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基于电荷转移体系聚合物/C60组合膜的光电导增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物理喷束沉积技术在石英和ITO衬底上获得了MBB-PPV/C60和MB-PPV/C60组合薄膜,研究了聚合物特性和膜的结构对光电导的影响。光电导和时间分辨荧光结果表明两种组合膜的光电导较纯的PPV和C60有明显的增强效应,而且MBB-PPV/C60的光电导优于MB-PPV/C60。结果表明在PPV/C60体系中存在着有效的激发传递过程。  相似文献   

2.
水/Span85-Tween60/环己烷微乳液及纳米复合微粒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为检测手段,研究确定了水/Span85-Tween60/环己烷反相微乳液体系的适宜条件如乳化剂含量、HLB值和溶水量值;进而在其中进行丙烯酰胺(AM)聚合反应和AgC1、ZnS沉淀反应,制备了AgC1/PAM、ZnS/PAM纳米复合微粒,并采用航向电镜(TEM)观察了给米微粒的形貌。  相似文献   

3.
我们用离子团束-飞行时间质谱(ICB-ToFMS)系统制备了金(Au)超微粒子-聚乙烯(PE)薄膜和C_(60)-聚乙烯薄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所制备的样品。它们的结构是Au超徽粒子镶嵌在多晶的PE薄膜中,其中Au原子团呈球形,直径分布在2.0-5.0nm窄范围内,当沉积基底温度为90℃时,Au原子团相互靠近,几乎连接起来,但仍保持原来大小。基底温度为140℃蒸积的C_(60)-pE薄膜具有晶态结构,其晶格常数为1.454nm。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利用PECVD技术在P-Si衬底抛光面上淀积含C60聚合物薄膜及在薄膜表面蒸金形成An/C60-Polymer/P-Si结构.通过常温及温偏处理后的不同C-V特性,推算了聚合物薄膜中的几种电荷密度和介电常数,并对经过温偏处理后C-V曲线的畸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离子团束-飞行时间质谱(ICB-TOFMS)系统制备了金(Au)超微粒子-聚乙烯(PE)薄膜和C60-聚乙烯薄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所制备的样品。它们的结构是Au超微粒子镶嵌在多晶的PE薄膜中,其中Au原子团呈球形,直径分布在2.0-5.0nm窄范围内,当沉积基底温度为90℃时,Au原子团相互靠近,几乎连接起来,但仍保持原来大小。基底温度为140℃蒸积的C60-PE薄膜具有晶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基片温度对Cu-TiC复合薄膜的影响。Cu-TiC复合薄膜采用多靶磁控溅射仪制备。测定了薄膜的显微硬度及电阻率,并利用XRD,SEM,EDAX和TEM研究了薄膜结构。结果表明,随基片温度的提高,Cu-TiC复合薄膜中TiC含量增加,Cu和TiC的晶化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TPD:CuPc LB薄膜作为电子阻挡层被引入到ITO/TPD:CuPc/Alg:DCM1/Al电致发光器件中的PPV和Alq:DCM1层之间,不含任何TPD:CuPc层或仅含单层TPD:CuPc且在较高直流电压(≥8V)驱动下的器件,它们的发射光谱同时来自PPV(513nm)和Al:DCM1(591nm)。相反,当含单层TPD:CuPc的器件在较低电压驱动下(〈7V)或含双层TPD:CuPc的器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能量(〉15keV)、脉冲氮离子束增强沉积(IBED)Fe-N磁性薄膜。合成了含有α-Fe、α″-Fe16N2、γ'-Fe4N和ε-Fe2 ̄3N相的纳米多晶薄膜。Fe-N薄膜的磁性取决于膜层的相结构及微观形貌。纳米尺度的α″-Fe16N2和α-Fe相的混合物膜层的饱和磁性强度可达245emu/g。多元IBED Fe-Co-N合金薄膜与相同制备条件下合成的Fe-N薄膜相比,其相结构相似,但饱和  相似文献   

9.
TPD:CuPcLB薄膜作为电子阻挡层被引入到ITO/TPD:CuPc/Alg:DCM1/Al电致发光器件中的PPV和Alq:DCM1层之间。不含任何TPD:CuPc层或仅含单层TPD:CuPc且在较高直流电压(≥8V)驱动下的器件,它们的发射光谱同时来自PPV(513nm)和Al:DCM1(591nm)。相反,当含单层TPD:CuPc的器件在较低电压驱动下(<7V)或含双层TPD:CuPc的器件均具有591nm的发射峰值,这表明在此类器件中Al:DCM1作为电子转移型的发光层而TPD:CuPc则作为能有效地阻挡电子的电子阻挡层,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载流子阻挡层的厚度来精确地控制载流子的复合区域从而得到不同的电致发光光谱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N,N'-二正丙基-1,6,7,12-四苯氧基-3,4,9,10-苝四羧酸亚胺(PTC)。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制备了Al-PTC-Ag(Cell-A)和ITO-PTC-Ag(Cell-B)两种光电池以及ITO-PTC-Znq_2-Al(LED-C)双层结构的电致发光二极管。测试光电性能得:Cell-A具有光生伏打效应,Cell-B没有,LED-C发出λ=550nm的黄绿光,故PTC具有P型半导体性质。  相似文献   

11.
用离化团簇束(ICB)沉积法在石英玻璃和云母衬底上形成了C60薄膜,XRD测试表明膜呈多晶结构,原位电阻测试表明膜的室温电阻率超过10^4Ωcm,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系数。用80keV P^+,BBr3^+,Ar^+和He^+对C60膜作剂量范围为0 ̄10^16cm^-2的离子注入,C60膜的电阻率随注入剂量增加而急剧下降,磷注入具有n型掺杂作用,离子与C60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C60分子分裂,引起薄膜  相似文献   

