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超声醇提法、超声水提法、乙醇回流法从淫羊藿中提取苷类化合物,并进行初步分离,测其含量,结果表明:超声醇提法所得产品中淫羊藿苷含量最高,为72.2%;乙醇回流法次之,为64.3%;超声水提法最低,为62.8%。在该实验中,最佳提取方案是在40℃条件下,7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30min,溶剂用量依次为药品用量的13倍、8倍。  相似文献   

2.
野生橄榄总黄酮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生橄榄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工艺条件进行提取总黄酮的试验比较,结果表明,用95%乙醇浸提法提取较好。  相似文献   

3.
从柑桔皮中提取香精油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导了从柑桔皮中提取香精油的水蒸汽蒸馏法和浸提法的研究结果,考察各种因素对出油率和香精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柑桔皮不宜混用;加入氯化钠可提高出油率和产品质量;若应浸提法,则用己烷作溶剂效果较好;香精油的主要成份为烯  相似文献   

4.
以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效率和纯度为指标,对乙醇回流浸提法、硫酸常温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萃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乙醇回流浸提法、硫酸常温浸提法及分别以乙醇、硫酸为溶剂的超声波辅助萃取法的提取率为2.7%、2.6%、3.1%和3.5%,产品纯度为79.01%、89.81%、85.21%和95.91%.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具有简便快速和节能高效的优点,是一种值得在工业上推广的提取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杜仲叶中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了水提法、醇提法和超声波法3种提取工艺路线,以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手段,以氯原酸为检测对象,得出了杜仲叶中有效成分提取过程的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6.
针叶胶的开发利用潜力很大。比较分析了不同的热水浸提法从雪松针叶中提取胶体物质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浸提温度为80℃,浸提料液比为1:20,浸提时间为21h时,雪松针叶胶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山药多糖的提取测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山药中多糖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水浸法从鲜山药中提取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粗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结果 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 g:9 mL,提取温度为70℃,浸提时间为3 h,此时多糖提取量可达0.905%.结论 采用水提法提取多糖量比文献所述增加了近2.7倍.  相似文献   

8.
从柑桔皮提取香精油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导了从柑植皮中提取香精油的水蒸汽蒸馏法和浸提法的研究结果。考察各种因素对出 油率和香精油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假酸浆籽为原料,采用水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提取假酸浆多糖,经对各提取过程比较分析可知水提法为最优提取方法,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5、温度80℃、时间3 h,提取率为6.18%.将水提法得到的假酸浆多糖浓缩液通过醇沉、脱蛋白、脱色等工艺进行纯化,确定了最佳的提取纯化工艺.在最佳的条件下,醇沉后多糖的量可达80.5%,蛋白质脱除率可达70.8%,脱色率可达91.0%.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用于尿素合成的水溶液全循环法、二氧化碳汽提法、氨汽提法的工艺及其流程特点、适用范围,并从几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柽柳根系构型对干旱的适应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塔里木河下游2个不同林龄柽柳(Tamarix spp)根系的构型参数,以了解柽柳对干旱的适应策略.结果表明:1)柽柳的根系拓扑结构受生境和林龄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表现为四年生柽柳的根系分支模式接近叉状分支,一年生柽柳根系的分支更趋于鱼尾形分支,且远离积水区一年生柽柳根系的拓扑指数较近积水区一年生柽柳大,根系分枝更简单,表明一年生柽柳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通过降低根系分支来适应干旱.2)不同生境、林龄的柽柳均表现出长的根系连接长度,但远离积水区较近积水区的一年生柽柳根系连接长度有增加趋势,表明干旱可以促使一年生柽柳根系伸长生长.3)较小的总分支率是柽柳根系的分支特点.一年生柽柳和四年生柽柳根系的分支率存在差异,一年生柽柳较小的主根分支和较大的逐级分支率有助于资源的获取速率和促进主根的向下生长.四年生柽柳主根分支较丰富,逐级分支率由主根向低级根逐级减小,一方面可以满足柽柳对资源的需要,同时通过长的连接长度可以避免根系的重叠和根系间资源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中国柽柳(Tamarix chinensis)属于盐生植物。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于分布于埃及红海岸的中国柽柳的茎、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埃及中国柽柳具有显著的盐生植物结构特征,突出表现在:叶的表皮细胞外覆有发达的角质层,气孔下陷,形成气孔室;茎、叶的表皮上有盐腺;茎、叶的表皮内侧为栅栏组织细胞层,细胞内有较多的叶绿体。  相似文献   

