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新鲜山黄皮叶及果皮挥发性成分。山黄皮果皮挥发性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为:肉豆蔻醚[BF](61.02%)、β-月桂烯(23.46%)、异松油烯(6.29%)、β 细辛脑(1.49%)、(E,E,E)-3,7,11,15-四甲基-1,3,6,10,14-十六五烯(1.43%)、β-红没药烯(1.27%)、3-蒈烯(0.75%)、顺-桃金娘烷醇(0.59%)。山黄皮叶挥发性主要成分及其含量为:肉豆蔻(47.52%)、异松油烯(23.83%)、3 蒈烯(5.95%)、β 红没药烯(4.74%)、(+)-4-蒈烯(3.12%)、β-月桂烯(2.72%)、对薄荷-8-烯(1.47%)、D-柠檬烯(1.45%)、水芹烯(1.22%)和β-细辛脑(1.04%)。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GC-MS法对山橘果皮和叶片挥发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橘果皮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β-月桂烯、萜品烯、δ-榄香烯和α-荜澄茄油烯等,且鲜果皮和干果皮中主成分相对含量的差异较大;叶片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α-荜澄茄油烯、(+)-4-蒈烯和γ-榄香烯等,且鲜叶与干叶中主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不大.可见,山橘果皮和叶片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所不同,果皮中以单萜类物质为主,叶片中以倍半萜类物质为主.山橘挥发油制取时,应把握植株器官的来源及明确材料预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艾蒿、臭蒿和黄花蒿三种蒿属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组成,探寻其与叶面腺毛体的关系,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比较,并利用体式荧光显微镜观察三种蒿属植物叶面腺毛体数量.结果表明:1黄花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多,艾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其次,臭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少,三者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类化合物与倍半萜类化合物;2三种植物均含有顺-3-己烯酸乙酯、蒈烯、桉树脑、大根香叶烯、β-石竹烯;3艾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罗勒烯、2,6-二甲基-1,5,7-辛三烯-3-羟基、樟脑、β-榄香烯、丁香烯、桉叶稀、杜松烯、E-环氧法尼稀,臭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羟基脲、β-蒎稀、β-榄香烯、丁香烯,黄花蒿挥发性物质还含有3-己烯-1-醇、2-辛烯-4-醇、5,5-二甲基-1-乙基-1,3-环戊二烯、邻异丙基甲苯、莰烯、D-柠檬稀、β-蒎稀、E-β-法尼烯;4三种植物中黄花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多,其腺毛体密度也最大;艾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其次,其腺毛体密度也处于其次;臭蒿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最少,其腺毛体密度也最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鉴定樟叶鹅掌柴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其质量控制及其挥发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樟叶鹅掌柴叶中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并用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峰面积相对百分比。【结果】樟叶鹅掌柴叶挥发油得油率大约为0.1%,共鉴定出45个化合物,它们的峰面积占挥发油总成分峰面积的97.5%。樟叶鹅掌柴叶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蒈烯、莰烯、蒎烯、石竹稀等萜烯和倍半萜类化合物。【结论】研究结果为樟叶鹅掌柴叶合理使用、开发新的精油品种提供研究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黔产石南藤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贵州产石南藤挥发油,利用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出72种成分,鉴定出57个化学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0.71%.其主要成分为萜类化合物,主要有:α-桉叶醇、香桧烯、γ-桉叶醇、δ-荜澄茄烯、β-丁香烯、4-松油醇、二环大根香叶烯、榧烯醇、β-蒎烯、γ-松油烯、α-松油烯、橄榄醇、α-蒎烯、(-)-β-榄香烯等.  相似文献   

6.
裂环烯醚萜作为油橄榄叶中的主要成分,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及其它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对目前国内外油橄榄叶中裂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化学成分、含量测定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我国丰富的油橄榄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析豚草的挥发性成分。从豚草挥发性成分中鉴定出51种物质,其中含量最高的为大根香叶烯D,相对含量为19.169%;其次依次为z-依兰油烯,相对含量为14.534%;γ-杜松烯,11.566%;△-杜松烯,8.206%等。其中种类最多的烯类,共36种,占总含量的82.158%,包括γ-萜品烯;α-蒎烯;delta-3-蒈烯;大根香叶烯B;γ-榄香烯;α-荜澄茄油烯;α-衣兰烯;α-古巴烯;β-波旁老鹳草烯;大根香叶烯D;z-古芸烯;α-古芸烯;z-依兰油烯;(+)-Cyclosati-Velle;γ-杜松烯;雪松烯;β-荜澄茄油烯;α-律草烯;表-双环倍半水芹烯;γ-异荜茄澄烯;异丁子香烯;β-芹子烯;二环大根香叶烯;α-法呢烯;(-)-异喇叭烯;△-杜松烯;1S,CIS-菖蒲烯;β-柏木烯;α-藿香萜烯(薄荷烯);α-长叶松烯;α-依兰油烯;(E,Z)-α-法呢烯;1,10-环氧-大根香叶烯D;环氧石竹烯;(-)-环氧石竹烯;香橙烯。  相似文献   

