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工程中,由于建筑功能和人民防空的需要,常设地下室或半地下室,这种建筑在基础设计时采用箱形基础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在进行结构布置时常达不到箱形基础的设计要求,结构计算时常把地下室也作为上部结构的一层来考虑.这样在抗震设防区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时,就忽略了地下室外墙的作用及外墙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对夸大了地震的作用.事实上,地下室外墙和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它的影响,将减少上部结构的动力作用,减轻震害.但是由于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机理十分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根据工程设计经验,提出了考虑这种有利影响的简化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2.
框架结构地震反应push-ove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研究水平地震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反应的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push-over方法,首先将框架结构简化为串联多自由度体系,按照反应谱方法算出地震影响系数和各楼层上的水平地震作用,这些作用被作为有限元分析的侧向荷载加到框架模型上,通过分级加载,进行弹塑性计算,得到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布和变形情况,为抗震设计提供依据,考虑了结构进入塑性后由于刚度改变造成的自振周期和侧向力的变化,使分析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我国现行抗震规范所设计结构的反应修正系数能力值的取值及其变化规律,解决我国现行抗震规范对不同材料的所有结构体系均采用单一的结构影响系数,无法体现不同结构形式的延性区别的问题.方法分别考虑VI、VII、VIII三个设防烈度,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了17个不同层数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通过结构拟静力试验对Open Sees有限元模型进行验证,并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结果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设计的VI、VII、VIII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反应修正系数能力值的最小值分别为15、10、5;与美国UBC规范规定值8相比,其最低值取值较保守.结论通过得到的结构反应修正系数能力值,可以综合量化评估"临界倒塌状态"时,结构承载能力和非弹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DI)体系简化计算方法的研究,提出改进的考虑基础质量与转动效应的简化计算模型,推导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计算公式,并通过对公式中每个参数的选取与修正,充分考虑土体与结构的非线性特性、基础形式与基础埋置深度以及基础平动与转动的耦合效应等因素的影响.运用SSDI体系非线性耦合阻尼比公式,对1个实例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SSDI体系频率和阻尼比的计算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更加接近试验实测结果,且误差为10%~20%,证明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这有助于完善现有抗震设计规范、提出新的抗震设计反应谱.  相似文献   

5.
多维多点激励下老山自行车馆屋盖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动力时程法,分析了老山自行车馆在多遏地震及罕遏地震下的反应,考虑了地震运动的多维性,并研究了地震行波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将静力等效方法应用于大跨度结构抗震设计中,把复杂的地震作用转化为结构静力荷载,为大跨度空间结构考虑行波效应时的抗震概念设计提供简单易行的方法.结果表明:地震行波对网壳边缘处的杆件影响不大,对网壳中部杆件内力影响较大,且波速越小中部杆件内力越大;行波效应对大跨度空间结构影响显著,设计时应予考虑;在类似结构初步设计中,罕遇地震静力等效系数可取2.0,多遇地震静力等效系数可取1.27.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有限单元法对《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的几种平面形状的井式梁进行了分析计算,将其内力与查系数算得的结果比较,发现按系数表近似计算的M、V值并不一定是该梁的最大弯矩及剪力。井式梁楼盖梁自重简化为梁上均布线荷载,板面荷载简化为作用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所算得的结果比较正确。提出应对《手册》中井式梁内力系数予以修正,以免结构设计人员采用查系数计算井式梁内力而引起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7.
针对风电结构的低阻尼特性及设计反应谱未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Soil-structure Interacton,SSI)的问题,提出了考虑SSI效应的适用于风电结构设计的地震反应谱. 选取具有不同场地特征的3 034条地震动,并按照建筑抗震规范进行场地分类;基于无质量集总参数模型,建立了风电结构考虑SSI效应的单自由度分析模型. 基于大样本地震动结果的统计分析与非线性最小二乘技术,形成了新反应谱的规范形式. 分析表明,对于低阻尼比,新反应谱值大于规范谱值,比传统采用建筑抗震规范反应谱的计算更加安全. 提出的新反应谱概念清晰、形式简便,可为风电结构的抗震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带地下室的高层建筑结构在设计、分析时通常简化考虑上部结构、地下室和回填土的相互作用.地下室结构的抗侧刚度及构造等满足我国抗震规范要求时,地下室顶板可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该文分析了上部结构底部的约束条件,针对上部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比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反应谱法与规范建议的简化分析方法即反应位移法和反应加速度法的计算精度。在简介3种方法的基础上,以3个地铁车站二维横断面抗震分析为例,以动力时程分析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3类抗震分析方法的计算精度。研究表明,反应谱法计算地下结构变形及内力的误差为0.1%~14%,反应加速度法的误差为0.2%~26%,反应位移法的误差为9%~44%,反应谱法的计算精度高于反应加速度法和反应位移法。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关于地震作用计算、结构内力调整等内容均有较大改变。介绍了内力调整的分类和方法,对梁、柱及剪力墙内力调整系数进行了归纳,以便于工作中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