12.
酞菁铁—表面活性剂薄膜修饰电极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酞菁铁(FePc)掺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DAB)的氧仿溶液,并涂布于热解石墨电极表面,待氯仿挥发后即制得FePc-DDAB薄膜电极,循环伏安实验表明,在KBr溶液中该薄膜电极有2对还原氧化峰,第1对峰的Epcl=-0.64V,Epal=-0.29V(vs.SCE)第2对峰的Epc2=-1.04V,Epa2=-0.94V着重探讨了第2对峰的电化学行为,估计了该体系的电化学参  相似文献   

13.
用人工配制高浓度有机废水分别研究了Cl-和SO2-4对厌氧生物废水处理的抑制作用和抑制阈值.在全混流厌氧恒化器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分别得到了对厌氧消化基本无抑制作用(全混流恒化器:Cl-<4.5g/L,SO2-4<1.8g/L;UASB:Cl-<7.2g/L,SO2-4<3.0g/L);轻度抑制(全混流恒化器:Cl-=4.5~6.0g/L,SO2-4=1.8~3.3g/L;UASB:Cl-=7.2~8.2g/L,SO2-4=3.0~4.1g/L);中度抑制(全混流恒化器:Cl-=6.0~13.8g/L,SO2-4=3.3~6.5g/L;UASB:Cl-=8.2~10.0g/L,SO2-4=4.1~6.0g/L)和重度抑制(全混流恒化器:Cl->13.8g/L,SO2-4>6.5g/L;UASB:Cl->10.0g/L,SO2-4>6.0g/L)的不同Cl-和SO2-4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4.
光合细菌Chromatium vinosum可溶性氢酶小亚基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光合细菌C.vinosum可溶性氢酶由52kDa和21.5kDa两个亚基组成。该酶大亚基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SRTITIEPVTRXEGHAR,小亚基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STQPKITVATXLDG。根据大、小亚基N-末端氨基酸序列设计两套引物,Primer1:5’gAT(gTgAT(g/C)gTgAT(g/C)gT(g/A)Cg3’和Primer2:5’AgC AC(C/g)CAgCC(C/g  相似文献   

15.
g-对称矩阵的LL ̄g和LDL ̄g分解傅尚朴(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职工大学)1p-对称矩阵的LL ̄g和LDL ̄g分解我们讨论的矩阵均为实矩阵。  定义1.1设(A、B)分别为r、q阶矩阵,C为r×q矩阵,D为q×r矩阵),(1)称JM ̄TJ为M的p-转...  相似文献   

16.
报道KIO3存在下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新型极谱催化波。在0.1mol.L^-1Na2HPO4^-KH2PO4(pH6.8)缓冲介质中,BSA于-0.60V(vs.Ag/AgCl)处产生一个可逆的极谱还原波。用极谱电流法测定BSA还原波的电子数,证实该波的BSA中的两个双硫键还原所致。  相似文献   

17.
双靶反应溅射Ti-B-N复合膜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基片架旋转的多靶磁控溅射仪,通过六方氮化硼(h-BN)和Ti靶反应溅射制备Ti-B-N复合薄膜,并用AES、XRD和TEM等方法研究了薄膜的微结构.结果表明,室温下沉积薄膜均呈非晶态,经过400°C热处理薄膜晶化.基片加热为400°C沉积的薄膜则已晶化,TEM分析确定薄膜结构为TiN结构.显微硬度表征发现,室温沉积Ti与h-BN的原子数约为2∶1时的薄膜达到最高硬度HK2600.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Mg-FE复合微合金化的双相Ni3AL(B)-Cr基金属间化合物熔盐腐蚀和力学性能,发现Mg-RE复合微合金化能降低Ni3Al(B)-Cr在LiCl-KCl熔盐中的阳极电流密度;同时能在不降低Ni3Al(B)-Cr屈服强度的条件下,提高延伸率近20%.  相似文献   

19.
对作者培育的近交系NJS小鼠的繁殖性能与生长发育进行观察,结果表明:NJS小鼠的基代虽来源于KM远交群,但由于高度近交和定向选择,其产仔、泌乳等繁殖性能已大大下降。有关繁殖性能指标为:配产间隔25.9±4.5/d、胎间隔47.1±11.4/d、窝产仔数7.6±2.6/只、离乳仔数6.2±2.3/只、离乳率80.5±25.2/%、初生个体重1.55±0.12/g、泌乳力44.67±17.12/g、离乳个体重10.35±0.95/g。30、60、90日龄雄鼠个体重分别为:17.0±2.1/g、27.8±1.7/g、31.8±2.1/g,雌鼠分别为:15.8±0.9/g、23.5±1.4/g、25.5±1.6/g。与其他近交系相比较,NJS小鼠的繁殖性能与C_(57)BL/6近似,比BALB/c、DBA/2显著高(P<0.01)。离乳前后NJS小鼠的生长速度与BALB/c近似,比C(57)BL/6、DBA/2显著快(P<0.01)。  相似文献   

20.
珍珠花丛生芽的诱导及生根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诱导珍珠花(Staphylea bumalda DC)丛生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NAA0.2mg.L^-1和BA5MG.l^-1,无菌苗在1/2MS培养基中附加NAA1mg.L^-1、活性碳0.45g.L^-1、硫胺素1mg.L^-1、蔗糖20g.L^-1能长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