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凯特·肖邦的小说《一小时的故事》揭示了美国女性与社会的矛盾问题。本文运用”三一律”戏剧结构来解读作者在小说创作中对这一理论的创新与完善,剖析女主人公在寻找自我价值和从社会约束中挣脱出来的内在转变。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作家翁达杰的《世代相传》是一部相当奇特的后现代主义作品,评论家称之为“编史元小说”、“传记式小说”。在这部解构传统的文本中,作者将历史与小说、真实与虚构、主观与客观、作者与读者融为一炉,并化文本为“战场”,使这些传统中对立的双方上演了一出“战争”之戏。不过,在翁达杰笔下,传统中对立的双方不是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而是和平共处的交流与对话。  相似文献   

3.
《与狼为伴》是安吉拉·卡特对童话《小红帽》的戏仿之作。文章运用结构主义批评策略,分析小说中存在的三组二元对立项——男性与女性、天真与经验、感性与理性,揭示作者通过改写小红帽与狼人对立的结局建构了一个独立自主、成熟理性的新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韩江红 《科技信息》2007,(32):109-110
本文在深刻理解小说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对小说主人公在追求飞黄腾达这条路上的拼搏和"迷失"进行剖析,并通过主人公于连在经过矛盾、经过抗争、经过实践,最终大彻大悟得到重生的过程,揭示了"红"与"黑"这一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所喻示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5.
《幻变》是一部带有童话色彩的寓言体小说,在爱情故事的表层叙述中蕴涵着深层的寓意,即表达了作者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整个文本呈现出鲜明的二元对立,包括在爱情演绎中体现出来的对立、以蜗牛为代表的其他物种与人的对立、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对立等等。运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型可以更好地解读小说中文学形象的角色功能及其内蕴的深刻性与象征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6.
“五四”时期,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理想与现实,进化与轮回,有限与无限......这一组组对立矛盾的范畴,便构成了鲁迅心灵的深层结构。鲁迅这种矛盾抗争的心灵结构也渗透到他的文学创作中,形成了创作中的显结构和潜结构。鲁迅心灵的深层结构在他的小说中已有所表现,而在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得到了更充分更全面的呈现。深刻的绝望与对这种绝望的悲壮反抗,便构成了鲁迅精神追求的矛盾运动的两极,贯穿在他心灵的诗篇《野草》中。  相似文献   

7.
张维娜 《科技信息》2011,(31):259-260
作为文学批评领域重要的研究方法,二元对立现象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在《无名的裘德》中,哈代运用几对二元对立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本文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中二元对立模式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二元对立的运用成功揭示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矛盾,进而深化了主题,增强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期以来,马克.吐温的经典小说《哈克贝里.芬历险记》中黑人吉木的形象及小说中所反映出的种族主义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从该小说中分析总结出两种对立模式,即"边缘"与"中心"的对立和"黑"与"白"的对立。从后殖民理论的视角对这两种对立模式分析发现,前者体现了作者追求民主、追求平等的强烈愿望,而后者则说明了作者难以逾越的白人文化价值观的集体无意识,显示出作者民主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李琼 《长沙大学学报》2013,27(3):101-102,113
从流散文学的视角来解读流散作家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分析了作品中的人物在中西异质文化中从矛盾与冲突走向理解与认同的过程,揭示了中西文化从对立与冲突走向交流与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趋势,展现了作者谭恩美的美好信念:走向异质文化的复调,实现文化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小说技巧》视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的继承之作。然而,从詹姆斯到卢伯克的理论观点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仅涉及应用和精简,更体现了提升。这关乎对小说本质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对立的概念。卢伯克通过深入、系统地分析小说写作形式和意义,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他主张小说主题决定小说形式。在创作中,小说形式应平衡画面和戏剧性写作。这为后来的小说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在后疫情时代的对外演讲中,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话语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修辞的使用。就伯克修辞观的戏剧五要素看,演讲基于各国不容乐观的严峻疫情形势阐释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世界局面,强调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必要性;既采用“同情同一”的修辞策略拉近距离,消除误解,表明中国诚心合作的意愿和人文主义关怀,又运用“对立同一”的修辞策略强调共同的敌人——“病毒”,进而呼吁各国齐心协力共渡难关;并使用“误同”的修辞策略,表明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对各国的益处,中国愿与各国共享经验,共建美好世界。这些修辞的使用有效地表明了中国的立场和方案,契合了其他国家对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意愿,有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能力和构建更加完善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
 乾嘉时期的水师名将李长庚,在数十年的缉盗生涯中坚持诗歌创作,留下了百余首诗歌。他的诗歌较为完整地展现了清朝一代水师名将的军事生涯与心路历程,从文学的角度反映出清朝的海防状态和将领心理。其诗作主题丰富,包括海战诗、交游诗、写景诗、咏怀诗等多种题材。其海战诗以诗纪史,真实地记录了海洋战争的现场与将士临战时的心理活动;交游诗感情丰富,包含劝勉、报国、思乡等多种情绪;写景诗意趣盎然,充满对大自然的欣赏与热爱;咏怀诗直抒胸臆,抒发对战事的感悟。  相似文献   

