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研讨了岷江上游彻底关至映秀湾河段的水生无脊椎动物区系与生物量,分析了该河段中受引水式工程影响而出现的水库化与脱水河段,及与之相关的环境、水生无脊椎动物区系与生物量动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漓江下游黄沙河、兴坪河、金宝河、遇龙河4条主要支流上5个农田引水拦河坝进行研究,比较了坝上和坝下的生境、水质物化特性和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等河流生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拦河坝没有对河流的水体质量造成显著影响,但是农田引水拦河坝改变了河流的流速、底质、水生植物群落构成等自然生境状况,从而导致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在坝上和坝下之间存在显著的区别.因此,建议在对漓江流域水生态系统进行健康评价时应该考虑农田引水拦河坝所带来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0年5-10月,对温榆河流域8个位点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调查,并分析自5月份罗马湖水质改善示范工程运行后温榆河流域水质状况.结果表明,温榆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由水栖寡毛类、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组成.示范工程运行后,罗马东湖底栖动物种类逐渐增多,以耐污值(TV,Tolerance value)相对较低的软体动物...  相似文献   

4.
动物能量密度(能值)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动物能量密度的分布规律,考虑到目前动物能量密度研究多限于陆生动物,补充测定了72种常见水生无脊椎动物的能量密度,对近230种动物的能量密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经Kolmogorov-smimo检验,首次证实了动物能量密度分布规律为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72 种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干湿重比,其数值一般为0.1~0.3,只有少数外骨坚硬骼的种类干湿重比超过0.3.同一物种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季节,其干湿重比存在差异,周年变动范围为10 % 左右.软体动物软体部分干湿重比,其幼体较成体为高  相似文献   

6.
<正> 在4个大农场研究了给肉牛补充硒对水生态系统的潜在意义,所有研究区包括一个密集养牛点,在其日粮中补充硒。在每个试验区内有一条小河流过,上游作为对照样区下游为处理区。用荧光测定技术分析水、沉积物、海藻、水生植物、水生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的硒含量。样品收集后8小时内,3份冰冻的等分试样(每份含3.0毫升水、0.25克沉积物、1.0克海藻、1.5克植物根茎叶、0.5克无脊椎动物和0.5—1.0克  相似文献   

7.
水生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干湿重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了72种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干湿重比,其数值一般为0.1-0.3,只有少数外骨坚硬骼的种类干湿重比超过0.3,同一物种在不同地点和不同季节,其干湿重比存在差异,周年变动范围为10%左右,软体动物软体部分干湿重比的其幼体较成体为高。  相似文献   

8.
BAC滤池无脊椎动物滋生对饮用水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滤池能够为无脊椎动物提供理想的生境,但无脊椎动物可能给饮用水带来负面的健康效果和感观问题.2006年9月~2007年9月,对南方某水厂BAC滤池无脊椎动物滋生状况进行了为期13个月的调查研究,共发现无脊椎动物23种(属或类),优势类群为轮虫,其他类群还有桡足类、枝角类、寡毛类、无节幼体、线虫等.调查期间炭总管水无脊椎动物的平均密度是主臭氧后水的6.8倍.BAC滤池经过13个月的运行使用后,炭滤后水(1#和2#),炭层(1#和2#),炭总管水无脊椎动物密度分别增长了3~17倍.BAC炭层富含无脊椎动物,最高密度可达52 645个/kg.相关性分析表明:水温对无脊椎动物生长有重要影响,夏季无脊椎动物密度通常高于冬季.这些发现表明:BAC滤池存在复杂的食物网关系,及由无脊椎动物引起的饮用水安全性风险.  相似文献   

9.
神经激素对生殖细胞的发生起关键性的调控作用.就神经激素对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 配子发生的影响及其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的综述,在无脊椎动物中主要对昆虫配子发生的神 经激素调控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富营养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污染生态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富营养化的基本情况,探讨了富营养化的污染生态效应,包括它对水体水质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生理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对水生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口虾蛄能量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测定了温度和体重对口虾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个体重量的增加,口虾给单位体重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均减小,呈负相关的幂指数关系,均符合Y=aWb模式。随温度增加,口虾蛄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均增加。根据0/N和呼吸商(Q)可知,口虾蛄能量代谢的底物主要为蛋白质,其次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比例为61:23:16。  相似文献   

