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珠江广州河段环节动物多毛类污染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珠江广州河段四种多毛类中,多鳃齿吻沙蚕的出现率最高,达63.5%.寡鳃蹄毛虫的最高密度达8,320个/米~2,居其他种类之首.2) 多毛类的理论多样性最大者多出现在河流的右岸.3) 在排污处多毛类往往绝迹,仅出现寡毛类.通过"τ"值计算,此两者不存在相关关系.4) 氨氮污染可能响影多毛类的种类及数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多毛纲环节动物是形态学分类鉴定极为困难的一类海洋生物。本研究旨在构建浙江沿海常见多毛类的DNA条形码数据库。2015年1-10月期间,针对多毛类环节动物在浙江沿海潮间带进行了多次定性采样,并对样本进行了形态学鉴定以及线粒体COⅠDNA序列分析。从形态学上共鉴定了8个多毛类物种,隶属于4个科,即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威氏围沙蚕P.wilsoni、独齿围沙蚕P.cultrifera、杂色伪沙蚕Pseudonereis variegata、双管阔沙蚕Platynereis bicanaliculata、短毛海鳞虫Halosydna brevisetosa、岩虫Marphysa sanguinea、四索沙蚕Lumbrineris tetraura。共得到长度为680~930 bp的13条DNA序列,其中2条属于P.wilsoni、2条属于M.sanguinea的片段,这两个物种的序列还未在BOLD中收录;1条H.brevisetosa的COⅠ基因序列与Gen Bank上的同名序列差异较大。计算得到样本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2.8%,科内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23.9%,科内种间距离远远大于种内距离;从而印证了COⅠ可作为多毛类动物分类的条形码。此外,本研究还设计了一对多毛类动物COⅠ片段的特异性引物,而且适用于扩增A+T含量较高的多毛类物种。  相似文献   

3.
深圳河口潮间带泥滩多毛类的数量变化及环境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深圳河口潮间带泥滩获得多毛类25种,隶属15科23属,多毛类优势种为羽须鳃沙蚕(Dendronereis pinnaticirrus)、腺带刺沙蚕(Neanthes glandicincta)、尖刺缨虫(Potamilla acuminata)、独毛虫(Thar yx sp.)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和大小头(Capitella capitata),A断面多毛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为每年4月(春季)最高,10月(秋季)最低,RB断面的多毛类从1996年7月起,以及ET断面的多毛类从1997年7月至1998年4月,均处于密度和低生物量状态,根据不同时间内多毛类优势种、密度和生物量的比较,判断了多毛类栖息环境受扰动状况,A和ET断面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RB断面1996年7月至1998年10月均受到污染扰动。  相似文献   

4.
海潭岛潮下带多毛类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0年5月至1991年2月在海潭岛潮下带采得1148号多毛类标本,经初步鉴定计有130种,隶属于35科86瞩,出现频率、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占优势的是双鳃内卷齿蚕、不倒翁虫、花冈钧毛虫、双形拟单指虫、独毛虫、短叶索沙蚕、锥唇吻沙蚕和大海蛹。多毛类区系组成特点以热带、亚热带种占优势,年平均生物量为2.13g/m ̄2,年平均密度为136个/m ̄2。多毛类的分布取决于许多因素,底质、盐度是制约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温度和水动力扰动也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时间3月20日晚,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团队韩健研究员等人与英国剑桥大学合作的研究成果《中国发现寒武纪早期具骨片的多毛类》在《自然》旗下的《科学报道》杂志在线发表。韩健等在云南澄江生物群中发现了两个已知最古老多毛类新属种——古扇虫和中华隐刚毛虫。其中古扇虫应该是目前已知多毛类化石中保存最为原始特征的环节动物,对于探索环节动物门起源具有独特意义。该项目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智计划以及先导计划等项目共同资助。  相似文献   

