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广西沿海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行政区划的合理与否是以能否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为衡量标准,目前广西沿海地区两万多平方千米的窄小范围内拥有钦州、北海、防城港3个地级市,1 595km的大陆海岸线分成3段,分属3个地级市开发管理,3市各自为政,重复建设,恶性竞争明显.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广西沿海地区的综合实力,对广西沿海地区现行的行政区划进行整合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立足于广西沿海地区现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分析,现行行政区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和分析广西沿海地区行政区划的优化方案,得出现行行政区划应调整为3市合并为2市,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3市合并为1市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海岸带滩涂开发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我国沿海分布着的广阔滩涂、滩涂资源的特点、滩涂开发利用现状以及针对滩涂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开发滩涂的基本战略。滩涂资源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资源,加强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鸟类居留型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舒晓莲  陆舟  廖晓雯  杨岗  余辰星  周放 《广西科学》2013,20(3):226-229,233
对近30a来在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鸟类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共有18种鸟类的居留型发生了变化,占该区鸟类总物种数(343种)的5.2%,其中由夏候鸟变成留鸟的有6种,由冬候鸟变成留鸟的有8种,由旅鸟变成冬候鸟的有4种。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的鸟类群落已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响应,更深入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的监测和观察。  相似文献   

4.
北部湾广西沿海地区属于平均水深不足20 m的浅海海域,如果遭遇台风,暴潮位与天文潮高潮位重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位重叠,极易因破坏性极强的风暴潮致灾.本文主要从ENSO现象产生的机理及作用出发,探讨其对北部湾广西沿海地区风暴潮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论述我国沿海分布着的广阔滩涂,滩涂资源的特点,滩涂开发利用现状以及针对滩涂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开发滩涂物基本战略,滩涂资源是我国沿海地区重要资源,加强对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沿海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江苏沿海地区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沿海地区城镇空间布局现状特征的分析,指出城镇空间布局的不合理是制约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对以往发展战略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沿海地区未来城镇空间布局应充分考虑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采取扇状组合式的布局方案,以便更好地带动沿海地区城镇地域系统的发展,并提出了一些优化该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西有广阔的海域,海岸东起英罗港,西至北仑河口,全长1595公里,是全国十个沿海省、市、自治区之一,是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自治区。同时,广西临近港澳,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地理位置优越,具有独特的经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改善,广西将成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成为祖国大西南物资进出口的重要通道.如何开发广西沿海地区,合理布局是关键。本文拟就广西沿海地区经济开发的布局略谈自己的浅见.一、区域布局的出发点北海、钦州、防城港构成广西沿海地区的“金三角”.已经投产的北海港、防城港正  相似文献   