13.
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间歇法提取红茶的效率低、浓度低、利用率差的问题,采用L型螺旋式连续浸取器对红茶连续逆流浸取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对实验结果分析,在浸汁浓度、浸取率和浸取效率(浸取能力值F.E.A)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并与两浸法浸取工艺相对比,得到了最优的浸取条件。浸取温度为85~95℃,浸取时间为33min,水茶比为8.2时,浸汁浓度为0.046kg/L,浸取率为78.4%,F.E.A为0.99g/L·min。  相似文献   

14.
新疆柽柳属植物的价值及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概述了新疆柽柳属植物开发利用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新疆柽柳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自然荒漠区、自然人工交错带、人工种植区等3种不同生境类型下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ge)和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db)为研究对象,测定植物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3种保护酶活性,研究不同生境下梭梭和柽柳的生理生态特性,为准噶尔盆地南缘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自然荒漠区和人工种植区的柽柳和梭梭丙二醛含量较多,保护酶活性较高。而自然人工交错带上的植株相对于上述2种样地,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都较低。结合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表明梭梭比柽柳具有更强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16.
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植物水分传输观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荒漠河岸林是长期适应干旱区内陆河流域环境的产物,具有独特的水分利用和生存策略.对黑河下游胡杨、柽柳等主要荒漠河岸林植物液流、水势、木质部导水率、根系水分再分配以及植物水分来源等的测试分析表明,在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的黑河下游,胡杨、柽柳主要利用的是深层土壤水和地下水,其中成熟胡杨主要吸收地下175~325cm处土壤水和地下水供其蒸腾和生存所需;胡杨根系水力提升过程主要发生在10~70cm土层,蒸散导致的土壤耗水量中有10%来自根系提升的水量;植物根和枝条木质部的初始导水率(K_(s0))和最大导水率(K_(s,max))相对较高,其中柽柳木质部的潜在导水能力比胡杨强;胡杨、柽柳液流速度呈单峰型,在午后达到峰值,黎明前水势无显著变化,反映未受到严重水分胁迫;黑河下游河道附近的地下水埋深大多在4m以内,基本可以满足荒漠河岸林植物的生长发育,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生态系统处于稳定和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7.
小麦中源于中间偃麦草抗白粉病基因PmCH5026的SSR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5026是衍生于八倍体小偃麦TAI7045的新品系,用高感品种(系)CH5065、晋太170分别与CH5026配置组合,于温室接种并调查F2、F3、BC1F2群体的抗感分离之比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CH5026成株期对白粉菌E09小种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mCH5026.使用集群分离分析法(BSA),用378对SSR引物对CH5026×CH5065 F2代群体进行分析,筛选到标记Xcfd233、Xbarc11和Xgwm539与抗性基因连锁,位置顺序为:Xcfd233-7.2cM-PmCH5026-4.9cM-Xbarc11-5.5cM-Xgwm539.根据小麦微卫星遗传连锁图及利用中国春第2同源群缺四体、双端体对SSR标记的定位结果,将PmCH5026定位在染色体2DL上.  相似文献   

18.
分别采用微波提取法、碱液提取法、60%丙酮提取法、55%乙醇提取法提取庐山石韦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以芦丁为标准品,测定各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并比较它们的黄酮得率和含量。结果表明,60%丙酮提取法、55%乙醇提取法明显优于碱液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而且55%乙醇为提取溶剂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植物与土壤因子关系及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36个样地22个植物种的重要值(IV)为基础, 使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将其分为6个群落类型: 翅碱蓬群落、柽柳?翅碱蓬群落、柽柳?芦苇+碱蓬群落、芦苇群落、旱柳?芦苇群落、人工林群落(刺槐林和白腊林)。在群落演替梯度上, 土壤pH逐渐增加, 土壤盐分呈下降趋势, 土壤含水量最大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芦苇群落和人工林群落, 土壤有机碳和总氮总体逐渐增加, 土壤碳氮比呈下降趋势。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发现, 影响黄河三角洲植物种分布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是土壤盐分和pH,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盐分呈显著负相关, 与土壤pH有正相关关系。在土壤pH和盐分梯度上的生态 位分析发现, 优势种柽柳、芦苇和翅碱蓬的生态位宽度较大, 植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较小, 说明物种在土壤pH和盐分梯度上出现了生态位分化。  相似文献   

20.
用非光气法合成了萃取剂二(六氢吡啶)-1-甲酮,以三氯甲烷为稀释剂.研究了水相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相比对其萃取铀(Ⅵ)和钍(Ⅳ)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铀的萃取规律类似于TBP,萃取能力高于TBP,铀的溶剂化数均为2;在实验条件下对钍基本不萃取,表明在铀-钍分离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