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以超速离子和肝素琼脂糖亲和层析从蚌蛙蛭(Batracobdellakasmiana)的粗提取液中分离到2种抗凝血蛋白,抗凝血活性测定证明,这2种蛋白具有显著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而不具有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亲和层析的蛋白洗脱峰与抑制凝血酶的活力峰相吻合,因此,蚌蛙蛭的抗凝血蛋白是属于凝血酶特异性的抗凝血蛋白,这为进一步研究蚌蛙蛭抗凝血蛋白的抗凝血机理及其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蚌蛙蛭抗凝血蛋自的分离及抗凝血特性(英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超速离心和肝素琼脂糖亲和层析从蚌蛙蛭(Batracobdellakasmiana)的粗提取液中分离到2种抗凝血蛋白.抗凝血活性测定证明,这2种蛋白具有显著抑制凝血酶的活性而不具有抑制凝血因子Xa的活性.亲和层析的蛋白洗脱峰与抑制凝血酶的活力峰相吻合;因此,蚌蛙蛭的抗凝血蛋白是属于凝血酶特异性的抗凝血蛋白.这为进一步研究蚌蛙蛭抗凝血蛋白的抗凝血机理及其应用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的蛭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蛭类在我国一般称蚂蟥,在动物学上属于环节动物门蛭纲(Hidrudinea),除少数肉食性外,大多数以吸食无脊椎动物的体液和脊椎动物的血液为生,营暂时的外寄生生活,对人畜等有危害,蛭类能分泌蛭素,有抗凝血及扩张血管的作用。利用蛭类的吸血习性,医治某些  相似文献   

4.
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体质量、年龄和应激刺激与菲牛蛭繁殖性能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在不同体质量、年龄、应激次数条件下,菲牛蛭的产卵和孵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体质量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有显著差异(P0.05),体质量为10~15g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不同年龄菲牛蛭亲本,其繁殖能力差异显著(P0.01),实验中2~3龄亲本产茧数最多,卵茧孵化率和孵化数最高;适当的环境刺激对菲牛蛭的繁殖有促进作用,实验中1或2次操作刺激对菲牛蛭亲本产茧数、孵化率和孵化数均有明显的增加(P0.01).建议在菲牛蛭人工繁殖过程中,选取10~15g体质量、2~3年龄亲本进行繁殖,同时在繁殖过程中可适当对亲本进行1或2次刺激.  相似文献   

