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白兰叶油(oil from leaves of Michelia alba DC.)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l-侧柏烯,罗勒烯,1.8-按叶油素,l-芳樟醇,黄樟油素,香叶烯,1-β-榄香烯,α-芹子烯,α-橙花叔醇和四个尚未鉴别的化合物,其中一个是单萜烯,两个是含氧化合物(甲和乙),一个是倍半萜酮。白兰叶油中l-芳樟醇含量占64.3%,倍半萜烯总含量约为16%,α-橙花叔醇约4%,罗勒烯1,5—2%。  相似文献   

2.
湿地松针叶中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应用OV-101石英毛细管柱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首次对湿地松针叶中的挥发油化学组成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由湿地松针叶挥发油中共分出34个主要色谱峰,其中单萜18种,倍半萜15种。高含单萜主要是α-蒎烯,β-蒎烯,柠檬烯和α-松油醇等,其中β-蒎烯占单萜总量50%以上。湿地松新叶和二年生针叶的挥发油组分基本相同,各组分相对含量也非常相近。一年中不同时期针叶中的单萜,倍半萜相对含量有变化,3月份针叶中单萜含量普遍高于5月份针叶。而倍半萜的相对含量则大多低于5月份针叶。3月份针叶单萜约占单萜、倍半萜总量的58.7%,而5月份的针叶中,单萜仅占有单萜、倍半萜总量的39.5%。  相似文献   

3.
本文比较详细地研究了樟脑红油(Red Camphor Oil)的化学成分,并估定了它们的含量,为樟脑红油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根据。樟脑红油的成分主要为黄樟油素(~22.2%);芳樟醇(~9.2%);α-松油醇(~7.8%);二戊烯(~4.2%);α-蒎烯(~2.8%);樟脑(1.9%);1,8-桉叶油素(~0.8%);倍半萜烃的含量约为14.8%,已鉴定其中含有α-檀香烯和蛇麻烯。另外尚有一种待进一步鉴定的倍半萜烯,它在薄层色谱中的位置处于α-檀香烯与蛇麻烯之间。  相似文献   

4.
从柏科香料油谈湘西香料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柏木油是柏科植物柏木、园柏、刺柏等根、茎、叶蒸馏而成的香料油,其中主要成分是柏木脑(18—28%)和柏木烯(约70%),其他成分有萜烯、柏木烯醇、萜烯.在柏木、园柏、刺柏三种植物中它们原油的出油率和化学成分是有差异的,同一树种根、茎、叶的出油率和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三种植物中以柏木的出油率最高,香料油的质量也最好.其根,茎出油率3—5%,含有柏木脑30—40%,其他成分有β-柏木烯,α-柏木烯、松油醇、松油烯等.柏木叶含油量0.2—1%.主要成分有侧柏酮、松油烯、樟脑烯等.  相似文献   

5.
在小型高压釜中试验了不同石油重油和催化剂对煤加氢液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煤的转化率随石油重油中芳烃含量增加而提高,在试验条件下以红旗煤在羊三木减二线油中加氢的转化率为最高,达到60%,向石油重油添加四氢蔡或甲基萘油馏份对煤液化有利。不同的氧化铁型催化剂对煤在石油重油中加氢液化生成油都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其中以山东赤泥为最好,在试验条件下可使煤转化率增加7.4%,油与气产率增加22.4%,沥青烯产率下降15%,此外还考察了九种煤在石油重油中加氢液化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邓恩桉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邓恩桉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的水溶性物质,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比较二者的化学成分。邓恩桉叶挥发油油相部分的得油率为3.67%(以干重计),其中确认了52个组分,占油相部分总量的97.04%,油相部分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24.71%),其次为香树烯(9.10%)、γ-松油烯(8.87%)、α-蒎烯(7.67%)等;水溶性成分的得油率为0.85%(以干重计),其中确认了36个组分,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83.52%,香树烯(19.40%)和蓝桉醇(15.67%)是水溶部分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7.
以重质松节油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对高纯度长叶烯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长叶烯产品纯度的影响,确定了高纯度长叶烯的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硫酸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重油原料质量的1%,乙酸溶剂与原料的体积质量比为1∶3(m L/g),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4 h,在此条件下石竹烯转化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8.
复合催化剂催化重质松节油合成异长叶烯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合催化剂催化重质松节油直接异构化合成异长叶烯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较为理想的催化剂及相应的反应条件:复合催化剂为占重油质量3%H2SO4,加上占重油质量10%的y,异构化反应温度为60~70℃ ,反应时间为3.5h,异长叶烯产率达到83.9%.  相似文献   

