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掌状美叶藻(Callophyllis palmata Yamada)分布于日本,北美洲西海岸等地,最近发现在中国大连广鹿岛有分布,属于我国新记录种.掌状美叶藻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楷膜藻科(Kallymeniaceae)美叶藻属(Callophyllis),主要特点为藻体颜色鲜红,生有根丝细胞.该种与贴生美叶藻C.adnata区别在于直立生长,分枝顶端呈二叉状凹陷;与附着美叶藻C.adhaerens区别在于分枝幅度较宽,可达10 mm以上.  相似文献   

2.
文中分析了厦门港杉木挂板(月、季板)上附着硅藻的周年(1986-12~1987-11)样品,同时进行了附着初期演替试验。共鉴定出附着硅藻80种和变种,隶属31属,优势种为多枝舟形藻(Navicula ramosissima)和狭窄双眉藻(Amphora angusta),附着量年高峰出现在秋季9月,为2×10~6个/cm~2;演替过程试验表明:水中附着的种类(舟形藻属(Navicula),双眉藻属(Amphora)先于竖直附着的种类(菱形藻属(Nitzschia)、针杆藻属(Synedra))附着,附着量在7~14 d之间递增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在西藏发现的硅藻门,羽纹纲,无壳缝目,脆杆藻科中的8个属及拟壳缝目,短缝藻科中的1个属,共134个分类单位(包括68种,63变种,3变种变型),其中等片藻属中的1变种,脆杆藻属中的1种4变种及短缝藻属中的8种1变种为中国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采自中国大连的钝顶叉节藻(Amphiroa echigoensis Yendo)和鳞形珊瑚藻(Corallina confuse Yendo)被确定为中国珊瑚藻科的2个新纪录.二者分别属于叉节藻属(Amphiroa Lamouroux)和珊瑚藻属(Corallina Lamouroux);对这2种海藻进行了形态观察和生态习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栅藻属绿藻是一类常见的淡水浮游藻类,其广泛分布于江河、湖泊、池塘等淡水水体,对淡水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采集到1株栅藻属植物,经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发育学研究确认该种为我国栅藻属植物中国新记录种——亨氏栅藻(Scenedesmus hindakii)。文章对该种进行详细的形态学描述,并新增数据库中亨氏栅藻18S、ITS和tufA序列信息。此外,还对中国栅藻属植物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6.
首次报导了我国赤潮生物新纪录种: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Subrahamanyan)Hara et Chihara]。比较了本属3个主要种:海洋褐胞藻(C. maarina),古老褐胞藻(C. antiqua)及盐生褐胞藻(C. Subsalsa)的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特征,并讨论了分类学的认同及种类的界定。海洋褐胞藻(C. marina)的形状常有变化,有的种类有尖尾,故要谨慎定种。本文重新确定了该属的汉名—褐胞藻,同时介绍了新近报导的另外4个种:球型褐胞藻(C. globosa),卵型褐胞藻(C. ovata),小褐胞藻(C. minima)和疣突褐胞藻(C. verruculosa)。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采自安徽省的长篦藻属植物 (NeidiumPfitz .)二个我国分布新记录 ,即二结节长篦藻(N .binode (Ehr .)Hust .)和赫西恩长篦藻亚喙变型 (N .hercynicumf .subrostratumWallace) .  相似文献   

8.
掌状美叶藻(Callophyllis palmata Yamada)分布于日本,北美洲西海岸等地,最近发现在中国大连广鹿岛有分布,属于我国新记录种.掌状美叶藻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楷膜藻科(Kallymeniaceae)美叶藻属(Callophyllis),主要特点为藻体颜色鲜红,生有根丝细胞.该种与贴生美叶藻C.adnata区别在于直立生长,分枝顶端呈二叉状凹陷;与附着美叶藻C.adhaerens区别在于分枝幅度较宽,可达10 mm以上.  相似文献   

9.
石登红  陈椽  陈训 《贵州科学》2004,22(3):89-91
本文对泡状饶氏藻的模式产地及贵州部分地区所采饶氏藻属(JaoaFan)植物标本形态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饶氏藻属植物外形为近球形的盘状或不规则囊状的假薄壁组织体,原植体由2层或3层细胞组成,具1个周生片状的色素体,外层细胞表面具或不具表皮毛,无性生殖产生2根或4根鞭毛的动孢子,根据其形态结构特征,其系统位置属于丝藻目(Ulotrichineae)。  相似文献   

10.
杜氏藻(Dunaliella,常称盐藻)是一属耐高盐度的单细胞绿藻,生长迅速,不具纤维素细胞壁,是基因工程潜在的DNA(基因)受体,而其DNA酶活性高低是衡量能否作为受体细胞的重要指标,越低越好。本研究中,DNA酶指能降解DNA的多种酶的总称。 采用三聚乙醛-二苯胺法分别测定了杜氏藻属6个种的DNA酶活性。从测定结果(Tab.1)看出,杜氏藻细胞的DNA酶活性偏低,并且不同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D.minuta,  相似文献   

