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为提高高校网络舆情的可识别性和预警实时性,提高网络舆情热点分析的准确性,论文设计了一个高校网络舆情热点发现模型.包括网络舆情信息采集、预处理、中文分词、特征选择、文本分词和聚类分析.考虑到网络舆情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熵和密度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的网络舆情相似度分析方法,此方法可以对网络热点和危机事件进行聚类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获得网络舆情,具有较高的聚类准确率,证明了论文提出的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可为高校网络舆情监测和识别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当前网络舆情大数据收敛算法普遍存在的收敛困难及热点聚类生成速度较低等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合度热点适应机制的网络舆情大数据收敛算法。首先,通过增量用户节点与存量热点之间的信息交互关系,设计了一种基于聚合度初始化机制的数据收敛方案,采用匹配机制逐个对存量热点与增量用户节点间差异度及聚合度进行比对,能够将增量用户节点纳入性能最佳的存量热点所形成的种子聚类,提高聚类形成速度。随后,针对热点数量处于密集状态等极端情况,特别是用户特征匹配过程中难以实现快速匹配等不足,设计迭代方式,以逐步消除种子聚类差异度,提升大数据匹配性能,改善用户节点与热点之间信息交互质量。仿真实验表明:与当前常用的时间片累积挖掘收敛方案(Convergence Scheme for Time Slice Cumulative Mining,TSCM算法)及热点度显影收敛方案(Convergence Scheme of Hotspot Degree Development,HDD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速度和聚类形成质量。  相似文献   

3.
对网络舆情的分析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网络舆情热点具有导向性作用,如"某某门"事件,在短短60小时过后就引起监察部门的注意,这只有在日益流行的网络应用的今天才可能做到.分析网络舆情热点的手段多种多样,角度不同,如:可利用文本聚类的方法、动态文摘生成的方法以及意见领袖特征等方法来发现网络舆情中的热点和焦点信息.截止目前,分析网络舆情热点的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针对目前网络舆情研究的典型方法及其思想,进行概述性分析,给出网络舆情分析中词频、权重特征词、意见领袖属性矩阵等概念的形式化定义.本文作者通过对比分析,比较研究了网络舆情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国际上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研究方法,给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由于网络舆情文本的数据量非常大,用人工方式很难从舆情文本中发现舆情热点。利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模型的文本降维及词语聚类功能,能够从海量的舆情文本中自动提取所关注的焦点主题词。但由于缺乏动态的时间分布机制,LDA难以捕捉随时间变化的热点词链。本文提出了加入动态时间层的DTD-LDA(Dynamic Time Distribution LDA)模型,增加了文档-时间和时间-主题的动态分布机制,改善了LDA主题词对时间变化的敏感性,可以有效提取迅速变化的舆情文本热点词链。实验表明,DTD-LDA相比较同类模型,在动态热点词链的提取上具有更好的准确率和召回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在线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弹幕逐渐成为人们表达观点的一个重要途径,尤其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与常规的文本不同,弹幕文本普遍较短,表达随意,网络词汇较多,一些常规的停用词被用于表达情感.提出了一种基于弹幕数据的舆情分析模型,针对弹幕数据生成和存储特点,提出了热点检测循环自适应弹幕数据获取算法;扩充了情感词典来区分弹幕中情感倾向数据和中性数据,以解决弹幕中出现的网络词汇较多的问题;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建立了情感褒贬分类模型,用来区分情感倾向弹幕的正负情感倾向,在此基础上得到了舆情分析的结果.实验表明,本文的舆情分析模型能有效地表达新闻类弹幕数据的舆情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网络舆情分析的实际应用,在综合考虑网络舆情特征和人们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重点进行舆情热点挖掘、文本倾向性分析两个关键技术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舆情分析系统.通过将实验结果与权威数据对比,验证了相应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热点发现是一种常用且处理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针对网络舆情热点发现这一特殊应用场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N-Gram的文本聚类方法AR-Grams.该方法通过随机N-Gram的文本相似度计算方法,确立待聚类文档集中各个初始聚类的标志文档并完成初步的聚类操作,继而通过聚类元素数阈值来确定初始聚类,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执行聚类合并.该方法生成的聚类内聚性好,准确率高.另外,为了便于评估整体的聚类效果,提出了聚类的整体覆盖率和正确覆盖率.实验结果表明:与对比方法DR-Grams相比,在低阈值时,AR-Grams的准确率、召回率、F-score、正确覆盖率分别提高了11.9%、9.1%、10.2%和9.2%,提升效果尤为明显;在高阈值时,效果基本相当;在整体上,前述4项指标则分别提高了4.5%、2.9%、3.5%和3.0%,优于对比方法DR-Grams.