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扬州平山五泉矿泉水的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和异养细菌组成的研究,从水生态微生物学角度评价该矿泉水的质量。除微量的铁细菌外,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大肠菌群、鼠伤寒沙门氏菌、粪链球菌、厌氧细菌、梭状芽孢杆菌、氨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硫化细菌、反硫化细菌等,作者均未检测到。分离了少量异养细菌,经纯种鉴定,种群简单,其优势种群为 Flavobacterium aquatile和Zoogloea sp。分析结果表明,扬州平山五泉矿泉水水质清洁卫生,可作高级饮料水,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炼油废水处理中生物膜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型高效填料固定微生物 ,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难降解的炼油废水。通过观察废水中NH 4- N的去除情况 ,发现废水中存在一些物质抑制硝化细菌的活性。实验还发现在 COD≥ 50 0mg/ L的废水中 ,生物膜内异养细菌并不影响硝化细菌的代谢。最后用生物接触氧化工艺高效且稳定地同时把废水中 COD和 NH 4- N去除了 ,负荷较现场分别提高 2倍和 15倍以上  相似文献   

3.
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土壤微生物类群及酶活性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川西亚高山林线交错带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三大微生物、细菌生理类群数量及酶活性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主要集中分布在O~15 cm表层土壤,其数量及酶活性均随土壤深度的加深而降低.随季节性水热状况的变化,表层0~15 cm和15~30 cm土层微生物和酶活性各月差异显著(P<0.05),具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各类群变化规律并不完全相同,细菌、真菌、氨化细菌、好氧固氮菌、硝化细菌、有机磷分解菌、好气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及脲酶、蔗糖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8月最高,而放线菌、无机磷分解菌、反硝化细菌与嫌气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则6月最高,各微生物及酶活性均4月最低.底层(30~47 cm)土壤各微生物和酶活性总体上季节动态不明显.各季节中,氨化细菌、好氧固氮菌、反硝化细菌、有机与无机磷分解菌是8种细菌生理类群中的优势菌群,而纤维素分解菌数量最少,表明林线交错带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4.
通过3组平行试验,验证了生物砾石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连续曝气的处理效果最佳.在3组试验装置的好氧生物膜中,检测出6种微型生物:钟虫、草履虫、轮虫、线虫、盾纤虫和体虫.其中,体虫未在间歇曝气装置中出现.连续曝气装置中检测到的微型生物种类与数量均多于间歇曝气装置.微型动物对剩余污泥减量的贡献可归纳为:增长食物链;直接对污泥进行摄食和消化,在减少污泥容量的同时增加污泥的可溶性;利用微型动物来增强细菌的活性或增加有活性的细菌数量,从而增强细菌的自身氧化和代谢能力,减少剩余污泥量.  相似文献   

5.
膜生物反应器异养硝化菌的筛选与硝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膜生物反应器中分离出3株异养硝化细菌,初始菌体浓度为105个/m L时,菌株X1、X2和X3经过12 h的硝化作用后,分别可去除50.7%、63.4%和46.7%的氨氮。菌株X2还表现出反硝化能力,12 h可去除44.5%的总氮。经16Sr DNA序列的测序和比对,菌株X1、X2和X3分别与假单孢菌(Pseudomonas sp.)、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鞘脂杆菌目(Sphingobacteriales)的同源性最高。未来异养硝化-反硝化菌株X2的应用对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微型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看不见的主角",在资源环境以及全球变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本研究通过方法创新和大量现场调查,从一类特殊微型生物类群——好氧不产氧光合异养细菌(AAPB)入手,展开了微型生物生态过程与机制的系统研究,修正了国际同行AAPB计数方法的误差,获得了全球海洋AAPB的分布规律,解释了以往现场实测结果的分歧,澄清了以往理论上的偏颇认识;建立了包括不产氧光能利用途径的上层海洋碳循环模型,并通过大量现场实测揭示:细菌光能利用关系到海区碳循环的"源""汇"格局;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新的海洋碳循环机制,提出了"微型生物碳泵"理论框架,为全面认识海洋储碳机制、促进学科交叉、研发海洋碳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大田条件下,以超级稻"II优航2号"为试验材料,水稻拔节期至始穗期设置55%和85%两个遮光强度,以全生育期正常自然光为对照,研究花前光照亏缺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效应的影响,为光贫乏区土壤良性生态循环和超级稻栽培技术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水稻拔节期至始穗期弱光胁迫条件下,在水稻生长的孕穗期、始穗期、灌浆期、收获期,显著降低了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酸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氯菌数量,增加了真菌、反硝化细菌、反硫化细菌数量,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和N含量减少,抑制了根际土壤中脲酶、磷酸酶的活性.而且,随着弱光胁迫强度和时间的增加,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硝酸细菌、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的生长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的含量和土壤中脲酶、磷酸酶的活性受抑制程度加重,真菌、反硝化细菌、反硫化细菌生长的促进作用增强.说明花前光照亏缺降低了稻田根际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改变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破坏了稻株生长的根际微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受污染源水的生物预处理中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试研究表明,大型源水生物处理工程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技术除污染是完全可行的,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而且启动迅速、填料容易挂膜。生物膜成熟时每克填料上的细菌数量达10^6-10^7个,膜上的动物种类繁多,数量大。影响生物处理池稳定运行的主要因素有泥沙在填料上的过度积累和某些后生动物的大量生长。通过试验提出了工程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台湾海峡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微型生物食物网在C和P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动力学为核心,研究了台湾海峡主要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物理驱动和,物理与生物、化学的过程的耦合,微型浮游生物对碳循环的贡献等。结果表明,在大的进空尺度上,该海域磺及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主要受水动力调控;夏季南部海峡表现为大气CO2的强源、溶解有机碳是主要的有机碳形态、颗粒有机碳中陆源约占60%;夏季上升流是上层磷的重要来源,其贡献约占光合作用所需磷的16%,对生物生产力的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该海域以微型(Nano)和微微型(Pico)浮游植物为主,其对生物量和生产力的贡献可高达60%和80%,浮游植物的初级产量有一大部分为细菌和异养鞭毛虫表现了较高的生态传递效率,微食物网对传统食物网的贡献可达三分之一。此外,还从物理、化学、生物耦合的角度探讨了ENSO现象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湿地氮循环及其对环境变化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湿地氮素通过大气氮沉降、生物固氮、人为氮和径流氮输入等输入途径和植物收获、土壤NH3 挥发、反硝化气态损失、淋滤、径流输出等输出过程以及通过固氮作用、矿化(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进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出量化氮与碳、磷之间的关系是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湿地系统内氮迁移量及其与不同环境要素间的关系是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探讨了湿地氮循环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ZHAO Dan 《科技信息》2013,(5):239-239
Under aerobic conditions,Aerobic denitrifying bacteria change nitrogen compounds to N2 and other gaseous nitride by denitrifying.The majority can simultaneously conduct 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dissolved oxy gen,carbon source and C / N on the denitrification.Introducing Aerobic denitrifiers history of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status,looking forward to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2.
采用SBR处理模拟低碳污水,考察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过程中氮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硝化、反硝化动力学和物料平衡原理,建立了SND过程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SND过程中的硝酸盐饱和常数KD高于常规单级反硝化过程的常数.由动力学分析可知,反硝化过程是SND过程的控制步骤,保持较高的硝酸盐浓度或梯度有利于稳定的SND过程.  相似文献   

