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在利用智能建筑资源的基础上,对其空调系统通过前馈方式进行控制,使之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和节能效果,并对定风量空调的间歇起停控制进行了物理仿真实验,对变风量空调的风量调节进行了数字仿真,通过分析,验证了本文控制方法的优点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变风量空调末端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稳定控制问题,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FNN)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方案.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模糊神经网络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并与普通模糊控制器及典型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稳定、有效的控制变风量系统的末端装置.  相似文献   

3.
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稳定控制问题,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提出了采用模糊神经网络(FNN)控制变风量空调系统末端的方案。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模糊神经网络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模拟仿真,并与普通模糊控制器及典型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可以稳定、有效的控制变风量系统的末端装置。  相似文献   

4.
变风量空调系统因为控制过程复杂,所以目前难以推广,市场上广泛使用的是定风量空调系统.针对这种情况,从理论上提出了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送风温度的优化控制算法,并用Matlab 仿真软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以更低的能耗达到更佳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俊杰 《科技资讯》2009,(24):43-43
介绍了中成药制药车间GMP空调系统的环境要求与改造前的概况,重点阐述了GMP空调自控系统的原理与控制方案。通过一系列自控设备与空调风管的安装,改造,以及软件部分中风量检测与风量控制等的执行,达到恒温恒压差的GMP空调要求。最后经投产运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VAV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效果,分别设计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室内温度(视为回风温度)以及新风模糊PID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冷冻水阀门的开度来控制送风温度,通过调节变频风机的转速来控制室内温度,通过调节新风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新风量,通过调节回风阀门的开度来控制回风量.应用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对送风温度、空调房间的温度(即回风温度)以及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进行了实时在线控制,控制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合理,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由于空调系统的运行控制复杂,多工况控制难以通过真实实验完成,本文通过运用组态软件建立空调系统虚拟仿真动态模型,以此来对该系统进行实验测试,改变其温度和风量参数,观察系统运行特性和分析能耗状况,此项研究可应用于虚拟可视化教学实验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促进学校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开放、产学研结合等多方面建设。  相似文献   

8.
集中空调冷却水侧上位机控制器的实时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集中空调冷却水侧基本自动控制系统的局部角度出发,设计了冷却塔风扇上位机控制器,对风扇风量和运行台数进行实时控制,并通过仿真试验分析了其对系统控制稳定性和系统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上位机控制器具有较好的控制稳定性,并且比常规的风扇转速及台数控制方式更节能.  相似文献   