6.
若干生态因子对双齿围沙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齿围沙蚕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Grube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围沙蚕属。其个体肥大,是优良钓饵及海水鱼、虾、蟹类的饵料,经济价值高,出口量大,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点产品之一。国外早已开展大面积养殖。我国近几年来也开始了养殖,但其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还未过关。双齿围沙蚕的繁殖生物学研究虽有一些报导,但生态因子对其变态、受精、孵化、幼体发育和成体发育尚未见较系统的报道。本文就此进行了研究,为该种的人工育苗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沙蚕亲体采自浙江慈溪市龙山镇沙蚕养殖场,经人工培育至异沙蚕…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青岛胶州湾女姑口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并对该海域进行底栖生态评价,2018年11月与2019年4月于胶州湾女姑口潮下带海域设置12个调查站位,开展大型底栖动物与环境要素调查。秋、春两个航次共检出大型底栖动物82种,其中环节动物多毛类29种、节肢动物甲壳类29种、软体动物18种,这3个门类种类数占总种类数的92.68%;大型底栖动物平均生物密度665.83 ind./m2,平均生物量358.65 g/m2,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77。两个航次均表现出明显优势的种为寡鳃齿吻沙蚕(Nephtys oligobranchia)、寡节甘吻沙蚕(Glycinde gurjanovae)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其次为小型贝类及多毛类,优势物种表现出小型化趋势。基于栖息密度进行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盐度、水温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AZTI海洋生物指数(AMBI)及多变量AMBI (M-AMBI) 分析显示,胶州湾女姑口海域底栖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8.
沙蚕是一种生活在潮间带的环节动物,在我国沿海均有广泛分布。研究发现,从沙蚕体内分离纯化获得的活性物质沙蚕毒素和沙蚕蛋白酶均表现出很好的药理活性。本文就沙蚕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开发利用沙蚕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和报道了天津塘沽海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水平格局和垂直格局,结果表明:绝大部分生物种类在水平格局上明显的成群分布.垂直格局中,甲壳类和织纹螺占据了表层空间;表层至15 cm范围栖息着双壳类、腕足类和巢沙蚕等;更深范围是四角蛤蜊为主的双壳类以及长吻沙蚕为主的多毛类.由此及群落结构变得单一的现状,从空间生态位的角度进行了生物修复的一些探讨,列举了青蛤、毛蚶、双齿围沙蚕等一些适宜移植的种类.  相似文献   

10.
关于兴城沿海多毛类的研究,前人巳做了一些工作(吴宝铃等,1979年),但都比较零星。特别是在区系的专题研究方面,至今还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资料。兴城沿海位于我围渤海北部,属于温带海区。栖息在这里的多毛类是相当丰富的,各种生态类型都可见到。其中游走亚纲各科的动物,有沣多种类都可做为鱼类的饵料;隐居亚纲由其栖息场所多为底内,因此其地区分布局限性较大,这对于动物地理分布的研究可提出标示。作者认为,研究这一海区多毛类的区系组成、生态分布,对进一步了解中国海多毛类分布,发展海洋渔业,可提供基础资料。 1980年9—10月和1981年5—6月,作者对兴城沿海新立屯、码头、码头北湾、海水浴场、邴家和菊花岛潮间带的多毛类环节动物进行了调查。采到的标本经鉴定共40  相似文献   

11.
用依赖还原型辅酶Ⅱ的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环节动物门多毛纲动物沙蚕(Nerds)脑神经节及部分外周器官中NADPH-d阳性反应的分布.结果表明,沙蚕脑神经节中有少量阳性反应细胞及部分呈较强阳性反应的纤维束,触角中央有一束呈强阳性反应的纤维束通向脑神经节.在口前叶、口腔上皮、咽部上皮、体表皮肤中都呈现一定阳性反应.这表明一氧化氮合酶在沙蚕的神经系统和外周器官中都有分布,可以推测一氧化氮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分子参与了沙蚕多种生理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导了六横岛潮间带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经鉴定,六横岛泥沙滩潮间带共有底栖生物27种,其中软体动物占40.8%,多毛类和甲壳类各占29.6%。泥沙滩底栖生物密度(除沙滩节肢动物外)均以高潮区→低潮区逐渐降低,不同潮区生物量均无明显的变化规律,但不同生境潮间带决定着不同底栖生物种类组成,泥滩以多毛类占优势,沙滩则以软体动物占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黄东海区域多毛类Polychaeta物种组成状况。【方法】用0.1 m2 Gray-O’Hara箱式采泥器重复采样2次,对获得的多毛类样品进行准确的分类鉴定,采用优势度计算公式:Y=(ni/N)fi统计得出优势种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状况。【结果】本次调查黄东海共鉴定出多毛类32个科90种,优势种为背蚓虫Notomastus latericeus Sars,1857和掌鳃索沙蚕Ninoe palmata Moore,1903,其分布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结论】黄东海多毛类种类丰富,优势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而分类学研究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鲜沙蚕及熟制品中沙蚕毒素含量的方法,样品中沙蚕毒素经液液萃取法提取后转化为沙蚕毒素草酸盐,再经气相色谱分析,以色谱保留时间进行定性,采用安捷伦HP-FFAP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柱,外标法测定鲜沙蚕及熟制品中沙蚕毒素含量,结果表明,沙蚕毒素在0.1~5.0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06mg/L,加标回收率在90.5%~93.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2.31%~3.03%之间。  相似文献   

