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借助ADAMS多体动力学软件分析了其在机械原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在机械原理课程中的问题,将ADAMS软件引入到课程教学中,补充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为学生展现了机械机构的构成、运动副、机械动力学及机械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的内容.该方法扩宽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结构示意图,详细介绍了该陀螺仪的工作特点.利用欧拉动力学方程给出了该陀螺仪的数学模型.利用常微分方程组解的存在性定理,讨论了解的存在惟一性,并利用振动轮式微机械陀螺仪的基本工作特点对该微分方程模型进行了简化.  相似文献   

3.
载体驱动硅微机械陀螺的电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载体驱动硅微机械陀螺的动力学特性,建立了基于微机械陀螺机械振动特性和电学特性的等效电路模型,利用电学模拟工具Pspice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机电模拟方法建立的微机械陀螺电学模型可替代动力学模型,用于接口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利用该模型设计的电路能满足载体驱动硅微机械陀螺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柔性空间机械臂动力学分析中由于区间参数的存在而引起的动力学响应不确定性问题.采用能够描述大位移、大变形耦合特性的绝对节点坐标方法来建模柔性机械臂臂杆,建立了含区间参数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为指标-3的微分代数方程.运用基于Chebyshev多项式的Chebyshev区间扩张函数,将含区间参数的微分代数方程转化为Chebyshev多项式插值点处的确定参数的动力学方程,研究得到了一维区间参数和多维区间参数影响下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响应区间边界,形成了预测机械臂末端轨迹区间的新方法.通过与Taylor方法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系统仿真工作量,减小动力学响应预测值误差,快速稳定地得到机械臂系统动力学响应区间.   相似文献   

5.
反干涉齿轮集微机电系统密码锁是一种用于要害系统的机电一体化装置,通过访问意图密码与锁体内部固化的机械授权密码比对鉴别实现安全保证.研究了三相四对极轴向磁场微电机的步进控制逻辑,建立了鉴码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模态和不同摩擦参数下的动力学响应.分析表明,密码锁实现鉴码功能不仅要考虑驱动器的电气控制,还要考虑鉴码轴系的动态特性.通过控制棘轮棘爪处的摩擦力矩可有效提高微机电系统密码锁的鉴码性能.  相似文献   

6.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策教授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及理论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机构学和机械动力学,在国内连杆机构弹性动力学领域率先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多年来他带领课题组在机械工程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  相似文献   

7.
在微机械陀螺性能健壮性设计的研究中,为了解决微陀螺性能解析的高精度和计算时间的问题,以体微机械加工技术制备的音叉振动式微机械陀螺结构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子结构法的微结构动态性能解析法.在实现了微陀螺的高精度解析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微陀螺弹性梁优化设计,得到了性能优良的微陀螺弹性梁结构.通过实例解析,不仅验证了基于子结构法的微结构动态性能解析法的有效性,而且证明了其在微机械陀螺性能设计中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微机械陀螺的基本原理以及几种不同检测方式的硅微陀螺,包括电容式、压电式、压阻式、隧道式等,分析了这些微陀螺的基本检测原理,总结出它们在检测性能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提高微机械陀螺的灵敏度提出用新的微机理介观压阻效应,并对基于介观压阻效应的微陀螺前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转子动力学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转子动力学中的非线性振动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发展前景,首先,对转子动力学中非线性振动的类型及旋转机械设计方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进行旋转机械非线性转子动力学研究的必要性,其次,综述了现代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在大型旋转机械应用方面、尤其是在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振动方面近期国内外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和进展,最后,对今后非线性转子动力学研究的趋势进行了说明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微机械红外热探测器的吸收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新型微机械悬臂梁红外热探测器进行理论建模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适合于此种红外热探测器的吸热层材料——碳纳米管.利用碳纳米管的红外吸收特性,在微机械悬臂梁上生长碳纳米管薄膜作为吸热层,提高了微机械悬臂梁红外探测器的红外吸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选用碳纳米管薄膜作为微机械悬臂梁红外热探测器的吸热层比选用传统的红外吸收层材料探测分辨率提高了10%,这种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技术的传感器与集成电路工艺是兼容的,成本低廉且适合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1.
从微型机械的实际应用出发,对比传统机械的设计方法,应用有限元理论及其相关分析软件,对微型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进行计算及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图像处理,可视化地观察齿轮有限元分析单元的应力状况、位移变化,从而方便且清晰地寻找最大应力单元、判断微型齿轮受载状况。通过多次计算得出大高宽比微型齿轮所能承受的载荷范围,为微型齿轮的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考虑直线导轨影响的数控机床动态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机床产品设计的成功率,需要在产品设计完成后,物理样机制造出来之前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直线滚动导轨是数控机床常用的重要部件,因此对采用滚动导轨的数控机床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对数控机床性能的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某机床厂生产的CKS6125数控机床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机床导轨结合部特性仿真分析的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导轨支承部分弹簧阻尼单元的布置,建立了CKS6125机床进给系统有限元模型,对机床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和确认.最后采用试验的方法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必要的验证.  相似文献   

