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带状方程组二叉树MIMD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行处理法和分治策略给出了一个基于分布式存储MIMD二叉树树机模型求解任意带状方程组的并行迭代算法,证明算法对相容性带状方程组收敛并分析算法的通信复杂度.  相似文献   

2.
以带宽Toeplitz系统的快速并行解法为基础,通过秩1修正技术,把一个近似带状的Toeplitz系统化成多个带状Toeplitz方程组求解的新方法.新算法计算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并行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带状非线性方程组提出一种新的直接换元修正解法,得到了该算法的超线性收敛性结果及收敛阶估计,并且给出该算法与Newton法和直接弦修正算法的数值比较。  相似文献   

4.
求解带状线性方程组的并行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求解带状线性方程组的并行分割算法,对影响算法并行效率的约化方程组采取了在多台处理机上重复求解的方法,减少了数据的通信次数,提高了算法的并行效率,算法在一些新的并行计算机系统上使用,达到高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A为对称带状稀疏短阵和没有填入项的稀疏短阵二种情况,如何解稀疏线性代数方程组Ax=b和稀疏系数变化的线性代数方程组Ax=b以及数个阶数不同的稀疏线性代数方程组A(t)x(t)=b(t)(t=1,…,m),提出六种算法。由于使用了三角数据结构,它们的解题速度是比较快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求解带状 Toeplitz 线性方程组的一种新方法.其计算复杂度为O(n(p+q)),而不是一般 Toeplitz 方程组的算法的 O(n~2).这里,n 是方程的阶,p 和 q 分别是上和下半带宽.此外,该方法比用一般的带状 LU 分解方法既节省运算量,也少用计算机存贮.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求解复系数线性三对角方程组问题的一种新方法--初参数追赶法。这一方法克服了传统的(LR)追赶法在实算时是否可具体实现的问题上所固有的缺陷,并保持了追赶法及初参数方法的全部优点。文中还将初参数追赶法推广对复系数带状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给出了适用于带宽为2r+1(1≤r≤n/2)的n阶复系数带状方程组的一个紧凑算法形式,最后,给出了应用初参数追赶法求解Schroding方程的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超声波成像中两种算法的成像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弯曲射线追踪算法计算走时,分别用最小二乘QR分解算法与代数重建技术就恰定方程组、超定方程组与欠定方程组进行了成像计算.结果表明:对恰定方程组与超定方程组,两种算法均可得到良好的重建图像;对欠定方程组,两种算法的重建图像均难于正确反映尺度较小的异常体.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松弛预处理共轭梯度法求解大型稀疏方程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有限差分法构造大型稀疏方程组对井地电位成像测量非均质电阻率的三维正演进行研究。对于线性方程组Ax=b,A是大型稀疏的带状矩阵,解大型稀疏方程组的直接共轭梯度法,一般要求巨大的计算机内存来存储系数矩阵A,而且计算速度极其慢。因此引入按行索引的稀疏存储模式及超松弛预处理共轭梯度算法,充分利用系数矩阵A的稀疏性,使得需要的内存大大减小,充分提高运算速度。这种方法对井地电位成像测量非均质电阻率的三维正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求解奇异非线性方程组的粒子群优化算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奇异非线性方程组是一类十分重要也比较困难的问题,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求解奇异非线性方程组的新方法.先把奇异非线性方程组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然后与人工智能算法相结合,利用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此算法不但不受方程组的连续性、光滑性的限制,而且避免了大量的求导计算,得到了极为精确的数值解.数值仿真结果显示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方法为求解奇异非线性方程组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新算法,也扩大了粒子群算法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1.
在研究声子晶体能带结构的算法方面,分别使用平面波展开法和时域有限元法对声子晶体的能带结构进行计算,并将两种算法得出的禁带结果进行对比研究。根据带隙图的差异分析说明了单一方法可能的不足,同时发现了计算结果最准确的区域是通过两种算法计算所得结果的重合区域,所以使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带隙算法,讨论了二组元材料参数和填充率对禁带的影响。研究发现散射体密度与基体的密度的比值越大,禁带的宽度就越宽,散射体相比于基体,对禁带的影响更大;增大填充率时禁带宽度变宽,大到一定程度时禁带宽度变窄。  相似文献   

