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纵观李斯的一生,文章开头从一件生活琐事上集中反映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从观鼠悟出的人生哲学,伴随他一生的浮沉成败。以秦始皇驾崩为其人生的转折点,李斯"仓中鼠"的人生哲学观也终酿苦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李斯一生的悲剧或喜剧都是他自己亲手导演的。  相似文献   

2.
蒋晓莉 《科技信息》2009,(4):102-102
纵观李斯的一生,文章开头从一件生活琐事上集中反映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从观鼠悟出的人生哲学,伴随他一生的浮沉成败。以秦始皇驾崩为其人生的转折点.李斯“仓中鼠”的人生哲学观也终酿苦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李斯一生的悲剧或喜剧都是他自己亲手导演的。  相似文献   

3.
李斯的思想受时代影响,他既"知六艺之归",又"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对商鞅、申不害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也特别推崇,融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的极度功利观和"得时无怠"的思想是他潜意识的主宰,这种思想性格特征使他于历史关头不能自持,以个人荣辱甚于国家安危。诚然,这也与秦代的残酷政治有关。李斯见厕鼠仓鼠不同境遇一叹,贵为丞相一叹,篡改遗诏一叹,狱中被囚一叹,临刑就死亦为一叹,"五叹"是李斯性情的真实流露,也是其不同时期的转折。  相似文献   

4.
经过春秋战国的大震荡,中国社会出现了统一的趋势,李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他从自已的人生哲学出发,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聚合了荀子的儒家思想和申不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儒法结合思想,付之实践,对秦朝社会和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经过春秋战国的大震荡,中国社会出现了统一的趋势,李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他从自己的人生哲学出发,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聚合了荀子的儒家思想和申不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儒法结合思想,付之实践,对秦朝社会和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人有"生活之欲",要使人生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必须拒绝"生活之欲",人生解脱的途径不外是"美术、出世、自杀"三种。王国维的人生哲学是一种悲观厌世的人生哲学。导致王国维形成悲观厌世的人生哲学,主要是受到叔本华人生哲学的影响,同时亦源于他内心情感与理智、理想与现实、天才与自卑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7.
顾拜旦毕其一生的努力开创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他倡导的奥林匹克思想成为人类追求体质、意志和精神全面发展的人生哲学,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安鑫 《科技信息》2007,(16):180-180,205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一位伟大的现代诗人,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个人与家庭悲剧屡屡发生,这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探讨了弗罗斯特的人生悲剧对他的诗歌主题、诗歌意象和人生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一生从事哲学研究,他的“三史”、“六书”影响广泛,他的“新理学”体系,是对宋明理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新事训》是一种人生哲学,并融人了中西文化观,他的《中国哲学史》是对中围哲学发展史进行了深人研究,冯友兰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相似文献   

10.
由《老子》中的“水”看其“不争”的人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老子》人生哲学的论述很多,而我们则从《老子》中的"水"所反映的"不争"思想的角度去审视其人生哲学。要理解这种哲学需要用"不争"的心灵和态度,把"不争"作为处世为人的准则,并将之升华到对人生存状态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1.
从诗学概念"清"的复义性看,李白诗亦有清美的风格。李白诗之清首先表现在写景的清新明净上。李白诗的写景色调明亮,给人以明净新鲜之感,体现出清新的风格。其次,李白诗的清美表现在抒情的真挚与脱俗上。其诗歌感情表达真挚感人,又以清新脱俗的笔法出之,是诗人率真人格的自然流露。其三,李白诗的清美也表现在意境的创造上。李白诗善于营造浑融含蓄的清空意境,也善于营造或高迈旷达,或凄清幽寂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李白的一些生平事迹在他生前身后被非凡化了,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长庚入梦”的神话化、“醉使力士”的英雄化以及“捉月骑鲸”的传说化这三个非凡化了的形象是人们向往“非凡”的心理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3.
李贽是晚明时期以反叛性格闻名于当时的“异端”。他极力追求的自适、为己之学,自身不服管束与愈压愈起的倔强性格,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及由此而激起的强烈求道之心等种种因素,促使他有官不做,有家不回,最终走向剃发出家。主要论述李贽剃发出家的种种原因,并力图将之归结于其最终原因:即对死亡的恐惧及由此激发的求道热忱。世人皆贪生怕死,而李贽自言自己尤贪生怕死之尤,所以他选择剃发出家,以便全心全意地探究生死大事,证得生死之道,最终参透生死,脱离苦海而终至无生无死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在泰安的本土作家中。蔺时工是钟情于杂文并在杂文创作上卓有成就的一位。他的那些“感而能谐,婉而多讽”的杂文作品。常给人留下深刘的印象。他的杂文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体式多样。蔺时工在杂文体式的创新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其二,“杂”而有“文”。蔺时工的杂文题材广泛。又善用刻画形象、活用语言、说“闲话”的方式突出杂文的艺术性。其三,由笔论理。刻时工的杂文在论理上,很少直来直去,多通过影射、类比、暗示手手法,让读者的思维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5.
论李渔的诗     
李渔是清朝著名文人,也是古代文学创作领域运用文体最多的作家,他的诗歌创作虽不如戏曲小说那么出名,但也自具特色。总体上具有意境清新,构思奇特,风格大胆幽默,用语平易的特点。尤其是他的篇首诗、咏园林诗、咏剧诗及咏生活俗事的诗,更是和作为小说家、园林艺术家、戏曲家及文人的李渔的艺术实践及生活紧密联系。值得人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黎庶昌及其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庶昌于同治年间上万言书陈兴革十五事,受到朝廷重用,特赏知县,入曾国藩幕府;光绪二年随郭嵩焘出使英法;光绪七年后,先后两次出使日本。黎氏散文收录在《拙尊园丛稿》、《西洋杂志》等书中,其构写散文,讲究法度,力求善美;从写作实践看,出国以前,谨守桐城家法;出使之后,受不同环境与文化生活的陶冶,超脱了桐城义法的拘束,能自由抒发,黎氏散文是他学求生涯中最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李渔一生布衣,家道中落,却过着奢华的生活。重气节、轻利益的儒家传统思想在李渔身上已经发生了变异,明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商业意识提高都对他有所影响,可以说,儒家的传统思想与商人的治生意识奇异地在李渔身上得到了统一。后世对李渔的评价毁誉不一,这与他的财富观不无关系,尤其李渔的拟话本小说《十二楼》、《连城璧》、《无声戏》集中地体现了李渔的财富观。  相似文献   

18.
胡远俊 《新余高专学报》2013,18(4):50-51,56
秦的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宗法化导致中国官僚阶层普遍的奴仆化,他们缺乏独立的人格,逐渐匍匐在专制王权的脚下。《史记·李斯列传》是《史记》中的精彩篇章,它记述了李斯由一个闾巷布衣依附王权升至丞相的飞腾历程,但最终在封建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中被陷害致死的悲惨故事。李斯依附王权企图维护自身权势但最终为专制王权所毁足,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悲剧,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9.
李煜是南唐末代帝王,也是开一代词风的的代表性人物。其前期作品风情绮丽,清靡婉转;后期作品意境深远,风格沉郁苍凉,具有浓重的生命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0.
范蠡是中国早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远见卓识而又善于审时度势。范蠡又是先秦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主张天道人事相和谐,强调人的主观必须符合客观才能事业有成。范蠡还是难得的商业家和实业家,他弃发出光,亦没有消极退,而是冲破传统的轻商观念,治产经商,继续为社会做贡献。他的思想和人格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