13.
同步电机参数的测量与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电力系统的发展,对同步电机的各种动态性能计算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而如何简单有效地测定同步电机参数则是动态计算的关键。本文研究了加权最小二乘参数辩识法在同步电机参数测量中的应用,通过处理抛载试验过程中的电枢电压和励磁电流,直接得到参数,针对参数辨识的收敛性和多值性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如采用动态阻尼因子和动态增益矩阵,提高了参数辩识的精度和算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超精密磨削辅助工作台及结构静动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制了一种基于高刚度PZT作动器的超精密定位工作台,其特点是采用弹性铰链预紧和提供工作台侧向刚度,结构简单,动态响应速度快,分辨率高,为防止PZT作动器受到过大弯力作用和动平台弯曲变形,在动平台与PZT作动器间加入弹性缓冲环节和辅助弹性隔离板,另外,对工作台输入同特性,静动态刚度和模态振型,以及受外力的作用时产生的静态位移误差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数据表明,该工作台可作为精密磨床的辅助工作台,极大地提高机床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
在微尺度领域,材料力学性能存在尺度效应,使微梁动力学性态较传统宏观尺度柔性梁的动力学性态呈现明显不同.对固结于旋转刚环上内接微梁刚柔耦合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精确描述微梁非线性变基础上,利用偶应力理论和Hamilton变分原理,在计入微梁由于横向变而引起的轴向变二耦合量条件下,推导出一次近似耦合模.首先忽略微梁纵向变影响,给出一次近似简化模,引入无量纲变量,对简化模做无量纲化处理,分析在非惯性系下内接微梁动力学响应,并与外接微梁进行比较;其次研究尺度效应对内接微梁动力特性影响.研究发现,与外接微梁只存在动力刚化效应不同,内接微梁还存在着动力柔化效应;本文给出了内接微梁无条件稳定临界径长比以及有条件稳定临界转速计算方法;尺度效应使微梁振动频率增大,振幅减小,提高了内接微梁失稳临界转速;随着模态断数增加,内接微梁失稳临界转速减小且有收敛值.  相似文献   

16.
在可适应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针对面向族的机床结构可适应动态设计方法.以产品族中系列产品的拓展设计作为可适应动态设计的分析和研究对象,建立了机床结构可适应动态设计过程模型.基于广义模块化设计方法建立了产品平台规划与设计模型.以结构相似度和性能提高作为评价适应性指标,建立了机床结构可适应性定量评价模型.以YH60系列数控弧齿铣齿机族设计与开发应用实例,对上述方法及实施过程进行了具体说明.研究和应用结果表明,通过对YH603和YH605机床有限元分析和实物样机的试验测试,整机性能提高了126.8%.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对微型齿轮,微型涡轮和微型悬臂梁等微型机械零件的研制,介绍了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IC的微细加工技术,采用射频溅射和光刻技术制造微型机械零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微时代"的到来已成必然。简述了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的特点,分析了二者的不同点,展望了微博和微信动态多平台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使用CO2和YAG激光加工芳纶纤维强化不饱和聚酯树脂板,探讨其在不同的强化方式下,改变照射时间和激光功率及焦点位移量时的微孔加工性。  相似文献   

20.
可视化计算与仿真支撑系统-VCS3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在微机系统上开发大型科学计算和仿真软件系统,建成可运行于Windows NT/9x平台的可视化计算和仿真支撑系统。系统具有多种可视化的动态数据显示和在线修改方法;采用了先进的网络实时数据库技术和客户/服务器运行机制,可支持网络环境下多个用户的协同开发;实现了灵活的多流程仿真功能,使得一机多模的实现成为系统自然的扩展;提供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为用户基于该平台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方便。运行证明该系统可以用作大型仿真系统的软件支撑平台,并为各种科学计算程序提供一个通用的可视化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