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Computational Auditory Scene Analysis,CASA)的语音分离系统通过模拟人耳的听觉感知系统对混合信号进行处理并分离出感兴趣的目标语音,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何在干扰噪声存在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基音提取跟踪一直是CASA系统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语音源的改进基音跟踪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目标源估计和基音检测两个步骤的反复迭代计算,得到最终的基音轨迹。通过在不同噪声干扰条件下与传统基音跟踪算法对比的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提高输出语音的信噪比和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语音信号的低码率参数编码算法中,准确地提取基音信息是一个重要环节,文中对基于正弦波语音模型的频域基音检测算法的运算量大、易受共振峰干扰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改进后算法的运算量小,算法的准确性高,有效地减小了共振峰对频域基音检测算法的影响,模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的运算量仅为原算法的13%。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基音周期慢时变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BE基音跟踪算法.该算法旨在减少运算量,提升基音检测的实时性,将传统的基音跟踪算法改进为前后向各跟踪一帧.仿真实验表明,改进算法与传统算法对基音跟踪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新算法计算量大幅度减少,执行速度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胡剑凌  徐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36(12):1774-1777,1784
设计了一种多带线性预测编码(MBLPC)语音压缩算法,该算法结合正弦编码和线性预测编码的优点,对语音信号的包络谱用线性预测编码方法进行估计.而对激励谱用多带方式进行处理.改进了特征参数的提取和量化方法,包括基于谐振结构的基音检测算法、基于谐振结构的线性预测分析以及包络谱参数的线性预测多层分裂码本矢量量化.非正式主观测试表明,在1.8kb/s编码速率下,由MBLPC算法所重建语音的平均意见分为3.0,而清晰度指标约为91%.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音周期估计的改进CAMDF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基音周期估计算法:ACF算法和AMDF算法.为了克服AMDF算法容易导致估计出的基音周期加倍的缺陷,本文重点阐述了CAMDF基音周期估计算法,并提出了改进CAMDF算法.该法是在CAMDF算法之前,对语音信号进行降比特处理.实验表明,改进CAMDF算法在降低对处理器件复杂度和精度方面要求的同时并不会影响基音周期的估计效果.最后,本文进行了各种基音检测算法的仿真比较,实验表明改进CAMDF算法在基音估计效果上具有很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基音检测中的倍频、半频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优化能量值门限和增强倍频效应的抗噪基音检测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修改频谱能量值门限来优化半频误差,然后通过音频特有的倍频效应,取相邻的基频与泛频或泛频与泛频做差,从而得到基音频率,来优化倍频误差.结果表明:所改进的基音检测算法不仅保留了对共振峰的高容忍度,而且大幅提高了在低频区域和高频区域的音频识别能力;该方法比传统基音检测方法不论是在有噪音还是无噪音、高信噪比还是低信噪比的情况下都更加优秀,尤其体现在100Hz以下的低频区域和800Hz以上的高频区域.  相似文献   

7.
为了增强多带激励(MBE)声码器基音估计性能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可适用于低信噪比语音信号的改进双路径基音跟踪算法.采用全新构造的差值不等式作为约束方程,其差值门限的取值在基音跟踪过程中能够根据基音周期长短的统计特征自动更新.实验结果显示:在SNR为-5dB的高斯白噪声干扰的情况下,基音估计的严重错误概率的性能改善平均达到70%.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对不同讲话者和不同程度高斯白噪声干扰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尤其在噪声严重的情况下该算法对基音估计的准确性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使合成语音具有较好的可懂度和自然度.  相似文献   