8.
 采用顶空液相微萃取法(HS-LPME)与水蒸气蒸馏法(SD)分别提取金盏花中的挥发性成分,经GC-MS分析,通过质谱图计算机辅助谱库检索和人工解析相结合、并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以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HS-LPME法所得挥发油提取物中鉴定出15种化合物,在SD法提取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1种化合物,两者共有成分为14个,其中主要成分均为α-杜松醇,τ-依兰油醇,δ-杜松烯,α-依兰油烯,τ-杜松烯等,且相对含量无显著差异,5个化合物的总含量分别占总挥发油的93.43% (HS-LPME法)和87.18%(SD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白玉兰花和紫玉兰花挥发性成分,结合自动解卷积鉴定系统软件和NIST11质谱数据库,分别鉴定出71种和56种挥发物。其中,41种挥发物为两者共有,分别占挥发物总量的99.25%和96.45%,表明2种玉兰挥发性成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而特有挥发性化合物分别为30种和15种。两种玉兰花挥发性成分均以萜类为主,分别为59种和43种,分别占93.28%和89.19%,属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其中质量分数大于2%且为两种玉兰所共有的9种挥发物分别为β-月桂烯(7.45%,19.04%)、β-蒎烯(18.07%,16.50%)、α-蒎烯(11.38%,16.01%)、桉叶油素(18.09%,14.58%)、邻伞花烃(5.08%,6.55%)、d-柠檬烯(5.14%,5.71%)、γ-松油烯(6.83%,3.19%)、香桧烯(14.06%,2.57%)、α-松油烯(5.10%,2.50%),含量差别较为明显。从挥发物总量来看,白玉兰花接近紫玉兰花的8倍,具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0.
从柏科香料油谈湘西香料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柏木油是柏科植物柏木、园柏、刺柏等根、茎、叶蒸馏而成的香料油,其中主要成分是柏木脑(18—28%)和柏木烯(约70%),其他成分有萜烯、柏木烯醇、萜烯.在柏木、园柏、刺柏三种植物中它们原油的出油率和化学成分是有差异的,同一树种根、茎、叶的出油率和化学成分也有所不同.三种植物中以柏木的出油率最高,香料油的质量也最好.其根,茎出油率3—5%,含有柏木脑30—40%,其他成分有β-柏木烯,α-柏木烯、松油醇、松油烯等.柏木叶含油量0.2—1%.主要成分有侧柏酮、松油烯、樟脑烯等.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攀援与匍匐生长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化感作用差异,利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攀援与匍匐生长五爪金龙不同地上部分水提液对莴苣种子萌发率和根长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攀援与匍匐生长五爪金龙不同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化感效应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攀援与匍匐生长五爪金龙茎尖均具有较强的化感抑制潜力,显著高于叶片和茎,这对五爪金龙搜寻支持物,提高种群的入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攀援生长五爪金龙地上不同部分高质量浓度水浸提液的化感抑制效应均高于匍匐生长五爪金龙,低质量浓度水浸提液的化感促进效应均小于匍匐生长五爪金龙。在0.002 5~0.02 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五爪金龙地上部分水浸提液质量浓度和化感综合效应指数均为负相关;攀援生长五爪金龙茎尖、成熟叶和茎的拟合直线斜率均大于匍匐生长五爪金龙,但落叶斜率相差较小;攀援生长五爪金龙不同处理质量浓度的“高抑低促”现象比匍匐生长五爪金龙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一种用于Web服务合成过程建模的不确定性事件代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b服务合成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是Web服务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Web服务合成过程模型用以描述Web服务合成中各服务组件应该满足的语义约束信息,是自动服务发现及合成的基础.以事件代数作为支撑理论,旨在为Web服务合成过程建模提供一种支持语义表示及推理的形式化方法.针对Web服务合成的特点及合成过程本身具有的不确定性,首先基于统计学习的思想对传统事件代数进行不确定性扩展,给出Web服务不确定事件代数(WSUEA)的定义、操作及语义,进而对服务合成中的顺序、分支及并行等基本情形分别给出其WSUEA表达式、以及相应的概率计算方法.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植物微量元素的提取常用微波消解联合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等;植物挥发油的提取常用传统提取方法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提取法、压榨法、吸附法等,现代提取方法有同时蒸馏萃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亚临界水萃取、酶解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联合萃取法等.为研究湖北产樟树皮、茎、干、叶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及挥发油的成分并对其进行比较,采用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樟树中各部位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采用石油醚为溶剂用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樟树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鉴定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测定的14种微量元素在樟树不同部位含量有所差异,但其中Al、Zn和Fe的含量偏高,Co、V、Se、Cd的含量偏低;从樟树树皮、茎、干、叶中分别检测出29、21、27、9种不同成分,共46种成分,均为含氧、烯烃类化合物.树皮中主要成分是黄樟素(36.23%),特征成分是4-isopropyl-1,6-dimethyl-1,2,3,4,4a,7-hexahydro-onaphthalene(1.71%);树干的主要成分是黄樟素(22.45%),特征成分是1-isopropyl-4,7-dimethyl-1,2,4a,5,8,8a-hexahydronaphthalene(1.55%);树茎的主要成分是黄樟素(69.98%),特征成分是(1R,8aR)-1-isopropyl-4,7-dimethyl-1,2,3,5,6,8a-hexahydronaphthalene(2.25%);树叶的主要成α-松油醇(40.73%)和桉树醇(31.96%),特征成分是(1R,4S)-7,7-dimethyl-2-methylenebicyclo[2.2.1]heptane(4.71%).湖北宜昌樟树中不同部位所测微量元素有差异;而樟树树皮、干、茎中所测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及树叶中除Cu外所测得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的限量标准;樟树不同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差别较大,该实验结果为以后的樟树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SPME)提取三角咪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分析.结果表明:从三角咪植株根、茎、叶中共分离鉴别出104种挥发性成分,根中分离鉴定出了40种,茎中分离鉴定出了50种,叶中分离鉴定出了60种,挥发性物质含量分别为42.91%、71.11%和92.22%.其中三角咪各部位均含有的挥发性物质有13种,三角咪植株中主要的成分有:水杨酸甲酯(17.04%)、(S)-4-甲基-3-乙基-1-戊醇(7.29%)、α-紫罗酮(3.72%)、14-甲基十五酸甲酯(2.90%)、alpha.-金合欢烯(2.39%)等.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叶中的主要黄酮类成分人参黄酮苷[山柰酚-3-O-β-D-半乳糖(2→1)-β-D-葡萄糖苷]的质量分数.色谱条件:Zorbax Extend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V(甲醇):V(乙腈):V(体积分数为0.1%的醋酸水溶液)=25:5:70,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268nm,色谱柱温度为25℃.结果表明:在进样量0.5~2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9(n=6);人参黄酮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8.5%;RSD=0.64%(n=6)。  相似文献   