9.
广西几种林化产品化学成分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102型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和BP×5玻璃毛细管柱对松香、松节油、桂油和茴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脂松香含有7种主要树脂酸,其中枞酸的含量最高,质量含量为45.85%;马尾松节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32种,其中α-蒎烯含量最高,质量含量为83.23%;桂叶与桂枝提取的桂油主要化学成分都是22种,含量最高的成分是反式肉桂醛,其中桂叶提取油质量含量是78.51%,而桂枝提取油质量是87.54%;八角枝叶提取油的主要化学成分有18种,其中含量最高是反式茴香醚,质量含量为89.43%.  相似文献   

10.
高璇  屈恋  赖芳  马丽 《广西科学》2017,24(4):396-400
【目的】利用GC-MS对窿缘桉叶、果实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窿缘桉叶、果实中提取挥发油,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水溶性挥发组分。【结果】窿缘桉叶得油率为0.95%(以鲜质量计),其中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桉叶素(38.82%)、α-蒎烯(13.52%)和对伞花烃(12.04%);其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成分主要物质为(1R,2R,3S,5R)-(-)-2,3-蒎烷二醇(14.75%)。果实得油率小于叶,为0.52%(以鲜质量计)。果的挥发油成分主要为β-石竹烯(13.07%),其蒸馏残液中的水溶性挥发成分主要为α-松油醇(25.33%)。【结论】窿缘桉果实挥发油的油相成分中含有大量石竹烯,作为药物原料具有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松节油是我省产量最大的一种精油资源,目前年产量为七千吨左右(全国年产5.6万吨)。它是一种萜类物质的混合物,主要含有多种单萜和倍半萜烯,如α-蒎烯、β-蒎烯、香叶烯、双戊烯以及长叶烯、石竹烯等等。其相对含量与许多因素(如树种、树龄、地理位置、气候、加工方法等)有关。松节油一直广泛地应用于油漆、催干剂、胶粘剂等工业中。在医药上用作搽剂;部分用于合成樟脑、冰片等。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松节油直接用于上述领域已显不够经济。因为通过对其进行二次加工,可以生产使用价值更高的一系列香料。  相似文献   

12.
以胶东沿海地区盛产的野生艾蒿为原料,以石油醚为溶剂,用索氏提取器提取艾蒿精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分离并鉴定了30种有机化合物,其中15种成分在内陆地区的艾蒿精油文献中没有报道过.其主要成分为桉油醇(24.54%)、石竹烯(11.57%)、樟脑(9.16%)、刺柏烯(7.87%)、长叶烯(5.30%).与内陆地区的艾蒿相比,沿海地区的艾蒿在成分上有显著的差异,具有杀菌保健功能的活性物质含量更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滇桂艾纳香茎和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HS-SPME-GC-MS 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中草药滇桂艾纳香茎和叶中挥发性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其化学成分和相对含量,共鉴定了98种化学成分,茎和叶中各82种。主要挥发成分及含量为:大叶香烯 D(茎:36.59%;叶:40.87%)、香木兰烯(茎:13.20%;叶:17.00%)、顺 α 没药烯(茎:6.06%;叶:7.48%)、β 荜澄茄油烯(茎:4.83%;叶:5.85%)、γ 依兰油烯(茎:2.18%;叶:2.58%)和1,2,4a,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乙基)-萘(茎:2.03%;叶:2.55%),它们都为倍半萜类化合物。本实验中发现滇桂艾纳香茎和叶的中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分别占挥发性成分含量的91.75%和94.52%。  相似文献   

14.
我省松树资源十分丰富,不少地区利用这一资源生产松香的同时,有大量副产物松节油产生,为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开展综合利用研究,笔者以气相色谱内标定量法对思茅、文山两地区八个县所产松节油及松脂进行α-蒎烯、β-蒎烯含量测定。 样品采自墨江(1—4~#)、普洱(5—8~#)、思茅(9—13~#)、景谷(14—18~#)、镇源(19—22~#)、景东(23—26~#)、广南(27~#)、丘北(28—34~#)等八县,计21个采样点。其中松节油样13个;松脂样17个;新鲜树干样品4个。属思茅松样品26个,云南松样品8个。  相似文献   