9.
PLC+模糊控制蒸发冷却空调控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通过引入变风量空调系统总风量控制方法的设计思路对风机进行变频控制,同时对末端控制器采用模糊控制技术,使得整个空调系统达到一定的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10.
模糊PID控制在变频空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模糊PID并联控制策略对空调房间温度进行控制,利用MATLAB对设计的变频空调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结合仿真图,对模糊控制、PID控制、模糊PID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和PID控制结合控制空调房间温度,可使控制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变风量空调系统模糊PID控制的仿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目前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参数整定困难,将模糊控制和常规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规则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及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思路,并将其应用于VAV空调室温控制中.通过与常规PID控制器的室温控制仿真曲线比较表明:当条件变化时,模糊PID室温控制实现了参数在线自整定,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模糊PID控制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超调量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所需送风量更接近实际负荷的需要,达到了既舒适又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如何在良好室内空气品质与节能之间进行权衡一直是研究的难点.通过对多区域变风量空调及其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按照ASHRAE通风标准对新风量的要求,针对混和送风系统提出并在Tmsys仿真平台上分析了送风温度优化控制方案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室外新风温度低于室内温度设定值时,送风温度的设定值受到设计风量和运行时刻各个空调区域风阀开度大小的限制.当过渡季节早晚的新风温度低于室内设定温度的工况时,若将送风温度由13℃升高到16℃,不但可以减少2.8%的空调系统能耗,而且有助于改善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13.
变风量空调箱是变风量空调系统中最关键的设备,其串级控制系统由内、外环2个回路组成.作为内环的风量控制回路对变风量空调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将高等过程控制中的软测量技术应用于内环回路的风量测量,使用软测量技术得到的测量结果对风量传感器的运行进行动态监测,当风量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与软测量结果相差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认为风量传感器出现了故障,在报警的同时,使用软测量结果临时替代风量传感器作为风量的测量值,仍可以使变风量系统具有较好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4.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对汽车空调风道中的气流进行数值仿真,其结果与试验对比误差较小,并得出驾驶员侧出风口风量所占比例较小,从而致使驾驶员热舒适性较差.为改善这一现象,利用响应表面法,以空调风道中所加导流片的3个结构尺寸为设计变量,以驾驶员一侧的出风量比例和空调总出风量为优化目标对空调风道系统进行优化改进,并将改进后的空调系统应用于驾驶员热舒适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汽车空调使驾驶员一侧的空调出风量比例由原来的44.9%提高至51.3%,驾驶员的热舒适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PID神经网络解耦控制技术在VAV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采用PID系统神经元网络解耦控制技术,对耦合强烈的具有变风量空调系统传递函数矩阵形式的4维传递函数矩阵系统进行解耦控制,通过解耦控制仿真研究,可以看出取得了很好的解耦效果,为变风量空调系统(4个回路)的解耦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探求变风量空调末端双闭环串级控制模型的节能策略,通过设备选型、方案对比等过程确定温度传感器Pt100、风速传感器西门子QVM62.1、CPU224XP及西门子执行风阀L680t40为主要元器件,进行变风量末端半实物仿真控制器设计。结果表明:下位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与上位机PC端能够基于PC Access软件实现通信,并通过LabVIEW实现监控管理功能。可见设计仿真开发的空调末端控制器能够与实验研究平台实现互通,进行双闭环串级的空调末端性能研究,从而为智能建筑节能降耗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优化节能控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分析变风量空调系统局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实时的优化控制方案。其一是利用变风量末端风门开度的信号,将它们作为各区域相对负荷的指示信号,对送风温度进行实时优化;其二是针对周边区域采用定风量末端控制太阳辐射热负 空调系统,根据周边区域相对负荷大小,实时优化定风量末端的开/停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空调送风系统的气流组织对室内各送风位置送风量的影响,以办公室标准层全空气空调送风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建立该空调送风系统物理模型,采用数值迭代法对空调送风管和末端的速度、压力、出口流量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办公室标准层变风量全空气空调送风系统设计较合理,2个主风管的所有圆形支管内速度与压力相差较小,各支管内压力和速度分布较为均匀。与设计送风量相比较,变风量空调箱阀门全开时,各区域送风量误差不超过10%,各末端送风口送风量相差较小,但标准层左右两侧送风量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故在空调系统工作过程中,应该减小送风量偏大区域内的变风量空调箱阀门的开度,确保各送风口送风量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总风量-阀位控制法”和“最大负荷率-最小风量法”分别优化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静压和送风温度,并应用到一座实际建筑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建立了变风量空调风系统模型,利用TRNSYS对大楼典型层风系统进行模拟,用实测数据验证模型正确性,模拟分析了典型日变风量系统优化前后的风机能耗.模拟结果表明,与定静压定送风温度的原控制方法相比,优化控制能节约风机能耗,在部分负荷下效果尤为明显,冬季和过渡季试验日的节能率分别为19.38%和15.58%.对2种控制方法下的全年能耗和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试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全年的节能率为7.16%,而且室内热舒适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胡万玲  管勇 《甘肃科技》2003,19(6):55-56
对目前我国列车空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列车空调的能耗是惊人的。对列车空调的节能途径进行了探讨,并针对列车空调的新风量进行了分析,提出用二氧化碳浓度法来合理控制新风量,既可以满足旅客对舒适度的要求,又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