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三角地区县域乡村类型划分与乡村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首先划分出农业主导、工业主导、服务主导和均衡发展4种乡村发展类型;基于区域城乡一体的思想构建乡村性指数RI理论公式,对2000~2012年长三角地区乡村性及演变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农业主导、工业主导和服务主导的县域分别占总地域面积的13.79%、18.96%及12.06%,而均衡发展型的县域占到55.19%;农业型乡村分布在苏中、舟台地区,工业型乡村分布在苏锡常地区,而服务型乡村主要分布在宁甬杭地区;长三角县域RI总体上呈减弱趋势,乡村性空间格局与乡村类型划分具有较高关联性,苏中、舟台地区乡村发展农业主导,乡村性总体高值集聚,而苏锡常乡村发展工业主导,乡村性总体低值集聚,并且工业、服务主导型乡村性RI低于农业主导和均衡发展型;最后,提出未来长江三角洲地区乡村发展相关的重构建议.  相似文献   

2.
宁夏县域农业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PSS11.0统计软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因子分析(FA)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等定量研究方法,选取了47个原始指标或生成指标,组成样本地区县域农业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子系统、数据子库和解释性指标层,对样本地区县域农业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县域农业投资环境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根据县域农业投资环境特征,提出了重点投资区位、投资领域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与农业、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是行政区域经济的基本环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发展县域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县域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及东西对比分析入手,探索研究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资源禀赋与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通过分析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强调在资源禀赋理论的指导下,指出西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和路径。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与农业、城乡经济的结合部,是行政区域经济的基本环节.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的地位.在经济全球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发展县域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县域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及东西对比分析入手,探索研究西部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乡镇工业为主体,工农结合,各业并举的综合经济。过去的几十年间人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掠夺性开采地下水,滥用化肥农药,肆意排放污染物使得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限制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性。该文分析了衡水县域经济环境承载的问题及其根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重视环境资源问题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造福子孙后代。  相似文献   

7.
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琳琳  李有琴 《科技信息》2007,(16):318-319
县域经济发展对四川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经济必须转向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直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财力保障;发展县域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抉择。本文阐述了在县域经济解决好五个问题基础上,提出四川不同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于不发达地区而言,发展县域经济是"县"级行政单位的最大主题。作为县级政府,选择何种发展策略,将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果。本文探讨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策略与路径选择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差异演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S空间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1993—2013年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和路径设计提供依据。得到以下结论。1)京津冀地区县域人均GDP快速增长,县域间的差异扩大;县域人均GDP呈现显著的正向相关性,"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趋同性在增强。2)京津唐地区一直是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热点区域,河北省大部分县域的人均GDP处于较低水平,"涞源县–高阳县–武邑县–枣强县–邱县"经济冷点带逐渐形成;县域人均GDP呈现"东北–西南"的走向分布,并且整体上呈现强化趋势;经济发展重心以文安县为核心,呈现"先西南、后东北"的"V"形变动,东北方向的经济功能进一步强化。3)与OLS模型相比,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明显改善。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人均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以及城镇化水平等显著促进了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盛鑫  王一 《科技资讯》2006,(4):182-183
本文通过对中国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分析,总结出工业经济、招商引资、民营经济特点,最后对该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相信本课题对东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安定区根据比较优势.坚持用市场经济理念狠抓马铃薯产业,打造县域经济发展主导模式.马铃薯产业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性产业。今后五年,按照市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构建特色经济强市的战略部署,安定区要乘势而上,在产业富民的基础上.加速推进县域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转变,努力实现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由稳定解决温饱向初级型小康迈进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区域经济最基层的环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对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意义深刻。贵州省平塘县地处喀斯特山区,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农业县,针对平塘县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战略研究。能为喀斯特地区其他县市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路径。安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也发生积极变化,这些都为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应清醒看到,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变异系数、聚类分析、空间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利用1990,2000,2010年河南省县域非农业人口数据,分析了1990年以来河南省县域城镇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1990—2010年,河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且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大致为西高东低,西北部与京广铁路沿线部分形成一个"T"字形的县域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低城镇化率分布在开封—周口等黄淮地区.②城镇化发展较好的县域大部分分布在那些工业化水平高,资源丰富的地区,而那些传统的农业地区(如黄淮平原地区)城镇化率依然较低.③县域经济发展阶段、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等是影响河南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河南省重点发展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同时,注入更多的精力发展县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完善县域产业结构,增强县域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县域尺度城乡统筹路径的探索,进一步推动和落实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和城乡统筹政策。方法文献查阅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结果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科教产业化、服务配套化、环境生态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突破口。结论旬阳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用地条件限制、城乡矛盾突出、生态环境保护与工业发展诉求并存等问题,通过城乡定位的转型一体化发展重新确立目标,然后通过城乡空间、资源、产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优化配置;实现旬阳县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其发展速度与规模对国计民生、生产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产生促进或抑制效应,并在区域整体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自2010年起,我国政府对房地产业进行宏观调控及颁布若干新政策,使房地产业发展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同时,房地产业的市场竞争在我国一二线城市明显加剧,大量房地产企业将市场转向县域城市,由此改变了原有县域地区房地产业发展的格局。采用实证分析与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发展、财政金融、城镇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生态环境六个方面,研究我国房地产业对县域地区整体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整体水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县域经济基本上是传统的农村经济和小商品经济,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有着不可忽视的差距。在这一形势下,本文从农业、工业、旅游、产品和人口五个方面浅议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经过近几年的超常发展,江苏苏北县域经济已经站到了新的起点上,基本实现了由以量的扩张为主向以质的提高为主转变、由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苏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还面临着明显的瓶颈制约。要推动苏北县域经济在新起点上提升发展水平,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对策:实施"能动加互动"的发展战略;以多维度创新破解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瓶颈;将发展的动力源建立在内生性发展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发展水平提升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借助TOPSIS模型、空间探索性数据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的空间特征、关联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因地制宜地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支撑。结果表明:1)2013年河北省县域农业机械化水平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方向性和地形分布差异:中南部偏东平原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北部偏西地区次之,西部丘陵区发展滞后;2)县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特性,区域趋同性比较明显,河北南部以高高集聚(HH)类型居多,北部以低低集聚(LL)类型居多;3)与OLS模型相比,GWR模型在揭示农业机械化水平空间非平稳性方面具有优势。在研究所选的自变量中,地形因子对县域农业机械化的影响较大且均为正向,耕地经营规模和种植结构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有正有负,但整体上为正。建议在高原县域采取适度增加耕地经营规模,调整作物种植比例等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平原县域通过改变其他经济因素来提高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环渤海地区县域城镇化水平低、城镇化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在城镇化过程中于北京、天津二增长极的关系密不可分,通过对该地区11县域的工业、农业、非农业人口、与京津距离等因素的因子分析,得出具备典型特征的潜力指数,将该地区大致划分为远距被动潜力区、远距主动潜力区、近距被动潜力区、近距主动潜力区、远距成熟区五个地区,从而得出根据特征改变产业结构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