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性结构矛盾、体制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三农”问题等在中部地区表现得相当突出,中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凹地”。经过分析认为:制约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两个层面的制度缺陷,一是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基础性制度缺陷;二是政府经济管理制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中部崛起: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技术产权资本市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部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地区,要实现“中部崛起”应遵循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导方针,实施高新技术跨越发展战略。资金瓶颈是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头等难题,笔者认为,中部应通过发展壮大技术产权资本市场实现科技与资本的融合,推动中部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中部地区的“自主崛起”。  相似文献   

3.
基于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思想,提出适合干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江西省2000年至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2000年至2007年,江西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在Ⅲ级标准的一般水平与Ⅳ级标准的较差水平临界值0.25附近上下波动,环境支持能力是江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优势所在,发展能力是江西可持续发展的薄弱点,人力资本是制约江西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依托技术创新,促进山西可再生能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山西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从制约山西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技术瓶颈”入手,结合国内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趋势,提出山西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重点及对策,为促进山西乃至整个中部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快社会转型的有效保障.河南省城市化建设的特征是: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差异明显;中原城市群牵动辐射力弱,首位城市作用小.人口基数庞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是其基本制约因素.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背号下,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增长极作用、实施分域引导等策略可有效提高河南省城市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6.
孙晓春 《科技信息》2009,(33):I0148-I0148
近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不够高,与经济发展的滞后巧相制约,尤其是农村教师队伍补充不完善的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突出瓶颈。  相似文献   

7.
物流配送的不舍理是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将数据挖掘这种数据分析技术运用于物流配送之中,可以设计出更合理的物流配送方案。能更好地为物流配送服务.  相似文献   

8.
袁冬梅 《科技资讯》2009,(27):165-165
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而拓宽融资渠道是突破融资难的瓶颈的唯一出路,本文通过从中小企业、银行、政府三个角度对其融资难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教学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对学生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小,是思想道德修养课目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而传统的教学与学生教育和管理严重分离的体制是制约其实效性的瓶颈。改革课程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地组建教学单位.建设“双肩挑”的教师队伍.建立主体多元、知行结合的学生考评体系.实现教学、教育和管理目标、过程及结果的有机统一,是突破瓶颈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安全生产已成为制约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瓶颈能源是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在我国也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经济较快发展的制约瓶颈。而安全生产又是煤炭企业的薄弱环节和制约瓶颈,一旦发生重特大事故,抢险排险困难重重,一般具有毁灭性和不可逆性,往往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和经济损失无法挽回,导致生产经营企业瘫痪,短时期内很难恢复生产。由此可以看到,安全生产搞不好势必制约经济发展的速度,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确实具有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的属性。  相似文献   

11.
汉江中下游地区工业发展水平是关系汉江流域乃至整个湖北省经济和政治稳定的重要问题之一.现在该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还处于中期阶段,离工业化成熟阶段的要求相差甚远.认清该地区工业发展的态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工业发展目标,选择行之有效措施,加快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迅速提高汉江中下游综合实力,使汉江中下游走在中西部前列的必然选择,也是总体上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关键举措,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2.
构筑济南"1小时城市经济圈"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经济圈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国内外城市经济圈的兴起和发展,构成了当今经济发展的颠峰力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动机"。济南的中心城市地位,外围6城市的分布格局和产业结构特点,为构筑城市经济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因此,作为"中心"的济南与作为"外围"的6地市应积极互动、通力合作,促成济南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地区经济开发和对外开放是地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地域发展过程存在客观规律,这就是"地域经济向心成长及相互间传播原理"(简称"向心成长及传播原理").受这个原理支配的经济发展现象到处存在着,只是依各地具体条件的不同而有程度、规模和速度的差别.根据该原理,作者认为:我国的对外开放要按照"梯度发展与点轴发展相结合"的"非字型"模式展开.河南经济中心地区有可能很快卷到对外开放过程中,为此应及早准备.本文阐述了河南省中心地区联合开发的重要意义以及省内核心地区的开发对确定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的作用,分析了河南省中心地区联合开发的有力条件和困难,提出了以郑州、开封、新乡三城市为中心形成的三个基层经济区为基础构成的"金三角"进行联合开发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部地区已经进入到一个深化改革的新发展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历史起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部地区社会发展呈现出过渡性的新常态特征: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但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虽整体提高,但仍存在轻度失调现象;社会发展能力较低,尚处于"低福祉增长"阶段;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集中连片分布,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区域;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由生存型福祉向发展型福祉转变;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由"社会管理"向"社会发展治理"转变.为此,中部地区要以增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共进,创新中部地区社会发展治理机制,加快经济发展成果向居民福祉转换.  相似文献   

15.
曲万成 《河南科学》2014,32(7):1346-1349
电力需求量是关系到我国电力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基于我国1990—2012年的数据,对电力需求量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所选变量均通过ADF平稳性检验,具有很好的平稳性.检验通过后,构建了电力需求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然后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变化对电力需求量的冲击效应;最后利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分析了经济增长对电力需求量的贡献率水平.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继承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区域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发展的论述及国内外有关理论对我国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区域发展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协调发展战略从不同角度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继续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理论创新和发展实践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是人口集聚、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综合过程,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红三角”地区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具体表现为综合经济实力低下、中心城市凝聚力低、城市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地形地貌的约束等。“红三角”地区应确定城市发展的规模和特色,确定产业发展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有利于城市化的制度创新,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河北地区便有所开发和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北已成为中原王朝十分重要的财赋地区之一.隋朝时期,河北地区农业经济发达,是当时经济中心;由于其特殊、优越的地理位置,又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点;同时由于经济的发展,河北人才辈出,文化发达,是当时科技文化的渊薮.无论是从经济、政治、军事还是文化来分析,隋朝时期,河北在全国的地位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陕北能源基地环境资源问题分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战略高度探讨了陕北能源基地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能源优势和发展态势,揭示了陕北环境资源破坏状况,提出了本基地环境资源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发展好县域经济必须重视其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选择必须注意的原则为基础,建立了相关的评价指标,运用熵值计算方法对镇安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建材业、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及采掘业三个产业为镇安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