11.
在试验期间共测得31个水样,从试验塘中共发现藻类74种(或亚种、属),分隶于8个门,以雌藻门竹类最多,硅藻门次之。藻类种群构成随季节而变更;优势种先后为小球藻,卵形隐藻和针状蓝纤维藻,并形成当时的水花。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产自福建的蒂鲁帕蒂切孢藻(Temnogametum tirupatiense Iyengar).它是中国切孢藻属的一个新记录。  相似文献   

13.
报导了近年来对硅藻短缝藻属若干波缘变种的研究成果,对容易混淆的4个波缘变种:蓖形短缝藻波缘变种,单峰短缝藻热带变种。巨大短缝藻波缘变种及月齿短缝藻伸长变种进行表态学及分类学的比较研究,并就短缝藻属的一些问题提出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空星藻属(Coelastrum)进行研究整理,确认目前我国产该属植物共15种,3变种和1变型.此外,对国产空星藻属一些种类的分类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柔细爬管藻(Herposiphonia delicatula)四分孢子囊、精子囊群枝、果胞系和囊果的发育以及二列爬管藻(H.subdistichia)叶状爬管藻(H.fissidentoides)囊果被的结构。本研究材料采自福建省晋江县永宁海区。采用连续石蜡切片及压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柔细爬管藻生殖器官的发育与松节藻科中其它属的种类大致相同,但其囊果被的结构和育性毛丝体的形态与其它属的种类有所差异,其成熟囊果的囊果被是单层的,二列爬管藻和叶状爬管藻囊果被也是单层的。因此,囊果被的层数和育性毛丝体的形态,可作为松节藻科系统分类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五种赤潮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分泌抗海洋褐胞藻(Chattonella marina)、卵圆褐胞藻(Chattonella ovata)、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等5种藻的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方法: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并通过反相间接血凝、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筛选克隆阳性杂交瘤细胞株.结果:获得15CA7、23BG2和23BG9等3株杂交瘤细胞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5种藻具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抗体的亲和力较低,仅与海洋褐胞藻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而获得的M18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可与以上除尖刺拟菱形藻外4种藻产生高效价的明显交叉反应。结论:获得了3株分泌对5种藻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较低亲和力抗体;而M18细胞株分泌的单抗与除尖刺拟菱形藻外4种藻产生明显的高效价的交叉反应,显示此单抗可代替5种海洋藻的抗血清.  相似文献   

17.
藻际环境生活着大量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藻类增殖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6种培养基分离源自滇池的1株铜绿微囊藻和2株集胞藻的藻际附着细菌66株,选取其中46株进行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它们分属3个门(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Firmicutes),3个纲,4个目,5个科,7个属,9个种. Actinobacteria是优势纲(73.91%),Aeromicrobium是优势属(41.30%),优势种为Aeromicrobium ponti(21.74%). 3株蓝藻藻际附着细菌的优势属均为Aeromicrobium,但Microbacterium和Sphingopyxis只出现在铜绿微囊藻藻际环境中.对46株藻际附着细菌的研究发现,9株对铜绿微囊藻的增殖有显著影响,其中1株促进,8株抑制增殖. L-9-3(Sphingopyxis solisilvae)使铜绿微囊藻的藻细胞数量增加87.62%. NIU-9-2(Sphingopyxis solisilvae)和NIU-M-3(Aeromicrobium halocynthiae)使铜绿微囊藻细胞数量减少81.24%.研究丰富了藻际细菌的资源库,为研究藻-菌相互关系和"以菌控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中国南海北部凹顶藻物种的多样性以及加快该地的凹顶藻属物种资源开发和利用,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解剖学方法,对采自广东汕尾的大型海洋红藻凹顶藻类(Laurencia Complex)进行分类学研究。经鉴定共发现4个物种,即波状软凹藻(Chondrophycus undulatus (Yamada)Garbary et Harper)、凹顶藻(Laurencia chinensis Tseng)、三列凹顶藻(Lt.risticha Tseng,Chang,Xia et Xia)和小瘤栅凹藻(Palisada parvipapillata (Tseng)Nam)。文中对此4种凹顶藻类物种的内、外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与介绍,并结合生物冷冻切片技术,获得了各个物种较清晰的解剖学特征图片,对未来凹顶藻类物种的鉴定提供一定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威海水云科藻类7种,其中水云属3种,费氏藻属1种,带绒藻属1种,扭线藻属2种,均为中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0.
骨条藻的种类与基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条藻属(Skeletonema Greville)是一种在全球近岸海域广泛分布的广温广盐性浮游硅藻,为赤潮引发种.文中就骨条藻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工作进展进行介绍.各种骨条藻种类之间的形态学差异非常细微,在准确鉴定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结合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国际上该属的分类记录种达到12种今生种和9种化石种,而我国已报道了4种今生种.骨条藻中克隆并已定序的基因或靶序列有: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pol)、谷氨酰氨合成酶(gln)、岩藻黄素叶绿素a/c蛋白复合体(fop)、硝酸还原酶(nat)、16 SrDNA和骨条藻特异性死亡蛋白(ScDSP)等.这些工作为更好地认识骨条藻,有效地防治该藻引发的赤潮灾害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