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基于遥感技术的徐州市建成区扩展变化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时相的TM图像为主要数据源,基于遥感原理和技术,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空间分异规律,对徐州市建成区扩展的动态变化数据进行了监测;并结合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城市统计资料,对徐州历史时期以及1987年以来城市建成区扩展的时空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并讨论了影响城市建成区变化的驱动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城市-区域系统的空间结构与区域的协同、综合发展相互依赖、密不可分,整合与优化空间结构可有效地促进区域系统中城市的协调、持续发展.基于扩展断裂点、分形、城市空间分布、空间相互作用等空间结构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河南省城市-区域系统空间结构具有以下特征:城市空间影响范围具有不均衡性;城市之间的空间关联性不够强;城镇点在空间上随机、均匀分布;城市相互作用强度梯度差异大.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城市扩展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安徽省自1991年到2005年之间城市建成区的扩展情况,分别用城市建成区扩展速度、扩展动态度以及扩展强度三个不同标准对安徽省17个城市进行城市扩展特征分析,得到不同梯度扩展类型,并对三个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安徽省城市扩展驱动力进行分析,得出城市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是城市扩展的重要驱动因子,政府决策在宏观上的作用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着安徽省城市扩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中心城市的城市空间扩展是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以芜湖市为例,采用城市空间扩展速率、扩展强度、扩展方向等描述城市空间扩展特征的指标,定量分析1985年以来不同时期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并从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定性探讨芜湖市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芜湖市城市空间扩展速度在波动中起伏;城市空间扩展紧密度不足;城市空间扩展方向和扩展方式由单一趋向复杂.芜湖市城市空间扩展受到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双重影响,在短时期内社会经济因素对芜湖市城市空间扩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深圳市为研究对象, 基于CLUE-S模型, 模拟深圳市2020年城市扩展格局, 然后依据扩展速度强度、形态结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4个方面的指标建立城市扩展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利用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SOFM)对深圳市城市扩展进行分区评价。主要结论如下: 1) 未来(2020 年)深圳市城市扩展状况可 划分为4个区域(高度城市化区、经济增长区、城市扩展潜力区和生态优先区), 各区需针对自身特点合理调整发展战略; 2)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 到2020年, 深圳市城市扩展综合效益较高, 但也存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能兼顾与土地利用效率不够高等问题; 3) 基于CLUE-S模型和SOFM网络, 结合城市扩展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可以实现对未来城市扩展状况的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城市的空间发展是自组织和他组织共同交互作用的过程.利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分割方法,借助AutoCAD和DeapthMap软件,构建轴线模型,对平顶山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平顶山市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具有以下特征:中心城区的范围不断扩大且空间位置没有发生偏移;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轴线;城市空间智能性水平在下降;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呈半同心圆状圈层式扩展模式.煤炭资源开采、自然地理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政策因素、企业布局共同影响了平顶山市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该研究可为平顶山市未来城市建设走向提供借鉴,亦可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安徽省宿州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Landsat TM/ETM+和Landsat 8遥感影像提取1987年、2000年、2005年和2013年四个时期的土地利用信息,每个时相的遥感影像分为建设用地、林地、水体和耕地四类,从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速度、扩展强度、分形维数、稳定性指数、城市扩展弹性系数、城市扩展方向等方面详细分析了26年来宿州市城市扩展的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宿州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一直持续增加,扩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扩展强度也进一步增强.1987-2013年,建设用地面积净增50.67 km2,扩展速度为5.18%,扩展强度为1.63.城市空间格局由填充式逐渐向外延式转变(即由老城区向外延伸扩展),主要向南、北、东南和西北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厦门市土地利用/覆被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厦门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3年、2001年、2007年和2010年4个时相遥感影像,在GIS技术辅助下,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1993-2010年间的城市用地变化过程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与分析.研究表明:17年间,厦门土地利用变化迅速,城市建设用地、耕地、林地等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城市用地不断增加,建设用地比例从4.88%增加到15.14%,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趋尖锐。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地提高是其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城区面积的迅速扩展是厦门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9.