1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诗歌集《苏珊娜·穆迪日记》逆向采用荣格原型理论构造的“集体无意识—原型—原始意象”完美逻辑结构,回顾加拿大拓荒期间,加拿大先祖穆迪夫人摆脱身份错乱感、实现“再生”的经历,完成穆迪夫人“再生”原始意象的构建;剖析穆迪夫人“再生”原始意象的激活与穆迪夫人“再生”原型的显现过程,实现“再生”原型的建构;展现“再生”原型所象征的加拿大拓荒先祖选择回归旷野、构建加拿大独特文化的加拿大式坚守精神,促成“再生”原型背后加拿大民族集体无意识在加拿大人心中的回归。这一逻辑结构的逆向运用,使加拿大人民感受到了祖先遗传下来的强大精神指引,有利于加拿大人民重新审视自我,拾获精神遗产,构建民族身份归属。  相似文献   

14.
作为日本战后最早涉及台湾遣返体验与殖民地记忆的文学作品之一,日本作家西川满创作的《地狱的谷底》以生命体验与身份认同为遣返书写的两大主题,以女性不断耗散的生命体验展现遣返者作为受害者的“悲剧”,通过持续破灭的身份认同呈现遭遇巨大失败、丧失文明、内部撕裂犹如“地狱的谷底”般的日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台湾“记忆化”为“故乡”式的存在。西川遣返书写的最大逻辑悖论在于其构筑的“遣返者=受害者”“战后日本=地狱”的意识形态,其台湾记忆最大的情感陷阱就是通过“美化”和“忘却”的记忆重构了“事实”、代替了“事实”,这种记忆成为日本战后民族文化记忆的一部分,影响了战后日本人关于殖民和战争的认识,需要进行批判和厘清。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与时俱进的中国外交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应丰富其内涵,坚守中国文化特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特征,保证中国外交理念与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保持始终一致的连贯性与稳定性,增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的理论说服力;还应拓展外延,创新外宣话语表达与传播的路径、方法,增强其世界辐射力。只有从内涵与外延两个层面共同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体系,体现中国特色与世界情怀,中国才能主动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以更为鲜明的国家形象、更为有效的外交路径介入国际新秩序的制定过程,展现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相似文献   

16.
?[摘要]妈祖民俗文化作为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创设计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文创视角下,妈祖卡通人物的形象设计,应在清晰不同阶段原型的身份、外貌、性格、地域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卡通造型和设计方法,运用变形、夸张、简化和点、线、面元素组合的造型手法,细化造型,达致形、神、蕴统一。同时,应扎根并深化妈祖民俗文化内涵,拓展作品领域,提升造型能力,设计出符合不同消费人群需求的妈祖卡通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差异,老年人的生活形态可划分为具备完全自理能力、一定自理能力和丧失自理能力三种。相比于开放式布局,L型和U型操作动线的橱柜布局更符合老年人的安全需求,亦符合三种生活形态特征老年人的烹饪作业习惯,是适老化橱柜设计常用布局。设计时,橱柜空间尺度应按照使用人肢体尺寸和操作习惯设定灵活多变的范围。同时,基于老年人触觉感知反馈灵敏度下降的情况,设计时应选择传统机械按键,使用软性硅胶或木质等温润材质的烹饪用具;橱柜光源及色彩应以适应老年人视觉感知能力的柔和暖色调为主;可以增加扶手,配以调味计量和食物质量检查等智能化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18.
[摘要]从近4年来4次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健美操比赛女单运动员竞赛成绩的视角看,我国高水平竞技健美操女单运动员的训练,存在过于注重难度要求、缺乏成套动作的艺术性训练和基本功综合训练等问题。高水平竞技健美操女单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升,应从成套动作的音乐选择、艺术编排、难度动作选用以及整体完成质量相互关照与平衡的角度,采用多样化训练模式,重视成套动作的艺术编排,融合运用多种训练方法,加强综合基本功训练和竞赛规则训练,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的不同视角,强化成套动作的艺术性和完成质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美好生活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唯物史观视角下的美好生活观的主体维度、目标维度、内容维度、方法维度构成其基本维度,蕴含唯物主义原色、工人阶级本色、科学社会主义底色等本质特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唯物史观视角下的美好生活观蕴含丰厚时代价值,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建设具有鲜明现实启示,坚守人民立场、扩充自由时间、践行自由劳动、个人全面发展分别对应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的价值支撑、重要标识、实践基础、时代旨归。  相似文献   

20.
基于语用身份论与标记模式理论,对“人民日报”“南京发布”“头条新闻”和“老年之声AM1053”4类微博用户发布的新闻叙事中,老年指称语的变异现象及其身份建构情况的研究发现:就使用频率而言,有标记性指称语多于无标记性指称语;从具体分布来看,类指指称最多,其次是亲属指称、姓名指称等。除使用无标记性指称“姓名”建构老人的确定性个体身份之外,微博新闻还使用大量的有标记性指称语来建构老人的群体身份和关系身份;有标记性指称语和无标记性指称语之间的连续变异展现出老年人身份的动态建构,即个体身份内部的互动,个体身份向关系身份、个体身份向群体身份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