15.
<正>长江是我国淡水鱼类种类最丰富的河流,也是我国野生鱼类资源和主要淡水养殖对象的优良种质来源。长江流域现有鱼类400余种(亚种),其中纯淡水鱼类350种左右,淡水鱼类之多居全国各水系之首。例如,珠江水系纯淡水性鱼类239种,黄河水系仅150种。长江流域有10种河海洄游性鱼类,中华鲟、鲥鱼等7种为溯河洄游性鱼类,鳗鲡与松江鲈则为降河洄游性鱼类。  相似文献   

16.
水蛭的古今     
水蛭俗名蚂蟥,是与蚯蚓同宗的环节动物。世界上蛭纲蠕虫有500种,我国约有100种。它们大多在淡水中生活,有一些在陆地繁衍,也有水陆两栖的。水蛭有吸取血液、体液的种类,也有捕食小动物的肉食种类。生活在长江中下游湖塘里的牛蚂蟥,是水蛭中的巨人,有一尺长;寄生在高黎贡山猫眼蟾身上的寡蛭,只有芝麻大,是水蛭中的侏儒。  相似文献   

17.
Kato1931年在日本Arakawa 发现一种涡虫,认为是一新种,命名为三纹微小真涡虫(Microplana trifasciata).此后没有看到过有关该虫的报导,我国亦未见有此虫的记录.作者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近的珠江浮木码头发现一种涡虫,经鉴定为三纹微小真涡虫(Miroplana trifasciata).这一发现是该虫在我国的新记录.三纹微小真涡虫(M.trifasciata)通常附着于淡水壳菜和淡水海绵.珠江河水的含  相似文献   

18.
即将出版的《广东省淡水鱼类志》一书是由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珠江水产研究所、上海水产大学和湛江水产学院有关人员合编而成,共记述362种鱼,其中纯淡水鱼为207种。本文仅就该书207种淡水鱼,对广东省淡水鱼类的分布特点和区系作一简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海绵动物是一类原始而古老的多细胞动物。它们大多数生活在海洋里,少数生活在淡水水域中,我国从南到北都有淡水海绵的分布。淡水海绵为补肾助阳药物之一,名曰“紫稍花”。淡水海绵具有一定的耐污能力,又可作为中污带水域的指示生物。 有关我国淡水海绵的调查报导不多,曾有祁天锡(N.Gist Gee)和胡经甫(C.F.wu)两人于1927~1932年在北京{博物学杂志》上发表过一些文章。秉志先生(1949)写过一本通论海绵的小册子。以上的报导,有的列出了我国淡水海绵的名录和分布,或在形态分类方面作了工作,而在个体生态方面描述不多。  相似文献   

20.
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了模拟淡水和盐水中的气泡幕前向光散射特性。首先根据Mie散射理论,利用MATLAB编程计算了淡水和盐水中3种不同尺度分布的气泡群相散射函数,分析盐水相对淡水气泡群前向散射变化比例。然后根据实验测量数据,通过计算分析有无气泡幕光照度变化和散射光相对比例,提出差值分析可以探测液体中气泡。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同一尺度分布的气泡群,盐水中气泡前向散射光比淡水中气泡散射光有所增加,最大达到14%,增幅随着散射角增加而减小。无气泡幕时测量盐水前向光散射比淡水光散射有所增加;有气泡幕时,在实验选择的不同压强条件下,同一种液体中,气泡幕前向平均相对散射增加约10%,然而压强相同时,盐水中气泡幕前向光散射平均照度比淡水增加约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