8.
对新的基音检测算法STA作简要介绍,对于在基音检测的实际应用中,遇到的由于受到噪声、共振峰影响造成基音周期检测点的偏移问题,提出STA的改进方案ISTA,并对前后2种方案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比较,ISTA在基音检测时可以得到比STA更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清、浊音判决方法以及基音平滑方法来提高基音检测的准确性 .减小了基音周期不规则的不平稳语音段基音估计的误差 ,改善了在低速率的基础上合成语音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非线性中心消波与自相关/AMDF相结合的算法提取语音基音周期,有效去除声道共振峰的影响和噪声的干扰,实现语音的基音检测;绘制了周期轨迹平台图,使周期/频率读取更加直观.MATLAB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准确地提取了基音周期,并且对噪声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幅度差平方和函数的基音周期提取算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在任意采样率下都可以高效、准确地进行基音周期提取,提出基于归一化幅度差平方和函数的基音周期提取算法。导出高效计算幅度差平方和函数的方法,时间复杂度是O(N lbN),给出该函数的归一化定义。归一化幅度差平方和函数的取值反映语音信号的非周期性程度,由此定义了基音周期的状态损失函数和转移损失函数,从而能在后处理过程中利用V iterb i算法,确定最优的基音周期序列。实验结果表明:与通用基音提取算法相比,在保证实时性的基础上错误率降低了9.31%,证明使用该算法提高了基音周期提取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断层成像(CT)系统需要精确和确定的扫描轨迹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如果机械系统无法实现高精度的扫描轨迹,CT图像的质量将受到影响。该文提出了一种CT系统,通过视觉定位来实现非确定扫描轨迹下的CT成像。其中视觉定位系统通过对待测物体位移和转角的测量来获得实际扫描过程中射线与物体的精确几何关系。针对这种数据条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实现非确定轨迹的CT图像重建。该方法将滤波反投影算法的适用范围从标准轨迹扩展到了通用轨迹。模拟数据计算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此方法很大程度上为CT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3.
以煤沥青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含量的氟化物对煤沥青进行改性处理,采用TG、CO2反应性以及XRD和SEM分析对改性沥青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氟化物有效地改善了炭化产物沥青焦的显微结构,使改性沥青焦更加致密,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沥青焦的氧化行为,从而明显提高沥青焦的抗氧化性能。相对未改性沥青焦,氟化物改性沥青焦CO2反应性降低了47%~74%。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无机粒子改性法在200℃下对煤沥青进行改性,分析无机粒子(Al2O3粒子或TiB2粒子)对改性煤沥青结构与性能以及改性沥青基TiB2/C复合阴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煤沥青的结焦值和软化点比未改性煤沥青均有较大提高。无机粒子的添加进一步提高改性煤沥青的结焦能力,但降低改性煤沥青的软化点,与对比改性煤沥青相比,Al2O3粒子和TiB2粒子改性煤沥青的软化点分别降低4.5℃和2.0℃,结焦值分别提高4.85%和5.35%。经过1 000℃炭化,其残炭率相对于对比试样分别增加3.01%和5.87%。与对比复合阴极相比,Al2O3粒子和TiB2粒子改性煤沥青基复合阴极的密度分别增大0.45%和1.79%,开孔率分别降低5.08%和5.78%,电阻率从52.93μΩ·m分别降低到48.86μΩ·m和49.95μΩ·m,抗压强度从24.21 MPa分别增加到28.78 MPa和28.06 MPa,电解膨胀率分别降低0.10%和0.16%。无机改性粒子均匀地分布于粘结剂煤沥青炭中。  相似文献   

15.
浅谈改性沥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改性沥青的概念,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分类、特性、应用范围以及改性沥青的评价标准。未来沥青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沥青改性剂和沥青改性产品的开发以及完善现有的沥青评价体系,同时,建立能够综合描述沥青各种性能的理论模型也是未来改性沥青研究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16.
将两种软化剂分别掺入煤沥青,制得软化煤沥青,再与石油沥青混合,经SBS改性后得到复合改性炭沥青.采用四组分分析法和胶体不稳定指数(Ic)研究复合改性炭沥青的胶体稳定性.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软化煤沥青能够增加复合改性炭沥青中沥青质含量,减少饱和分含量,同时达到调节芳香分和胶质含量的作用,使复合改性炭沥青的四组分含量分布合理.所制复合改性炭沥青的Ic值较低,胶体体系稳定.  相似文献   

17.
基于浊音语音谐波谱子带加权重建的抗噪声说话人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基于浊音语音谐波谱重建的说话人识别算法.该算法根据浊音语音短时频谱的结构特征和基音信息,对浊音语音谐波结构频谱进行子带加权重建,以补偿由噪声引起的训练与测试条件的失配.算法基于重建浊音频谱提取感知线性预测倒谱系数,与基音相组合作为说话人的语音特征参数矢量,采用高斯混合模型对说话人进行建模.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浊音谱重建方法对多种类型含噪语音的噪声补偿均具良好效果,可以明显提高在噪声环境下的与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识别的识别率,特别是显著提高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识别率,而不会明显降低纯净语音和高信噪比环境下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8.
19.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绳牵引并联机器人技术的飞行模拟器,针对其大过载机动特性进行仿真分析。首先根据绳牵引并联机器人理论,设计了9根绳牵引具有6自由度的运动平台;通过建立平台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对干扰项进行补偿的前馈PD控制率;其中前馈项主要确保动态过程中绳索处于张紧状态。进一步给出了系统控制稳定性分析;并以大过载机动和单自由度俯仰振荡运动为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过载机动情况,瞬时正加速度超过4 g,平台位置能够迅速衰减并稳定;基于绳拉力前馈,可以避免绳索松弛,能够满足飞行员过载训练;俯仰运动也具有较好的跟踪特性。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分析工作空间、动态特性及控制稳定性等奠定基础,为绳牵引并联支撑的飞行模拟器设计提供指导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