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河南省气候舒适度的时空分布特征,以河南省127个县市30年的气象资料为基础,分析各地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舒适度指数的年际、年内和空间变化特征并评价其舒适状况.结果表明:①3种指数在年际和年内变化都呈现高度一致性,其中温湿指数对判定气候舒适度的变化更敏感,最高等级值达到5级,除冬季外,风效指数和舒适度指数的等级值未超过3级;②河南省北部和西部的气候舒适期开始较晚,结束较早,持续时间短,全省的最佳旅游时段为4—6月和9—10月,其中,5月和9月最舒适;③全省春秋两季气候都很舒适,冬季全省气候舒适度较低,不适宜室外旅行;夏季气候舒适度受高温影响大部分较低,但豫西豫北山地尚可.  相似文献   

2.
舒适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是否适宜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指标.基于宁夏2008—2018年25个气象观测站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以人体舒适度指数(k_(ssd))为指标,计算全省及各市的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分析全区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年、季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区平均人体舒适度指数主要集中在1~6级,即寒冷、冷、凉、凉爽、舒服、稍热、热,没有炎热及酷热,大部分时间表现为舒适到偏凉的体感状态;舒适度指数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冷、凉等级时间上南多北少,而舒适时间却是北多南少;六盘山海拔较高的区域全年体感为冷和凉的状态,不适宜旅游,而中北部4市的4—9月、地处六盘山区的固原市的5—9月为凉爽到舒适的体感状态,适宜开展户外活动;各地夏季适宜旅游的时间最多(68.6~79.0 d),占夏季的76.2%~87.8%,适合避暑;其次是春季和秋季,适宜户外活动的时间分别为30.3~51.2,26.8~40.1 d;冬季各地冷不舒适特征明显,不太适宜旅游.  相似文献   

3.
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定量评估可以为旅游部门开发旅游资源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61-2010年西宁地区逐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间计算温湿指数(THI)、风效指数(K),分析50年来两指数年内变化特征;计算逐年四季的THI和K值,研究四季中两指数的变化趋势;将两指数值与人体生理感受级别对应,并依据生理气候评价分级指标测算逐年各月西宁市游客体感舒适度.结果表明:(1)THI年内逐月变化曲线呈倒"U"型,指数变化表现为先增后降,峰值所在时段在6~8月,且THI年内振幅逐年减小.不同季节THI变动振幅差异较明显,冬季THI的线性递增率是其他季节的7~20倍,其年际变幅也远大于春、夏、秋季;(2)K值年内变化曲线呈倒"U"型,指数表现为先增后降,且其年内振幅也逐年减小.峰值(K-600,人体感受为凉、舒适和暖)所处时间段逐年递增,由1975年的7个月延长到2005年的9个月;K在各个季节的年际变化均表现为逐年递增,并且夏季K值线性倾向率远高于冬季,反映出西宁地区暖季和冷季舒适程度都在增加,但是暖季舒适化趋势更加明显;(3)西宁近50年来逐月气候舒适程度分属于很舒适、舒适、不舒适、很不舒适四级,其中6、7、8月多属于非常舒适、舒适,5月和9月舒适度出现不规律的舒适或不舒适的年际交替,4月和10月出现不舒适的概率居多,11月至翌年3月旅游气候多表现为很不舒适.  相似文献   

4.
基于1981—2010年气候统计资料,通过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首次对贵州省舒适期进行分析,通过各月综合旅游舒适度与旅游资源丰度对贵州省旅游潜力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全省气候舒适期长度呈现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增的分布形势;其中中部至西南部地区属于长舒适期类,舒适期为7~9个月,东部和东北部地区的气候舒适期为5~6个月,属于中舒适期类。春、秋季全省各地综合气候舒适度等级好,夏季中部至西部地区综合气候舒适度等级好,南部边缘地区在整个冬季舒适度等级均较好。旅游资源丰度分布上,遵义市旅游资源丰度值最高,主要是珍贵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而黔西南州旅游资源丰度最低,主要是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各地州市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应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加强消夏和避寒旅游项目的开发,打造旅游知名品牌,提高旅游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甘肃省26个气象观测站1955-2015年平均气温、平均风速、相对湿度及日照时数等累年逐月数据,运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着衣指数及综合舒适指数,分析了甘肃省气候舒适度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60 a来,甘肃省的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着衣指数的变化均朝着更宜旅游的方向发展;全省综合舒适指数共上升3.8,春、秋两季气候舒适性增强,夏季舒适性减弱;全省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及着衣指数的变化规律具有空间差异性;除敦煌外,各地年综合舒适指数均为上升,且舒适度变幅随纬度升高表现出微弱的降低趋势;不同季节的综合舒适指数变化具有不同的空间特征;全省气候舒适度各等级的持续天数均发生变化,其中舒适等级增加13 d,不舒适等级减少14 d,适游期延长,不适游期缩短.  相似文献   

