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观念都会有意无意地转换成一种教育观。理解马斯洛的儿童教育观必须从其理论体系核心——自我实现论开始。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概念,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所谓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即人类能把自我中的潜在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的基本倾向,也就是把个人的内部潜能作最大的发挥。反过来说,自我实现就是没有心理问题、神经症或精神病的倾向。自我实现的人是人类最好的范例,是“最完美,健康的人”。马斯洛并认为自我实现对大多数人来说虽然只是一个奋斗目标,但这一目标遇有机会也会部分地体验到,自我实现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趋向自我实现的每一步都有高峰体验的出现,引导人们达到更深层的自我实现。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创造地阐述了人“是怎样的”和“为什么这样”,而其儿童教育  相似文献   

3.
葛丹丹 《科技信息》2009,(3):201-201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马克思对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扬弃和发展。本文将要着重讨论的是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异同及其异同,并进一步揭示马克思人的本质观理论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人本唯物论的最高哲学理念是:以“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对待人。马克思认为,人本主义的出发点是人,目的也是人,一切为了人。马克思对旧哲学的唯一肯定,就是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在批判中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实证的人本主义”即人本唯物论。他把自己强调的共产主义叫做“实践的人本主义”,认为费尔巴哈“无神论是通过宗教的扬弃这个中介而使自己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而“共产主义则是通过私有财产的扬弃这个中介而使自己表现出来的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两大学派的人性观是有着很大的差异。人性观是对人的本性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人性观不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和实践也不相同。本文就这两大学派的人性观及治疗模式进行了比较,并且探讨了其对社会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自由创造思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数学最能从本性上激发人的自由创造本能。因此,数学教育肩负着培养创造思维的重任,文章力求通过分析数学教育中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阐述数学教育必须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自然道德是伦理学与生态学的中介点,其可能与必要构成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基石.自然道德的可能在于人与自然环境内在的本质联系,它是人对其本性本质的一种把握和实现方式,其必要性在于“征服”理念下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人类应该而且能够形成“以人为中心物我一体”的道德理念,创建一种良性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8.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观点及群众史观是唯物史观的本质。邓小平“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唯物史观本质在新时期的运用和发展 ,它们有着内在统一的关系 ,都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观 ,都树立了人民价值主体思想。共产党人是唯物史观本质的实践者 ,要努力做到“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9.
法治作为一种法律主治的理念和精神,必然有其内在的文化基础。对人性来源和本质的不同认识,使得东西方走上了“人治”和“法治”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西方,从古希腊开始,就认为人性来源于人的自然本能,因此,对人性的预设就是恶的;而在东方,由于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长期以来都代代相传着“人之初,性本善”这样的思维观念,从而导致了对完美人性的极端推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人性本质的重新认识也开始让我们思考“法治”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知识观是对知识本质的哲学反思。西方知识观经历了四个历史阶段:古希腊知识观,文艺复兴之后的近代知识观,现代知识观,后现代知识观。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知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知识的本性、标准和价值的把握和反思日渐深刻,知识观的演变和发展又有了新的趋向。  相似文献   

11.
规律问题是辩证法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对规律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哲学其他问题研究的深入。传统的规律观认为,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在人与规律的关系上,传统的规律观认为,人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而不能创造、改变或消灭规律。我们认为,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观点应该受到质疑。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以人为本"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科学地在社会实践观基础上阐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这是关于人的理论思想的革命性变革,是最科学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人本主义思想,本文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浅析了人类实践活动在定义人的本质和"以人为本"实践观中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突出实践重大意义的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体现了马克思全部理论的价值取向。它在对历史上自由观的超越和扬弃中,经历了从理性原则下的精神自由到作为人的本质异化扬弃的自觉自由、从人本主义的自由观到实践基础上的现实的科学的自由观的演变。马克思的科学自由观是实践的自由观、唯物主义的自由观、辩证的自由观、具体的历史的自由观。马克思对自由的追求与超越,是马克思思想演变的内在动内。  相似文献   

14.
苏少泉 《科技信息》2011,(13):334-334,393
21世纪是一个创造的年代,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年代。音乐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最自然本性的表达,人人都有潜在的音乐本能,因此,音乐教育重要的不是"教"而是把人人皆具有的音乐潜能唤醒,诱发出来。使他们能够充分驾驭音乐、探索音乐、创造音乐,真正走进艺术王国。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这些年.我本着奥尔夫教育的指导思想,一直学习和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愉悦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心驱使下主动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真正感受和理解音乐美。  相似文献   

15.
反映论的文学观、工具论的文学观、人本主义的文学观都是内在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当中的,它们构成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本支点。三个支点之间有一种相互限定的关系:反映论的文学观如果不加限制,会走向缺乏价值关怀的自然主义;工具论文学观的恶性膨胀,则曾经使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现实主义品格丧失殆尽。卢卡奇等人对马克思主义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发现,揭开了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盲区,保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艺术问题是和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紧密相关的。在西方传统的理性观念中,它预设着“理念”和“主体”等认知范畴,因此形成了在本质上以现代人本主义为基础的现代审美艺术观。海德格尔一反这种理论传统。力图在人与宇宙之间重建一个非人本主义为中心的意义空间,因此提出了一种天、她、人、神共在的艺术观,这种艺术观在质疑现代主体性观念的同时,使人们以一种新的眼光来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生存关系。对于深思现代人的生存状况来说具有深远的启发性。  相似文献   

17.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人本主义,首先,根据“本”的不同含义可以划分为动力论或因果论的人本主义与目的论或价值论的人本主义两种类型;其次,根据人本主义的对立面可以将它划分为与神本主义相对的人本主义和与自然主义相对的人本主义两种类型;最后,根据古典哲学家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可以将人本主义划分为感性的人本主义和理性的人本主义两种类型。对人本主义作上述划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8.
何谓创造能力?就是目前而言,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创造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力,如科学、发明家的创造  相似文献   

19.
何谓人性?孟子的看法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离娄下》),人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荀子说:“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以下引言只注篇名)“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性恶》)人性是生而自然的本能、欲望。可见孟、荀二人所言人性的差异。孟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属性,荀子所谓的人性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自然属性。孟荀对人性的理解各执一端,都是片面的。但在对人的自身本质的认识上都包含着真理的颗粒。不过孟子比荀子更高明之处在  相似文献   

20.
目前理论界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述的“五句话”,在理解上存在着三个主要分歧。“五句话”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规。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一般本质和社会主义特殊本质的辩证统一、马恩社会主义本质观,是马恩社会主义一般本质观(“消灭私有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马恩社会主义特殊本质规(“通过暴力革命,消灭私有制”)的辩证统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是邓小平社会主义一般本质观(“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全面发展”)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特殊本质观(“五句话”)的辩证统一。完整科学地把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观,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