5.
济南地区蛭弧菌(Bdellovibrio)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济南地区的生活污水、湖水和土壤中分离到9株蛭弧菌。它们均为直或弯曲的杆状或弧状,大小为0.20~0.31μm×0.66~1.01μm。单根极生鞭毛。在其中2株蛭弧菌的细胞两端还发现有数根须状结构。蛭弧菌 No.1对氯仿敏感,它的增殖并不依赖于其寄主的增殖。它们的寄主范围较广,可以跨越属或科。温度对于蛭弧菌 No.1的增殖速度有显著影响。每个 E.coliK_(12)细胞约释放2个蛭弧菌 No.1细胞。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中国医蛭科属级和种级动物地理分布、动物地理特征,及其与我国邻近地区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中国医蛭科有6个属17种,医蛭属分布于古北界,东洋界和新热带界;牛蛭属、鼻蛭属只分布于东洋界;粘蛭属主要分布于东洋界,也分布古北界和新热带界;金线蛭属分布于东洋界和古北界;黄蛭属分布于古北界。②种的分布型,分布最广的软体粘蛭和光润金线蛭,由东洋界中印亚界南缘的印度半岛等直到古北界北部的俄罗斯。分布范围最小的是丽医蛭,分布于浙江丽水温州,南京牛蛭分布于南京,秀丽金线蛭分布于浙江、江苏,四条纹金线蛭只分布于海南岛海口。③种的分布型中,华中区南中国型物种数占总物种数64.7%,华中区南中国是医蛭科种分布中心,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分别占35.5%。种数最少的是西南区喜马拉雅——横断山型,只占11.76%。④种的分布型表明,南中国是医蛭科种的分布中心,它向北扩展到达俄罗斯,物种数较少,向南扩展到达东洋界南缘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物种数仍较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海南地区养殖的石斑鱼鱼体上寄生了一种鱼蛭,为了了解该蛭的种类、宿主和寄生偏好,对该蛭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基于NJ法构建了COI、NDI和18s rDNA基因的系统发生树,调查和总结了该蛭的宿主和寄生偏好.基于COI、NDI和18s rD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生树和比对分析显示,该蛭与在Borneo采集的菲律宾蛭的亲缘关系最近,为同一个种;此外,在海南地区发现了菲律宾蛭的9种海水鱼类宿主,这些宿主为豹纹鳃棘鲈(Plectropomus leopardus)、棕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malabaricus)、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驼背鲈(Cromileptes altivelis)、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us)、六斑刺鲀(Diodon holocanthus)等,而且发现菲律宾蛭最喜欢寄生在豹纹鳃棘鲈上,其对5种石斑鱼的寄生偏好依次为:豹纹鳃棘鲈点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珍珠龙胆石斑鱼龙胆石斑鱼.笔者推测:寄生在海南地区养殖石斑鱼体上的菲律宾蛭是通过石斑鱼贸易而进入海南的一个外来种,该蛭对海南地区其他海水鱼类的养殖不会直接造成损害,但该蛭的繁殖速度快,易引起石斑鱼烂身、消瘦、营养不良、严重减产等,更可能成为血液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传播的媒介,从而存在引发海水养殖鱼类大量发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GenBank中10个医蛭形亚目物种及2个近缘外类群的基因组或转录组数据,提取COI、18 S和蛋白编码核基因的直系同源序列(Orthologs),开展系统发育分析。比对后的COI、18 S和Orthologs序列长度分别为1533、1832、220095 bp。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推断法分析显示,基于Orthologs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在几乎所有节点上的支持率都达到100%,明显优于COI和18 S序列得到的结果。研究表明,医蛭科的欧洲医蛭、东方医蛭和侧纹医蛭组成一个单系群,医蛭科的日本医蛭与黄蛭科的宽体金线蛭和尖细金线蛭组成另一单系群,而黄蛭科的马蛭与上述6个物种形成姐妹群。医蛭科的两种牛蛭(菲牛蛭和棒纹牛蛭)组成一个单系群,此单系群与医蛭科的其他物种的遗传关系比马蛭更疏远;山蛭科的洞穴山蛭在10个医蛭形亚目种类中处于最基部位置。本研究阐明了医蛭形亚目常见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为这些物种的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菲牛蛭的人工养殖方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4年5月8日至2005年3月8日,采用垄沟、池塘和水泥池三种养殖方式进行菲牛蛭的人工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菲牛蛭的生长期,其条均净增重和成活率分别是:垄沟组1.253g和91.7%,池塘组1.087g和79.3%,水泥池组0.919g和67.3%;垄沟组的净增重和成活率与池塘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池塘组与水泥池组比较呈显著性差异(P<0.05)。在菲牛蛭的冬眠期,采用垄沟养殖的菲牛蛭,其越冬后的成活率为85.3%,显著高于池塘组的74.4%(P<0.05),而水泥池组的成活率为0;相对增重率为-12.6%,与池塘组的-13.5%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可提高人工养殖菲牛蛭的成活率并能使其安全越冬,水泥池养殖不适合菲牛蛭的越冬。  相似文献   

10.
用双层平板法和液体培养法对蛭弧菌裂解泛耐药菌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该株蛭弧菌能裂解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这3株革兰氏阴性菌, 不能裂解凝结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2株革兰氏阳性细菌.以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宿主菌, 研究影响蛭弧菌生长和发挥噬菌特性的因素. 35℃是蛭弧菌发挥噬菌作用的最适温度. 蛭弧菌的数量在pH75时达到最大值. 浓度为1%的NaCl有利于蛭弧菌发挥噬菌特性. 在培养蛭弧菌时添加0005mol/L的Mg2+、0003mol/L的Ca2+可以提高蛭弧菌的裂解活性. 0001mol/L的谷氨酸钠可提升蛭弧菌的裂解能力. 氯仿会将蛭弧菌全部灭活.  相似文献   

11.
菲牛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菲牛蛭(Poecilobdella manillensis)的人工养殖技术、营养价值与化学成分、活性成分、药效学研究及临床应用、毒性与有害物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菲牛蛭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在临床上具有抗凝血、溶血栓、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和改善血液循环等作用,并且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药用动物。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地区的蛭类,除日人丘浅次郎(Oka 1936),曾记载原热河省有3种水蛭外,至今尚无系统调查。笔者于1962-1964年在呼和浩特地区进行采集得蛭类10种。近年来又对内蒙古阴山南部一些地区(兴和、凉城、乌审旗、巴彦高勒)作了采集,共得12种,分别隶属于3目3科10属,内有一新种,现就调查结果报告于后。一、自然概貌内蒙古自治区基本上是一个高原型的地貌区,海拔大多在1000-1500米之间,一般  相似文献   