6.
中国热点城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温湿指数、风寒指数和着衣指数,构建了一个新的综合气候舒适度评价模型.运用新模型,计算了中国41个热点城市的气候舒适度指数,划分出适宜于旅游的等级和时段,并对气候舒适度的南北变化进行了分析.依据舒适期的年内分布划分出4种舒适度类型:夏适宜型包括哈尔滨等城市,年内气候舒适度呈倒"U"形变化,不舒适期较长;春秋适宜型包括北京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M"形变化;冬适宜型包括广州等城市,气候舒适度呈"U"形变化;四季适宜型只有昆明,气候舒适度呈倒宽"U"形变化.年综合舒适指数在北纬25°左右最高,以北纬25°为界,以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增加,以南地区随纬度的降低,综合舒适指数逐步减小.夏季气候舒适度指数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冬季气候舒适度随纬度降低而升高,南方旅游具有更高的气候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借助1971~2010年河湟地区代表性站点西宁、同仁、贵德、民和的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4个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反映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湟地区旅游景点的旅游舒适期较短,其中西宁、贵德、同仁的旅游舒适期主要集中于6~8月,民和旅游舒适期较长,集中于5~9月.河湟较不舒适期多在3月~5月和9~11月,多达6个月.旅游不舒适期主要在最寒冷的12~1月,对旅游出行产生严重制约.河湟地区旅游舒适期分布特征使其盛夏季节旅游度假避暑功能凸显,对高原旅游业发展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8.
利用河北省1980~2017年11市气象观测站逐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等观测资料,分别分析了河北省夏季年际、年内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和旅游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规律和11市各指数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6月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最低,穿衣指数和旅游气候舒适度呈7月最低的规律;夏季最佳旅游时段为夏季第1~25d和第80~92d;河北省6月为夏季最佳旅游月份,北部城市"较舒适"区域普遍多于南部,旅游舒适度普遍优于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贵州科学》2021,39(2)
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清镇市1959—2019年气温、湿度、风速、日照等气象资料,利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穿衣指数和舒适度指数对清镇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清镇市4月到10月人体感觉为舒适及以上等级,全年总体感觉为舒适风,冬季人体感觉为凉风;10月到次年的4月着衣保暖为主,其余月份可着短、薄的类似衬衫衣。气候舒适度在较不舒适到较舒适等级,冬季月份为较不舒适的月份,其他月份是舒适月份,四季舒适度均存在波动现象,春季到秋季表征为舒适季节,冬季属于较不舒适季节。气候舒适度模型评价结果较全面反映清镇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的变化规律特征。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明市气象站1961—2018年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象观测资料,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构建综合气候舒适度模型(CCI),分析近58年来三明市舒适度的年际和月季变化。结果表明,三明市舒适和较舒适日数合计占66.8%,不舒适日数占7.6%; 3~4月、10~11月的月均舒适日数在19日以上,6月下旬到9月上旬的旬舒适度为较不舒适。三明市舒适日数平均上升率为1.6d/10a,冬季增加显著;不舒适日数平均上升率为2.3d/10a,夏季增加显著。气候变暖加剧了三明市夏季的热不舒适,减缓了冬季的冷不舒适。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60-2010年海河流域及周边地区116个气象站逐月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相对湿润度指数M作为干旱评价指标,分析海河流域作物生长季(春季至秋季)气象干旱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春季海河流域干旱最为严重,多年平均干旱率高达56.90%;夏季较春季干旱率明显降低,多年平均干旱率为7.59%;秋季干旱率呈现出增加趋势.(2)春季干旱在1960年代最为严重,夏季干旱在1990年代最为严重,而秋季干旱在1980年代最为严重.(3)春季干旱发生概率最高,整个海河流域均在19.61%以上,干旱发生概率在50%VA上的地区面积占海河流域的3/4,河北东北部和京津一带是春季干旱发生概率最高的地区;夏季干旱发生概率较春秋低,干旱发生概率最高的地区为大同和张家口以北地区;大部分地区的秋季干旱发生概率在25%以上,发生概率最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京津唐地区.  相似文献   

12.
了解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为旅游者夏季选择旅游地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根据浙江省11个站点1971—2007年夏季(6、7、8月)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以及模糊评价方法,研究了浙江省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6月旅游气候舒适度状况由中西部向外逐渐变差,7、8月份金衢盆地舒适度状况最差,其他地区均属于最舒适、舒适、较舒适区;整体上看,气候最宜人的地区是浙江西南部山区,其次是东北部舟山群岛与嵊泗列岛.  相似文献   