16.
宇宙大爆炸及宇宙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给出了宇观天体和微观粒子质量、半径的统一计算式,计算结果与实验基本相符.认为宇宙大爆炸是“超微黑洞”(即前宇宙)的大爆炸,否定了点大爆炸的传统观点.爆炸后的宇宙背景是光子热平衡态和引力束缚态共存的系统,平衡态占优势则宇宙必然膨胀.暗物质、暗能量的本质是什么?它们会怎样左右宇宙的命运?最后也阐明所谓的“大沙漠”区并非一无所有,它分布着三代费米子的超对称伴子——三代玻色型粒子成员.  相似文献   

17.
刺槐花样品微波辅助提取所得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从延安地区刺槐花挥发油中分离出57种组分,鉴定出42种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峰总面积的82.01%;鉴定出其中的成分有醇、烯烃、烷烃、醛、酯、酮等十多种化合物,其中烷烃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7.40%,烯烃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6.74%,醇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5.87%,酯类化合物占色谱峰流出面积的12.35%。  相似文献   

18.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头须根中准格尔乌头胺和宋果灵两种生物碱类化合物的质量比.用Zorbax Extend-C18(4.6 mm×250 mm ODS,5μm)色谱柱,以V(甲醇)∶V(w(三乙胺)=0.1%)=6∶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20nm,柱温25℃.结果表明:在选择的色谱条件下,两种生物碱类成分可实现基线分离,且线性范围宽(0.1~10.0μg),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和99.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49%,1.46%(n=6),质量比分别为57.0,110.0μg/g.  相似文献   

19.
研究紫花苜蓿东苜1号幼苗在乙酸钙镁盐(CMA)胁迫、 人工模拟冻融胁迫(10,5,0,-3,0,5,10 ℃)及冻融与CMA复合胁迫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 净光合速率(A)、 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率(WUE)的变化. 结果表明: CMA组均低于对照组(CK)的RWC,A,E和WUE值; 冻融组与复合胁迫组的RWC,A和E值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冻融组的WUE值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 且在T2(5 ℃)时达到最小值, 在T5(0 ℃)时达到最大值; 复合胁迫组的WUE值在T5时达到最大值; 苜蓿幼苗的RWC,A和E值呈CMA组<冻融组<复合胁迫组的变化趋势, 即复合胁迫对幼苗的影响更大, 在复合胁迫下, 苜蓿通过关闭气孔降低体内水分消耗, RWC,A,E值大幅度降低以提高苜蓿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20.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桂南山姜茎叶和毛红豆蔻茎叶的挥发油,以不同的毛细管柱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分析条件,用归一化法测定各个成分的相对含量,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从桂南山姜茎叶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了65个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成分的95.40%;从毛红豆蔻茎叶的挥发油中分别分离鉴定出了71个化合物,占其挥发油总成分的92.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