15.
阴香叶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初步研究的结果,广东惠东县产的阴香叶油(Leaf oil of Cinna-momum Burmai Blume,Cinnamomum kiani Nees)中所含单萜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是5个单萜烃,其中经过鉴定的为α-蒎烯,d-苧烯,蘿勒烯,含氧的单萜化合物经过鉴定的有桉叶油素,d-龙脑,d-芳樟醇。含量较多的是d-龙脑(约占全油的28—30%),桉叶油素(约占全油的20%)及芳樟醇(约占全油的5%)。还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迄今尚未加以分离鉴定。从桉叶油素,d-龙脑及d-芳樟醇的含量看来此挥发油有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了牡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在已分析的116个成分中鉴定了其中的2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6.53%。它们是α—蒎烯,莰烯,桧烯,β—蒎烯,α—水芹烯,对一伞花烃,1,8—按叶油素,β—水芹烯,芳樟醇,橙花醛,香叶醛,乙酸龙脑酯,β—榄香烯β—石竹烯,α—和β—愈创木烯,δ—及α—榄香烯,β—金合欢烯,环氧石竹烯,橙花叔醇,石竹烯醇—1,金合欢醇,β—按叶油醇,β—甜没药醇以及柏木脑。其中β—石竹烯含量达39.55%。  相似文献   

17.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马尾松和湿地松的针叶精油,用GC及GC—MS联用仪对它们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研究表明马尾松针叶油中约含67种化学成份,湿地松针叶油中约含有74种化学成份。马尾松针叶油中α-蒎烯含量高于湿地松针叶油,但后者的β-蒎烯含量却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8.
巨尾桉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巨尾桉叶中提取挥发油中的油相成分,用乙醚作为溶剂从蒸馏残液中萃取挥发油的水溶性物质,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分析二者的化学成分并进行比较.巨尾桉叶挥发油油相成分的得油率为0.67%(W/W,以干重计),确认了32种成分,占油相部分总量的97.65%.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39.70%),其后依次是α-蒎烯(22.03%)、α-松油醇(11.76%)、龙脑(5.78%)和乙酸松油酯(4.60%)等;水溶性成分的得油率为0.87%(W/W,以干重计),确认了32种成分,占水溶性部分总量的87.14%,异戊酸(15.03%)、1,8-桉叶油素(10.75%)、α-松油醇(9.85%)是水溶部分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9.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 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提取了可可茶茶花和可可乌龙茶的挥发油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对比可可茶茶花和乌龙茶挥发油成分的异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中大根香叶烯D(53.97%)、α-金合欢烯(16.07%)、沉香螺醇(3.96%)、十三-2-炔-环丙酯(3.30%)、δ-杜松烯(3.22%)、β-荜澄茄油烯(1.96%)、异香橙烯(1.73%)、1,5-二甲基-8-(1-甲基)乙烯基-1,5-环癸二烯(1.61%)、古巴烯(1.55%)9种物质的含量较高,其中七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0.11%。顶空固微萃取法得到的可可乌龙茶挥发油成分中反-橙花叔醇(29.1%)、己酸叶醇酯(22.56%)、4-乙酰基-3-乙烯酸乙酯(10.21%)、芳樟醇(6.17%)、紫苏烯(5.97%)、α-金合欢烯(3.54%)、反-叶绿醇(2.11%)、己酸己酯(1.87%)、(3Z)-3-辛酸丁酯(1.74%)9种物质含量最高,其中3种醇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7.38%,4种酯类物质占总挥发油成分的36.38%,2种烃类化合物占总挥发油成分的9.51%。可可茶茶花挥发油成分以烃类化合物和醇类居多,可可乌龙茶挥发油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酯类,正是这三类化合物使得可可乌龙茶具有花香的气味。  相似文献   

20.
采用改进的Ellis平衡釜测定了蒎烷—α—蒎烯、α—蒎烯—长叶烯、蒎烷—长叶烯三个二元及蒎烷—α—蒎烯—长叶烯三元常压汽液平衡数据,实验数据经Herrington规则检验,表明符合热力学一致性。并分别用Wilson和NRTL模型对三个二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进行了关联,得到了相应的模型参数,同时用二元Wilson参数对所测的三元数据进行了推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为0.00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