12.
提出应用小波包算法来提取电力系统暂态故障信号的基频分量。正交小波包分析能够将信号的频带分割得更精细,对频带进行多层次划分。本文提出电力系统故障信号的小波包分析方法,就是对电力系统故障信号进行细分,以便更精确地提取基频信号。并且将小波包算法与传统的傅立叶算法进行了比较。如果将小波包算法应用于数字保护,则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数字保护的准确性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系统中,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多,现有传统信号检测算法在高阶调制时不能很好地平衡系统的检测性能和算法复杂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二次规划(quadratic programming,QP)检测器应用了有效集法和具有可变二分法的深度优先分支定界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MIMO高阶调制系统的低复杂度检测算法,并提出了一种修剪策略和引入了近似因子,改善了系统性能,在复杂度和性能之间进行了更好地折中。复杂度分析表明,所提出算法复杂度比QP算法和二阶QP算法高,但比传统分支定界算法要低。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收发天线均为32的大规模MIMO场景下;在256QAM调制、误码率(bit error ratio,BER)为10-4时,比传统分支定界算法提升了约3 dB的性能增益,验证了算法对高阶调制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大规模流媒体分发系统设计思路.首先,分析网络和节点异构性对流媒体传输的可信和可靠需求,构建出大规模、复杂网络环境中可信流媒体分发系统拓扑结构;然后,研究动态系统环境下能保证流媒体服务质量和各种粗细粒度调度方法,设计出自适应网络节点异构性的数据调度策略和算法;接着,研究面向流媒体的网络测量方法,基于实时流媒体传输质量的评估,提出了自适应流媒体传输调节的方法;最后,分析了流媒体系统提供服务的机理,确定系统的状态信息和关键数据,分析各种故障和攻击情况下系统的可用性,提出了流媒体传输故障检测方法和系统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设备到设备(D2D,device to device)技术是当今无线通信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单小区场景下引入了多跳D2D通信系统功率控制算法.在该场景下,多条D2D链路间通过复用频带来通信,同一D2D链路的用户采用两时隙的两跳解码转发中继(DF,Decode and forward)方式传输信息.不同链路两时隙之间非完全同步下,使用了同一频带的中继会相互干扰.作者提出的功率控制算法先引入松弛因子得到功率闭式解,通过迭代优化该问题中用户的发射功率,来减少中继间的同频干扰.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证明,在D2D系统中加入该功率控制算法后,可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传输速率.正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系统,在LTE-A[1]通信系统中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D2D技术对基站负担增加不大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提高通信速率.并且D2D通信系统的频谱分配较为灵活,既可使用小区的频段,又可以使用公共频段,如Wi MAX[2]频段,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频谱利用率.在文献[3-7]中,Klaus Doppler、Kaufman等人从不同角度提出了D2D建模方法和解决方案.文献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运用于分层光交换波分复用(WDM)环中的静态路由与波长分配方法,对于任意给定的业务需求矩阵,在最小化波长数的条件下,最大化波段路径数,从而最小化光端口数目以降低网络构建成本.该方法在构造环算法的基础上,将波段优先函数引入路由与波长分配的计算,在路由与波长分配过程中同时解决波段合并问题.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网络所需的光端口数,从而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17.
针对行人跌倒装置跌倒判断率低,成本高,便捷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灰色模型预测跌倒解算算法。算法利用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法(iteration extended Kalman filter,IEKF)将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与惯导数据相融合得到实时综合位置,并通过迭代灰色MGM(1,1)模型得到预测综合位置,提高定位精度。将惯导装置获取的加速度、角速度和磁通量通过四元数运算得到姿态角,利用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得到倾角,同时融入综合位置进行三级跌倒判断,有效地提高了跌倒判断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算法可以较好地区分正常姿态与跌倒姿态,跌倒判断准确度高达97. 5%。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研究有缺陷光子晶体的能带特性,并以此作为光子晶体器件的设计理论依据,利用倒易空间的概念,得到了正方晶格的最小布里渊区的分布、采用时域有限差分加Bloch边界方法得到了二维光子晶体的能带特性.结合超元胞的方法计算了含有点缺陷和线缺陷的光子晶体的特性,并且得到了缺陷模式的场分布,通过对能带特性的分析,将对光子晶体的研究从量子阱结构发展到了量子点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