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8 毫秒
1.
志留纪-泥盆纪陆地革命以早期维管植物的起源和辐射演化为标志.早期维管植物的繁盛导致形成全新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早期植物在根系、输导组织、气孔、叶片、个体大小和构型等方面的一系列演化革新,深刻改变了SPAC中的水分传输过程与机制.由于根系的进化及其诱导的化学风化作用增强,泥盆纪以来的古土壤厚度逐渐增大、分层结构复杂化、组成成熟度增加、类型多样化.伴随着早期维管植物的演化, SPAC的空间范围极大扩展,生物可利用水资源增多,水分在SPAC中的循环过程更为复杂、高效.早期维管植物的辐射增强了植被-地貌-水循环之间的反馈机制.志留纪晚期以来,植被与水文、地貌、生物地球化学等物理和化学要素相互作用,维管植物型陆-海水文连续体(land-ocean hydrologic continuum, LOHC)形成并逐步发展,内陆水体流域至滨岸体系的地貌稳定性增强,由陆到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供给和迁移体系产生变革.早期维管植物通过SPAC、LOHC系统及其内部过程与全球水、碳循环耦合,表现为稳定的低地生境增多,植物残...  相似文献   

2.
植物星球     
《科学之友》2004,(7):60-61
目前科学家已经认出26.5万种陆生植物,种类从苔藓到兰花都有。雨林中约有9万种,科学家估计至少有3万种还没有正式命名。这些尚未确认的植物大多生长在雨林中,以下给您介绍更惊人的事实和数据。  相似文献   

3.
“三十六计走为上”,这是人类应对某些矛盾冲突所采用的一种并不丢脸的避让策略,也是弱肉强食的生命世界中行之有效的保身方法。但是,这种对于人和动物都不成问题的“避强”策略,对于已选择固着为生的陆生植物来说却几乎没有用处,因为它们“走”不了。那么,面对强敌却又构筑不起有效防御体系的弱小植物会怎么办呢?请看,它们自有一套绝妙的“隐身”之术。  相似文献   

4.
王凯  徐洪河 《自然杂志》2023,(2):119-126
陆生植物的出现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演化的重大事件,深刻地改变了大气和地表环境,为陆地生物的发展和繁盛奠定了基础。隐孢子是分布在寒武纪中期至早泥盆世地层中的一类孢型植物化石,对探索陆生植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然而,对于隐孢子的定义存在明显争议,目前仍无法统一。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文章对这类化石的基本问题和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回顾。对隐孢子化石在形态学、系统分类学和古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极大地促进了对早期陆生植物起源与演化的新认识,并为地球生命演化及远古环境变迁提供新见解。  相似文献   

5.
孙启高  陈立群  李承森 《科学通报》1998,43(23):2478-2482
概述了国际学术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一个最新动向即从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浓度变化与植物结构,尤其是与气孔参数的相关关系;介绍了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浓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地质历史时期大气CO2浓度变化对陆地维管植物气孔参数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对有关问题作以讨论,并对讨论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维管形成层是植物的次生分生组织,其通过细胞分裂、分化产生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形成次生维管组织系统.温带树木维管形成层的分裂活动随季节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本文综合国内外有关维管形成层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从维管形成层活动的基本规律及环境因素对其的影响、维管形成层活动周期的激素调控和转录调控等方面,对维管形成层活动周期调控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目前研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蕨类植物是陆地上最早的维管植物,曾经在古生代、中生代盛极一时并作为恐龙的食物,如今以古老、神秘的状态静静地分布在世界各地.随着环境的变迁和生境的消失,许多珍稀濒危的蕨类植物在自然界中越来越少见。这些拥有独特的演化地位、生态作用和文化价值的蕨类植物近年来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鉴于此,针对中国有多少蕨类植物、分布在哪里、生存状态如何、如何保护等一些基本问题,上海辰山植物园  相似文献   

8.
Joshi  RL 岑益群 《世界科学》1991,13(10):19-21
高等植物基因转移技术的发展已经导致了植保工作的重大进步,同时促进了DNA重组技术的应用.除了植物基因工程外,植物生物工程学者们对利用植物病毒来表达外源基因的可能性引起了兴趣.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谙熟所使用的工程病毒的组成是一项重要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应用植物生理学的缘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生理学的缘起安徽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周嘉槐1植物生理学和植物生产业植物生理学是研究高等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过程、机理及环境调控的科学,目的是便于人类更好地利用植物。综观植物生理学发展史,溯本求源由生产推动。由于农业提出的问题或解释植物自然现象,刺激...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和进展梁明山,陈斌(四川联合大学生物系,成都610064)[内容提要]本文着重论述了目的基因的克隆,外源DNA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转基因植物的鉴定,分析了影响外源DNA导入植物频率的原因和目前的研究动态及其展望.关键词:外源DNA,转...  相似文献   