13.
浙江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2006年调查数据,研究浙江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优势种组成、生物多样性指数等生态指数及其随区域、季节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种类组成方面,共有浮游动物164种,其中桡足类,水螅水母类,浮游幼虫类所占比例较高,其区域分布特征为浙江北部>浙江中部>浙江南部>杭州湾;随季节变化明显,总体上呈现夏秋多,春季较少特征。优势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受水文要素影响明显,在不同的区域、季节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密度和生物量随区域、季节有相同的变化特征,都表现为浙江北部>浙江中部>浙江南部>杭州湾,夏季>秋季>春季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区域变化特征表现为浙江中部>浙江南部>浙江北部>杭州湾;在不同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季节变化特征都表现为秋季>夏季>春季。浙江近岸海域浮游动物物种丰富,群落构成多样化,并且受海流、水团、温度等水文要素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14.
胡海辉  刘帅  张思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3):10021-10028
以哈尔滨市三座公园16个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春、夏、秋3个季节的小气候数据实测,运用Rayman1.2计算各季节的热舒适度,利用指标评价法对不同植物群落三季的热舒适度进行评价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两季植物群落小气候效应起到积极作用,秋季则相反。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各季节小气候因子与人体热舒适度存在相关性,且群落本身特征和舒适度也具有相关性,其中与密度、郁闭度呈显著相关(P0.05),与种类数呈极显著相关(P0.01)。评价结果揭示了植物群落舒适度现存问题,为营造适宜人体户外活动的植物群落空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MODIS高时空分辨率(日; 1 km×1 km)气溶胶光学厚度新产品MCD19A2, 研究东北三省2000—2019年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 东北三省近20年来AOD变化不大, 均值为0.23。2003年, 春旱、扬沙和农田秸秆燃烧导致AOD最高(0.38)。AOD从南往北呈递减趋势, 总体上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AOD高值区集中在辽中南城市群等人口密集的工业发达地区, 低值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脉等山区。AOD具有季节分布特征, 春夏季高, 秋冬季低。研究结果可为气溶胶对大气辐射收支平衡影响的研究以及模拟颗粒物浓度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结合19642013年华东区域常规气象站气象观测资料与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利用黄金分割舒适度指数计算方法,在GIS平台上对起伏地形下华东区域气候舒适度进行精细化空间估算,并分析其在该区域的时空分布特征,其结果可为区域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气候舒适度在空间上其等级分布趋势为由低纬到高纬、由低海拔到高海拔、由近海到内陆而逐渐降低;在时间上春季4、5月和秋季9、10月最为舒适;从各省份来看,气候舒适度等级年内变化差异从大到小依次是山东、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和福建.气候舒适期为4个月的区域面积最大,总面积30.61万km2.  相似文献   

17.
近60年来南京市人体舒适度指数变化及其对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51—2009年的南京市日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等资料,对南京市近60年来的逐日人体舒适度指数及其等级划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的人体舒适日数在增加,不舒适以上日数在减少,其变化规律与气温的变化密切相关。南京市最舒适的月份是5月和10月,冷很不舒适及以上月份为1月,热很不舒适及以上时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近60年来南京市春季最舒适日开始与结束时间提前;夏季热很不舒适以上日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后,热很不舒适及以上日数增多;秋季最舒适日开始时间推后,结束时间提前,最舒适日数减少。与此同时,秋季热舒适日开始时间提前,结束时间推后;冬季冷很不舒适及以上日开始时间推后,结束时间显著提前,冷很不舒适以上日数减少。  相似文献   

18.
江苏沿海地区NDVI的演变特征及其对区域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1998—2008年从SPOT VEGETATION中提取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分析江苏沿海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江苏沿海地区的NDVI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3、4月份及夏季7、8月份NDVI指数上升明显;近10年来,江苏沿海地区植被覆盖率呈增加趋势,植被状况有所改善。(2)1999年江苏沿海地区NDVI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其表现为盐城较高、连云港次之、南通较低;到2007年连云港、南通地区NDVI明显增加,盐城地区总体增加,但区域差异较大,部分地区还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3)江苏沿海地区气候(气温、降水)因素对NDVI影响作用明显,二者均对NDVI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气温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1951—2014年淮河流域29个站点月均温为研究对象,运用Se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距平、累积距平及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均温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951—2014年,年和四季均温具有升高趋势,年、春、秋和冬季升温趋势较显著,夏季升温趋势不显著,响应了全球变暖大背景.(2)20世纪90年代中期,年、春和秋季均温发生暖化突变,20世纪80年代中期冬季均温发生暖化突变,1960年夏季均温发生降温突变.(3)空间上,流域内自南向北年均温逐渐降低,且各地具有暖化趋势.(4)受海洋影响,山东省和江苏省东部(沿海地区)春季和夏季均温低于流域内同纬度内陆地区,秋季和冬季均温高于流域内同纬度内陆地区.(5)山东省东部和江苏省年均温升高与年降水量显著减少有关,郑州和开封等地区年和四季均温升高与人类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0.
气候条件是一个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因子,是旅游业得以发展的基础条件,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本文利用陕南三市30年气候资料(四项气候指标:气温、风速、相对湿度、日照时数的月平均值),采用温湿指数、风效指数和着衣指数综合指标,对陕南三市各月旅游气候适宜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综合指标能较好评价陕南地区的旅游气候适宜性.由于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不同,陕南三市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存在差异,汉中和安康舒适期在4月、5月、9月和10月,商洛的旅游舒适期在4月、5月、6月、8月和9月.针对上述气候特点提出充分利用陕南地区旅游资源,促进陕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建议.从而为陕南旅游发展规划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