以RS和GIS技术为支撑,基于多时相Landsat遥感数据,采用人工解译方法提取锦葫沿海四个城市空间特征信息,结合地学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城市扩张速度、强度、紧凑度及城市用地分维数四个指标.结果表明:1990-2010年城市扩张面积为8166 hm2,扩张速度为7.37%,扩张强度为0.11;城市用地扩展速度最快的是葫芦岛市;扩展强度最大的是锦州:锦州市、葫芦岛市城市空间越来越分散;葫芦岛市的城市用地边界最为复杂.该结论可以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期研究,并为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机制研究及空间扩展模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从建设用地扩展速率、扩展弹性、扩展的分形特征、区域差异以及结构分异等方面,对郑州中心城市近20年来的空间变化进行综合分析,认为郑州中心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速度不断加快,高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用地扩展以西北和东南方向为主,经历了外部扩展—内部填充—外部扩展的循环过程,并出现了城市质心的东移.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转型期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规律,结果表明城市空间增长在旧城空间、城市边缘区、城市外围空间和区域性空间四个圈层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旧城空间表现出由计划经济时期综合性使用功能向商业、居住、办公等专业性功能分化;城市边缘区以居住和工业为主要的功能,采取圈层、轴向和填充的蔓延式增长方式;城市外围空间的以工业和基础设施为主要功能开发,采取综合性城市新区、新城等形式的跳跃式增长方式;城市增长出现向区域性空间的延伸,主要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功能延伸,包括兼并和竞合两种增长方式;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是政府力、市场力、社区(集体)力3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对全国大城市空间增长分异具有代表意义,文章最后基于广州城市空间增长分异特征对转型期中国城市空间增长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Beijing Urban Development Model: Urban Growth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rban growth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have been recently conducted by cellular automata (CA) models based on self-organizing theory which differs from system dynamics model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Beijing urban development model (BUDEM) which adopts the CA approach to support urban planning and policy evaluation. BUDEM, as a spatio-temporal dynamic model for simulating urban growth in the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is based on the urban growth theory and integrates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MonoLoop to obtain the weights for the transition rule with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configuration. Local sensitivity analysis for all the parameters of BUDEM is also carried out to assess the model's performances. The model is used to identify urban growth mechanisms in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hases since 1986, to retrieve urban growth policies needed to implement the desired (planned) urban form in 2020, and to simulate urban growth scenarios until 2049 based on the urban form and parameter set in 2020. The model has been proved to be capable of analyzing historical urban growth mechanisms and predicting future urban growth for metropolitan area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深入,城市群建设已成为中国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长三角城市群作为我国发育程度最高的城市群,研究其城市扩展的时空规律对于政策制定、合理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作用。本文利用长三角城市群1990—2010年间5个时期的城镇建设用地监测数据,选取首位度指数、年均扩展量、土地利用效率等指标,对比分析不同城市扩展随时间变化的过程特征。结果表明:20年来该城市群内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量超过8000 km2,各时段中2005—2010年扩展最为剧烈;城镇建设用地首位度指数逐步降低,该城市群建设用地规模呈现多中心化的趋势且正在强化;各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年均扩展量及土地利用效率随时间的变化轨迹呈现出明显的省内相似性和省际异质性;绝大部分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1995年以来各城市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普遍显著降低,说明粗犷低效蔓延仍是该地区城市用地扩展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一种遥感监测城市边缘区的方法.首先利用遥感影像提取城市用地.其次,用窗口平滑算法计算城市用地比例.再次,将城市用地比例作为分级标志,依据洛斯乌姆的区域城市结构理论,对城市结构进行划分.最后,从划分结果中提取城市边缘区.研究利用北京市1984—2007年间8期的Landsat5TM影像,应用本文的方法,对城市边缘区进行了界定,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时空结构演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定量研究武汉城市湿地景观的特征、分布格局及变化过程,探索其时空演化特征与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 1987-2005年,武汉城市湿地总面积减少了137.50 km2,其中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281.87 km2,相反,人工湿地面积增加了144.37 km2。② 武汉城市湿地景观的多样性减小,均匀度降低,优势度增大,说明武汉城市湿地景观趋于同化。③ 水库坑塘湿地的破碎度最大,说明水库坑塘湿地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最大。④ 河流湿地、湖泊湿地的质心向西南迁移,水库坑塘湿地的质心向东南迁移。⑤ 武汉气候的变暖与趋干、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快速城市化导致武汉城市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为城市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为此提出城市系统工程的命题及其研究框架。方法采用适应性元胞自动机模型、系统评价与调控及博弈分析的方法,分别研究了城市增长仿真、城市经济环境系统管理及城市社会稳定的问题。结果基于适应性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城市增长仿真,反映了城市化的客观规律;面向协调的城市经济环境系统管理模型,提供了系统管理的调控变量;城市社会稳定的博弈分析,则给出了城市制度建设的途径和方向。结论城市系统工程研究框架及其技术路线具有可行性,能为城市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随着中国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边缘区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对城市边缘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边缘区的定性描述,而对边缘区的定量界定及增长驱动力研究较少.依据徐州市1987~2008年遥感图像,运用信息熵和异速增长模型对徐中城市边缘区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徐州市边缘区扩张具有方向性,1987~2003年城市边缘区的扩张方向为东南方向,2003~2008年主要为北方向和西北方;基于异速增长模型人口的增长方向与城市边缘区的扩展方向基本吻合,说明人口是推动城市边缘区扩张的一个主导因素;在徐州城市边缘区扩张过程中,增加的城市用地主要来自于灌溉水田和林地,但在不同的阶段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将倒U型曲线理论应用到城市增长和城市环境关系方面.定义城市人口增长为城市增长参数,所选择的回归项包括耕地面积、经济水平和环境质量参数.长江三角洲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环境参数和城市增长的各曲线拟合均出现两个转折点,环境变化情况和倒U型曲线的理论假设是完全符合的.在此基础上总结研究了城市增长和城市生态环境调控的政策,针对长江三角洲的情况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貌是城市开发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城市地貌既影响城市的城建用地,也影响城市的交通建设和城市的景观带建设.金华市地处金衢盆地东段,为浙中丘陵盆地地区,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三面环山夹一川,盆地错落涵三江”是金华市地貌的基本特征.金华市地貌地形与城市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影响着金华市城市形态和城市格局的生成和展开,因此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必须重视城市地貌的利用问题.结合金华市旧城改造、交通建设和景观带建设等方面,试图为金华市城市建设和发展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并为其他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对鸟类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自然组成部分,是鸟类及其他动物的重要生境和载体。快速城市化导致城市绿地空间格局剧烈变化,对鸟类群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笔者概括与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按照城市绿地空间格局的成因将其属性分为非生物属性、生物属性和人为属性,并从这3个方面总结与梳理绿地空间格局对鸟类群落丰富度及多样性的影响,认为城市绿地空间格局与鸟类群落的关系应从研究尺度、技术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