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托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期间共计6万条新浪微博博文与1.5万条微博热门评论,基于分布式爬虫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系统、SnowNLP情感分析模型以及KMeans文本聚类算法,对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话题展开舆情分析,可视化地展现本次疫情事件中网络舆情的时空演化过程.在时间维度层面,通过文本聚类与情感分析,发现网民对于此次肺炎疫情的态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起伏不定的紧张焦虑期、缓慢攀升的团结振作期以及波动很小的自信平稳期,总体上呈现积极大于消极、正面大于负面的情绪状态.在空间维度层面,通过地理统计分析,发现疫情最严重地区网民评论人数最多,同时情感值也最低.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信息交互及传播的迅速与便捷,有效地对不断涌现的海量互联网信息进行采集并发现网络热点舆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网络舆情的表示及特征,提出采用网络化方法思想,结合Hits算法和PageRank算法进行舆情热点挖掘,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网络舆情热点挖掘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网络社区聚类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热点捕捉困难和社区聚类生存时间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点度轨迹显影机制的网络社区聚类算法。首先,考虑网络社区聚类存在的多径一体特性,采用抽样方式与角度估计方法来实现热点信号的精确捕捉,以提高聚类效率;随后,对热点信号矢量空间进行按列重排,并综合考虑传输矩阵具有的按列正交及全秩特性,构建热点度轨迹显影方法,以提高聚类中热点显影速度和增加聚类生存时间。仿真实验表明:与聚类流动性映射算法(Clustering Liquidity Mapping Algorithms,CLM算法)、超欧里几何热度聚类算法(Hyper-Eulerian Geometric Thermal Clustering Algorithms,H-EGTC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低的聚合时间和搜寻失误率,以及更高的热点显示时间。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络舆情分析的需求,给出了网络热点话题定义及其形式化描述,分析了流量内容中热点词语与热点话题的关系,提出了流量内容中热点词语的相关度计算算法.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高密度连接区域的密度聚类方法得到热点词语簇,结合热点词语簇相关的网页标题及网站地址信息,得出网络热点话题的属性描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获取当前网络中的热点话题,话题提取有效率达到16.7%,为网络热点话题传播特性研究提供了基础.与web挖掘、话题监测与跟踪方法相比,所提算法通过选取合适的数据源,能更大程度地还原网络用户行为,从而得到了更为准确的网络信息传播状况.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信息通信技术,使用中文信息处理和文本挖掘中的关键技术对舆情监控设计流程进行分析.通过相关功能模块建立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实现网页信息采集和Web挖掘基础上的热点发现与跟踪.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互联网舆情分析处理的主要内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一个实验室的互联网舆情分析处理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探析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完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进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另一方面,它损害了公共利益和他人权利。该文通过对网络舆论监督现状的分析,提出引导和规范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途径和方法:政府信息进一步公开;发挥好主流网站及其论坛的作用;网络舆论监督法治化;网络舆论监控系统的完善;加强网络媒体和网民的自律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最近海南主要旅游热点事件为例,分析旅游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时空分布和演化发展规律;从事件传播途径、特点、传播速度、波及范围和事件衍生性探讨媒体、网民、政府三位一体的传播模式.研究发现,旅游网络舆情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周期短但范围广的分布特点以及普通事件上升为热点事件,单一旅游事件引发相关串联事件,个别事件形成一组事件的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网络舆情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采用生命周期方法探索了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并对网络舆情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以BBS为标的对网络舆情的分析技术进行了探究,建立了以BBS为基础的网络舆情技术分析模型,通过BBS舆情热点事件实验,验证了网络舆情的演变机制,揭示了网络舆情的内在衍生规律.  相似文献   

17.
理论模型是新媒体研究得以深入的重要基础。新媒体舆论生命周期理论模型的提出,是基于任何一个热点话题引发的新媒体舆论都经历了从有到无的过程,其演变发展符合舆论酝酿期、爆发期、消解期这样的周期规律。综合舆论形成的相关理论和新媒体舆论事件的实际发展情况,我们采用纵向分析法将新媒体舆论的形成、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一)议题出现期;(二)新媒体舆论存活期;(三)新媒体舆论归纳整合期;(四)新媒体舆论消散期。据此建立“新媒体舆论的议题出现、存活、整合、消散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