8.
张靓 《科技资讯》2007,(5):19-20
摘要本文总结了沿海地区低压电网的运行特点,分析了消弧装置在沿海地区低压电网应用中的装置组成、技术特性及具体运行情况,提出了消弧装置在沿海地区低压电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海洋环境是沿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与限制因素。由于广西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导致该区海洋环境质量下降,因此开展广西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及协调性研究,以揭示广西沿海地区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前景。【方法】分析近十年来广西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演变状况,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和协调度数学方法,探讨两者的关系。【结果】广西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状况整体上呈现正"N"型关系,其中生活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发展分别呈倒"U"型与正"N"型关系;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海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别呈倒"N"型、正"N"型和倒"U"型。协调度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的海洋环境指标与经济发展状况整体不协调,仅北海市的工业废水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较高,协调系数为-0.036 8。【结论】广西沿海地区整体上仍处于资源环境过度消耗的不协调发展阶段,急需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改善产业结构设置与布局,并加大环境治理与监管力度,以促进经济与海洋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71—2020年浙江沿海地区38个气象站点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该地区近50年的降水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浙江沿海地区的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及极端降水天数均呈现上升趋势;北部、中部沿海地区的降水量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均呈现“少→多→少→多”的变化过程,而南部沿海地区则呈现“少→多”的变化过程;突变性检验的地区差异明显,北部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的突变现象出现在2013年,中部沿海地区出现在1973年和2012年,而南部沿海地区在20世纪70—80年代存在多个突变点;研究区的极端降水格局主要受热带气旋等因素的影响.该结果可以为浙江沿海地区的防灾减灾、海岸资源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加,广西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土地需求量急剧增加。围填海是缓解沿海省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方式;围填海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环境、生态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分析广西沿海1949年至今大规模围填海进程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海洋生态环境、自然海岸线、滨海湿地和海洋生物资源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大规模围填海对广西近海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并对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出初步的管理方法和对策,为广西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和围填海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选取广西1971~2015年91气象站点风速数据,辅以DEM与遥感本底信息数据,运用气候学方法和指数空间推算法,构建广西不同时间尺度的风速资源空间分析模型,模拟广西近地层年均、季度风速,利用交叉验证法进行对比验证,选出较高精度的模拟结果,分析广西风速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指数空间推算法的风速空间分析模型,综合考虑海拔高度及下垫面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可模拟精度较高的风速资源分布情况。广西近地表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位于钦州市、防城港市、北海市等沿海一带以及由大山脉的主脉与周围大片谷地构成的地形区,且该区域春季风速较高,冬季次之,秋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广西强天气的时空分布特点和变化特征,在天气形势分型的基础上统计提供强天气发生的物理量诊断阈值。【方法】采用长时间序列、大批量样本进行分类统计和合成分析方法。【结果】雷暴南部多,北部少,其中桂东南和沿海地区是雷暴的高发区;冰雹主要出现在北部,桂南降雹少;广西东部和沿海地区为大风频发区;历年龙卷风天气发生次数不多,且集中在涠州岛及沿海地区;强降水呈南北两个高频带。雷暴、降雹和强降水的月变化都具有"单峰型"特征,大风月分布具有"双峰型"特征。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夜间至次日8∶00,大风、雷暴和冰雹天气则主要出现在午后至傍晚。【结论】广西强天气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不同地域及不同天气系统影响下的温度层结和不稳定能量等特征物理量都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广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广西滨海湿地的现状,分析广西滨海湿地近年来的退化原因,认为广西滨海湿的开垦和改造、近海污染、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生物入侵等,造成了广西滨海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建议尽快从完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区的建设,协调经济开发和滨海湿地恢复与保护,加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的基础研究4个方面恢复和保护广西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主要海洋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1949~2010年发生在广西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洋灾害情况,并对其进行风险影响分析。在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洋灾害中,风暴潮灾害最严重,造成的损失最大,直接危及到国家财产、沿海人民生命生活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赤潮灾害和海水入侵灾害。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是引发这些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海平面上升使风暴潮的致灾程度加剧,海岸侵蚀、岸线变迁、海水入侵和土地盐渍化加重;人类大规模的围填海活动使潮滩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赤潮危害加重、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应采取工程与生态相结合的立体防护体系,提高海岸自然抗灾能力,将灾害损失及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6.
以巴马瑶族自治县为代表的桂西北是广西境内裸露石山面积分布最广、最集中的区域,生存条件差,气候恶劣,也是广西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但这样的地貌特征,蕴藏着丰富自然风光和纯朴的民俗风情,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因此,将恶劣的生存环境转变为旅游开发的优势,在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大力开发本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强自然生态景区的管理和建设,以旅游扶贫的方式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部湾沿海海草资源与研究状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草是生长于热带和温带浅海水中的单子叶植物,具有全球生态重要性。在北部湾广西浅水域已鉴定出5种海草,即日本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针叶藻(Syringodium isoetif olium)、二药藻(Halodule uninervis)、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和无横脉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广西共有约640hm2的海草床,其中约540hm2分布在合浦,约100hm2分布在防城港市的珍珠港,北海极少。广西的海草床面积存在明显的季节和年份变化,并总体衰退。合浦的海草床是我国海草保护的最重要的生境之一。广西海草存在较为严重的人为和自然胁迫。我国对海草的认识和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这段时间我国的海草研究几近空白,有关广西海草的研究很少,除合浦外其余的海草生境都是在过去的6年间才被发现。  相似文献   

18.
基于保护北部湾生态环境这一主题,从北部湾经济区在滨海地区的主要项目布局,分析其对滨海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生态影响,提出北部湾经济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滨海生态环境保护建议.旨在引起各部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共鸣与共识,搭建共建共管的桥梁.  相似文献   

19.
从台风大风、暴雨和风暴潮3个方面选取指标,尝试构建了台风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在GIS环境下对沿海地区台风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海南省和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的沿海区域台风致灾因子危险性较大,上海市和广西省、江苏省的沿海区域以及广东省、福建省、浙江省的内陆地区台风致灾因子危险性中等...  相似文献   

20.
广西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赖廷和  何斌源 《广西科学》1998,5(3):166-172
分析了广西沿海3个市的红树林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特征。到目前调查为止,广西红树林区共记录有底栖动物262种。北海市、钦州市、防城港市的红树林区各有底栖动物种类分别为228种、64种和102种,三地种类差异很大。并对底栖动物的主要生活型和食性作了分析。附广西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