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实地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基础上,结合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对具有代表性的、苗药资源丰富及使用历史悠久的云南武定县鸡街子村苗族药用植物种类及简单应用情况进行调研,总结出鸡街子村民间苗药的部分药方、常用苗族药用植物及应用情况,并尝试探讨苗族医药的可利用价值及面临的危机,以期能对苗医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苗族关于人的生命与其他物类的生命关系的认识方法出发,阐述苗族医药建立医理、药理的传统知识依据,提出苗族医药的元理是:致病=它体生命的侵害;治病=排除它体生命的侵害。阐释苗族医药知识之所以是多元的而不是线性的,并非其支撑的理论是多元的,而是探索者的生存、生产、生活经验,这些具有理性的知识乃是非线性的。提出苗族医药继承与发展必然出现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单方验方的奇效被高度重视,苗药的影响大于苗医的影响;二是苗族医药必然在刀疗方面同西医走上同一的认知道路;三是中医在发展过程中,一定吸收了相当的苗族医药传统知识,因为按照中医的核心理论,中医中的刀疗、针疗、火疗等不少内容,都没有生成的合理逻辑和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广西百色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隆林的苗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探究,认为隆林苗族传统体育具有节庆习俗、地域性、民族交融性、传统性的特征,同时具有传承民族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丰富大众娱乐生活、促进民族团结等功能。应当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隆林苗族传统体育资源,使其在该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博物馆学理念的重心在于关怀社群和社区的需求。凤凰山江苗族家庭博物馆秉承为苗族社区服务的理念,在苗族社区文化建设、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苗族博物馆立足苗族社区,吮吸着丰厚的苗族社区文化养料;积极整合苗族社区文化资源,保护了苗族文化遗产,提高了苗族民众的文化保护自觉性;有效利用苗族博物馆与苗族社区文化资源,不断地推进苗族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苗族博物馆与苗族社区融为一体,在为苗族社区发展的服务中,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文献、民间走访、调查传统集市等方法,对丽江地区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丽江地区纳西族常用的植物类药材304味,经考证隶属于112科256属383种植物.传统药用植物在种类上具有种类多、可替代性强、经济价值高等特点,在应用上具有食用方法、用途、治疗方案多样化等特点.但纳西医药目前存在对民间验方挖掘与整理不足、验方面临失传、用药安全性、珍贵野生药用植物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开展系统的挖掘整理纳西族医药的工作,保护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的生境、对生长在流石滩等脆弱生境下的重要野生药用植物开展人工驯化栽培,实现丽江地区纳西族传统利用药用植物文化的有效传承.  相似文献   

6.
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传统医药的日益重视,土家族医药也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研究范围涉及土家族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药物学、医学史梳理、医药文化特点、特色医疗介绍、传承与保护、开发与利用等诸多方面,可谓硕果累累.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对促进土家族传统医药知识的纵深研究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应用民族植物学常用的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资料的核实与整理方法对张家界市永定区土家族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和研究,共调查到该区有土家族药用植物110种(归属于49科),其中野生的有92种,栽培的18种.这些药用植物主要分布在路边(34种)、山地(27种)、湿地(11种)等生境.张家界市土家族传统医药药用植物的命名、功效、应用形式和方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文化等有关.目前张家界市土家族传统药物主要存在资源的破坏和文化的流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对现有的药物资源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调查收集整理、建立相关的民族植物保护机构和保护区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拉祜族传统医药是拉祜族人民在长期的生物资源利用与医疗保健的过程中积累出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结晶,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传统医药的实地调查和研究发现:拉祜族传统医药知识丰富,且有特色;从事拉祜族传统医药的民间草医数量急剧减少,对年轻一代的传承不畅;由于过度采集,传统利用的野生药材资源呈下降趋势.本研究还通过对拉祜族医药传统知识受威胁现状调查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保护和发展拉祜族传统医药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民居是村落传统文化的物质承载体,苗族民居蕴涵着苗族的丰富的宗教信仰、族群历史、伦理道德等文化精神。通过对苗族民居建筑空间功能的分析,以神龛、退堂、美人靠等苗族建筑文化特点,结合起居空间布局,剖析苗族建筑空间秩序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张杨 《科技信息》2009,(27):185-185
苗族银饰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价值,它是自身民族的徽记,又是民族历史的浓缩,还是宗教信仰的物化。对苗族银饰的种类、造型、纹样、工艺作了较详尽叙述,并分析银饰所体现出苗族传统审美观,民俗和信仰等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今后要进一步重视对苗族银饰的研究和利用,并加强对苗族银饰及传承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伏牛山温泉旅游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牛山地区的温泉不仅具有分布集中、类型多、水质好等特点,而且有交通区位条件较好、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等优势.针对伏牛山温泉文化特色,提出了体现温泉的原有文化风格、挖掘温泉传统文化资源、延伸温泉旅游文化产品链的伏牛山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伏牛山地区的温泉不仅具有分布集中、类型多、水质好等特点,而且有交通区位条件较好、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开发历史悠久等优势.针对伏牛山温泉文化特色,提出了体现温泉的原有文化风格、挖掘温泉传统文化资源、延伸温泉旅游文化产品链的伏牛山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3.
