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创造学理论,创造是人类最伟大的永恒的潜能,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才能。化学创造能力是进行化学创造活动、获得创造性成果的能力,是一般的创造能力在化学研究和化学学习领域中的特殊表现。而创造意识又是创造能力发展的灵  相似文献   

2.
宋亚平 《科技信息》2010,(30):I0089-I0089
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课程。个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创造思维其实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在数学教学中所用到的创造思维,一般是指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本文主要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思维能力,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乐趣,感受解决问题的快乐,打造一个简洁、生动、高效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3.
丁邦建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3):74-75,88
1.培养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核心现代大学教育是为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提供一种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先导,创新意识对于我们迎接世纪之交的严峻挑战和“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至关重要。当今社会强烈呼唤着人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坚实基础、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造意识是一种精神,也就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它是人是否具有创造力的前提。另一方面,素质教育的核…  相似文献   

4.
3~6岁是人一生中创造力发展的萌芽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创造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这种潜力将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创造力。幼儿的创造,属于简单的创造,虽然不具备重大的社会价值和实用价值,但是对幼儿一生的发展来说却具有重要的个体价值。因此,培养3~6岁幼儿创造力是幼儿园教育的应尽之责。本文基于笔者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经验,以3~6岁幼儿创造力培养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三个方向的幼儿创造力培养策略,包括教师应树立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育人观、选择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教学方式、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力培养的幼儿园环境。  相似文献   

5.
直觉思维方法是灵感创造成果的发现者和推进者,是突破性创造的第二思想工具,直觉思维能力是突破性创造的第二创造力.掌握直觉思维方法开发直觉创造能力,对提高自主创造能力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本文着力分析研究直觉思维方法理论与开发直觉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6.
情结是心理学的重要命题,也是各个心理学派研究的重点之一。创造力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心理学认为,情结是创造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在艺术创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能够左右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风格。本文基于此,对北欧表现主义艺术大师爱德华.蒙克艺术创造中的诸要素进行分析,试图说明情结是艺术家创造力的主要基础和源泉,希望借此澄清艺术家作为创造主体,其内心在艺术创作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并以此拓展艺术创造视野。  相似文献   

7.
创造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多年来人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创造力并不是神秘的、只有少数天才才具有的特殊能力,而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创造性才能可以通过学习、训练或创造教育的实施而激发出来.一、课堂教学中注意坚持创造教育的教学原则和培养学生勤思多想的习惯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内,课堂教学仍然是学校组织教育的基本形式.所不同的是,实施创造教育应按创造教育的教学原则组织教学过程、选择教材、优化教学方法及其评价手段.创造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应坚持以下几个教学原则:①探索性原则,为使教学活动具有丰富的  相似文献   

8.
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日益引发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课堂教学是创造力培养的主阵地,将创造力培养融入课程,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应然选择。而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尚未受到理论和实践的应有关注。作为一种创造性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着深刻的学理基础。其中,心理学重视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结合,是将创作融入课堂的理论前提;管理学强调激励和期待,是有效组织管理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理论来源;创造学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培养,并关涉创造的技能和实践,相信"人人都能创造"。基于大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感受激发、突破自我,即兴发挥、自由创作,创造塑形、成果展示几个方面总结经验及取得的成效,表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是在原来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着重于强化创造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出成果,创造力培养并不神秘。  相似文献   

9.
一、强化创造性对报刊编辑的重要意义所谓创造,通俗地讲,就是想出新点子,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创造活动并不神秘,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造力,且经常地程度不同地表现着各种创造行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实际上就是以他的吸收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为基础,通过联想产生改革旧事物所需要的灵感和创造性设想的一种能力。一个人在事业上成就的高低,在工作中贡献的大小,都与他的创造力和他所实现的创造行为息息相关.当代著名的创造工程学家、美国的奥斯本,在对岁时去一家报社应试以谋求一份工作,主考人问:"你从事写作有多长…  相似文献   

10.
创造需要突破,突破需要创造思维方法。灵感思维方法是进行突破性创造的第一思想工具,灵感创造能力是突破性创造的第一创造力。灵感思维方法具有把"原先的知识"和"成功的东西"连接起来的功能。掌握灵感思维方法开发灵感创造能力,对提高自主创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力分析研究灵感思维方法理论与开发灵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探析高职作曲课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岚 《科技资讯》2012,(4):215-215
高职作曲课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作曲能力,而学生的创造力对于学生的作曲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一名未来的作曲家、音乐家是否有独特的创造力来创造音乐,是一名作曲家成功的关键。对于如今社会上音乐抄袭、模仿的种种现象,如何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力是高职教师急于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于高职作曲课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发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注意是一种基本的认知过程,研究注意在创造中的作用及其起作用的方式有助于理解创造力的本质和机制.综述已有研究发现:创造性个体具有较宽的注意广度和较差的选择性注意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来的研究应该从创造过程的角度动态地研究注意在创造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工作记忆在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顿悟思维方法是灵感创造和直觉创造成果的捕获者,是突破性创造的第三思想工具,顿悟创造能力是第三创造力。但是它几乎还是一块研究的“空白区”或“真空地带”,应当充分认识到分析研究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着力分析研究顿悟思维方法理论与开发顿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试论21世纪儿童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动力,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在提高人口素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担当着巨大的任务,陈旧、单一儿童美术教学方法,不能达到激发儿童创造力作用.儿童美术教育事业要彻底改变现状,必须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的培养,观察力的培养、想象和兴趣的培养,以及自信心的培养,达到提高儿童的创造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实施“科教兴国”和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而生物学涉及面广,科学之谜众多,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既关系到现在,更关系未来,因此,通过生物学教学能得心应手地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本文以“创造力投资理论”为依据,就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创造力是人类智力活动中最高级且最有价值的部分,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本文就创造教育这一主题,着重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新教学计划制订中增加如何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问题,以使学生既具有鲜明特色,又具有广泛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深化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通过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能力、精神,训练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音乐创作教学作为创造性教育的一种具体方式,在培养和开发人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作教学(广义地)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直觉创造力,它应贯穿于整个高师音乐教育中.  相似文献   

19.
孟倩 《科技信息》2007,(34):175
儿童的绘画作品应该有自己的特点,用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表现出新的创造力.我们应该从点点滴滴做起,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绘画创造力是随着幼儿生理成长和心理的成熟而发展的.我们在使用各种手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时,更多的应该是鼓励.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2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曾呼吁: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提倡“六大解放”。他明确指出:“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目的是创造出理想的新人,创造出新的天地。”在新一轮课改的今天,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培养学生创造实践能力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之一。小学科学教学理应顺应时代要求,担负起塑造创造新型人才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