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武生泰斗盖叫天,为什么他演戏时不布景?盖叫天说:“景全在我身上”。  相似文献   

2.
1928—1930年间,鲁迅开始“向左转”。对鲁迅这一历史轨迹的重新考察,将显示出以往研究中许多不曾被发掘的意义,比如他在建立新的“确信”之后仍然所保持的“多疑”的思虑;他对苏联想像中对早期“想像的‘异邦’和现实的中国”思维模式的继承;他从事左翼文化建设中让劳苦大众在既无政治权利亦无经济权利情况下,能够享受一定的健康文化或艺术的动机和努力等等。通过考察,瞿秋白的“鲁迅带着宝贵的革命传统到新的阵营里来”的命题,在一个更为抽象的层面上将显示出新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杜丽娘是汤显祖《牡丹亭》一剧中的女主人公。她是中国文学中极为独特的一位女子形象。她一直生活在极度封闭的家庭和时代,因偶然一次到自家后花园而开始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她接触春天后青春觉醒了。党醒后的杜丽娘集中体现出了汤显祖的“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社会追求和“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人生追求。突出了“情”与“理”、“法”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体现了汤显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时代的一种超越性思考。在他的思考中既体现了他的先进性也体现了他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人物,他的“以此制彼”思想是在传统文化、孙中山“联甲制乙”思想以及当时恶劣国际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并且贯穿于他的军事政治生涯。福建事变的产生和败亡都和蒋介石的这一思想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他不但科学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和国家结构形式学说等,而且在他身上还深深地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闪耀着中华文化的睿智和灿烂,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伦理思想的忠实继承和发展者。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推陈出新”论,作为其人民本位的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时态意义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继承性学说和批判辩证法思想的中国化发展;在历时态意义上,又是对传统诗学“通变”说的现代性与革命性转化。  相似文献   

7.
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王振华的喜鹊入万家。能与齐白石、徐悲鸿大师齐名的是何许人也?他就是人称“喜鹊王”的王振华。  相似文献   

8.
"黑人性"运动是20世纪30年代黑非洲的知识精英倡导的一场文化运动,它以19世纪末的黑人文化复兴运动为思想基础,以20世纪20年代美国"黑人文艺复兴"为直接前导,由桑戈尔、莱昂.达马和艾梅.塞泽尔倡导推动,旨在恢复黑人价值,唤起非洲殖民地社会民众对于黑人文化个性、文化归属的自尊、自信和认同。运动成为当时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面精神旗帜,一大批诗人、作家聚集在这面旗帜之下。桑戈尔不仅是"黑人性"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代表性诗人,他的诗作扎根非洲黑人文化传统,赞颂黑人传统精神的价值,在艺术表现上也体现了"黑人性"文学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9.
现代修辞学的“得体”观,体现出语言表达对社会文化背景(即大语境)的关注。其实,任何一种修辞观的出现都不应是孤立的,它既是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对语辞修饰的要求.同时又与传统的修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联系的依据就在于文化的传承性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化心理的积淀。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诗三百》所代表的“和美中正,适度中节”的精神是最具典型意义的。考察吕叔湘先生对“适度”与“恰当”原则的论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化精神的积淀。  相似文献   

10.
鲁迅小说《故乡》和《社戏》所确立的中国现代小说的"归乡叙事"传统,不仅成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叙事模式之一,而且还内含了"风景"的不同审美范畴。由此,中国现当代作家在对鲁迅"归乡叙事"传统接续的同时,也于"风景"中寄予了不同的审美理想、文化理想。其中,徐则臣、李云雷、甫跃辉等"新生代"作家在新世纪的背景下对鲁迅"归乡叙事"模式与"风景"进行了改写,在接续鲁迅的"归乡叙事"传统的同时呈现出"风景"在小说中日渐消失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大学管理内含软实力的构建和提升,需要优秀文化的支撑。中国大学软实力的研究需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下进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文化具有精神境界上的包容性、是非判断上的道德性、价值取向上的发展性以及实现路径上的平衡性等特征,是现代管理思想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岜?”文化的提出源于壮族人民大多生活在岩溶地区的地理人文事实。就“岜?”文化的表征而言,壮语地名展现其景观文化,干栏建筑展现其居住文化,山石崇拜展现其信仰文化。“岜?”文化还与其他文化联动,其与“那”(水田)文化互补相通,与“欢”(山歌)文化关系密切,与其他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岜?”文化还可进行现代价值转换,调动其生态文化可守护“绿水青山”,挖掘其特色文化可助力乡村振兴,坚守其文化风情可弘扬壮族传统文化,发扬其包容精神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西方哲学某些哲学流派和后现代主义哲学打出“哲学终结”的口号下,哲学应如何为自己名正?哲学是否真的面临着“终结”?从哲学观和哲学的思维方式入手,具体从“科学”、“人文”、“生活”哲学思考的三个维度分析,“哲学终结”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鲍勃j了近郁闷坏了,真是干啥啥不顺,不管是写字还是吃饭,妈妈会不停地在耳边提醒他:“用右手,用右手!”这“紧箍咒”念得鲍勃一个头都有两个大了。鲍勃就不明白了,就算自己是个左撇子,可也没招谁没惹谁,为啥妈妈就非要把他变成个“右撇子”呢?  相似文献   

15.
《圣经》汉译有着悠久的历史。基督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巨大文化障碍。本文结合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对《圣经》汉译历史过程中“附会”和“格义”这两种文化障碍跨越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蒋建林 《奇闻怪事》2005,(10):19-19
刚在黑板上写好“I love China.”,一个声音响起来:“China,瓷器。”我一看,是班上的“机灵鬼”丁浩。“我们在社会书上学过。”见我看着他,丁浩补充着。“是吗?大家把社会书拿出来看一看吧。”学生们纷纷拿出社会书,找着,看着,我则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China和一个china。过了一会儿,我说:“请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两个词,哪个是瓷器的意思呢?”  相似文献   

17.
三十年代党内的王明左倾路线,在文化上产生了严重的负效应.即在文化上开展所谓两条路线斗争。对文化界同志进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不顾事实,无限上纲,把同志当敌人打,将文化纳入政治斗争,大大摧残了革命文化,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一概予以排斥,带来了苏区文化的封闭性,对知识分子进行歧视打击,严重干扰破坏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  相似文献   

18.
报载:美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是给学生每人发一个,让学生自己照着画;日本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是把苹果向学生展示一下,讲上三言两语,让学生自己想着画;中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则是讲一节课的比例、透视、明暗等有关理论,第二节课一边在黑板上打九宫格,一边要求学生在画纸上打上同样的格子,教师画一笔学生画一笔。结果呢?自然是美国的学生画得像葫芦,日本的学生画得像鸭梨,只有咱们中国的学生旗开得胜,画得最像苹果了。后来呢?后来是美国、日本的学校培养了大批画家,而中国的学校却培养出大批的画匠。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对民族精神的思考以"世界历史"为坐标系,以两点论基础上的整体性思维为方法论原则,始终在世界历史性视域下解读中华民族的主体精神。他重视民族精神的双向借鉴补充,既以开放性心态吸纳西方先进文化,也注意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去影响世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徐元绍 《科技信息》2007,(23):248-248
一般言之,"父亲"在家族小说中是权威和传统的象征。然而在20世纪的家族小说中,"父亲"形象则经历了一个由"被告"、"败者"到"对话者"的嬗变过程。这一嬗变过程与20世纪中国历史的发展密不可分,同时亦具有其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