西藏、贵州黔东南自治州被列为世界“重返自然,返朴归真”旅游点。在贵州黔东南,苗族自然村寨是不同时代苗族人民利用、改造自然环境取得的文化艺术造型。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地理位置条件的限制、,时空上制约了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苗族银饰制作的调查研究,挖掘了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分析了苗族银饰的几何构图及造型,发现苗族银饰的造型应用了大量几何元素,如三角形、正方形、圆、椭圆、螺旋线、球、圆锥等等,由于几何元素在平面与立体构图的大量应用,极大地丰富了苗族银饰的造型艺术,使苗族银饰魅力无限,同时这些银饰也彰显了苗族的历史文化、艺术情趣,体现了苗族在银饰造型艺术中的智慧.如果把它们作为民族地区的课程资源来进行开发,然后引入苗族地区中小学数学课堂,这对中小学生学习初等几何具有很好的直观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5.
黔东南苗族侗族民族文化和传统知识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文化和环境基础,体现在包括饮食习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建筑、民族医药、传统农业、民间工艺等方面,特别是苗族侗族人普遍具有朴素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保护较好,但同时需深度挖掘和解读,以支撑以旅游经济和生态农业为主导的黔东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黔东南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公约》旨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组成部分及公平公正分享利用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所产生的惠益.《名古屋议定书》对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和惠益分享作了进一步的规范.瑶医药是我国重要的生物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将对瑶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传承、少数民族地方社区的利益、企业的责任等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回顾《名古屋议定书》的焦点内容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瑶医药现状和开发利用情况,分析了我国履行《名古屋议定书》对瑶医药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湘西土家族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综述湘西生态环境状况和土家族医药文化的基础上,对湘西土家族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列举了当地土家医生在医疗实践中常用消除人体热毒与冷毒的药用植物19科中植物的药用部位、药性功能和使用方法.随着当地民族医药的兴起,应极其小心的防止对自然药物植物资源过多的获取,这些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加快,甚至导致某些物种灭绝.最后,就该地区土家族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生态学保护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简述湘西自然和民族医药文化的基础上,对湘西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做了概括,并就民族植物学在湘西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做了阐述,认为民族植物学研究能为湘西药用植物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并能促使湘西民族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对湖南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开发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文化创意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式,且初见成效,有一定的品牌效应;准确把握发展机遇,定位品牌差异性,以生态圈的合力创新民族体育文化旅游,是吉首苗族传统节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然而,文化旅游开发与文化传承矛盾、旅游开发中文化主体的弱化、旅游企业与有管部门的自利性等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水鼓舞"是贵州省剑河革东镇大稿午村苗族同胞传统祭祀节日活动中独特的舞蹈,现流行于剑河、台江、镇远、施秉等县。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具有黔东南苗族民间鼓舞形式,将体育与文艺紧密联系在一起,是一种民俗文化中的体育资源,具有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大稿午水鼓舞具有全国唯一性、文化多样性、活动连续性、群众参与性等特点。"水鼓舞"所包含的体育和文化元素将对苗族群众的生活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舞蹈"水鼓舞"应得到传承发展,并且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