13.
朱浩 《科技信息》2011,(17):66-68
本试验选用SBR作为反应器,研究有机物氧化、生物脱氮过程中pH变化规律以及pH作为反应过程指示参数的可能性。探讨低溶解氧选择抑制来实现短程硝化一反硝化。  相似文献   

14.
膜生物反应器净化污水的硝化反硝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CAS)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硝化和反硝化性能.结果表明,MBR对NH4 -N和TN的去除率分别比CAS高54.8%和37.3%.2种工艺的亚硝化、反硝化作用均呈零级反应,对应降解速率常数MBR分别约为CAS的2.2倍和2.5倍;CAS中硝化作用为零级反应,而MBR中硝化作用随时间推移趋于平缓.MBR中的细菌总数、硝酸菌、亚硝酸菌和反硝化菌数量分别比CAS工艺中相应菌种高1~2个数量级.通过控制曝气强度或减小回流通道断面限制缺氧区溶解氧质量浓度,可提高MBR中的反硝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几种新型脱氮工艺,主要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氧限制自养硝化反硝化(OLAND)、全程自养脱氮(CANON)、厌氧氨氧化、同步反硝化脱磷除硫等工艺。它们以亚硝化反应和厌氧氨氧化反应为主,使脱氮具有更加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微生物种类的扩展,厌氧氨氧化和反硝化反应的竞争,羟氨转化为联氨是厌氧氨氧化菌活性出现的标志等是最新的研究内容,但新型脱氮工艺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略,特别是相关物质转换,微生物学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实验室发现的高效脱硫异养反硝化菌种C27为对象,研究其在不同营养环境下的代谢规律.结果表明,自养条件下C27无法生长,异养提供氮源但不加硫源时,菌株仍然具有反硝化能力,乙酸盐降解80%以上,硝酸盐全部被降解,但降解时间变长.分析硫氮比为5∶2、5∶5、5∶8、5∶10条件下,C27对碳氮硫的降解情况,确定最佳的硫氮比为5∶8.  相似文献   

17.
红树林凋落叶自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已证明红树林凋落叶自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报告与有机碳、氮矿质化密切相关的土壤微生物主要生理类群的变化。1 材料与方法 凋落叶模拟,样本采集、处理和测定方法如文献。现补充几点:  相似文献   

18.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 SBR系统行运行模式不同,脱氮除磷效果会发生变化。SBR系统氨氮硝化过程在好氧阶段进行,脱氮过程主要在缺氧阶段进行。除少数细菌能进行自养反硝化,大部分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都是进行异养反硝化。经研究发现SBR运行过程中TN浓度和COD浓度具有相关性,COD和TN浓度之间存在三阶函数关系,本实验反硝化速率为1.2mg/L。  相似文献   

19.
新型异养硝化细菌的硝化和反硝化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生物陶粒反应器中分离出2株新型异养硝化细菌,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测序,鉴定出这2株菌分别属于Pseudomonas sp.和uncultured Acinetobacter sp.,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采用乙酸钠-氯化铵作碳源和氮源进行硝化特性研究,经过12d好氧培养,wgy5和wgy33氨氮最终去除率为82.86%和78.30%,总氮最终去除率为65.50%和61.60%,并且具有产生亚硝态氮的硝化性能.在亚硝化培养基中经过12d的好氧培养,wgy5和wgy33对亚硝态氮的最终去除率为82.20%和80.36%,在硝化培养基中wgy5和wgy33对硝态氮的最终去除率为84.10%和9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