12.
温度和规格对毛蚶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规格对毛蚶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温度范围为11~17℃,各项测定均在停喂2d后进行.结果显示,毛蚶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壳长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实验用毛蚶的壳长范围内其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壳长分别符合下列模式:Y=ALb和Y=aX+b.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温度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饥饿状态下南方鲇幼鱼氨氮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于2000年4月至5月,测定了温度对饥饿状态下南方鲇幼鱼(体质量18.4~36.0g)的氨氮排泄的影响.在12.5℃,17.5℃,22.5℃,27.5℃和32.5℃水温下,南方鲇的特殊体质量排氨率分别为1.83,3.86,5.52,7.37和9.29mg/(kg  相似文献   

14.
对烟碱类农药在水体中残留情况及对水生生物产生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对水生脊椎类动物(鱼类、两栖类)及非脊椎类动物(蜉蝣、大型蚤)的急性和慢性毒性,及通过生物群落、食物链因素对鱼类种群层面的间接影响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烟碱类农药对于水生脊椎类生物的急性毒性远小于非脊椎类生物,同时在低浓度下其对水生生物具有长期的慢性毒性和影响。通过对已有研究数据的分析,讨论了烟碱类农药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间接影响效应,指出通过食物链富集及传递作用,烟碱类农药对于非靶标生物的群落和种群数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列举产生超量排泄废物的事实之后,探讨了产生超量排泄废物的基本原因,是人口和经济同时高速增长;其次,从超量排泄废物的来源和人类社会活动功能两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超量排泄废物产生的具体原因;第三,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减少超量排泄废物的9项对策,即控制排泄源,绿化造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清洁生产,实行绿色经营,依靠技术进步,合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引导乡镇企业健康发展,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相似文献   

16.
比较正常重力与模拟失重效应下大鼠口服龙血素B的血浆药物动力学及排泄差异.大鼠吊尾21 d模拟失重效应,单次灌胃给予25 mg/kg龙血素B.于系列时间点收集静脉血,并分时间段收集尿液、粪便和胆汁,采用HPLC-MS方法测定各样本中龙血素B含量,并求算药物动力学参数和排泄量.模拟失重效应下龙血素B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血药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表观分布容积(Vd)、消除速率常数(Ke)以及生物半衰期(T1/2)与正常重力组相比均出现显著变化,说明模拟失重效应明显改变龙血素B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尿液、粪便和胆汁中龙血素B的排泄量也在增加,但与正常重力相比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可测的二氧化碳释放率的需氧发酵过程中比生长率的在线估计方法,并且采用优化的方法进行模型中重要参数的选择.由于二氧化碳释放率容易检测,所以这种估计方法非常容易实现.在诺西肽发酵过程的应用中,利用所提出的方法得到比生长率,进而计算生物量,得出的估计值与实验值吻合得很好,表明了该估计方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测定男性运动员安静状态和一次性负荷练习后24 h内尿羟脯氨酸(Hyp)的排泄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安静状态下人体尿Hyp的排出量24 h内比较均匀,其同尿Hyp/Cr比值与24 h总尿Hyp的排量相关性较高的时间段是20:00~23:00时段,一次高负荷练习后没有改变各时段的尿Hyp排出量和24 h尿Hyp排出总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早期防治氟病进一步优选有效的抗氟剂提供依据,将三个铝厂氟暴露工龄4年以上同类工种的男性工人159名分为A,B两组,对分别服用自制的1,2,3型抗氟剂的A组工人尿氟日排出量与B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组工人尿氟日排出量明显高于B组,其效果依次为抗氟剂-3>抗氟剂-2>抗氟剂-1,尿氟排出量的增加分别为70.1%,60.8%,45.6%。初步显示,抗氟剂-3和抗氟剂-2的排氟效果较优于抗氟剂-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用振动排痰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血氧饱和度及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医用振动排痰机组(简称机械组)和人工叩击组(简称人工组),比较2组患者排痰治疗7天前后日排痰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体温与血常规恢复正常的天数。结果排痰治疗前两组日排痰量、PaO2、PaCO2无明显差异(P〉0.05);排痰治疗1周后,两组日排痰量均明显减少、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P〈0.01);而机械组与人工组比较,减少日排痰量、PaO2升高和PaCO2降低幅度比人工组更明显(P〈0.01);患者体温和血常规恢复正常天数机械组比人工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医用振动排痰机对COPD患者排痰的效果和改善缺氧状态明显优于人工叩击排痰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