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的系统分析与协调预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进行系统分析与预测,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结构动态关联分析;农业总产值的多维动态模型分析:生产结构的协调预测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安徽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粮食产业是基础产业,具有弱质性,实行政策扶持是必要的。以我国水稻的主产区——江西省为例,应用OLS回归分析与灰色关联度分析(GRA)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农业政策相关变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单产水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均对江西水稻生产有显著的影响,农业税收对水稻总产的贡献率为负,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与粮食总产量指数呈负向关系,这正印证了作为价格弹性较低的现象。根据这些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政策性服务以促进稻谷增产政策建议。图4,表3,参11。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不相容"问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全国和中部地区主要水稻主产区农民收入和水稻生产历史数据的实证分析,宏观上证实了中国水稻生产安全问题与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的严重性和“不相容”性。认证了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提高粮食总产量对农民增收的影响非常小。微观上,通过调查,发现了兰坡村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不相容”问题的普遍性。表3,参15。  相似文献   

4.
贵州水稻栽培专家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水稻栽培专家系统于1999年开始研制,系统决策推理部分利用雄风6.1开发工具实现,专家咨询与知识部分用网页设计实现,系统包括栽培决策与咨询、生产管理宏观决策、基础知识、适用技术规范、常用资料、多媒体技术培训等模块。系统2001~2003年累计推广面积8 422.6hm2,其中示范1 880.1 hm2,辐射面积6 542.8 hm2,平均增产757.65kg/hm2,共增产稻谷638.1万kg,系统与实际的吻合度达90%以上。通过示范表明贵州水稻栽培专家系统的推广应用,将成为未来贵州水稻生产发展的热点,为贵州水稻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参3。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结构实际情况对影响安徽省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进行建模分析,指出主要影响因素,次要影响因素,潜在因素,为制定安徽省粮食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借助计算机技术提高黑龙江省种植业的科技管理水平,通过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运用软件工程方法和系统工程的方法,首先进行了内部总体结构设计,之后对技术流程进行了设计,然后针对黑龙江省水稻进行了栽培管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开发,介绍了开发过程和推理机制.研发的系统可部分代替水稻专家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7.
根据1991-2007年沈阳市的农业统计资料,分析了沈阳市近17 a来粮食生产的变化特征,选取影响沈阳市粮食生产的11个主要因素,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动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的粮食产量呈波动式的上升趋势;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看,沈阳市粮食总产量和总播种面积的波动取决于玉米、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变化;从灰色关联分析来看,单产与粮食总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居各因素之首,其次是播种面积;机耕面积、农业实有劳动力和化肥用量等农业投入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作物生长季的自然条件与粮食生产的关联系数变化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的主要途径,为今后沈阳市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模型L1D和JPRICE的基础上,利用田间试验和文献资料,组建了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仿真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运行后干物质重、经济产量的仿真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的动态变化,对生产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水稻面积变化分为4个阶段,国家稻谷收购政策是影响水稻面积发生大幅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生产上要重视稻谷的商品性,其销售方向是我国整个北方市场、南方沿海和大城市高消费市场以及国外高消费市场。提出了打品种品牌、产加销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生产等高效益生产对策。图1,表4,参4。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多指标的综合评判方法对2007年河南省18个地级区域的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18个地级市在竞争实力、竞争潜力以及综合竞争力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9个评估指标分析,发现影响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有技术成长速度、高技术实现水平、生产效率和经济形态的变化。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主要途径在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及其价值的实现。同时,要注意竞争实力的提高与竞争潜力基础的夯实并举。表4,参6。  相似文献   

11.
空间维视角下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差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中国区域建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明显差异性的现状, 在充分借鉴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将DEA-DA模型与PLS结构模型结合, 实证研究了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形成机理在空间上存在的差异. 研究发现, 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要素投入两个指标在各区域中均极大地促进了竞争力的提升, 但其影响程度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建筑辅助产业、创新状况和产业组织三个指标, 对于不同区域中建筑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影响机理不尽相同; 竞争力度量的两个方面, 生产效益与生产效率, 在不同区域之间产生了不同的关系. 研究实现了产业竞争力在空间维上的理论与方法创新, 为后续面向中国建筑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规制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安徽省农民收入地域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5、2000、2006年3年截面数据对安徽省农民收入空间格局变化进行县域尺度上的空间自相关分析,并通过空间回归确定驱动农民收入分异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①1995—2006年,安徽省农民收入地域差异不断扩大,空间自相关性逐渐增强,低收入县区和高收入县区均呈现出空间聚集态势,具体表现为低收入县区在安徽西部聚集,而高收入县区在安徽东南部聚集;②农业财政支出、城镇化率、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是驱动安徽农民收入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③第三产业比例对农民收入分异影响不显著,可能与该省工业化程度有关。图2,表2,参10。  相似文献   

13.
基于SEM与SD组合的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动态形成机理仿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由于建筑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众多,构成了一个复杂系统,且尚无成熟理论可以借鉴,造成了该问题难以开展模拟仿真研究.针对这一现状,尝试将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与SD(System dynamics)结合进行仿真.在对建筑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设计出分析框架,利用中国2006、2007年各省份(除西藏外)建筑产业的60组基本数据构建出中国建筑产业竞争力静态SEM模型,在此基础上将SEM模型进行转化,建立中国两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动态博弈模型,模拟出未来中国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发展趋势;通过调整模型中主要的参数,发现区域经济、产业集中度、区域地方保护和生产要素投入预期决策能力四个因素在区域建筑产业竞争力博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产业间循环是互联网时代区域经济的重要特征,也是形成产业竞争力的重要结构要素. 在产业网络的基础上,研究了描述这一特征的产业圈度及其内涵. 产业圈度是过一个产业的产业圈数量,描述了产业间的多向循环关联,体现产业在循环中的作用. 圈度大的产业,在产业网络中可以影响更多的产业圈,是产业循环运转的枢纽. 在研究产业圈度性质的基础上,设计了计算产业圈度的算法. 计算实例表明,产业圈度能够从产业循环视角定量描述产业的重要性,反映区域经济产业关联结构的异同. 这说明产业圈度作为一类结构性指标,对于深入研究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竞争力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能力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国顺  谢桦 《系统工程》2005,23(3):105-109
运用回归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要全面考察R&D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应从投入、产出两方面选择R&D能力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R&D能力与国际竞争力相关;R&D人力投资和经费投资与国际竞争力相关,且R&D产出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大于R&D投入。中国电通设备业尚处于产业成长期,需加强R&D活动管理,明确R&D能力培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基于ISM的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核电产业的特点,应用ISM方法建立系统结构模型,对影响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依据"比较优势理论"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设计了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向量夹角余弦平方和最大准则、主成分分析法以及模糊集合理论,构建了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模型;选取西部地区农业产业的11大优势农作物作为样本数据,对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更能科学合理地反映出优势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非限制误差修正模型(UECM)分析了劳动力的投入、资本劳动力的比率和开放度对我国汽车产业总产值的影响,利用界限检验和协整模型,估算了这些因素对总产值的长期和短期弹性.结果发现,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而言,劳动力对总产值有负的影响,资本劳动力比对总产值有正的影响;开放度仅在长期对总产值有正且显著的影响.最后对如何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面对军工制造企业、服务商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解决方案存在的不足,分析了军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背景,通过研究先进制造模式、核心竞争力、价值链、生产(力)要素等思想,给出了军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泛化)目标,提出了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以及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建议。军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行动,应依据设定的目标在转型过程中不断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