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铁路重载列车运输组织的装运作业环节,从产运总体角度出发,研究适应和配合干线的重载运输。为提高重载列车装运作业效率运用系统观点及技术经济分析等理论,并通过计算模拟分析,对有关重载列车装车地货物集运及其装车方式的选择等问题进行一些初步分析和探讨,提出有关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运能与运量不相适应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展重载运输的必要性。介绍了开行重载列车运输的两种形式。阐述了在开行重载列车的线路上如何改造站场,以适应大机牵引的需要。最后通过站场示意图的形式进行解释,来说明站场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石军强 《科技资讯》2011,(2):26-26,28
电厂既有铁路专用线是在京广正线之间为平面衔接,京广线下行方向到达车站老场列车与上行通过列车存在进路交叉,对京广线的运输安全和通过能力有一定的影响。根据2007年铁道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铁路专用线接轨有关工作的意见》(铁运函[2007]7l4号)的要求,要实现本务机车在铁路与"三厂"(电厂、钢厂、石化及炼油厂)、"两矿"(煤矿、金属及非金属矿)、"一港"(主要港口)、"一路"(合资及地方铁路)间直入直出、运输作业过程贯通和结合部无缝衔接。一年运量100万吨及以上、品类单一的新建铁路专用线,其装卸线应设计为贯通式,并具备整列装卸、整列到发的技术条件,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装卸机具。严格控制在繁忙干线和时速200km及以上客货混跑干线上新建铁路专用线。确需新建的,原则上采用铁路专用线与正线立交疏解的接轨方案,尽量避免或减少铁路专用线作业对正线行车安全和运输能力的影响。本文阐述了路企直通的运输方式下,接轨站的布置形式中方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繁忙干线开行5000t重载列车编组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重点分析了开行重载列车对编组站作业的影响,详细验算了开行重载列车后编组站的通过能力、解体能力、编组能力以及车辆停留时间和列车作业时间的变化,并分析了不同重载车流组织方案对编组站分工和能力的影响,提出了实现点线能力协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很多遍远地区的煤炭公司等能源企业为了将自己的产品销售到其它城市,选择稳定、经济的铁路运输方式。通过从能源基地至某个临近的铁路火车站修一条铁路,这样就将自己的能源产品通过铁路运输的大网络运输到目的地。而从能源基地到火车站间修的铁路被统称铁路专用线。本文以宁东铁路专用线为例,研究在既有线中某一站接引专用线的通信及信息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铁路不断发展,重载运输技术不断创新,提高运输效率的同时也给运输组织与列车的操纵带来了新的问题,尤其是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公司开行2万t重载列车以来,编组的增加对列车运行的安全与操纵带来了不利影响,经过试验研究和大量数据分析,该文对2万t列车长大下坡道区段制动力的判断标准与调整方法进行探讨,总结制定出适合朔黄铁路2万t列车的制动力判断标准,为朔黄铁路2万t列车的安全开行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简单论述了发展重载运输的必要性。介绍了开行重载列车运输的两种形式。针对组合式重载列车的特点提出了通过站场设计提高重载列车解编效率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我国铁路运输现状,对新建重载铁路运输专线开行单元列车的列车重量、行车密度及合理运量范围等问题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提出了一些具有价值的结论意见。  相似文献   

9.
作为铁路实施内涵扩大再生产措施的大宗货物重来重去循环直达运输方式,是快速、经济扩充运输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对有效缓解当前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重来重去列车开行对货车停时、中时、空率及管内装卸率等货车运用指标的影响分析,讨论重来重去运输方式的货车运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评价是铁路运营收益的保障,也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的基础。本文在对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评价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之上,从运营管理者和旅客两个角度,依托经济、技术、安全和服务四个维度,综合构建客运专线列车开行方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评价法组合模型对列车开行方案进行整体评价,并列举实例,验证了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正确性以及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果对于铁路实际的运输生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铁路专用线是指由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管理的与国家铁路或者其他铁路线路接轨的岔线。目前铁路专用线承担了60%左右的铁路运输装卸工作量,大力发展铁路专用线,挖掘其运输设施潜力,为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要彻底解决目前专用线的管理状况还需要不断的努力,针对专用安全管理的问题,本文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孙国祥 《科技信息》2012,(21):377-378
为了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大秦、朔黄等铁路干线开行了长大重载列车。随着列车重量大幅度增加,行车密度也在进一步提高,因此,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大大降低成本的同时,也相应地加剧了对铁路线路的破坏。较传统运输条件下的轨道,其基本的工作特征和破坏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魏井奎  李辰中 《科技资讯》2008,(10):190-191
重载运输在运送大宗货物上显示出高效率、低成本的巨大优势,是铁路运输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经营的典范。本文从铁路重载运输的定义与组织形式着手,阐述了国内外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发展重载运输需要先进的铁路技术装备的有力支撑,最后对我国重载运输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王文友 《科技资讯》2014,(3):13-13,15
作为铁路运输生产的关键性的基础设施,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能够有效的保证铁路安全以及运输,可以促进铁路的高效、重载以及安全的运行与发展。在公司不断发展的状况下,现在运用的通信方式难以充分的满足大准铁路公司不断提高的业务需求,所以,必须要选择可以促进大准铁路重载信息化发展的科学、有效的通信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大准铁路无线通信情况,分析了McWiLL宽带无线多媒体集群系统具有的基本结构及设计优点,同时对在大准铁路广泛运用此系统的构想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刘向东 《科技咨询导报》2010,(18):237-237,239
铁路在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铁路应高度重视大宗货物的重载运输,并积极采取技术措施,解决目前重载运输中的问题,努力提高铁路的总体运输效益。  相似文献   

16.
80年代起,经大力倡导,我国组织的铁路专用线共用取得了普遍开展和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各省市、已普遍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铁路专用线逾万条,近三万公里,承担了60%左右的铁路运输装卸工作量,大力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挖掘其运输设施潜力,已为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如何认识和评价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处理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近一步推动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健康发展使之继续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本文的宗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重载线路列车重量与速度和密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载运输是中国铁路货运未来的发展方向,列车重量、速度和密度的合理匹配是解决铁路重载运输的关键问题之一,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及线路基本情况等确定三者间的匹配关系.本文从运输管理理论的角度,论述了我国重载线路列车重量、速度、密度合理匹配的基本准则应是"技术可行,经济有利,社会有益".这一准则对于推进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目前拥有数量庞大的铁路专用线,分布于各厂矿企业,主要服务于货物运输,随着厂矿企业工人"集中居住,异地上班"的观念的提出和实施,通勤需求日渐迫切,如何利用既有货运铁路专用线开行旅客列车以解决通勤需求被提上议事日程。笔者参与了宁东铁路开行旅客列车项目的研究和设计工作,以此工程为例浅析既有铁路专用线开行旅客列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李占军 《科技资讯》2006,(8):232-232
80年代起,经大力倡导,我国组织的铁路专用线共用取得了普遍开展和较快发展,目前全国各省市已普遍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铁路专用线逾万条,近三万公里,承担了60%左右的铁路运输装卸工作量。大力开展铁路专用线共用,挖掘其运输设施潜力,已为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状况,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如何认识和评价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处理和解决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推动铁路专用线共用工作健康发展,使之继续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是本文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城际列车开行方案的客运量预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铁路运输企业的角度,由分析影响旅客列车客运量因素入手,利用灰色理论建立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客运量GM(1,h)预测模型,构建评价其经营效果(经济效益和经营风险)的计算方法.以沪宁线为背景,预测城际列车开行方案的客运量,并对其经济效益和盈亏平衡点分析计算,为铁路运输企业设计旅客列车开行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