11.
植物抗体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曾君祉  付钰  俞小淙  蒋欣  黄华梁 《科学通报》1998,43(16):1705-1711
抗体基因工程与植物生物技术相结合产生了植物的抗体,研究表明,工程抗体中不论是全抗体或小分子抗体,在植物中表达后都具有与抗原结合的活性,即具功能性,从而使植物抗体的研究备受人们的关注。目前主要在下述3个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第3任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曾经遍寻一种神奇植物的种子。这种在历史上不仅迷惑了许多人,甚至连总统也感兴趣的植物就是食肉植物──捕蝇草。植物也吃肉?是的。食肉植物也被称为自虫植物,是指从动物(尤其是昆虫)中获取部分养分的植物。食肉植物必须自己俘获这些动物。大多数食肉植物生长在热带环境,它们体内虽含有叶绿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自身需要的营养物,但由于热带环境温度高、湿度大,土壤呈酸性,因此得不到足够的氮素和其地矿物质营养。这类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及遗传变异过程中一具有了吃“荤”的本领,以此弥补体内氮…  相似文献   

13.
华夏植物群的起源、演化和绝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克勤 《科学通报》1998,43(20):2139-2146
对华夏植物群的起源,演化和绝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评述和论证。近期的研究成果表明,华夏植物群是在早石炭世全球一致性的拟鳞木植物群基础上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在晚石炭世早期即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植物群-华夏植物群。华夏植物群的起源中心位于华北板块,根据不同时期华夏植物群的演替特征,这一植物群可分为7个演化阶段。华夏植物群总的演化是从晚石炭世早期至晚二叠世早期,华夏型的特征分子逐渐增加,晚二叠世晚期开始衰减  相似文献   

14.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有些植物是有毒的。这些有毒的植物如果只微量使用或使用适当,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否则就会发生中毒。多数有毒的植物分布在热带地区,但在其他地区也有不少,我们应该当心。春天开花的青毒植物毛莨植物的拉丁学名有两个意思:第一是青蛙,表示该植物生长在靠近水边和潮湿的地区,也就是青蛙生长的地方;第二是苦的,表示该植物含有一种有毒的物质。牧场里的毛茸植物影响牧草的质量,牲口不吃混有毛莨的干旱饲料,但实际上干毛莨的是没有毒的。白头翁是一种早春开花的植植物充满了毒性,植物皮肤过敏的人周身发水…  相似文献   

15.
C3,C4植物和现代土壤中硅酸体碳同位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我国现代植物和表层土壤中植物硅酸体碳同位素分析表明:C3,C4植物硅酸体的碳同位素素值与C3,C4植物的碳同位素值具很好的对位关系,植物硅酸体的碳同位素可以明确地区分出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砷超富集植物中元素的微区分布及其与砷富集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陈同斌  黄泽春  黄宇营  谢华  廖晓勇 《科学通报》2003,48(11):1163-1168
通过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方法(SRXRF)研究As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Cretica L var nervosa Thu)根、叶柄和叶片(羽片)中As及其他10种元素的微区分布和As的吸收及转运特点. 结果表明, As在根部具有向维管柱转运的趋势, 在叶脉中具有向近轴皮层转运的趋势, 但是在叶柄中却被限制在维管柱中. 在羽叶中As主要富集在叶肉组织中, 叶表皮细胞的As含量相对较低. 在羽叶、叶脉和叶柄中, As的微区分布与K, Ca, Mn, Fe, Cu和Zn等阳离子元素分布规律非常相似, 它们在转运过程中很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但是在羽叶中As与Cl和Br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或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禾本科作物小麦能吸收和积累聚苯乙烯塑料微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瑞杰  李连祯  张云超  杨杰  涂晨  周倩  李远  骆永明 《科学通报》2020,65(20):2120-2127
农用地土壤中微塑料的积累及分布已有报道,食用蔬菜在溶液培养下能吸收微塑料也已被发现,但微塑料能否在固相培养条件下进入禾本科作物中并在体内传递积累尚未被证实.本研究选用小麦作为模式植物,以0.2μm荧光标记聚苯乙烯微球为供试微塑料材料,采用真实河砂盆栽培养实验,结合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发现小麦幼苗在砂培条件下能吸收和传输0.2μm聚苯乙烯微球.小麦幼苗在含有荧光标记微球的河砂中生长21 d后,其根部维管柱和外皮层细胞壁间隙组织中呈现较强的荧光分布,表明这种亚微米级塑料微球能被小麦吸收进入根部外皮层质外体空间和维管组织.塑料微球进入根部维管柱后,可通过维管组织运输到地上部的茎部维管束和叶片的脉管组织中.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认知土壤-作物系统中微塑料的传递与积累机制提供了方法学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华北古-中植代交替之际植物群落演替趋势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王自强 《科学通报》1992,37(6):532-532
古-中植代交替(Paleophytic-Mesophytic transition)是植物发展史上一次全球型的、影响深远的、延续期较长的大型背景绝灭事件(background extinction),标志着从真蕨植物时代步入裸子植物时代的过渡。华北二叠-三叠纪地层中有着丰富的植物化石,为研究这个问题提供了极好机会,其中“上石盒子组”植物群是研究的主要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杨先碧 《科学之友》2007,(11A):51-51
植物生病了不能像人那样去医院看病,那它们是如何根除病患的呢?植物也有它们的“医生”,而且它们会用特殊的方法邀请医生来“看病”。最近,日本京都大学生态学研究中心教授高林纯示等人发现,植物叶子被虫子咬伤后会散发出特殊的香味,吸引来植物“医生”——害虫的天敌。  相似文献   

20.
植物基因克隆的方法和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芬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对克隆植物基因起了积极的推作用,本篇旨在介绍植物基因克的策略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