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以云南省16个州(市)2000-2013年国内和入境旅游收入为基础,采用标准差、变差系数、基尼系数、首位度和赫芬达尔系数对云南省旅游经济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和入境旅游经济绝对差异都在不断扩大,入境旅游经济相对差异比国内旅游更加明显;国内旅游经济规模呈首位型与集中型分布,正在向分散均衡型方向发展,但集中分布仍然很明显;入境旅游经济规模呈首位型分布,区域垄断程度高,发展很不均衡,但有从首位型分布向集中型分布转变的趋势。研究认为: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旅游配套设施、区位条件是影响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杜丹  张辉 《河南科学》2014,(4):668-672
以1997—2007年我国39个典型旅游城市的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为基础,运用标准差(VOC)、变异系数(CV)、首位度(S)、赫芬达尔系数(Hn)4个指标分析了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的差异.研究发现,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发展总体不均衡,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在波动中缩小.为探究产生上述差异的背后机制,运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研究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水平的位序规模分布,发现城镇居民国内旅游消费规模基本符合位序规模分布,位序变化呈分散均衡分布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又分析了经济的发展水平、区位交通、消费偏好对差异和规模分布的影响,并对今后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发展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省11个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相关计量方法及GIS软件,对山西省2010年~2017年旅游业时空演变特征及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1) 2010年~2017年,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绝对差异在增大,相对差异在减小;(2)山西省旅游业的空间发展模式由“单核”向“双核”转变;(3)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不均衡,中部核心地区旅游经济发达,南北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不容乐观,但是南部地区的发展优于北部地区;(4)旅游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5)完善旅游空间结构,打造新的旅游增长极,走“双核—两极—三圈”的空间结构的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4.
以2005—2017年国庆黄金周与全年国内旅游客流量数据为依据,通过四分位空间分级、集中性与差异性指数比较及重心转移轨迹测量,分析黄金周与全年国内旅游的空间结构变化,探讨国内旅游能否率先突破"胡焕庸线"以实现东西部经济的均衡发展。结果表明:黄金周与全年国内旅游呈现"胡焕庸线"的分布特征,历年来两者发展规模均有所提升并呈现向西扩展趋势;黄金周与全年国内旅游地区差异趋于扁平化,其中后者扁平化趋势更为显著,但"胡焕庸线"两侧的累加市场占比差距依旧较大;黄金周与全年国内旅游重心具有向西南推进趋势,且全年比黄金周推进的幅度更大;结合人口、经济分布及两者权衡,本文设定了国内旅游突破"胡焕庸线"的3个标准,依据时间序列分析及预测,2016年国内旅游已跨越了经济界线4%,预计到2020年、2021年有可能突破人口-经济权衡界线5%,2023年、2024年突破人口界线6%。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5—2015年统计数据,采用首位度、位序-规模法则、旅游经济联系度等方法,比较分析了陕西省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位序-规模分布及空间演化过程。陕西省入境旅游与国内旅游两大市场分布格局差异明显:入境旅游分布集中且呈现极化发展特征,国内旅游分布均衡并表现为扁平化发展态势。两大市场空间演化阶段及演化路径差异显著:入境旅游仍处于核心极化阶段,空间联系仅由点发展到线;国内旅游则从核心极化到梯度扩散,并实现了一体化发展,空间联系从点线扩展到网面。两大市场不同格局主要因为入境市场规模小,追求世界知名景区并选择航空交通便利城市;而国内旅游本地市场规模大,休闲景区选择多且交通全域可达。  相似文献   

6.
以2000年~2014年的入境旅游收入为基础,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位序规模理论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入境旅游经济的时空差异及其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省际间入境旅游收入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相对差异呈缓慢缩小的趋势;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差异明显大于地带内差异,是省际总差异的主要来源,而东部地带内差异是地带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其中东部沪、苏、浙的入境旅游收入长期处于前3位,云南是西部四省市入境旅游的领头羊,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长江经济带入境旅游经济时空差异是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区域发展政策、特殊事件与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论文最后提出了协调长江经济带旅游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山西省2005—2014年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山西省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下滑趋势,除太原市和大同市以外的其他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均落后于山西省经济发展平均水平,说明山西省缺少能够辐射和带动全省经济共同发展的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表明山西省各区域间趋于均衡,区域内经济向优势区域集中;根据K-平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将山西省分为4类地区,要大力发挥一类、二类地区的核心凝聚作用,重点扶持三类、四类地区.该结果对于统筹山西省区域发展,提升山西省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2001-2013年新疆旅游收入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赫芬达尔指数以及首位度,对新疆15个地州市国内及入境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体系构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国内及入境旅游发展很不均衡;(2)新疆15个地州市国内旅游规模差距较大,国内旅游规模分布过度集中,但也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国内旅游竞争较激烈,竞争力优势明显的是乌鲁木齐市、阿勒泰地区、吐鲁番地区,竞争力下滑明显的是喀什地区;在入境旅游规模方面,新疆15个地州市差距大,集聚化明显,但有扩散的趋势,入境旅游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竞争力优势明显的是乌鲁木齐市、伊犁州直属县市、阿勒泰地区、哈密地区及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竞争力下滑明显的是阿克苏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喀什地区;(3)新疆国内及入境旅游规模符合位序规模分布.国内旅游规模由集中型分布向首位型分布演变,入境旅游规模呈首位型分布,但有向集中型,甚至分散型演变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调整新疆旅游规模结构失衡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合肥经济圈五个城市的国内旅游收入与入境旅游收入作为基础数据,探索2009—2015年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逐渐扩大;国内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增大,入境旅游经济相对差异减小,但入境旅游是相对差异形成的主导力量;国内旅游经济的差异贡献率显著高于入境旅游。(2)合肥经济圈呈现"核心—边缘"空间结构,核心城市是合肥市;国内旅游经济规模呈首位分布,入境旅游经济规模趋于从首位型向集中型的转变。(3)合肥市旅游经济发展速率最快,远高于滁州市和淮南市。(4)旅游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是影响合肥经济圈旅游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当城市增加一个星级旅游景区、城市GDP增加1亿元、城市公路里程增加1公里时,总体旅游收入分别增加2.07亿元、2.04亿元、3.89亿元。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选用国内旅游收入和国内旅游人次两个指标,运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系统聚类等方法,研究广西西江经济带国内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2004—2015年广西西江经济带国内旅游区域绝对差异总体上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相对差异呈现减小的趋势。(2)对2004—2015年七市的国内旅游发展水平做系统聚类分析,2004—2008年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南宁,第二类为柳州,第三类为梧州、贵港、百色、来宾与崇左;2009—2015年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南宁,第二类为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与崇左。(3)广西西江经济带内,南宁国内旅游发展水平最高,随着梧州、贵港、百色、来宾与崇左等市日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近年其国内旅游发展迅速,减少与柳州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