生大子 ,……其弟以千亩之战生”的“以”字不能解作“在”、“于”义。  相似文献   

20.
《说文释例》的实用价值表现在一切从事实出发、更现代的用字观念,其史学贡献是阐述了汉语文字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对说文学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