13.
海洋蛭弧菌BDSG1的发酵培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厦门市集美鳌园附近海域分离得到一株海洋蛭弧菌BDSG1.实验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8.3.在人工生态环境中对该蛭弧菌与宿主弧菌相互作用的消长情况的研究表明,蛭弧菌BDSG1对弧菌有较强的裂解和净化作用.通过单因素及五因子正交试验对蛭弧菌BDSG1发酵生产条件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优培养基配方,发酵最佳时间为50 h,菌液浓度可达9.5×1010pfu/mL.  相似文献   

14.
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蛭弧菌对草鱼池水质及细菌类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蛭弧菌对养殖环境的主要水化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实验组的平均COD、NH3-N、硫化物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D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H值差异不显著(P>0.05);池水细菌总数及致病菌的数量也随着蛭弧菌浓度的增加而发生几何级数减少.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啮齿类动物SD大鼠长期灌胃给予菲牛蛭冻干粉后产生的毒性反应及其严重程度,对菲牛蛭冻干粉进行重复给药毒性的研究,为其药用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将SD大鼠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无菌注射用水)、菲牛蛭冻干粉高、中、低剂量组(3.24、1.08和0.54 g/kg),给药质量浓度分别为205.5、67.5和33.75 mg/mL,给药体积以每周称量体重计算,每周连续灌胃给药6 d,给药周期6个月,末次给药后恢复8周.对其进行临床指标检测、脏器重量称量、血液学检查、血清生化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从而评估菲牛蛭冻干粉的毒理学安全性.结果在连续给予SD大鼠菲牛蛭冻干粉6个月后,各项指标均未发现与供试品相关的毒性变化.本试验条件下,SD大鼠给予高、中、低剂量菲牛蛭冻干粉未见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富集培养后从鱼体表分离得到了有活性的蛭弧菌,双层平板培养后能出现明显的透明状噬菌斑;用银染法染色后观察到蛭弧菌呈逗点状,同时观察到蛭弧菌的连续运动状态;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的鱼体表蛭弧菌与大多数典型蛭弧菌的同源性均较高,最高达99%,可以分类到Bdellovibrio属。该实验内容与生活贴近且涉及实验技术广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为今后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开设综合创新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文章旨在研究龙生蛭胶囊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索相关作用机制。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小鼠),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喂食高脂食物2周诱导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给药组喂食含龙生蛭的高脂食物,低剂量组为每100 g高脂食物中含850 mg龙生蛭,高剂量组为每100 g高脂食物中含2 g龙生蛭。结果显示,给药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的量。机制上,龙生蛭胶囊显著抑制TG合成相关基因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o-acyltransferase1,DGAT1)、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 FASN),上调TG水解关键基因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的表达。结果证明了龙生蛭胶囊通过抑制TG合成关键基因、促进TG水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了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宽体金线蛭鲜品和干品提取物的体外抗凝血活性.方法:不同浓度的两种提取物分别作用于大鼠血浆后,检测其对血浆PT、APTT、FIB及粘度的影响.结果:宽体金线蛭的2种提取物对血浆PT、APTT、FIB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呈现明显量效关系,对血浆粘度的影响不明显.结论:2种宽体金线蛭的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凝活性,体外初步实验表明:鲜品宽体金线蛭的抗凝血活性略强于干品.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肠道细菌对菲牛蛭(Hirudinaria manillensis)消化、代谢等生理活动的影响,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测定了三个菲牛蛭个体肠道细菌的群落结构并推断了其功能。结果共鉴定出细菌7门,16纲,24目,29科,36属,40个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 taxonomic units,OTUs);其中优势属分别为色杆菌属(Chromobacterium)、甲基菌属(Methylovorus)和Jonquetella。采用PICRUSt软件对菲牛蛭肠道细菌进行功能预测,结果显示其主要功能依次是膜转运、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细胞迁移、能量代谢、基因复制和修复、辅酶因子和维生素代谢、外源物质降解、细胞进程和信号转导等。  相似文献   

20.
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作为病毒的替代物,通常用于通过教学过程观察其感染机制的特点。国际公认的长效高效保藏蛭弧菌的方法有真空冷冻干燥法和液氮冷冻法。虽然这两种方法相当有效,但不适合教学。该文对噬菌蛭弧菌实验室教学用最佳保藏方法进行探究,主要对-80℃甘油保藏法,4℃甘油保藏法和4℃平板保藏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长时间的保藏,-80℃甘油保藏法效果最佳,18个月仍有活性;其次为4℃甘油平板保藏法,最长可保藏11~12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